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的瑰寶——京杭大運河

標題一:中華文明的瑰寶——京杭大運河

標題二古代的惠民工程——京杭大運河的歷史

中華文明的瑰寶——京杭大運河

(圖一:隋朝運河分佈圖)

導語:京杭大運河是中國運河史上獨樹一幟的文化瑰寶。它孕育了運河兩岸的獨特文明。同時,一大批以運河為歷史文化的文明城市孕育而生。

中華文明的瑰寶——京杭大運河

(圖二:運河沿線的城市建模)

隋煬帝最偉大的功績之一

中華文明的瑰寶——京杭大運河

(圖三:隋煬帝像)

說到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作為長江中下游的居民來說對它再熟悉不過了。說起大運河的修建,我們先要說他的倡導者,歷史上最著名的暴君隋煬帝。隋煬帝以殘暴著稱,隋朝在他的統治下,怨聲載道,民怨沸騰。隋朝在僅僅的兩代帝王時光裡就沉沒在歷史的進程中。但是就是這樣一位暴君卻為中國歷史留下了兩項意義深遠的創舉——

科舉制度和京杭大運河


公元605年,隋煬帝楊廣為了加強南北經濟的交流,下令開鑿大運河,大運河從杭州開始到北京為止,所以稱之為京杭大運河。其實大運河在修建之前,在黃河的上游、淮河流域還有長江下游就已經有了大型水利工程,隋煬帝修建的大運河就是在這些水利工程的基礎上實現了洛水、黃河、淮河的連接,從而溝通了南北的水系交流。大運河工程總共歷時六年修建完成,未來開鑿大運河,隋煬帝大量徵招。平民。當時參與修建的人數達到了200多萬,約佔全國總人口的5%,這些人常常要遠離家鄉,而且他們的工作環境十分艱苦。死亡。人數佔半數以上。這樣呢,暴政在當時引起了民眾的不滿,尤其是在南方人們對開鑿大運河充滿抱怨,嚴重的社會危機就由此發生。隨後隋朝因各方面的起義迅速崩潰滅亡。所以歷史上常常也以大運河的開鑿。作為隋朝直接滅亡的原因之一。


京杭大運河漕運功能

中華文明的瑰寶——京杭大運河

(圖四:大運河的運輸)

京杭大運河修建貫通之後以其特有的漕運功能將全國的政治中心與經濟重心連接在一起,將不同江河流域及水系的生產生活聯繫在一起。封建王朝的統治者以它為基礎建立了將各地物資輸往都城的歷時千年的漕運體系,維持著王朝的生命。


漕運功能依靠運河的水運為基礎,相關的漕糧調配、徵收、發放、運輸、卸裝、倉儲等方面,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從實際出發不斷因地制宜更新發展,使得漕運體系發展起來。幾經變化,每一變化都是總結實踐中的經驗教訓實事求是解決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如唐朝宰相裴耀卿改"直達運輸法"為"分段運輸法",即水通則漕運,水淺則倉儲,設糧倉於運河沿岸。這樣,漕船既不停滯,漕糧也無損耗,極大提高漕運量,就如同現在快遞業的中轉倉一樣。唐朝後期在"分段運輸法"的基礎上創立"轉搬法"分段接運,改民運為官運、改散運為標準麻袋盛裝、船隻編組

等,運用集裝化系統化的運輸方式。建立漕運獎勵制度,以官鹽鹽利為漕傭,解決漕運經費的問題,這些創新措施切實的促進了漕運業的發展。宋、元、明、清四朝在漕運方面根據運河的實際狀況也不斷革新方法,以便更好地發揮運河的作用。


統治者對運河的使用到明清時期也發生著務實的變化。明清兩代,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社會的市場行為日益增多,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南北物資交流的需求大增,漕運一方面刺激了運河沿岸商業活動的發展;另一方面,漕運本身越來越商業化。先是漕運中私帶貨物的現象,由少增多。朝廷屢禁不止,轉而主動明確允許漕船北上時可以附帶一定的貨物,漕船南返時允許載客運輸,這種漕運政策的變化是政府務實的做法。一方面,漕船走私已是既存事實,沒法遏止,另一方面可以補貼漕工的生計,同時,官紳大賈們也有這種需求。漕船所帶貨物數額日益增長,漕船貿易日趨活躍,運河沿岸興起了很多商業城鎮。如通州、直沽(即天津)、滄州、德州、臨清、徐州、淮安等運河沿岸的新興商業市鎮。南方的絲綢、茶葉、糖、竹、木、漆、陶瓷等百姓日常的生活必需品也源源不斷運往北方,北方的松木、皮貨、煤炭、雜品等也不斷由運河南下。

大運河雖為漕運所開,但當時代對之有商運需求時,統治者也與時俱進使之成為為民謀福利的民生之河。

中華文明的瑰寶——京杭大運河

(圖五:大運河沿岸的城市分佈)

