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康熙知道有人伪造太子手谕发动兵变,为什么会隐忍不发?

秋泓月


导读:这段剧情是《雍正王朝》中九龙夺嫡的高潮部分,太子胤礽本来就不争气这次更被老八和老十四合伙摆了一道。太子奶兄凌普带着伪造的太子手谕涉嫌逼宫让康熙危机意识迸发,甚至动用了自己的秘密力量狼覃带兵进驻八大山庄。老十三与太子一起受了嫌疑,老大、老三互相揭发暴露了彼此的心思。太子被废后老八串通佟国维以及朝臣督抚推荐老八为新太子,有掉入了康熙的圈套。一时间平时伪装的孝顺忠诚诸位阿哥夺嫡野心纷纷暴露,让康熙伤心不已。即便是康熙知道太子手谕是伪造的也隐忍不发就是让更多的野心家跳出来在做统一部署。


这一段剧情既乱又精彩,各路夺嫡势力长期的潜伏、部署在此时都逐渐浮出水面。大阿哥胤遈的蠢、三阿哥胤祉的刁、八阿哥的阴狠,都在这段剧情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康熙在渡过最初的慌乱后逐渐的稳定下来,对皇子们的表演冷眼旁观。既然已经决定废太子,那么就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对几个阿哥做重点考察。无论多好的伪装,在那把高高在上的椅子前都会原形毕露。


大阿哥、三阿哥互相攻击,首先出局

其实我们都知道伪造太子调兵手谕是老十四和老八的手笔,目的就是把太子拉下来好取而代之。但是太子胤礽出事后还没有被废,大阿哥胤遈就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在他看来胤礽被废后自己的机会最大,因为他认为自己不但被加封直亲王而且在太子出事后总领行宫宿卫。所以他想趁机尽“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谗言打算弑杀太子,而且当着康熙的面夹七夹八的打击胤礽。但是康熙明确表示新太子一定要是有德之人,所以想趁机弑杀太子的大阿哥首先出局。


“像你这样无情无义、飞扬跋扈,权利熏心的蠢猪居然也想做太子”

老三诚亲王胤祉总领热河驻军行营事宜,看到太子倒台、大阿哥出局就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然后平时把夺嫡野心隐藏的很好的老三也趁机对大阿哥落井下石,揭露大阿哥魇镇太子胤礽的事实。结果老三胤祉急切之间,暴露了早已知情不报的事实。被康熙斥责为“你的书都读到狗肚子去了吗?”。在老大出局的同时,老三也翻车了。


推举新太子成功把八爷党装了进去

在太子被废已成定局的情况下,老大老三先后出局。余下有实力夺嫡的阿哥只有八阿哥胤禩和四阿哥胤禛,回京以后的康熙在宣布废太子的同时又推出一个公推太子的局来套路诸位阿哥和满朝的大臣。结果老四胤禛、老十三胤祥听从了邬先生的解释,正式推举废太子胤礽复位正中康熙的下怀。而八爷党和以佟国维为首的朝臣联名推举的是八阿哥胤禩,这下八阿哥胤禩不但暴露了八爷党的实力而且最大的支持者佟国维也被迫离开了朝堂。

其实从老道张德明给老八看相开始就已经犯了康熙的忌讳,康熙含糊的态度其实就是在下套。结果八阿哥胤禩和有佟半朝之称的佟国维都错判了形势,一门心思串通了超过半数以上的朝臣联名推举八阿哥胤禩。岂不知皇子结交外臣本来就犯了忌讳,更何况八爷党能够操纵超过半数以上的朝臣岂能不引起康熙的忧虑?况且佟国维在获得康熙递出的好处后(九门提督职位)依然还是装傻充楞的支持八阿哥,结果老八和佟国维同时出局。


小结:

在太子被废以及起复的这段时间内,在康熙的测试过程中老大、老三、老八先后出局。而四阿哥胤禛却在邬思道的参谋下步步猜中康熙的心思,在弘历热河获得玉如意后在推举废太子复位的事情上再次加重了在康熙心目中的砝码。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历史纵横帝


《雍正王朝》中“九子夺嫡”的戏码让我们大呼过瘾,在这场康熙中晚期的长时间的政治风暴中,各种势力无所不用其极,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其中有一段剧情,桥段的设计颇让人感觉疑惑,就是在废太子前后,有人伪造太子的手谕调兵,此事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最后却不了而知。


为什么康熙明知事情真相,而要选择隐忍呢?

