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蜀國不伐魏國,而是全力開發南方,開拓越南、老撾,靜待中原生變,可否得天下?

瀟灑黃員外


蜀國如果採取這個策略是不可能取得天下的,反有導致我國領土分裂的危害。幸好沒有發生!

首先,越南和老撾不是中國領土,這種意淫中的侵略行徑,有意思嗎?當年諸葛亮七縱七擒,目的是為了安撫邊疆,戰略目的達到後,馬上撤兵走人。可見提問者的境界還沒有古人高!

其次,蜀漢不肯接受和平統一,已經使華夏人口損失無數。如果再為了小集團利益死扛硬頂,也許太殘忍了吧。中華文明要大一統,才能越統越大,越大越統。

其三,誰做皇帝都可以,不一定非要姓劉的來做皇帝?假如蜀漢真的統一了天下,姓劉的再統治中國幾百年。那麼中國除了姓劉的,還有別的姓存在嗎?

其四,你打別人,別人就不會反抗嗎?殺敵1000,自損800,有意思嗎?到時候華夏人口損失嚴重,你拿什麼再造中華呀?



羋祝融


蜀漢是開發過益州南部的,諸葛亮七擒孟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可是南中的孟獲歸降後,諸葛亮窮極一生都沒在南中用過兵,更別說越南、老撾這些地方了。


為什麼諸葛亮不集中力量控制南方呢?最主要的還是南方敵對勢力太多,尤其是他們背後的老闆

南中自漢武帝開始就安排官員、設立州郡來控制,到東漢末年,南中一帶一共有四個郡:越巂、牂牁、益州、永昌。劉備入蜀後,以強權手段控制南中(蜀漢的庲降都督是四都督中最早設立,就是專門用來控制南中的),劉備死後,四郡就反了三個:越巂高定、牂牁朱褒、益州雍闓,至於演義裡戲份最重的孟獲,其實只是南中當地的彝族首領,跟著雍闓謀反而已,真正的硬手是上述三位。

諸葛亮自公元225年南征三郡,近一年的時間才平叛成功,以竭澤而漁的方法,把四郡的青壯年搬到漢中,組成蜀漢的特種兵——無當飛軍,還把四郡分為七郡,分置太守控制,削弱了南中的力量。可是諸葛亮這種方式不但沒遏制住南中,反而讓當地愈加怨恨蜀漢政府。

事實上自諸葛亮把戰略目光放到曹魏後,南中一帶一直都不平穩,蜀漢不得不把很多將領和軍隊放置在南中,孟獲所說的“南人不復反”也不過是個美好的願望而已。而且南中之外還有交州,這個地方由於地理原因很少人知道,可它是東漢十三州之一,管轄著今天的兩廣和越南中北部,土皇帝是以士燮為首的士氏一族,司馬光稱其“雄長一州,偏在萬里,威尊無上,出入儀衛甚盛,震服百蠻”。





士燮是交州之首,當年攛掇南中朱褒造反的就是他,蜀漢如果要進攻越南、老撾的話,那就等於和士家開戰,當年劉表“南接五領,北據漢川,帶甲十餘萬”的時候尚且拿士家沒辦法,何況是根據地和交州隔著千山萬水的蜀漢。而且士燮的政治目標十分穩定,東漢還在的時候就聽命於朝廷,曹丕篡漢後就投靠了江東,孫權任命外戚步騭為交州刺史,在政治上控制了交州。

所以南中地方偏遠,人口稀疏,瘴氣害人,山地又多,蜀漢要徹底平叛就得花很大的代價,更不用說地理位置還要更遠的交州,實力強大的盛世王朝都不敢輕易做勞師遠征的事,何況是實力在三國中最弱的蜀漢了。再說了,交州名義上是孫權的地盤,甚至連南中一帶也有江東活動的影子(三郡皆反時,孫權就任命了朱褒為永昌太守,封侯拜將),諸葛亮要動這些地方就是明擺著和孫權開戰。

劉備夷陵戰敗、關羽、張飛被殺被害,這一樁樁、一件件辱國的事,諸葛亮都只能忍了下來,無非就是為了保證江東能和自己一致抗曹,別老在背後下黑手。關羽當年被孫權捅後脊樑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擅過邊界,強取了桂陽的軍糧,現在諸葛亮要聯孫抗曹,又怎麼可能為了幾塊“食之無肉,不食也不可惜”的地盤和孫權翻臉呢?



