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猛于虎!盘点我国历史上的三次大瘟疫

3月23日,央视新闻客户端在“战‘疫’每日观察”专题中发表了一篇评论《瘟疫常改写人类历史 但并非随心所欲》,其中特别指出,“这场大疫情,将深刻改变今日世界,并以沉重的方式写入人类历史”。

的确,从古至今,人类遭遇了无数次的瘟疫,其中有些瘟疫特别严重,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造成了深痛的伤害。

在我国历史上,也爆发过无数次的瘟疫,可以说每一次都是民不聊生,甚至改朝换代,说瘟疫之患猛于虎一点也不为过,留给人们的是泣血的回忆和彻骨的伤痛。

今天小编就为您盘点一下历史上影响我国最严重的三次大瘟疫。

一、东汉末年大瘟疫

在东汉末期的数十年间,大瘟疫连绵不断,其死亡人数之多,简直无法统计。东汉末年短短30年间,有明确记载的全国性大瘟疫共有12次。在瘟疫流行期间,举家死亡的比比皆是,十分凄惨。曹植在《说疫气》中记载道,在曾经繁华的中原地区,一度出现了这样的惨状:“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疫情猛于虎!盘点我国历史上的三次大瘟疫


相关史料记载,这种疫病主要症状为:由动物传播,死亡率很高,患者通常会发高烧,咳喘,最后气绝而亡,而且有着极强的传染性。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瘟疫中,时年20岁的南阳人张仲景感触极深,晚年的他回忆道: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由此可见死亡率极高。

疫情猛于虎!盘点我国历史上的三次大瘟疫


二、明末大鼠疫

明末大鼠疫开始于崇祯六年(1633年),地点是山西。崇祯十四年传到河北,并随着李自成和清朝的军队传到更多的地区。崇祯十四年,鼠疫传到京都,造成人口的大批死亡。

有文献记载,明末大鼠疫“街坊间小儿为之绝影,有棺、无棺,九门计数已二十余万”。在1643年的8月到12月,保守估计死亡人数高达全城的五分之一。所以次年的4月,李自成攻进大明帝国的京都时,他面对的是一座“人鬼错杂,日暮人不敢行”的死城。

疫情猛于虎!盘点我国历史上的三次大瘟疫


明末大鼠疫的发生与天气有一定的关系。明末北方连年大旱,粮食产量锐减。一旦发生饥荒,老鼠吃不饱,会导致体质变弱,这时它们身上带的病毒会格外多,干旱使鼠洞内温度相对升高,又促进了鼠疫杆菌的繁殖。

受了旱灾的饥民们,到处找老鼠吃,刨鼠洞里的粮食充饥。可以想见,这时人体就会染上鼠疫病菌。由此反复,形成了恶性循环。

疫情猛于虎!盘点我国历史上的三次大瘟疫


三、太平天国大瘟疫

1855年,中国西南地区首先发生了大型瘟疫。在云南,19世纪50-70年代,大约有500万人死于疫情。不得不说,当时的太平天国起义走向失败,瘟疫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种疫病还有个专门的名称:霍乱。霍乱是一种起病急骤、传播迅速、病死率高的烈性传染病。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瘟疫、战争、黄河泛滥的多重打击下,人口损失过亿。

疫情猛于虎!盘点我国历史上的三次大瘟疫


纵观我国历史上的这三次大瘟疫,由于受当时社会、经济及医学条件的限制,都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其状惨不忍睹。

而今,历史的车轮驶到21世纪20年代,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袭击人类,肆虐全球,数十亿人面对严峻的考验。

疫情猛于虎!盘点我国历史上的三次大瘟疫


但,世易时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医疗手段的日益进步以及医疗技术的极大先进,它所造成的伤亡与之前相比必将大为缩减。不过,它所造成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对全球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带来的重大冲击,将深刻影响整个世界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