  1. 康熙不予追究,是想看出最后的幕后主使!假传太子手谕这件事发生在康熙带着一众皇子热河围猎的时候,在这次围猎的时候,各种争夺皇位的势力开始角逐,这个时候,又正好有人用太子的手谕调兵把皇帝住的山庄给围起来了,明显一副要逼宫的意思,经过张廷玉的提点和康熙的聪明才智自然知道是有人假借太子之手开始权力的更换。康熙没有点破,就是想看到谁会在这场“表演”中获利,那么自然这个人就有可能是幕后的主使者!
  2. 康熙隐而不发,是因为他废太子的心意已定!在这次围猎的时候,发生了几件事,导致太子之位不保,主要是太子胤礽开始了作死之旅,先是与外族过于亲密,引起了康熙的反感,然后是偷情郑春华――康熙的妃子,被康熙撞见彻底让康熙下定决心废掉太子。此时,发生了太子手谕逼宫的事情,康熙没有彻查这件事的真伪和涉案人员,是因为康熙已经决定要废掉太子,有没有太子手谕这件事都无法决定最后的结果。

  3. 康熙不了了之,是此事牵扯各个皇子势力,容易打破当前平衡!我们可以试着分析假传太子手谕调兵逼宫这件事谁是幕后主使。首先拿着手谕调兵是大阿哥的人去干的,而手谕的字迹是十三阿哥的,而十四最擅长模仿他人字体,字是十四阿哥写的,也就是说,如果彻查这件事,各方夺嫡势力都会受到影响,最后可能会出现一个康熙却不愿意或者说康熙无法把控的局面出现,所以此时这件事“以不变应万变”也许就是最好的选择!

康熙在假传太子手谕这件事上选择隐忍,是因为康熙想看的更清,他仍然要把控全局,所以选择“顺水推舟”。


我是xiaoZ弹史,翻看滚滚烟尘,知晓横趣点点。欢迎【关注】我,一起寻找历史中的真我!


xiaoZ弹史


康熙皇帝在张廷玉的提醒下发现太子调兵的手谕是有人伪造的,有人在陷害太子,康熙刚开始是急切的想查清楚真相,后来一想又不能这么操切,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不稳,如果再追究这件事,肯定又会闹的人心惶惶。

康熙皇帝无意中发现了太子和自己妃子的奸情,这件事情让康熙皇帝愤怒,也下定了决心废黜太子,在废黜太子的理由里,当然不能把这件事写进去,毕竟太丢人了,有损皇家颜面,而最有分量的理由就是起兵谋反,所以康熙皇帝把伪造手谕先压下来,姑且已谋反的理由先废黜了太子,毕竟二阿哥做太子已经那么多年了,在朝中也是有些势力的,废黜太子肯定会遇到阻力,以此理由能堵住一部分支持太子的大臣的嘴。

伪造手谕是杀头的罪,肯冒这种风险的也是拼了,以康熙皇帝的精明,肯定知道这层关系,如果当时就追查,查的急了,伪造手谕之人也许会铤而走险,皇子们在朝中都有些势力,尤其是八爷党人数众多,如果是八爷党一伙的,里应外合,康熙帝还没回皇宫,在京的大臣也许就发动政变了,这种局面就不好收拾了,因此只能回到京城再慢慢查明真相。


雄观历史



凭借太子手谕,太子心腹凌普率领两千兵马来到了康熙的八大山庄,康熙知道后的第一反应是震惊,害怕,难道太子铤而走险,真的想谋反?此前发生的几件事,使得康熙对太子非常不满。


很快冷静下来的康熙就下令,调狼覃部队过去对付这两千兵马。同时心里还在骂太子这个畜生,居然想谋反。可是在张廷玉的“提醒”下,康熙瞬间明白了调兵的手谕有可能是假的,是有其他皇子想栽赃诬陷太子才出此下策。可最后康熙却选择了隐忍,没有彻查到底。


这又是为何呢?


