如果能在古代看到一首诗人的诗,你最想看到谁的诗歌?

狮情画意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孤篇盖全唐,张若虚生平存诗仅两首,仅这一篇就可以傲视盛唐。

然而别人的评价终究走不进读者的内心,只有真正引起共鸣的诗才是好事。

读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知道太白斗酒诗百篇,可是我走不进他的生活,虽壮丽却无用。李白不是普通人,那种游侠精神我难以体会。读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恕我肤浅,我没经历过国难当头,从来没有这样的感受。辛弃疾,苏轼亦如是。

柳永,李清照,更遑论后主。

但是张若虚,我们能查到的资料有限。但是每次我晚上独自走在江边和海边的时候,沉静下来,总能想到这首诗。我怀念我的爱人,但是她不能跟我一起欣赏着宁静江月,我遗憾,同时可以聊以自慰的是“何处春江无月明”,隔着半个中国的她也能看到这样的明月。我沉思过往,正在庆幸自己运气足够好可以欣赏这样的美景,却又想到究竟谁是第一个发现这样景色的人呢。我没法知道,唯一确定的是这样的景色本来就是这样的存在于这个世界,它是不变的。看观景的人却一代又一代的消逝,变化。好像它在平静的欣赏着人间。看着景色,我想起来我跟她的过往时光,小楼梳妆,月透珠帘。可是爱是给予别人最美好祝愿的行为,所以我希望这月光可以永远伴随着她,哪怕我看不到,我也很开心。想到这里的时候,内心早就没法平静了。


释门书社


纵观李白的一生,可谓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杜甫曾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而郭沫若先生曾做过统计,李白流传下来的一千多首诗作中,有一百七十首写到饮酒。所以小编今天便向大家分享一首李白借酒兴写下的名篇《将进酒》。

这首堪称是李白巅峰之作的诗,不仅深受当时唐人的好评,还受到了后世历代人的推崇。南宋诗论家严羽曾评论说:“一结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赏摘。盖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即是,此其所长”。清代徐增则评论说:“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千古无双”。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将进酒》中的千古名句。一千两百多年前的诗句,在今天读来,依然会让人血脉偾张。而这首诗中,最不缺的就是这种神来之笔下喷涌而出的跌宕起伏的情感,能够让我们感受到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它是诗歌的魅力,也是李白的才气,可谓千年来无人能够超越。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诗的开篇,李白以两个“君不见”,从大处落笔,道出了古今世人都会有的一种慨叹。即时光流逝,就如同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就恰似早上青丝傍晚白发。人生易老,是古代诗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感叹。而对于李白来说,他更多的则是借助人生易老,来感叹自己的怀才不遇。既然怀才不遇,心中自然就会有愤慨。

所以李白就迫切需要排解心中的这种愤慨,于是便有了下面他与金樽美酒的因缘。“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一种及时行乐思想的表达。即李白认为人生短暂,需要尽情欢乐,便无所遗憾。虽然李白写这首诗时,正处于人生失意的时候,有的是失望与愤慨。但李白并没有就此消沉,而是一展自己的豪放洒脱。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便是李白以一种豪放洒脱的形式来肯定自我。意思是说:既然我能够存在于这世间,就必定会有我的用武之地,即便钱财散尽了也还是会再次得到。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白的自信和孤高自傲。李白这种面对人生挫折,而不消沉,以乐观的态度肯定自我价值的方式,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则是李白对他自己“人生得意须尽欢”的详细记录。这是一场盛筵,整头整头的“烹羊宰牛”不说,酒一喝就要喝上三百杯。可见李白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接下来的“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则记录了李白与好友酒逢对手的兴致。也可以联想到李白酒兴后醉态。于是李白便说“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接下来的八句就是诗中之歌了,后人对其评价为“着想奇之又奇,纯粹是神来之笔”。在这诗中之歌中,明显我们可以看到旋律的加快,以及李白不断高涨的狂放之情。到了最后李白便将心中的豪迈化为诗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即管它是名贵的五花马,还是价值千金的狐皮裘,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与你们同饮来消融这万古的愁绪。

综观李白的这首诗,他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慨,也体现出了他豪迈洒脱的情怀。总的来说,全诗大开大阖,是李白七言歌行的特色,也是一首千年来无人能够超越的七言名篇。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读写号


