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周知!疫情過後,這些能預防疾病的習慣你需要養成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讓大家深深認識到傳染病

對人類社會的重大危害

在緊要關頭全國上下

同舟共濟,齊心抗疫

疫情已得到有效遏制

這場戰爭

讓我們對健康、對疾病

有了更多的認知

也形成了一些良好衛生習慣

這些習慣都有什麼

讓我們一起總結和回顧吧

做好個人防護

外出戴口罩。尤其是進入人員密集的場所和閉塞的空間(地鐵、高鐵、飛機、公交車等)自覺帶好口罩,並儘量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用物品。

勤洗手。從外面返回、或者咳嗽時用手捂過口鼻、以及飯前便後,用洗手液(肥皂)流動水洗手,或用消毒液消毒。

不適及時就醫

時刻注意自身、家人及周圍人員的健康狀態,一旦出現咳嗽、發熱、乏力、胸悶、呼吸困難等不適時,及時就醫或勸導就醫。

就醫時主動告訴醫生自己近期的活動情況,是否去過疾病流行地區,是否接觸過疑似患者,自己發病後又接觸了什麼人等。

養成良好習慣

居室勤開窗、常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及家庭衛生。

咳嗽、打噴嚏時用手肘遮住口、鼻,不隨地吐痰。

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於有蓋垃圾桶內。

堅持健康生活

時刻保持良好心態、注重均衡營養,堅持適當運動,保持自身良好的抵抗能力。

公筷公勺桌上擺

文明有禮健康來

文明餐飲關乎公共安全和全民健康。關於分餐、公筷公勺的使用,我們過去總是說的多、做的少。疫情之下好好吃飯,除了要關注吃什麼,健康的吃飯方式也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文明餐飲,使用公筷,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少交叉汙染、減少病從口入。相信隨著全民健康意識的提升,公筷制的推廣將更為廣泛而深入。讓我們從點滴做起,養成文明用餐的良好習慣,以“小餐桌”帶動“大文明”!

转发周知!疫情过后,这些能预防疾病的习惯你需要养成

改變傳統的“中式共餐”習慣,關鍵要轉變觀念和認識,要積極踐行,更需要每個人堅持不懈的努力,久而久之,使之變成代代相傳的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转发周知!疫情过后,这些能预防疾病的习惯你需要养成

- END -

下花園區融媒體中心、下花園電視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