其实,康熙不是不查,而是“急事缓办”。伪造太子手谕不是一件小事,背后肯定是一个集团在活动。虽说太子无德无能,废了也不意外,但这件事是谁所为呢?该如何找出这个人呢?所以,与其这样,不如先把太子放在前面挡一下,看谁才是躲在背后的那个小丑。



所以当前的第一要务就是稳定,稳定压倒一切。康熙安排完之后就把所有在八大山庄的皇子召集到自己的住所前,发现只有太子和老十三胤祥不在。看到老十三不在,无疑也加重了康熙的疑虑,毕竟老十三行伍出身多年,在军队系统颇有人脉,如果老十三胤祥真的卷进了这场风波,对于康熙来讲就真的不得不防了。


面对所有皇子,康熙还没有发话,皇子间的争斗就开始了,康熙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老大胤褆最积极,第一个跳出来指责太子胤礽谋反,还说要替康熙宰了太子。这种大逆不道的说出来后,立马被康熙训斥,居然想杀自己的弟弟,这种人还想当皇帝?


而此前从未有夺嫡之心的老三胤祉也加入了这场“盛会”,他指责的不是别人,而是老大胤褆,说他曾经“魇镇”过太子胤礽,对皇位早就是垂涎已久。老三原本以为会得到康熙的表扬,没想到还是一顿臭骂。



康熙对老大和老三一顿训斥,尤其是老三。你之前就知道老大做的这个事,为什么早不说晚不说,偏偏现在说,顿时对老三的好感烟消云散。康熙这才明白,皇位的诱惑实在太大,连一向只埋头读书的老三都觊觎皇位,可见其他皇子呢?这也让伪造太子手谕这事变得更加复杂,使得康熙更要从长计议,他要看看谁是幕后的真凶。不过显然,老大和老三不是伪造调兵手谕的人。


当然,在现场,康熙封了老四、老八等四位皇子亲王衔,把老大、太子和老十三全部圈禁,算是有奖有罚,也让众皇子明白,只有跟着康熙才有前途,跟着太子是死路一条。似乎此事已经被康熙处理完毕了,其实康熙的大招还在后面。而且,康熙对于调兵一事,表面上并没有识破调兵手谕是假的,还是认为调兵手谕就是太子胤礽发布的,但私下里却是按照与张廷玉商量的计划来。


什么计划?就是举荐新太子。伪造太子手谕,无非是为了拉太子下水,自己上位。谁能在举荐太子中胜出,那他就是伪造太子手谕最大的嫌疑人。



无疑,在百官中有巨大威信的老八立马露出马脚来,利用亲信在百官中上蹿下跳,积极联络,使得老八胤禩成为新太子的呼声最高,而老八胤禩却成为了康熙心里第一个被排除掉的继承人选,但是康熙不动声色,老八集团却异常激动、蒙在鼓里。


可是很快,胤礽又成为了太子,使得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看不出康熙的真实用意。不过有一点大家都知道,太子与老八集团已经势同水火,其实这也是康熙的用意,不是有句话嘛,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就是康熙的高明了。



历史局中人


康熙之所以隐忍,那是因为他既不着急为太子洗刷被人伪造手谕的事,也不清楚究竟是谁伪造的手谕,这件事不宜声张,需要慢慢查,暂时先要太子顶着造反的帽子吧,太子本来就比较烂。

来源影视剧照

康熙在张廷玉的提醒下发现,这张调兵手谕是伪造的;着急忙慌的说要现在就查;