在我看來,南中和交州對於蜀漢來說就像《碧血劍》裡的五行八卦陣一樣,五行陣是反派石樑派祖傳的看家絕學,八卦陣則是溫家五老苦心自創的累贅陣法,袁承志都說了:“敵人破不了五行陣的話,那要八卦陣來幹嘛?敵人要是破了五行陣的話,那八卦陣也擋不住,只是畫蛇添足罷了”。

同樣的南中和交州也是一樣,三國時期這兩個地方基本就是蠻夷匯聚的地方,蜀漢就算得到了這兩個地方,國力也不可能增強多少,自然也提不上什麼奪取天下了。如果曹魏不能進入益州,這兩個地方無非也就是在版圖上看得大而已,不但要費心去經營,還得派兵駐守,但如果曹魏能攻破益州和漢中的話,這兩個地方也守不住,當年項羽為什麼選擇烏江自刎?劉禪在鄧艾兵臨城下之時,為什麼不選擇逃亡南中建立政權,其原因都在於此。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毫無疑問,不能。

第一,題主說的開發南方,越南根本不可行。蜀國全盛時期的人口也只有100萬左右,這麼點人,連當時成都平原的千里沃土都沒有開發完全,怎麼可能去開發東南亞那一塊的土地?諸葛亮最遠只打到南中之地(七擒孟獲)況且,大家可以看看地圖。


當時蜀國周圍的地理環境到底是什麼樣的。蜀國往南,全是崇山峻嶺,原始森林,以當時的科技水平,開發起來難度實在太大,基本不可能實現。況且,就算艱難的開發下來了,那種化外之地,都是少數民族人民,由於語言不通等原因,叛亂之事肯定就是家常便飯,不用魏國動手蜀國自己就被後方拖死了。

第二,如果蜀國選擇開發南方,與當時蜀國建國時的口號和基本國策不符。蜀國建立時打的口號是“興復漢室”,這才“人心歸附”好不容易建立了蜀國。好嘛,現在你已經建國了,你不是要復興漢室麼,你呆在西南之地也就罷了,你不想著北伐收復漢朝領土,一直往東南亞跑算怎麼個事兒?這樣一來立國的基本方針就已經站不住腳了,蜀國的統治者怎麼可能去選擇大力開發東南亞地區?



第三,如果蜀國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開發南方上,也就沒有兵力進行北伐了。但是,你不去北伐,你以為魏國會眼睜睜看著你開發南方?你不北伐魏國就來伐你啊!到時候南方滿族加上北方曹魏,前後夾擊,蜀國拿什麼抵擋? 第四,當時的越南一帶,也就是交州,實際上是吳國的地盤。早在公元210年孫權就派步騭佔領了南方的交州。如果蜀國要開發東南亞,勢必與吳國產生衝突。吳國蜀國一旦因此起了衝突,聯盟關係破裂,兩個弱國就只能被魏國各個擊破了。因此蜀國也不能去去開發東南亞地區了。

綜上,只要蜀國統治者腦子沒有壞掉,是絕對不會把主要精力放在開發南方上的。無利可圖,徒增煩擾。蜀國能做的,只有休養生息交好吳國,對抗曹魏。


庭州行者


蜀國雖偏迀一偶,但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氣候宜人,適宜種養和人口增長,如果諸葛丞相能把精力和智慧用在發展農業增加人口,改革落後的制國方略,施惠於民,從嚴治史,從嚴治軍,軍民一體,忙時軍支農,閒時民練兵,號令嚴明,不出二十年,定能帶出百萬之大軍,席捲天下,復漢之事可成矣。可惜丞相急功近利,妄圖以小計取天下,用卵以擊石,落得憾死五丈原,應了那句功名未成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戰爭打的是國力、人力和體制,成功需要堅持和智力,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但以小賭大往往註定失敗。


