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個人因素,如何客觀公正地評價李宏燁的公式相聲?

武俠小王子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各有優勢。即便是很一般,也會有人捧。因為利益面前,觀念面前,總有對立面。所以,他選擇了與當下最火的郭德綱硬鋼。

雖然在外人看來是自不量力。但畢竟有很多討厭郭德綱的人會出來支持他。這就是人性。哪怕他的相聲聽起來很難受。

所以,他們的所謂創新,只是他們自己認為的創新。在沒有基本功和多年磨鍊的情況下,不可能說好相聲。

相聲藝術需要的就是天賦,積累,和機遇。

而他們的創新相聲缺了天賦和積累。只是找了個好時機,利用郭德綱,和郭德綱嘴裡的同行們,才有了今天的熱度。

那些所謂的他們的粉絲也許也討厭郭德綱,或者就是喜歡他們倆口子。但畢竟是小眾。

總體來說,不管他倆的相聲到底是不是相聲,說的是否專業搞笑。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倆一夜成名了。成了大家熟知的人。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也許這就是我覺得他們這麼多年的書沒白讀的原因。雖然也許只是機緣巧合。

至於郭德綱的相聲,總聽也膩了,幾乎他的相聲都聽過了。新鮮感確實沒了。他的徒弟只有岳雲鵬的還算不錯,但是作品和水準還是不如郭德綱。

幸好我們只是用來娛樂或者催眠。也沒必要要求太多。

總體看。相聲的未來不會有什麼驚人的變化。只要有人說就會傳承而已。

畢竟我們能找到的娛樂方式越來越多。

所以,我們只是索取型的聽眾。因為我們不花錢。也許這才是真正的評判。也許這才更客觀。

其實也不重要。對於我們來說。

不管怎樣,作為中國人,我覺得這些傳統藝術,畢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所以希望它會長久流傳。

不論怎樣去創新,也絕不能拋棄傳統。這是我真心的期望。


嚴冬過後綻春蕾


談論“公式相聲”而言,個人認為,太匪夷所思了,相聲最基礎要求,說學逗唱功底,要有,李紅燁根本達不到相聲藝人標準,我聽過他倆夫妻說相聲,聽者很尷尬,聽不懂他們說什麼,更不懂所謂“公式相聲“內容要素,如果真喜歡相聲行當,找個相聲老藝人,有名望學習,方可創新,當然,最主要是廣大相迷認可!再怎麼拋,李博士也不是說相聲的,他做的不和相聲一個門類,郭老師說了 存在就是合理,但這裡不適合你。馬三立先生的孩子們只有馬志明老師說相聲,其它的孩子也有想說相聲的但被馬先生否了,以前有個訪談節目,馬先生說了,想說好相聲臉上就得有包袱,往那一戳不開口觀眾就有想笑的慾望。好的相聲演員首先要有紮實的基本功,還要有一張亦正亦邪的臉,下面的不多說了。

西餐工藝是某某多少克,中餐的工藝是某某少許。公式相聲就是西餐的做法,而傳統相聲就是中餐的做法,兩個做法能一樣嗎?中國人可以按照西餐的做法做好西餐,但是讓西方人做中餐,恐怕就是難度係數非常高的技術活兒了。李宏燁就是西方人做中餐,只有量化的觀念,沒有模糊數學的基礎。“公式相聲”應該定義為:兩個相聲業餘愛好者模仿相聲表演形式的舞臺對口詞。 人品則需另論 姜主席的此舉則要議議了: 姜主席和郭館主的分歧歷來以久,我認為他們之間如何爭呀論的都屬正常,是行業內門派和形式的溝壑所引起的。俗話說 黨內無派,千奇百怪。人類就是在紛爭中不斷進步的。因此,姜郭之爭說不定就是中國相聲業的福氣。但,姜主席把兩個自詡為“公式相聲”鼻祖的相聲業餘愛好者拉攏起來,噁心郭館主,這就是對相聲這門藝術的褻瀆,對中國曲藝的不負責任。敵人的敵人是盟友這句話是說的行業內!對外則應該是“內鬩於牆,外禦其侮”。

如果他搞的是公式話劇、公式電影或者公式戲劇等等,我不會說什麼,因為這些藝術門類中都有程式化的東西,如何把程式化弄成公式化,那就看這二位博士的本事了。然而離奇的是他偏偏搞了一個公式相聲。且不說相聲的表演形式與基本功,就拿觀眾來說,每一個人的笑點不同,甚至同一個人由於心境和情緒的影響,不同境況下笑點也有不同,如果能用公式計算出來,讓所有人統一在一個笑點上,那就不是離奇了,是離奇的出了格了。創新不是胡搞,所以胡搞絕不是創新!李博士既然已經蹭著相聲的熱度出了位了,以後就收收吧,別再折騰了,老百姓有句俗話:見好就收吧。

所謂的巜公式相聲》其實不能算是相聲,為什麼。因為我們不能理解為只要是兩個人站在臺上表演就是相聲,相聲作為一門傳統藝術它還是有它的特點和內涵的。其實這兩博士如果對相聲有興趣,倒也可以自我研究研究下去,但他們這兩人講的東西完全不必往相聲上去靠,可以取一個新鮮的名字,比如說叫《對口戲》或叫《兩人說》都可以的。就是不要以相聲的面目出現,因為所謂的公式相聲與傳統的相聲太不搭了,根本就不能歸到一類中。相聲是傳統的藝術門類,百年的藝術規律不是一對博士的操弄,一個曲協主席的支持,一個什麼主流相聲的比賽,一幫咯吱人笑的高雅相聲所能篡改的。相聲創新?現讓子彈飛一會吧。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德雲社!郭德綱!傳統相聲!我永遠的喜歡!

