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這個教育誤區全國近90%父母還在犯!

今年,疫情在神州大地上肆意橫行,各省的開學時間都是一推再推。面對這樣一個孩子在家上網課的超長假期,很多父母表示:“我的心態崩了啊!”

每天24小時的陪伴,在假期初始階段還是其樂融融的畫面。隨著網課加入到假期生活當中,父母最關心的問題突然變成了“孩子認真聽課了嗎?”“他聽懂了嗎?”“有沒有偷偷玩遊戲?”等等這一系列有關於“網課”的問題。

每天的生活也就變成了除了處理好工作、生活還要當孩子的“家教老師”,輔導孩子寫作業,盯著孩子認真學習。但看著自己的孩子心不在焉的聽課,作業不會寫,看書會走神,沒事兒就扣扣手指、撓撓頭髮的家長們很容易就會焦慮、脾氣暴躁。

近日,知乎上就有一位媽媽發佈了問題,表示自己有這樣的困擾!

警惕!這個教育誤區全國近90%父母還在犯!

曾經,一起國內作業調查顯示,全國將近90%的家長都曾吼叫過自己的孩子。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幾乎每一位父母都曾有心無心地打過自己的孩子。

但小編想要說的是,親愛的家長們,“打罵式教育”非但不會取得好的效果,甚至可能會引起孩子的叛逆反擊心理,並對孩子的成長留下長久的陰影。那麼,怎樣才能與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家庭關係,讓孩子的更願意去聽從父母的建議呢?

控制好情緒

給孩子建立足夠的安全感

警惕!這個教育誤區全國近90%父母還在犯!

孩子與父母之間存在4種依戀關係,而其中最健康的依戀關係就是安全型依戀關係。

而建立這種依戀關係的關鍵就在於父母能夠做好情緒管理,不隨意對孩子發脾氣。

相信很多孩子都曾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成績下來了,發現自己沒考好。本來心情就已經很低落了,回到家之後父母還會說上你兩句“考那麼點分兒,你怎麼那麼笨!”“看看人家誰誰誰,人家怎麼學的,你怎麼幹啥啥不成!”等等。

父母可能只是一時的脾氣暴躁,但卻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陰影。在下一次成績不好,甚至是做錯事情的時候就會想方設法瞞著父母,甚至是說謊。

孩子,作為一個全新的生命來到這個家庭,他對這個家庭最深刻的認知感受就是與父母之間的互動。

我們想要孩子信任我們,那麼我們就要給孩子安全感。而在一個家庭當中,最讓孩子感到有安全感的就是不會隨意對自己發脾氣的父母。所以,想讓孩子對家有足夠的安全感,能夠無條件的信任我們,做好情緒管理才是關鍵。

善於傾聽

做有效溝通

警惕!這個教育誤區全國近90%父母還在犯!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往往會陪孩子一起遊戲,講故事哄他們睡覺。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你們之間溝通這個動作在逐漸減少,也變得越來越困難,但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是情感的需要也是成長的需要。

“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與孩子談話。我深信世界上好的教育,是在和父母的談話中不知不覺地獲得的。”一位教育學家如此說。那麼,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首先要學會傾聽,並且允許孩子在煩惱生氣的時候發脾氣。父母不要去打斷孩子,就在一旁靜靜地傾聽就好。這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是真正在意他和他的感受的。

其次,尋找合適的溝通時機,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一天當中,孩子剛剛放學回家的時候是最不適合溝通的,可以等到睡前。並且在溝通的過程中產生分歧、衝突在所難免,但一定注意對事不對人,是批評而不是攻擊。

最後,在孩子遇到問題尋求幫助的時候,一定不要說他“笨”,而要第一時間給出詳細的建議,然後與孩子探討並選出最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要儘量地要求

也要儘可能地尊重

警惕!這個教育誤區全國近90%父母還在犯!

作為父母,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尊嚴是和孩子建立一個良好家庭關係的基本原則。

父母是給予孩子生命的人,但是你們不能替他們生活,他們在社會當中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有自己的人格和尊嚴。

孩子的心靈很脆弱,他們往往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父母不尊重他們,那麼長此以往他們很可能會自卑,甚至會有一些不良的行為。

所以,身為父母,不要總帶著一種批判的態度去審視他們,要去接納他們的不完美,去試著多讚美他們的優點;也不要在外人面前用帶有羞辱性的語言批評孩子;要學會去尊重孩子某些合理的決定。

其實,大部分父母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經常會“失態”,也是在為了孩子好。既然本心是為了孩子好,就應該採取有效的教育方式,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積極學習的同時,有一個健康的親子關係。

雖然,截止至目前為止已經有11省明確了開學時間(最新開學信息文末查看),但是全國大多數省市中小學生的超長假期還在進行中。所以孩子的網課學習依然是重中之重,來龍文教育,讓你輕鬆陪讀!

警惕!這個教育誤區全國近90%父母還在犯!

THE END

關注龍文教育

助力新學期

新浪微博:@龍文教育集團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