手機用戶5334040091


這個戰略是有可能成功的。類似的做法,曾發生於戰國時期的秦國。秦惠王的時候,六國強力合縱,導致秦國大好的進攻勢頭嚴重受挫。這時候,如果秦國還繼續保持進攻的態勢,那秦國會耗空國力,變得越來越弱。秦惠王還是很英明的,面對敵強我弱,敵眾我寡,果斷下令秦軍全面收縮戰線,退入函谷關,據險而守。進攻不足,防守還是有餘的,進入防守狀態後,六國也不想跟秦國硬磕下去,就全面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制衡時期。

歷代秦王都雄心勃勃,面對六國的聯合壓制,秦惠王心有不甘,決定養精蓄銳,暗自提升國力,伺機反攻。於是採取了司馬錯南並蜀蠻的建議,意圖將秦蜀兩地的人力物力財力合而為一,提升秦國整體的綜合國力。結果正如司馬錯所料,以秦國的先進和秦軍的勇猛,十個月就佔領了蜀國全境,佔領之後對蜀國進行開發,消耗很小,收穫很大。戰國時,四川盆地還是蠻荒之地,不是天府之國,蜀王被稱為蠻夷之長,但是被秦國兼併後,迅速地被秦人開發成了沃野千里的糧倉。從此之後,史書對秦國的描述是“秦益富強”。

十五年過去了,六國都懈怠了,聯盟也鬆散了,配六國相印的蘇秦也去世了,這時候縮頭隱忍的秦國再度捲土東來。此時的秦國已今非昔比,兵源和糧草都更加充足,發動的戰役規模更大,勢頭更猛了。

三國時期的蜀國,跟戰國時期秦國的一些情況還是相似的。秦國有天險地利足以防守,蜀國也有。秦國面對六國合縱,敵眾我寡,蜀國以一州之地對魏國九州之地,也是敵眾我寡。當時蜀國要是能東結好孫權,放低姿態給吳國當後援,多鼓動吳國和魏國開戰,轉移魏國注意力,然後自己仿照秦國當年那樣向南開疆拓土,那以後的形勢發展會很不一樣。

當年張儀不同意南伐蜀國,因為他認為蜀國蠻荒落後,打下來也沒什麼用。但是後來的事實證明,蜀國經過秦人的開發之後,很快就變成了富庶之地,能為秦國提供大量的源源不斷的國防物資。三國時期,永昌徼外的禪國,還有東南沿海的交址,都是蠻荒落後之地,但之所以落後,是因為沒有先進的文明去開發,一旦進行了開發,價值也是很大的。禪國與交址都是沿海地區,如果能夠開發,不但會有源源不斷的熱帶大米送到蜀軍大營,還有南海和印度洋兩大海域的魚鹽之利。

蜀國北伐不成功,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軍糧不足,還有兵源不夠。蜀軍打下魏國的一些城池之後,分不出兵力去鎮守,這是很嚴重的一個問題。軍糧不夠、兵力不足,這都造成了蜀國無法發動大規模的戰役,無法對魏軍主力造成持久的連續性打擊,這決定了蜀國的統一戰爭根本無法成功。不要說魏延奇策怎麼樣,那是根本行不通的。春秋時期,吳國速戰速決,長驅直入,迅速攻佔了楚國首都,但是沒用,楚國太大了,首都淪陷了,還可以遷都,遷都之後還接著跟吳國打。舉最近的例子,解放戰爭,那也不是小打小鬧可以完成的,而是發動了三大戰役加渡江戰役,才將國軍主力徹底擊潰。

如果蜀漢大力度開發了東南亞,那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且不說交址和禪國人口怎麼樣,僅南中的永昌郡,好好開發,那也是大有裨益的。永昌郡是漢朝的人口大郡,在東漢前期,人口就超過了一百萬,僅次於南陽郡。這麼多的現成人口不去開發利用,反而天天只想著去魏國搶掠人口,實在是捨近求遠。

貴中夏而輕夷狄,是歷代都容易出現的問題。總是覺得內地用處大,覺得邊疆用處小,總是覺得華人價值大,覺得邊遠少數民族沒什麼用,這都是認識上的偏差。開發蠻荒,華夷並榮,同舟共濟,相輔相成,秦惠王、漢武帝、漢明帝是典範。蜀漢政權沒有那麼大的格局,因而只能小打小鬧,侷限於一隅。


秦客逸民


不能。

1 自然環境,不是輕易就能改變的。

長江以南,真正的興盛起來,還得到南宋時期。而南方春秋時代就有人煙,中間經過長達數千年開發,經營。

蜀國南部,在1800年後的今天,對應就是重慶,四川周邊偏遠,窮困地區,至今仍然是人少,貧窮的地帶。工業化,生產力高度發達的現在,都搞不定,別說幾千年前那種落後的生產力了。

2 蜀國偏居西南,能和吳魏爭霸天下,主要力量就是劉備多年經營,從中原,荊州帶來的大批人才。一旦放棄進取,等這批人老去死去。光靠四川一省之力,只能等死。

所以,時不我待啊!