一個所謂的相聲,聽的讓人尷尬。只是打著一個公式相聲的噱頭。最後能得到姜的認可就能領獎。說的好聽是給一個創新的機會。可還有好多這對公式相聲夫妻能力天賦都好的新人,誰給他們機會?所謂主流相聲裡,還是一言堂,只要一兩個人認可,就等上位,大眾是否喜歡並不重要了。姜昆和郭德綱的事我不清楚,不過公式相聲那一期我看過,我認為郭德綱評論的沒錯,這公式相聲屬於我聽一次下次再碰見要繞道走的相聲,這樣的相聲能獲得姜主席賞識,我認為姜主席這是“對手反對的我就要支持”的做法,和相聲本身的好壞沒關係,因此也讓我看扁了姜昆。

如果異想天開,幻想著蠟炒白菜會成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垂涎欲滴的美食,並美其名曰改革創新,我只能說你是想瞎了心!如果公式相聲叫創新,那麼用痰盂炒菜又何嘗不是一次改革,小編只能說你以極不科學極不尊重的態度對待相聲這門學問,對牛彈琴於事無補!


歷史深度揭秘


我聽過兩段,不知道是我的智商低,還是他的學識淵博,把理工科的公式概論給揉到相聲裡去,確實是個人才。理論上還可以,但夫妻倆別上臺去說了。我在七八十年代也在單位舞臺上說相聲,就是現在所說的主流相聲,但聽了老一輩的傳統相聲後,我覺得我連相聲的皮毛都沒有粘上。聽了他倆的主流公式相聲,我真的想跳樓!


用戶2484852143072


首先他倆說的不是相聲。相聲不是兩個人站上去說話就可以了。你一味的拋棄傳統。不做科不學習。那就不是相聲了。相聲的傳統。是幾代相聲名家給你總結的知識要領。你不學傳統段子,不學傳統技巧,就是要去做創新,你那不是鬧嗎?就像武術要練馬步。京劇要練發聲。你要上大學還必須得學九年義務教育呢。你怎麼不去創新武術呢?做一個公式武術。你怎麼不去創新京劇呢?做一個公式京劇。我估計你怕被別人打死。或被別人笑死。相聲的門檻低。不是你要創新理由。沒有說學逗唱。沒有鋪平墊穩。你怎麼就比好幾十代的相聲名家還厲害呢?為什麼要學習傳統段子?雖然內容已經跟不上時代了。但是裡面的技巧必須你要學習和打磨的。創新你可以改變其中的內容。創新,你可以改變相聲的形式。但是相聲的傳統基礎核心你不能創新。打破需要業內人打。你不懂太平歌詞。怎麼去改變太平歌詞的唱腔呢?就一句傳統就不要了唄。你怎麼就知道觀眾不喜歡呢?要不是郭德綱,誰知道杭州美景蓋世無雙啊?我還以為說學逗唱的唱就是瞎唱呢。還不如取名叫另類脫口秀呢。一句話不能打著相聲的幌子來欺騙。可能你創作段子有受眾群體。但是段子就是段子,不是相聲。一個博士平罵著郭德綱佔著公共媒體。來肆意的抹黑相聲。是個什麼心態呢?


楓韻丿


這孩子有病,年紀輕輕,你也不是這行當的人,裡邊事還沒弄明白就著書立作,胡扯瞎掰。這行當就是市井文化,不適合當科研項目計算研究,人家拿這當飯碗,你臉上沒買賣,好好上學吧,喜歡就票一吧,別耽誤正事。


閒散人


不是所有的語言表演都叫相聲。

不是所有的語言活動都叫語言表演。

他只是用他的聲音講了一些話而已,還不到表演的程度,更不應該被細分到相聲這個行當裡。


歡喜菩薩No1


客觀點來說,他的相聲不怎麼令人發笑,但是他這個人倒是可以令人發笑。


歐德堡


拋開個人的因素,我覺得,博士夫婦的相聲演員。確實讓我不敢恭維,因為它給人的感覺就不舒服,她很驕傲自負,一上臺就說自己是博士,博士應該做一些學問,不應該去研究相聲,所以我說對於這樣很自負很驕傲的人來講,給人的感覺不會很好,只是很差的感覺,所以說我有的時候越煩。越想看到他們煩人的底線,煩人的樣子,而且你看他們一上臺總是對評委老師的一種不尊敬。

你比如說我看他對潘長江說你的臉很圓,叫無限元吧。對待曲藝相聲演員苗埠這說法也是不客氣的說我的相聲書籍你看不懂就看我這本最初寫的很讓人一看就懂的研究研究吧。就是這種讓人一看很反感的樣子,你想一想他會能給你帶來歡樂嘛,所以說對這樣的業餘的相聲演員都夠不上的水準,還是趕緊消失吧,我覺得新聞媒體也不應該給他提供一個造勢的舞臺,對於這種人應該讓他消失才對。


伊春美食美客


想法是好的…但是和相聲完全不搭邊…最基本的相聲形式捧和逗都沒有…充其量是小品…更別說一些基本功了…總的來說一個字:屎


搞事情218665621


客觀地說,暫且不評論作品好與壞,人性有問題,自信是好的,盲目自信就是無腦的表現,看看他們表現,情商何其低,相聲是語言的藝術,一個話都不會說的人,能創造出好作品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