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兩員大將,一個打得過呂布,一個勝過關羽,為何均不受重用?

三國時期,劉備在“機幹權謀”上難以與曹操相較,但他卻在選賢任能上有著獨到之處。經過數十年打拼,在蜀漢的極盛時期,劉備領地橫跨荊益二州,文有臥龍鳳雛,武有五虎上將,關羽、張飛更是劉備的生死兄弟。

不過今天要講的不是關羽、張飛,而是另外兩位虎將!他們的能力也很強,甚至有些地方還超過關、張二人,只是這兩人時命不佳。自劉備將他們收入麾下後,卻一直雪藏著不用!

他們就是趙雲和馬超。

劉備兩員大將,一個打得過呂布,一個勝過關羽,為何均不受重用?


首先來說說趙雲。在多數中國人眼中,趙雲的形象是:白盔、白甲、白馬、銀槍,威風凜凜一少年英雄。民間傳說“一呂、二典、三趙、四馬”,三趙就是指趙雲,呂布,典韋都是三國早期的人物,死得早,而人們把趙雲的武功排在關羽和張飛之前。可見,民眾對趙雲十分喜愛,小說《三國演義》中也將趙雲封為蜀國五虎上將之一。

歷史上的趙雲,初屬公孫瓚,後歸劉備,擔任衛隊長,逐步成為蜀漢集團的重要將領之一。

實際上,在那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的漢末裡,豪傑競逐,猛將如雲,趙雲算不上其中的頂尖人物。雖然在爭奪漢中之役中,趙雲從容拒敵,以少勝多,被劉備稱讚為“一身都是膽”,號為虎威將軍,但是綜觀他的武藝和威名,在當時仍比一些著名的武將稍遜一籌。

在建功立業方面,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魏延等相比,趙雲也不上。比如關羽,幾乎伴隨劉備創建蜀漢全過程,擔當重任,是劉備的得力助手。早在建安四年(199年)劉備重新攻佔徐州時,關羽就被派往駐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赤壁戰役前,劉備的兵力分成兩部分,一是劉琦帶領的江夏軍隊萬人,另一即為關羽的水軍精甲萬人;赤壁戰役打響後,劉備將剛到手荊州數郡,就任命關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駐江北;劉備西進佔據益州後,又封關羽為董督荊州事,足見他對關羽的信任。

之後,關羽在荊州敗曹仁,降於禁,斬龐德,天下震動,甚至聽說曹操都準備商議遷都出許都,以避其鋒芒,真可謂戰功赫赫。

劉備兩員大將,一個打得過呂布,一個勝過關羽,為何均不受重用?


提及張飛,也算得上劉備的股肱之臣,功績僅次於關羽。赤壁戰役後,劉備任命張飛為宜都太守、徵虜將軍,讓他獨當一面;奪取益州後,劉備又命張飛任巴西太守,率軍駐紮於與新佔漢中的曹軍對峙的最前線。之後,他智敗曹軍虎將張郃,為劉備鞏固益州的統治爭取了時間以及戰略主動權,功績甚偉。

而馬超,儘管直到建安十九年(214年)才歸降劉備,但他剽悍善戰早已聲名遠播,所以他剛歸順劉備,就被劉備派往圍攻成都,致使劉璋喪失抵抗的鬥志,開城歸降,為劉備立一大功。

黃忠,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親斬曹軍名將夏侯淵,為劉備奪取漢中立下了巨大功勳。

魏延,則自建安二十四年起,率軍駐守漢中,擔任起保衛益州,經略北伐重地的大任。劉備逝世後,魏延追隨諸葛亮南征北伐,捨生入死,功勳卓著,坐上蜀漢第一大將的交椅。

趙雲,由於長期擔任劉備的衛隊長,劉備去世後,又一直跟在諸葛亮身邊,很少獨當一面,更不要說建立更大的功業了。

可能正因如此吧,在蜀漢政權裡,趙雲的地位一直處於關羽、張飛、馬超、黃忠、魏延之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自稱漢中王,拜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已封漢壽亭侯);拜張飛為右將軍,假節(先封新亭侯);拜馬超為左將軍,假節(先封都亭侯);拜黃忠為後將軍,賜爵關內侯;提拔魏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而趙雲,僅被封為翊軍將軍。

至章武元年(221年),劉備自稱帝,除關羽、黃忠已死外,張飛被封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馬超被封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魏延也被封為鎮北將軍。而此時的趙雲,還是翊軍將軍。

到了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駐紮漢中,準備北伐。當時關、張、馬、黃都已經去世了;而鎮北將軍、都亭侯的魏延,則被派往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

劉備兩員大將,一個打得過呂布,一個勝過關羽,為何均不受重用?


而趙雲則跟隨諸葛亮身邊,身份是鎮東將軍、永昌亭侯,地位、官職還不如魏延。這種情況,一直到趙雲去世為止。

再來說說馬超。馬超,字孟起,扶鳳茂陵人,東漢名將馬援後裔。其父馬騰,為涼州的地方軍閥,後求還京畿,於是,讓馬超擔任偏將軍,封都亭侯,領馬騰部。這樣,子承父業,馬超成為涼州軍閥。在涼州期間,馬超實力強盛,這是他在政治上最春風得意之時。

後來,由於涼州軍內部叛亂,馬超被迫逃離涼州。《三國志》載:“康故吏民楊阜、姜敘、梁寬、趙衢等,合謀擊超。阜、敘起於滷城,超出攻之,不能下;寬、衢閉冀城門,超不得入。進退狼狽,乃奔漢中依張魯。”

對於馬超的到來,張魯本來非常看好他的,還任命他為都講祭酒,並想將女兒嫁給他為妻。但是,在與曹操爭戰的過程中,馬超的很多親屬都遇害了,讓人感覺就是馬超拖累他們的,不愛其親。當時張魯手下以此覲見曰:“有人若此不愛其親,焉能愛人?”正所謂“馬超勲國破無家”。於是,張魯再也沒有動過要重用馬超的念頭。

就這樣,在漢中的馬超,寄人籬下的日子,不能成就大事,志向無法得以伸展。

不被人重用也就罷了,馬超還遭到張魯將領楊白等人的妒賢嫉能。《三國志》載:“魯將楊白等欲害其能,超遂從武都逃入氐中,轉奔往蜀。是歲,建安十九年也。”

劉備兩員大將,一個打得過呂布,一個勝過關羽,為何均不受重用?


投靠劉備後,馬超被任命為右將軍,後來又升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漦鄉侯。在平定了西川之後,劉備又將馬超封為平西將軍,馬超成了劉備集團裡職位最高的武官。

但是,劉備也深知馬超非關羽、張飛、趙雲、黃忠等肱骨之臣,而且馬超本來就是他和諸葛亮用計逼來歸降的,再加上馬超本來就是割據-方的豪傑,很難完全駕馭。

因此,劉備太信任馬超。在起兵征伐東吳時,劉備只是讓馬超以副將的身份協助魏延鎮守漢中。在往後數次的蜀國征戰中,劉備只是讓他做一些後勤防禦性工作,最後乾脆讓他去鎮守邊關去了。

可見,在輔佐劉備的日子裡,馬超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才智根本上得不到施展,而在謹慎恐懼中度過餘生,沒有什麼大的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