剧照
张廷玉说无从着手。的确,当时的皇子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很难一时半会就查清楚。所有的线索都指向太子和老十三,因为手谕是太子的,兵是老十三带出来的,还有所有皇子在戒得居外候旨的时候,唯独太子和老十三不在。但这个局面还最容易把太子跟老十三排除掉,太子的手谕都是被人伪造的,显然是被陷害的;而老十三后来也说了,看到二哥忧惧失常,是前去陪他的。康熙其实也排除了老十三,说老十三尽到了一个做弟弟的本分,因为老十三的为人康喜还是了解的。但是康熙不知道是谁制造了这个假手谕,也不知道都是谁参与了陷害太子的行动,只能知道太子被人陷害;为了不打草惊蛇,防止上了某些人的套,只有慢慢查清真相,暂时先委屈太子和老十三。

剧照

剧照

大阿哥当晚的表现更像个跳梁小丑,急不可耐的想拉下太子。

剧照

剧照

其实这张调兵手谕是老十四伪造的,老八是对此知情的;正是通过这件事,感觉老十四才真的是大智若愚,权谋高手。连老八都不是对手。

康熙知道老八党势力很大,一直想把太子扒拉下来,当有人想害太子的时候,康熙心里自然会把老八列为怀疑对象。而老十四要老八看这张假手谕的时候,还要老八感动的以为老十四为了自己连自己都不顾了。其实这就是老十四给老八挖的坑,坐实康熙对老八的怀疑。

其实老十四坑老八不止这一回,还有在举荐新太子那一会,康熙反感朝臣举荐太子的结果,结果老十三跟老十四直接打了起来,谁都不服谁。康熙前去,老十四要跟康熙要一个为什么不可以举荐老八的理由,康熙说你这是要和朕打擂台;老十三鼻子一横,直接来了一句国有诤臣不亡国;康熙说照你这么说没你大清还要亡国了?!老十四直接来了俩字:难说。这下怼的康熙血压飙升,要当场劈了这个逆子。表面上看是在为老八鸣不平,是给老八说话的,其实是在坑老八,要老八彻底与太子无缘。康熙其实在戒得居说过,大清朝决不能交给无德之人。

剧照其实是意有所指的。康熙早已经看透了老八,注定与皇位无缘。


过去即历史


当晚,康熙先是发现太子与自己妃嫔的丑事,继而又看到太子私自调兵的手谕。

这两件事虽然都算大逆不道,但相对来说,前一件事是可以原谅的,而后一件事是万万不可原谅的。因为不管是谁,谋反都是一等一的大罪。

如果太子调兵的手谕是真的,就不可能被废掉后再次复立。其实,当康熙在张廷玉的提醒下,发现太子调兵手谕是伪造的之后,心中的一块巨石就落了地——太子毕竟不是要造他的反。

同时,康熙应该在此刻对太子的境遇有了一丝怜悯。试想,不管谁处在那个位置上,都要面对虎视眈眈的那帮兄弟们。而且,连造反这样的事情都会被栽赃,太子平日里要遭受多少明枪暗箭啊?

正是对太子的感情的转变,让康熙对他废了复立。

当然,康熙复立太子,还有另一个原因:安定朝政,同时安定其他皇子的情绪。

对于儿子们夺嫡的残酷,康熙从伪造调兵手谕这件事就发现了。他复立太子,就是不想再掀起夺嫡的热潮,稳定朝政。

而康熙不愿意追究伪造调兵手谕的真相,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我想,康熙虽然明面上没有追究,但私下肯定已经弄明白了。因为他从来不是个糊里糊涂的皇帝。

后来,他为何对八阿哥越来越讨厌,也许他早就知道了,伪造太子调兵手谕的事情,正是八爷一伙儿干的。


趣谈国史


热河狩猎期间,老十四胤禵伪造了太子调兵的手谕,协助老八胤禩一起,诬陷太子胤礽调兵谋反。此时康熙刚刚发现胤礽与郑春华的苟且之事,遂认为胤礽要狗急跳墙,随即停用了太子的一切印信,并令皇子速到戒德居集合。



也恰在此时,张廷玉发现调兵手谕有假,康熙沉吟半晌,进而选择不动声色,然后按原计划行事,而不是立即彻查造假之事,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康熙如果宣布彻查,就会惊动相关涉事皇子,说不定他也会狗急跳墙去谋反。与其这样,不如先不动声色,然后暗地去查。



