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学习书法有用吗?

香瓜的和


书法的四大意义:

以持之以恒的精神来处世

以博大精深的审美来做事

以淡泊宁静的心态来养生

以健康高雅的情趣来交友

书法有有非常大的潜在作用,我是一个建筑设计师,我想从自身的专业角度来说说书法对自己的作用吧。书法整体而言有如下方面的作用:

一、以持之以恒的精神来处世

练书法,第一学到的就是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用这种精神来做任何事情,都是会有很大帮助的;菜根谭有语“人心一真,便霜可飞,城可陨,金石可镂”,而长期练习书法,学到的就是这个“真”。

二、以博大精深的审美来做事

书法中蕴藏着博大精深的审美,这种审美对于艺术相关工作潜在帮助极大,我个人在工作中,感觉建筑设计中的空间构图原理和设计理念,几乎都在书法之中全部领会到了。

三、以淡泊宁静的心态来养生

长期练习书法,对我们保持心态、修养身心是很有帮助的,书法家大都长寿,现代健康理念——“健康的饮食、愉悦的心情、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运动”四大要素中,书法对心态的维持是非常有益的。

四、以健康高雅的情趣来交友

书法高雅又健康,有一群好书友,闲适雅趣,是人生一乐,也是人生巨大的财富。俗语云“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书友之间,相互帮助扶持,尤其珍贵。

所以书法最大的作用,不在于直接用书法挣钱,而在把以持之以恒的精神来处世、以博大精深的审美来做事、以淡泊宁静的心态来养生、以健康高雅的情趣来交友。

前两天曾写了一首书画小诗,是沉浸书画的一点感受:

《书画心缘》

书静心

画共乐

心乱可书

心悦可画

呈人生百感于点画之间

绘自然变化于方寸之内

修自身内心之境界

悟自然万物之力量

养身心于无形

得大美之大道

书画之源

初心之缘


元生之哲


书法,无用之用

当今社会练书法有用吗?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有这样问题的大概认为现在人们拿笔的机会就少了,写字的场景也比较少了,所以就对练书法是否书法的存在意义提出了质疑。

首先,书法不是为了炫酷。很多人认为写一手好字能让人更加敬重,特别陶醉于别人看到自己写的字之后啧啧称赞之中。有的还说一笔好字能让人有一个好印象,如果想通过一笔好字让别人有好印象,还不如去在健身、化妆上下点功夫,产出比会比练书法高得多。如果说想通过练书法去装,这个时间成本确实太大了。

其次,书法的实际用处。书法在当下社会的实际用处确实乏善可陈,如果说有可能是对于学生来说,字写好点绝对是有好处的。这个毋庸赘言,如果字写得漂亮直接会体现在考试试卷上,笔者当过阅卷老师,在重复又重复的歪七八扭的试卷中看到一个字写得漂亮的试卷无疑是眼前一亮,印象都要好些,打分的时候手下留情的多。所以,如果是学生,字写得漂亮确实是有实实在在用处的。

第三,书法的无用之用。从功利方面来说,练书法确实用处不大,但是真正的书法爱好者也并不企图通过练书法给自己带来什么实质的好处,他们很单纯地喜欢书法,享受书法,享受翰墨书香之间临帖写字给自己带来的那种不声不响的、发自内心的一种平和的喜悦,他们通过书法与古人对话,通过书法打开另一个精神世界的大门。就像其他人痴迷打篮球、打游戏、唱歌一样,如果非要问有什么用处,那么打篮球、唱歌、打游戏有什么用处呢?