喬維001


開疆拓土也要講究成本,南中七郡尚且難以控制,何況東南亞地區。事實上,我國領土的每一次開拓,都需集全國之力,遷徙移民,設立郡縣,非百年而不可為也。正面例子如河西之地,反面例子如安南交趾。

具體到蜀漢,恐怕還未等到其開拓東南亞,就已亡於曹魏之手了。



歷史的行程


三國時期的東南亞和今天美麗富饒的東南亞完全不同,當時的東南亞地區開發程度很低,環境極為惡劣,人口稀少,並沒有任何的開發價值。蜀國如果往南方用兵,只會滅亡得更快。

在三國時期,越南地區(交州)屬於吳國管轄,這是吳國的領地,諸葛亮奉行的是“聯吳抗魏”、“聯吳抗曹”,如果出兵侵佔交州,則是在向吳國宣戰。這一點不符合諸葛亮的戰略,因此出兵越南是不用想了。

在蜀國的南方地區,靠得比較近的是緬甸、老撾,但這些地區在當時基本上都還處於落後的原始社會。對於中原王朝來說,都是沒有開化的荒涼地區,攻下來也沒多少利益可圖,反而會勞民傷財。蜀國本身就是三國裡最弱小的,經不起傷筋動骨。

諸葛亮南征平定孟獲等少數民族叛亂,最遠也只是打到了南中地區(今天的雲貴高原一帶),這些地區在當時已經算是貧瘠苦寒之地了,可是和更遙遠的緬甸、老撾這些地區相比,仍然算得上是不錯的地方。

諸葛亮對於當時的南中地區評價就是,“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這些在諸葛亮眼中已經是不毛之地了,但比起當時未被開發的東南亞緬甸、老撾等地應該還算是文明程度較高的地方了。“得其地而不能用,地廣人寡,百姓貧弱,勞民傷財而已

因此,蜀漢更加不可能去出兵更遙遠的東南亞,因為打下來沒有任何的價值可言,只會白白消耗國力。打仗靠的人口和財富,目的也是掠奪人口和財富。

蜀國本身地廣人稀,有遼闊的成都平原和蠻荒的南中地區,並不稀罕面積大、人口稀少的東南亞一帶,而是隻想得到魏國佔領的北方地區,也就是人口密集、經濟發達的關中平原(陝甘)和中原(河南)一帶。

此外,習慣了本土氣候的蜀國將士深入南方不毛之地,很容易水土不服,發生非戰鬥減員。不要說是三國時代,就是到了三國時代後1000年的元朝時期,中原王朝也未輕易拿下緬甸。

元朝時期,強大的蒙古騎兵在消滅南宋以後本想順勢攻佔緬甸,結果在當地的熱帶雨林裡遇到了極端炎熱的氣候和疾病。這些從北方一路殺過來的勇猛騎兵,沒有被當地的土著人所打倒,而是被熱帶雨林的瘴氣跟疾病折磨瘋了。元朝在緬甸熱帶雨林裡,勞師動眾最後無功而返。

無獨有偶,18世紀後期的清緬戰爭時期,全盛時期的大清帝國派出八旗軍與綠營兵深入緬甸作戰,結果清兵都是北方人,完全受不了當地的氣候環境,惹上了虐疾和各種傳染病,損失慘重。

如果說以上這些還不能說明,當時的中國王朝對東南亞熱帶雨林的擴張存在著種種障礙的話,對比一下與諸葛亮同時代的孫權向臺灣擴張的事蹟就知道了。

《三國志•吳書》記載,公元230年(東吳黃龍二年),孫權派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東吳士兵萬餘人攜帶大量的糧草財富,渡海佔據夷州(臺灣島)。