第二,康熙如果宣布彻查,就是在转移矛盾焦点。因为现在矛盾的焦点在于太子谋反,如果康熙绝口不提太子谋反一事,相反却总是揪着伪造手谕这事儿不放,那么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在纵容太子谋反一事,那么无论他是真谋反还是有人诬陷,都会给其他皇子一个暗示,那就是对于类似皇子谋反的事,康熙已经无力震慑了,这就会鼓励其他皇子也跃跃欲试,进而出现自相残杀,天下大乱的情况,甚至连康熙自己都有可能皇位难保。



第三,所以最要紧的就是稳住皇子们,于是康熙将皇子们集中到戒德居,目的就是要观察他们的反应,从而做出判断。康熙的做法是,先把各个夺嫡集团的首脑,即大阿哥胤褆、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这几个人封为亲王,稳住他们,然后透露出要废黜太子的想法,再进行观察。果然,大阿哥胤褆率先跳出来,三阿哥又向康熙告状,说大阿哥魇镇太子。康熙立即圈禁了老大,敲打了老三,其他皇子就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这一场闹剧暂时平息下来。

说白了,康熙主张急事缓办,凡事以先稳住大局为重,避免因迅速出手造成各方势力有所行动,导致天下大乱。


达摩说


热河狩猎结束后,康熙帝把本属于太子胤礽的金如意赏给了弘历,让老四胤禛高兴万分,回头就把年秋月的旗给抬了,也预示着,老四胤禛开始了夺嫡之路。

但是随后发生的事情,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因为太子胤礽“兵变”了……

一、

经历了刑部冤案一事后,康熙帝已经对太子胤礽和老八胤禩心存不满,再加上热河狩猎时蒙古王公的表现,更让他焦躁万分。

对于太子胤礽来讲,经历了几件事之后,康熙帝越来对他越不耐烦了。

最开始的时候,康熙帝还时刻照顾太子的面子,比如开篇第一集,因为南方受灾,因为国库没钱:

“玄烨这么多年不理朝政,将国事交予太子......”

可是康熙帝看了一眼众人,突然意识到,这样说对太子胤礽不利,于是马上加上了一句:

“以及众阿哥协调办理……”

老四胤禛赈灾得力,面对太子胤礽的挖苦打压时,康熙帝还刻意岔开话题,说天津的沙琪玛好吃……

再到追缴户部欠款,明明知道太子胤礽误会了朕意,也是打破牙往肚子里咽,硬是按照太子胤礽的说法缓了两年上交,其实这个欠款直到雍正帝即位之后,才真正追缴成功。

即使太子胤礽这样,康熙帝也没有放弃他成为未来皇帝的想法,即使是他自言自语,也只是体现的对太子胤礽的失望:

“这就是我大清将来的皇帝吗?”

并且面对老八胤禩连夜递上来的奏折,康熙帝还找张廷玉商量对策,目的也是为了救救太子胤礽,能不能治好他的病?

二、

可是随后的康熙帝就意识到,太子胤礽是有问题的:

问题之一,就是跟蒙古王公及各部落首领联系密切,本来是康熙帝坐着接受众人进贡,可惜一个不知死活的蒙古王公要把金如意送给太子胤礽。

“太子病了,今天不能出来了,如意朕帮太子收下。”

一句太子病了透露出,康熙帝对太子胤礽的十分不满,而且这次的病,恐怕是好不了。

后来康熙帝要把金如意当奖品发给狩猎最高的皇子时,有一个画面中是有两个金如意,一山不容二虎,一国不容二君,打算送太子胤礽的金如意竟然跟康熙帝的金如意一模一样,这还了得?

