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總拿“三觀”說事了

瓊瓊又想和男友阿勝分手。她找我訴苦的時候,提起阿勝,必會以“三觀不合”作為開頭或結尾。

她告訴我,阿勝已經把房子裝的差不多了,她只是想要買張一萬多的床,阿勝就當場就發飆,怒斥她一點都不考慮實際情況。

實際情況我是知道的。

阿勝買房裝修已經把錢花的所剩無幾,他曾當著很多朋友的面表示,軟裝什麼的,質量過得去就行,等以後有了積蓄再換。

別總拿“三觀”說事了


這件事像是打開瓊瓊抱怨之門的鑰匙,所有的不滿一下子就噴湧而出。

她數落阿勝大男子主義,非要堅持一個人負責買房裝修讓她不用插手;她怒懟阿勝沒那麼大本事就不要說得好聽讓自己只負責貌美如花,他來賺錢養家……

最後,她把“三觀不合”作為結論,考慮要不要結束三年戀情、兩年同居,在談婚論嫁之前趕緊抽身。

我小心翼翼地問瓊瓊:“你是不是不喜歡阿勝了?”

瓊瓊一下子就愣住了,不過只是瞬間,她憤憤地冷哼:“喜歡又有什麼用,我不是聖母,幹嘛要負責拯救他無可救藥的三觀!”

我想她已經忘記了,她和阿勝雖然都是暴脾氣,平時小吵小鬧連我們都習慣了,但兩人鬧得再大,最後也是不過是冷卻數日後又開始撒狗糧。

就在剛買房那會,她還一副少奶奶的樣子,翹著蘭花指託著腮說:“阿勝也真是的,非要說什麼買房兩個人容易吵架,裝修東奔西走的也很辛苦,讓我只管說自己的想法,然後等著舒舒服服去住就行了……”

別總拿“三觀”說事了


阿勝是寵溺瓊瓊的,瓊瓊也很享受這種寵溺。比如在商場裡瓊瓊看中一條一千多的裙子,阿勝二話不說就要去刷卡,倒是瓊瓊自己有些心疼,最後用一千多買了兩條打折的裙子,歡天喜地地告訴阿勝自己賺翻了。

瓊瓊的三觀我知道的七七八八,阿勝只算得上是點頭之交,他們給我的感受是一條路上的人,合適默契。如果這兩人也能算得上“三觀不合”,我覺得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無法找到一拍即合的另一半了。

別總拿“三觀”說事了


三觀這個東西,除卻原則性問題,剩下的都是能否相互理解。

蘭芳從我這聽到了瓊瓊的故事時,她嗤嗤笑出聲:“原來真的是我太倒黴,好事好人都讓人家遇上了。”

蘭芳的戀愛其實是她恰逢空窗期,又架不住男方的猛烈追求,一個心軟就答應開始了。

半年後。她要買神仙水,男生堅決反對,告訴她錢花出去,百分之八十都是去買品牌效應了,最好用200塊錢買不知名的品牌,這樣性價比才最高,可以試試某國產品牌(大媽經常用的那種)。

她不開心,男生立馬帶她去市內最有情調的酒吧,點一首她最愛的《遇見》讓她破涕為笑,可轉眼,他就各種發各種朋友圈,告知全世界自己了讓女友開心花費了多少錢,耗費了多大的心力,隻字不提女友之前的生氣……

蘭芳感嘆:“要不是他,我還真不知道世界上有這樣的人存在。”

別總拿“三觀”說事了


蘭芳還有一個閨蜜,從小玩到大,有些愛慕虛榮。她能理解閨蜜,渴望更好的生活沒有什麼不對。但就是在前幾天,她從別人的朋友圈看到閨蜜衣著暴露地和一位已婚的男子曖昧相擁,得到證實之後,她終於知道,自己和閨蜜算是完了。

我越聽越沉默,把瓊瓊最想聽到的“三觀不合就別勉強了”說給了她聽,拍拍肩安慰她。

其實認真觀察身邊的人,在所謂三觀不和的人群裡,至少有一大半是懶得付出,懶得去尊重對方的行為,懶得去理解彼此的思想。

在遇到矛盾的時候,更懶得去找一個都能接受的折中方法,最後留下“三觀不合”的表象分道揚鑣。

而另一小半,是真正的觸及底線,三觀不一。這樣的人,離開的時候或是轟轟烈烈,或是悄無聲息,哪怕再見,也基本是點頭寒暄,話不多說一句。因為彼此心裡都清楚,根本無法真正走進同一個世界。

別總拿“三觀”說事了


《讓我留在你身邊》唱到,“我從來不掙扎,因為我知道,這世界太大”。

其實不僅僅是世界很大,人性還很複雜,你我都在不同的環境百鍊成鋼。

所以就不要在“三觀不合”上掙扎,真的三觀不合不會讓一段關係走太久,一定會在某一個點,毫無防備卻明明白白地讓你知道,絕不可能再繼續下去。

至於其他,“三觀”說:“這個鍋,我們不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