當時的臺灣寶島還不是今天這番繁華的景象,上面是零星的土著人和空空如也的荒島。衛溫、諸葛直等人在臺灣停留了一年,水土不服,疫病流行,所帶士兵病死者十之八九,靡費巨大。最後不得不撤回吳國,臨走前只帶回了上千名臺灣的土著人,可謂是徒勞無功、得不償失。孫權一怒之下,將衛溫、諸葛直全部下獄誅殺。


世界人文通史


你說的有道理,今在下未出茅廬,思諸葛之偉業,以在下所言可天下一統也,請悉知:諸葛劉備在奪取西川后暫緩罰魏,休養生息一十五載後,兵精糧足後,酌大將魏延或子龍鎮守漢中,劉備守候京師,諸葛親率大軍50萬,南入不毛降孟獲後,以此為跳板,繼續南進入老撾,越南緬甸等,善待子民,繼續修養生息五年,招兵買馬至大軍五十萬向西入印度攻伊朗劍指波斯灣,等這些地盤鞏固完畢後,兵分幾路分別攻向法國,德國,意大利,俄羅斯,歐亞大陸定矣!隨之將掠奪來的財務組建一強大的隊伍——‘大軍千萬’,北定中原,東拿孫權,以此毆亞大陸盡收蜀爾,數年後,人心漸穩,命五虎上將,一將負責一個大洲,以五年為期限拿下,自此天下盡歸蜀爾。劉備大笑曰"得諸葛如魚得水也,伏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我TMD真的信了"[捂臉][捂臉],隨拉諸葛的手曰:‘’走,吃燒烤去‘’, 吹唄!


七月雪紛飛1


去東南亞幹嘛?扶貧嗎?

從古至今的戰爭無非就兩個目的:

第一、爭奪生存空間

第二、爭奪各種財富和資源

三國時期的蜀漢政權是不缺生存空間的,準確地講蜀漢不缺耕地,成都平原沃野千里,蜀漢缺的是人口!

那麼東南亞能為蜀漢提供高素質,會種地的人口嗎?那些熱帶雨林中的原始部落能幫助蜀漢去打仗嗎?

至於財富和資源,東南亞除了一望無際的原始森外,還有啥財富?翡翠嗎?蜀漢到底能從這裡得到什麼呢?

這哪裡是去開疆擴土,這是去大山深處支教扶貧啊!

(三國時期東南亞啥也沒有,還得花錢派人去佔領,當時蜀國不缺地,蜀國缺人!)

公元214年劉備圍攻成都,益州牧劉璋投降,隨後劉備自領益州牧,益州被歸入劉備手中。不過當時劉備實際統治的地區僅限於益州北部,也就是今天的成都平原一帶,而南部的南中地區則是群魔亂舞,劉備對南中的控制基本只停留在地圖上 。

但劉備顯然對南中還沒啥興趣,或者是顧不過來,因為很快就有人上門討賬了。

在拿下益州之後,孫權立即派人來索要荊州,因為荊州是劉備從孫權那裡借來的。劉備當初對孫權表示,只要得了益州就還荊州,出於聯合抗曹的想以及魯肅的強烈建議,孫權就把荊州借給了劉備。如今劉備已得益州,孫權自然要求劉備歸還荊州。

說起來孫權也是天真,出身於富貴家的他明顯是沒有借過錢,借出去的東西哪有主動還回來的。面對孫權的使者,劉備的回答也很簡單:“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意思是得了涼州再還你荊州。

劉備的回答讓孫權真的怒了,孫權於是派遣呂蒙襲取了荊州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則趕忙引兵五萬抵達公安,與孫權隔湘水對峙。

而就在此時曹操攻佔漢中,直接威脅到了劉備的大本營益州,劉備於是急忙與孫權議和,雙方約定以湘水為界瓜分荊州,之後劉備便留下關羽鎮守荊州,自己則帶兵去漢中跟曹操死磕。

對於劉備而言漢中是非常重要的,漢中位於關中平原和成都平原之間,是秦嶺和大巴山之間的一塊小平原,曹操若想奪取成都就必須拿下漢中,而劉備想要佔領長安也要拿下漢中。

並且相比於曹操,漢中對劉備更加重要,沒有漢中曹操還可以退守秦嶺防線,以秦嶺的險峻足以拒劉備。而如果劉備丟了漢中,那麼就只能退守大巴山防線了,而大巴山的海拔要遠低於秦嶺,防禦難度更大,所以劉備對於漢中更加看重。