书法雅集


有用。

记忆中的童年,是在一页页的书法纸中度过的。我至今还记得,那些曾经宣纸堆叠的童年,苦涩而乏味。

犹记得幼年时的夜晚,妈妈在旁边督促写作业,自己的脑袋里却一片混乱,一想到写完作业还有书法要写,就觉得悲从中来。

那时候最羡慕的,是院子里那些写完作业就可以去玩耍的小伙伴,觉得他们完全没有忧虑,像棵四季常青的松树,一年四季是春天,而自己,一年四季,都是寒冬。

三年级时候父母给我报了书法班。我仍记得老师当时在课堂上讲的话:他说我们要学习达芬奇画鸡蛋的精神,我们要一个字一个字的练,反复的练,不停的练,直到写好,写像为止。

我似懂非懂地听着他在讲台上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脑子里却像浆糊一样,我唯一明白的就是,我再也不能在像以前那么自由了,再也不能活蹦乱跳的四处玩耍了。

最开始练的是《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从比划开始,老师每天还布置作业,必须中楷,叠好小格,每天写五张,就练老师当天教的比划。那时候还小,学习能力差,学的很慢。 还有当时出于对于书法的反感,我并没有认真地去完成它。



丑吗?挺丑的,自己都不忍直视。

后来你以为我坚持下去了吗?

并没有,上了初中,我就以学业繁忙为由,彻彻底底的摆脱了书法对我的桎梏。当然,学业上,我也没有做到精益求精。

那时候简直不能用爽来形容了,感觉自己已经飞身上仙,摆脱了浪费时间的毛笔字,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像一匹冲出栅栏的野马,自由的翱翔于广袤的天地之间。

后来工作了,玩性也没有那么大了,就又想起了写字这回事,可是觉得软笔舞文弄墨麻烦,不如写点铅笔字啦,硬笔字来的快,就有事没事的写起了硬笔,并发到了朋友圈。







朋友们总是很捧场,常常夸我的字好看。其实我也知道,大家鼓励居多,在我看来,写的很扯。

可是那时候,还是感觉自己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渐渐觉得写字,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于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夸赞来满足我的虚荣心,我又操刀开始了我的书法生涯。

天天写,天天练,遇到喜欢的字体,就去模仿,认真临帖。

也就是那时起,才领会了老师说的,反复写,天天写,不停写。

也许是小时候的底子还在,又或许是在练习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法这件事,竟然让我坚持下来了,有时候还觉得自己也写的有模有样的。









最近临了赵孟頫的字。







最后,干货? 没有干货,我只是为了自己写着爽!


耿耿是喵


可以告诉大家,我中学同学有一个考上博士,学书画的,大学同学有一个最后成了博士,业余爱好音乐,其他同学都不是。艺术在你学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上的过程中开始悟道,爱好让你大脑加速进步,所以他们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智力远远超过正常人,最终成了博士。学书法有什么用 我在我另外的专业技能方面几乎在全行业排第一。


眼泪拌米饭


有没有用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从小就被我爸爸打骂,让我好好写字。你们可能会说方法2极端卟啦卟啦之类的。不过我现在很感激他逼着我学写字,写的虽然不是很好,但也会让人感觉眼前一亮。还有就是他经常说而且也一直记得的一句话:艺多不压身。


梁维楨


谢谢你提这一有意义的好问!汉字书法艺术是人类文化的最高殿堂,是世界唯一的文字书写至尊至美瑰宝,研习书法不但有用而且好处多多。

第一,练写汉字书法是文化自信的表现。汉字书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因为汉字音形义美雅妙趣融为一体,是各种文字中唯一有此特征的文字。练写汉字书法可以更加热爱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意志。

第二,练写汉字书法可以淘冶情躁。要写好汉字书法必须一丝不苟意念专一静得下来身姿正确时间长久,磨消了急躁烦怨,心态平和健稳使办事更少犯错,提高信心锻炼意志树立耐久意志的恒心,提升自己的审美品味和能力。

第三,练写汉字书法可以强心健体。写字特别是用毛笔,要写好各种字体特别是狂草,必须站立悬腕运气使笔道劲驰张收临到妙处,既要写好单个汉字又要兼顾字间照应和章法布局,这无疑又锻练大脑开发了智力,对身心健康均有益处。具人类学家研究长期研习汉字书法是长寿的一种好的活动。