大運河的軍事功能

從軍事角度來說,大運河提供了便利的交通運輸。當時,北方是全國的政治軍事中心,而南方是經濟中心,南方糧食的及時北運,為軍事提供了物質方面的運輸保障,加快和加大了軍隊的後勤保障能力。同時,南方一旦發生戰事,北方的軍隊就可以通過運河及時的投放到南方,軍隊的運送速度大大提高,應戰能力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當時隋朝的政局不穩定,南北之間存在著矛盾與分歧,運河的修建為北方對南方的控制能力得到了大大加強,有利於國家的穩定和社會的團結。


隋朝大運河修建完成後,隋煬帝的第一個軍事行動就是征伐高麗。征伐高麗,動用了全國大部分正規軍,但是沒有取得成功,而各地諸侯趁機造反,顛覆了隋朝的政權。安史之亂時,安祿山的軍隊從河北兵分三路南下,有席捲江淮,切斷運河的趨勢。唐王朝緊急命令張巡等人死守運河要衝睢陽(今河南省商邱縣),阻止了安祿山的南下,保住了運河的通航。

大運河沿岸的歷史風俗

中華文明的瑰寶——京杭大運河

(圖六:繁忙的運輸)

運河水系不僅僅承載著南來北往的船隻,而且孕育滋潤著沿岸的運河兒女。運河沿岸的建築,如會館、河埠、碼頭、橋樑、船閘及漕運衙門等都是為了在實際生產使用中而建立的。運河邊也有很多民風民俗透露著務實之風。如江蘇淮安的運河漁民的"交船頭""汛前宴""滿載會"等民俗。這些習俗都有著祈願實際生產收穫的美好願望,從而直接、真切地體現出勞動人民希望實實在在收穫豐收的美好願望。運河在生產生活領域也創造了許多與生產生活相關的藝術,如大運河的號子。有河工號子,河工號子是挑河、抬土、築堤、下樁時所唱的號子。這些一方面可以鼓舞精神,另一方面可以組織指揮集體勞動。運河上的縴夫有闖船號子、拉縴號子、糧米號子等。船工有船工號子,其中分類很多,有啟程的出船號、推船號、起錨號、拉蓬號、撐篙號等,行駛的搖櫓號、拉縴號、扳稍號、扯帆號等,停船的下錨號、拉繩號等。這些既是在實際的運河生產中形成,又實在地有助於生產。這些都內在地蘊含著務實之魂。


大運河的開掘加強南北交通和交流,鞏固中央政府對全國的統治,加強對江南地區的經濟建設,促進了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相融合,並且方便南糧北運。漕運的發展,沿運河兩岸不少城市迅速發展,積澱了深厚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有人將大運河譽為"大地史詩",它與萬里長城交相輝映,在中華大地上烙了一個巨大的"人"字,同為匯聚了中華民族祖先智慧。


大運河在經濟社會政治等方面的現實意義

社會領域,隨著制度的完善和規模的擴大,漕運逐漸突破其早期以政治功能為主體的束縛,發揮著越來越廣泛的社會功能,成為維護王朝穩定和制衡社會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古代社會中後期,統治者熟練而頻繁地利用漕運進行社會制衡與調控,消除重賦、災禍以及物價波動等造成的社會不安定因素。唐宋時期,和糴已發展成為一種完善的制度,主要用以調節各地區由於豐歉等造成的收入、上供及糧食市場價格的不平衡

。其中,宋代和糴完全是通過漕糧來實施的。明清兩代王朝,著力於漕糧在平糶方面的運用,成效突出。與唐宋不同的是,明清時期的平糶,主要是為了緩解糧食生產、災害等因素對市場造成的衝擊,完全是從調節市場、平抑物價出發。運用漕糧賑濟災荒,自秦漢始就已不乏成功案例。迄至明清,已成為朝廷的一項慣常舉措。


政治領域,漕運始終是維繫歷代中央政權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物質基礎。特別是古代社會經濟重心南移後,出現了政治、軍事重心與經濟重心分離的狀況,漕運對於各王朝的政治、軍事意義更加突出。朝廷年復一年地進行著南糧北運,漕糧幾乎供應京城所有居住人員的日常食糧,並極大地支撐著整個中央政府機關的正常運轉。與此同時,漕糧成為支撐王朝軍事體系的重要物質力量,歷代分佈各地的龐大地方駐軍、漫長邊境線上的防禦與進攻、四方征討的各種戰事,許多都是以漕運作為強大物質後盾的。宋人張方平曾說:"今日之勢,國依兵而立,兵以食為命,食以漕運為本。"


京杭大運河顯示了中國古代水利航運工程技術領先於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鎮,積澱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蘊,凝聚了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諸多領域的龐大信息。大運河與長城同是中華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徵。


結語:京杭大運河雖然在修建的過程中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是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給運河兩岸的百姓送去了太多的饋贈。所以說京杭大運河是中華文明的不朽瑰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