漢中之戰打了三年多時間,最後劉備如願以償獲得漢中,曹操則遷民而走,退守秦嶺一代。

原本此時劉備應該是休整一下,好好的整頓下後方,但關羽在看到大哥獲勝之後,決定出師北伐,從荊州直插洛陽,於是曹劉襄樊之戰打響。

襄樊之戰的過程就不說了,結果是非常慘痛的。在關羽北伐的同時,孫權襲擊了荊州,又斷了關羽後路,最後俘殺關羽,劉備所佔的荊州三郡全部都丟了。

荊州一丟劉備就慌了,況且二弟被殺讓劉備更加惱怒,於是又出兵伐吳,但卻被陸遜所敗,自己則病逝於白帝城。

縱觀劉備一生,其巔峰時期就是拿下漢中之時,此時是他地盤最大的時候。但他的盛世維持時間太短了,僅僅一年時間不到,荊州就丟了,之後又在夷陵之戰中元氣大傷,蜀漢的實力滑落到魏蜀吳的最末位了。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掌權,此時他需要休養生息,將注意力轉移到內部問題上,而他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南中夷人造反。

(南中包含今天的雲南、貴州、四川南部和緬甸東北部)

南中地區自漢武帝時期被併入漢帝國版圖,成語“夜郎自大”中的夜郎國就是位於這裡。

公元前前111年,漢朝政府設立犍為郡、牂柯郡,越嶲郡。

公元前109年,西漢政府設立益州郡(和益州不一樣,是益州郡,位於雲南,郡治在今天的昆明)和朱提郡。

公元69年,東漢政府又設立了永昌郡。

不過到了東漢末年,由於天下大亂,多山多川的南中地區便開始不服中央管教,當地少數民族頭領紛紛佔山為王,蜀漢對南中的控制已經達到了危險的邊緣。

就在劉備病逝當年,南中益州郡豪強雍闓(漢人),趁機蜀漢動亂之際策動牂柯郡太守朱褒、越嶲郡叟王高定以及益州當地彝族首領孟獲一起反叛。這幾個人很快將三郡的蜀漢官員全部殺死或送往東吳,南中徹底反了。

但是得知消息的諸葛亮並沒有立即出兵平叛,因為此時的蜀漢剛剛經歷一系列慘敗,需要休整,諸葛亮等了兩年時間才率軍南下。

今天人們推測,此次南征諸葛亮共計帶了2萬多人,兵力雖然不多(主力必須在北面防備曹魏,東邊的孫權也得有人看著),可蜀漢的重要大將基本上都帶上了,可見諸葛亮對南中的重視。

就絕對實力而言,當時的南中勢力根本無法和蜀漢軍隊相抗衡,整個平叛過程從春天開始,到當年秋天就結束了。而在戰爭結束之後,有人曾勸諸葛亮繼續派遣官吏制約孟獲,但被諸葛亮拒絕。據《漢晉春秋》記載,諸葛亮給出了三個拒絕的理由:

若留外人,則當留兵,兵留則無所食,一不易也
加夷新傷破,父兄死喪,留外人而無兵者,必成禍患,二不易也
又夷屢有廢殺之罪,自嫌釁重,若留外人,終不相信,三不易也

這三個理由中的第一條就是後勤保障問題,諸葛亮認為如果要派遣官吏就必須駐紮軍隊。但當地蠻荒,軍隊的糧食需要從成都運來,非常不容易。有鑑於此,最後諸葛亮准許孟獲等夷人首領自我管理。

連南中地區蜀國都不願意駐守大量軍隊,更何況去東南亞!蜀漢即便佔領了整個東南亞又有什麼用?三國時期的東南亞沒有啥像樣的文明,當時東南亞最發達的地方是今天的越南,但已經被東吳給佔領了,其他地區則是一片大森林,啥也沒有。

並且當地的少數民族短期內無法漢化,蜀漢政權也很難利用那裡的人力資源,在當地什麼好處都撈不到,還要費錢費糧派兵駐守,明顯得不償失。

(緬北地區一望無際的大山,你這不是難為蜀漢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