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聊斋之《婴宁》笑着的婴宁把我们看哭了

读完《婴宁》不知道是悲剧还是喜剧,从婴宁“嬉不知愁”到“虽故逗亦终不笑”的转变,应该是人们对人生理想和现实生活的折衷,是蒲松龄一生饱经世事磨难产生的谨慎思想和超然于世俗的态度。

婴宁生活在“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村落,下山入村,见舍宇无多,而意甚修雅。北向一家,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其中。”在这里她是一个混沌未开,率性自然的少女,作者反复用笑容对婴宁进行了细腻深入的刻画,没有封建时代的“行不露趾,笑不露齿”,出场就“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碰见一直注视自己的男子王子服,不仅敢笑,还打趣说他“目灼灼似贼”,当养母叫她与王子服见面时,“户外嗤嗤笑不已”,进门后还捂着嘴“笑不可遏”,总之她一直在笑。“使华妆行新妇礼”的时候,她笑到不能俯仰,人们“疑其为鬼,吊其无家”,她殊无悲意,孜孜憨笑。蒲松龄反复用笑容对婴宁进行细腻深入的刻画。

王子服与她在后花园的对话鲜明的刻画了婴宁的天真,单纯,两人对话一明一暗,极具趣味性。婴宁“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她爱花成癖,甚至不惜当掉金钗四处购置良种。蒲松龄又以花衬人,以人比花,将婴宁花一样的容貌和内心表现的淋漓尽致。

然而,当她用恶作剧惩罚了好色之徒“西人子”后,大家没有对好色者进行谴责,反过来埋怨婴宁“过喜而伏忧”,婴宁发誓再也不笑了。

当她“凄恋鬼母,反笑为哭”对生零涕着讲自己的悲惨身世,并希望王生把抚养自己成长的鬼母与秦氏合葬时,大家才明白“我婴宁殆隐于笑者矣”。当她说“使地下人消此怨恫,庶养女者不忍溺弃”时,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多么善良,知恩图报的美丽女孩啊,一举一动,突出了她性格深沉,又纯真可爱的品质增添了亮色,她的精神世界也升华了。

她笑起来,“人皆乐之,邻女少妇,争承迎之”。她的笑,正是人们心中最美好的东西。然世事纷扰,人生多忌多艰,鬼母说“若不笑,当为全人”,婆婆告诉她“人罔不笑,但须有时”。蒲松龄就把它撕破了给大家看,最后又让人们在“小婴宁”身上看到了希望…… 可能这就是人长大变成“全人”的过程吧,脱离言笑由心的自在状态,开始入世生活。

世事难测,人葆其天真,却不可以一任其天真。

人生最美是清欢。或积极入世,或桃花源游,愿大家常生欢喜心!!!

读聊斋之《婴宁》笑着的婴宁把我们看哭了


读聊斋之《婴宁》笑着的婴宁把我们看哭了


读聊斋之《婴宁》笑着的婴宁把我们看哭了


读聊斋之《婴宁》笑着的婴宁把我们看哭了


读聊斋之《婴宁》笑着的婴宁把我们看哭了


读聊斋之《婴宁》笑着的婴宁把我们看哭了


读聊斋之《婴宁》笑着的婴宁把我们看哭了


读聊斋之《婴宁》笑着的婴宁把我们看哭了


读聊斋之《婴宁》笑着的婴宁把我们看哭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