随后图里琛汇报肖国兴的事,康熙帝对太子胤礽的态度稍微好了一些,可惜第二天就崩溃了……

问题之二,太子胤礽竟然大胆到睡皇帝的女人,康熙帝去鹿园,结果正碰见太子胤礽跟郑春华鬼混。虽然图里琛超级聪明,先是假装撒尿,又“不小心”失手打死了太子胤礽贴身太监,让这件事死无对证。

虽然最终康熙帝也没有走进去抓个现成,但是丢人是铁定丢人了,尚存的理智也告诉我们,此时的康熙帝仍然没有下定决心要撤掉太子胤礽。

问题之三,真正让康熙帝发怒的是,凌普竟然带着几千兵马包围了八大山庄,而且据说是奉太子手谕?

一开始康熙帝彻底火了,但是后来经张廷玉一提醒,康熙帝陷入了沉思:

假如这个手谕是真的,那么除掉太子胤礽容易,可是后面谁当太子呢?假如这个手谕是假的,那么是谁在害太子呢?而且凌普明知道康熙帝在此狩猎,为什么敢包围八大山庄?会不会是太子手下的人干的呢,类似于当年赵匡胤的黄袍加身?

三、

此时情况错综复杂,前有老八胤禩的其心可诛,后有老大跟老三的互相举报,还有老十三跟太子走的近,老四又是冷面王,康熙帝分不清到底是谁在背后搞鬼。

理智告诉他一定要稳住,抽丝剥茧,慢慢让那个幕后凶手露出水面,此时众皇子除了太子胤礽和老十三胤祥以外,其余的都在戒得居门口跪着呢,真相到底是什么?

这之前最积极的人却是老大胤褆,康熙帝不得不怀疑,难道是要代父行不忍之事他在搞鬼?

或许是为了报前几天老大举报老三关于两个圣主之仇,看到康熙帝训斥老大毫无手足之情,老三胤祉也跳出来揭发老大胤褆“魇镇”太子胤礽!

惹得康熙帝大骂:

“你既然早知道这事,为什么直到今天才说出来?你的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

情况变得更加复杂了,老大的怀疑没解除,老三又蹦出来了,可是这俩人都不像是伪造调兵手谕的人。

也就是这时候,康熙帝猛然发现,原来这些皇子都盯着太子胤礽的位置不放,老大如此,老八如此,老三也如此。再这样查下去,不仅查不出真相,还会再搭进去几名皇子,此时到此为止。

于是老大被永久圈禁,同时被圈禁的还有太子胤礽和老十三胤祥,而老三胤祉前面好不容易积攒的好印象,此事之后,再也没有可能夺嫡了,反而一心修书,不再想这事了。

四、

如果你以为康熙帝这件事就此罢休,那就真错了,因为他跟张廷玉随后就想到一个好办法。

那就是举荐新太子,至于太子胤礽,不管他是真造反,还是假造反,总之已经伤了康熙帝的心,这次废掉是肯定的了。

此时康熙帝要表现的没有发现太子调兵手谕是假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做局者放松警惕,才会在后面的举荐新太子中露出马脚。

而一旦康熙帝在八大山庄就彻查太子调兵手谕的事,那么毫无疑问,康熙帝是站到了太子胤礽一边。

底下的皇子们一个个都精明得很,看到康熙帝选中仍保太子,那么还会有人站出来吗?

没有人站出来,这个事就会成为一个永久的迷,而英明神武的康熙帝,自然不会让一个谜团笼罩在自己心头,况且还是胆大包天,在太岁头上动兵。

而这次事件,给康熙帝的提醒就是,众皇子的斗争已经白热化到你死我活的境地,一旦处理不好,将会对自己的名声造成很大的伤害,这是康熙帝所不希望发生的事。

前面有太子胤礽挑战皇权,后面又有众皇子继续动刀,康熙帝的位置不稳啊,这时候,他跟张廷玉的计谋就显得非常隐秘了。

不要以为他真的是想让众人举荐新太子,其实他就是看看,哪位皇子在朝中最得人心,哪位皇子就是被冷藏的首选。

而单纯的老八胤禩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一计,还傻啦吧唧的联合佟国维举荐新太子呢,岂不知张廷玉一封重新举荐太子胤礽的密折,暴露出,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显然,老八胤禩中计了……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杨角风发作


