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伊始,延續五千多年,構成一部無與倫比的彩陶發展史

大約在一萬多年前,人類發明了陶器。隨著製陶工藝的日趨成熟,距今八、九千年左右,我國錢塘江和渭河流域的先民燒製出了第一批彩陶。此後,彩陶廣泛出現於黃河、遼河、長江等流域的各新石器時代文化中,而黃河上游甘肅地區彩陶最為發達,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彩陶文化。

文化伊始,延續五千多年,構成一部無與倫比的彩陶發展史


▲三足圜底彩陶缽

文化伊始,延續五千多年,構成一部無與倫比的彩陶發展史

▲人頭形器口彩陶瓶


文化伊始,延續五千多年,構成一部無與倫比的彩陶發展史


▲旋紋彩陶尖底瓶

甘肅地區的遠古先民以植物、動物、河流等自然物象以及人類本身為題材,通過點、線、面的表現方式,因形施彩,創作出了幾何紋、漩渦紋、花卉紋、動物紋和舞蹈紋、神人紋等具有豐富裝飾效果的圖案。優美的造型、繽紛的色彩、絢麗的構圖融匯一體,既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社會生活、宗教文化和審美情趣,也見證了中國早期藝術的瑰麗多彩。

文化伊始,延續五千多年,構成一部無與倫比的彩陶發展史


▲旋紋彩陶壺


文化伊始,延續五千多年,構成一部無與倫比的彩陶發展史

▲變體飛鳥紋彩陶盆(俯視)


甘肅彩陶自大地灣文化伊始,經歷了仰韶文化的昌盛、馬家窯文化的繁榮,至辛店、沙井等青銅文化的餘輝,由興起到衰落,延續了整整五千多年的滄桑歲月,構成了一部世界上無與倫比的彩陶發展史。它是先民們創造歷史、開拓西北的重要見證,為我們探索研究華夏文明起源,提供了豐富而珍貴的實物資料。彩陶不僅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生產水平和經濟形態,而且折射出不斷變化的生態環境,進而表現出彩陶主人們的信仰和美學觀念,展示著人們的精神世界。


圖片來源於網絡、甘肅省博物館等;文章內容參考自網絡、書籍;若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