存铭岁月1


科技飞速发展的中国,现在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强国。可是,做在文化大国,正在面临各方面的冲击,百家争鸣的诸子文化,由于缺少滋养,正在逐渐失去光泽。特别是,作为文化的根基载体——汉字,在年轻人中,由于缺少正确完整的继承,也正在退化。别字和花花字词泛滥,有许多常用字,都不会写了,把“是是非非”读成“是是排排”是可笑,还是可悲。所以,应该发起书法热,让年轻人拿起笔,读中国历史!吟中国诗词!写中华书法!认识和继承中华文字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甸原富利


从汉代末期开始书法就已经朝两个发展了,一个是实用,另一个就是文人墨客的消遣。到了王羲之时代,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已经完全分离。这种分离的状态一直持续到近现代,持续到人们开始使用硬笔。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书法的实用性基本已经完全消失,只保留了它的艺术性,就连以前当成实用性的春联现在也都成了艺术。

艺术讲究矛盾、冲突和变化,实用性讲究标准、规范和美观,这样二者就有矛盾了。当今书法界的书法家当然也更崇尚艺术性而贬低实用性。从这一点你也能看出“二田”为什么被喷了吧。

虽然从书法的功能上来看,它失去了实用性,但是它本身是有用的。对于学习书法的个人以及社会都是有用的。

1、从大的方面说,书法和西方绘画不一样,西方绘画向外学习,主张写生,学习书法临写字帖,读书修身,是一个向内修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提高自身修养,全民学书法对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2、学习书法也能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素质,也是一个很好的休闲娱乐活动,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当然如果写的好了还能带来经济利益。

所以国家现在提倡书法,日常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有道理的,书法是有用的。

你觉得呢?同意的朋友麻烦随手赏个赞,关注一下啦。


不二斋


我认为,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阶段,书法依然都会有用。一幅优美的书法作品,就俨然一位绝色佳人,养眼、怡神,予人快乐的享受。常言道“字如其人”,写一手好字,无论身处何方、所为何字,总是会在无形之中为你加分。

我就是无法抵抗这种憧憬和诱惑,才开始练习书法的。为了说明我不是无亊空放炮、满嘴跑火车,先贴上抱庸几幅硬笔手稿,“以正视听”。这也是十分钟前,为了配合这篇答文刚写的。


七律一首(抱庸诗并书)

(南乡子 抱庸词并书)


(鹧鸪天 抱庸词并书)


――――――

诚然。西洋画家利用透视、高光等技术手法,通过各种颜料的多重堆砌,能够把画布上的图案描绘成照片效果,逼真到可以用像素来形容。电子计算机利用精确的线条与色调数字控制技术,可以把汉字处理成大小一样间距相等的不同符号,但这一切都永远无法替代中国书法之美。

科技更多的是理性思维创造,而艺术往往是感性的质朴表达。撇去人文历史元素,中国书法之美的核心在于结构和气韵,只需笔墨纸砚,即可于简朴之中成就大象。结构之美既有审美共性的主观统一,又有个性张扬的风格迥异,总之在间架结构上千变万化独领风情。气韵之美更是在形体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笔画线条的屈展收放以及墨色的浓淡变化,形成行云流水纵横捭阖的神态气质。因此,中国书法被世界公认为“最高艺术”之一。



作为国粹巅峰之一,书法与文学与戏曲不同,她始终脱离于政治,不受强权摆布,不为时政干扰,一条生机之河奔腾不息源远流长。中国书法长盛不衰的奥秘,在于她在漫长的芬芳绽放中,已经形成国人独特的文化情结深入人心。

继承是审美故事的延续,创新是书法生命的泉源,既不可对古人顶礼膜拜拘泥教条,更不能妄自尊大目空一切,在承与创的合力之下,中国书法永远在路上,也必将会不断地有高潮出现。

书法之用,偕文化同生,与天地齐寿。

我是抱庸斋主,热爱诗词书法,感兴趣的朋友可加关注交流。


抱庸詩書


、书法是我们国学,高雅艺术,学习书法修心养神。对于喜欢书法的人来说,练习书法过程是享受美妙心境益处很多。对于不欣赏书法人来说,可能会无用,很多年前单位领导喜欢书法,会议室挂满了当地名人的字画,领导病故,单位搬离時候全部丢弁。我就拿回家保留了,不喜欢就没用,喜欢书画珍藏就是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