我的人是无论如何也进不了古代了,但我的眼睛和思想,倒是经常进入古代。比如我有时除了看古代文学古籍外 ,还经常看古诗集。但就诗而论,古代优秀诗人真是太多,比如北宋的王安石,欧阳修,南宋的杨万里等;唐朝的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等,难以例举。不过如果要问我最喜欢看谁的诗?我一般最喜欢看李白的诗,可以说李白的那种大气磅礴诗的气势,是我最为欣赏的!但是在我博览群诗时,我又很喜欢王湾“次北固山下”的两句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尤其“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读后叫我真是想不明白,诗人如何想的出如此好的诗句,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昌满庄园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这些首诗时已年过半百但依旧不失豪情。在我看来三国中最优秀的君主不是孙权也不是刘备,而是这一代枭雄。

这首诗饱含了对时间飞逝的感慨,对贤才的渴望,对壮志的雄心。这足以激起现在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没有一个人愿意为卒,珍惜时光追求自己应有的价值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这是在18年冬写的一首小诗比较青涩也请见谅

绒雪·思魏武帝

肖垚殇

月半晨星帘隐岱,

心寄三国思曹丞。

望其志腾苍穹内,

思叹年即终将已。

适时疾持绒扑坪,

柔柔白絮依吾心。

鄙欲飘飘伴仙旅,

许志攀越孟德功。




肖垚殇


我想起辛弃疾的青玉案,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下阕从自然转到写人,她穿着节日盛装,却留下笑语和暗香,一去无踪。诗人千寻百觅,竟在回首间与之蓦然重逢。而这时灯火已经阑珊,夜也将尽。诗人心中的激情也得到沉淀,此时此刻,是如此的深沉与专注。





知足常乐7O3


男儿有热血,边塞建功业。

如果回到过去,还是希望见到盛唐的雄风,见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见到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见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见到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所以,想和勇士们沙场征战,想和勇士们奋勇杀敌,想和勇士们策马奔腾,想和勇士们马革裹尸。热血燃烧,怒发冲冠,万马齐喑,杀声震天,不亦痛快哉!


大海


这位朋友,现代人要想回到古代得穿越,想想就算了吧,有点难度哦,海量信息尽在互联网,动动手指头就搜到了。

特别感谢古人留下那么好的作品,其实不光是你,估计很多读到好诗的朋友都要想看诗人的真迹,瞻仰诗人的墨宝,只怪古人作品太具吸引力。能保存下来的古人的各种书籍字画都已经作为文物被收藏在某博物馆或者某位藏宝爱好者手中了。

诗歌是怎么流传至今的呢,有的被编成歌曲伴着乐器吟诵传长口口相传,有刻在石头上墙壁上的,有为绘画作品提诗的,有被后人手抄整理编撰的,随着朝代的更替也丢失了一部分,有幸留到我们跟前的只是少数。

我猜你定是被古诗吸引,叹服古人的智慧,想了解古人的生活,想身临其境感受当时诗人写诗的情景。

古代的文人骚客不胜枚举,唐诗宋词嘛,唐朝文化艺术开放多元,涌现出一大批才华横溢的诗人,如大家熟悉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卢照龄、杨炯,盛唐中唐时期的:李白、白居易、杜甫、孟浩然、王维等,晚唐:李商隐、杜牧,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诗句不光有儿女情长、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激情澎湃的戎马精神、忧国忧民的思想、归园田居的场景,更有幻想与现实的结合,风格迥异,文采飞扬。

我最喜欢的一篇小学课本上的诗,杜甫的绝句,以下是原文: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黄鹂鸣叫,白鹭飞翔,凭窗望去,正对西岭雪山的积雪,门外停泊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俨然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像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人沉迷其中,外地朋友不妨去成都杜甫草堂感受一下当年诗人的居住环境,生活是何等的惬意。

暮春时节草长莺飞


如果要生在古代,真想回大宋,看看”有井水处,便能歌柳词”的柳永,虽说他终身潦倒,但为人放荡不羁,虽不得帝王喜,却得歌妓欢,喜欢他的风流才情,身居下层,写尽人间情暖。词风铺叙刻画,情景交融,音律谐婉。尤其《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及《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语不求奇,却意致绵密,后者大气洗炼。


村边绿树一一陈元春


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脑子里第一时间居然想到的是这么一句: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既不是唐诗也不是宋词,而是《西游记》里的一句诗。其实在中国古典名著中,有很多的诗词。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里》自然也是很多诗词。

 

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读起来有一种莫名的悲凉,人生如浮萍,跌跌宕宕。随着小溪河流最终归入大海。朋友们啊,亲人啊,同窗啊,不经意的重逢都充满了喜悦。



美丽世界人人爱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