由于胤礽之前的所作所为已经让康熙觉得“大清的江山绝不能交给无德之人”,这“无德之人”即是指胤礽,又是直击有心夺权的任何人。

康熙命令狼覃解决了凌普那两千兵马,又把皇子都控制在戒得居后,在张廷玉的提醒下,康熙发现了所谓的太子调兵手谕其实是假的,可奇怪的是,康熙除了发了一通牢骚之外,却没有下令彻查此事,而是让这事烟消云散,不再提了。


康熙为什么不查这事,其实张廷玉已经说了

康熙已经很讨厌太子,可对他来说,国家的稳定比起太子来要重要得多。当晚在戒得居,康熙和张廷玉两人开了一个小会,康熙主张废黜太子。彻查调兵一事,可张廷玉却说:“这事应该从容查办,废黜太子容易,可就怕引来后面的夺嫡之争,萧墙之祸”。

清朝自后金努尔哈赤起就开始立“太子”,只是皇太极和顺治两位因各种原因才中断了这种制度,到了康熙朝,深受宗法观念影响的康熙,在胤礽一出世就把他立为太子,成为了帝国的继承人长达四十年之久。这一期间各人之间相安无事,虽然政府在太子的管理下可以说是处处漏风,但总的来说没有什么大问题。

所以康熙冷静下来想想,这手谕如果是真的,那太子被废是肯定的,而皇子逼宫一事该如何处置,康熙害怕了,因为前朝例子:努尔哈赤就把长子褚英给逼死在了牢中。如果康熙坐实了胤礽的逼宫,在舆论的压力下他就算不杀太子,也得把他流放去宁古塔,这样一来康熙就得背上杀子的名声,虽然事出有因,但一来康熙不忍,二来康熙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他都不能承认太子真的有逼宫的行为。



既然不能承认太子逼宫,那康熙又为什么不彻查这事呢?

康熙明白,光凭凌普那两千兵马是不能掀起什么风浪的,所以这手谕最终的目的就是要陷害太子,因为凌普一是太子的奶兄,二是老十三胤祥以前的部下,凌普一出毛病,太子和老十三就难辞其咎。胤祥就因为这事被康熙囚禁了起来。

那陷害太子哄后的最终得益者会是谁呢?要是遵循“利高者疑”的原则,康熙此时还暂时看不出太子倒台后谁能获得最大利益者会是谁?

不过在把老十三囚禁起来后,康熙开了个大会,告诉众皇子“大清江山不能交给无德之人,现在太子之位空缺,那应该由谁来继承这个位置呢?”康熙没有明确说由哪个人来做太子,而是要让众人狗咬狗,让他们自己给招供出来。果不其然,一向打扮得与世无争的老三就把老大胤禔魇镇太子一事给捅了出来,加上胤禔之前过于张扬,康熙一下子就把两位候选人给排除了出去。

可这两人都没有什么本事能伪造手谕来陷害太子,他们充其量只是两个落井下石的小人而已,“手谕一事”背后肯定还有一个极大的组织,才能在成功陷害太子,保证自己能获得最大的利益。于是康熙又来了一招:举荐太子人选。

在康熙看来,陷害太子只是第一步,能让幕后黑手登上太子之位是第二步,继承帝位就是最终第三步,所以康熙在回京城当天就宣布废黜太子,另立新君,并让百官举荐。谁人能获得最大的拥护,谁就是陷害太子的主谋,也就是最终获得利益者。

这就是康熙在戒得居所说的“慢慢查”,他不是不查,而是慢慢查,可惜当时胤禩没听出康熙的画外音,论心机、城府他都不及康熙分毫。在康熙要求举荐太子后,“八爷党”到处宣传要拥立胤禩为太子,比胤禔还要张扬,这也就让康熙确认了:胤禩就是陷害太子的幕后主使,只是他背后势力过于强大,加上胤礽又被重新立为太子,康熙才选择“隐忍”,不去追究这事,不过这时的胤禩早已是被排除出帝位人选,他苦心经营的“八贤王”形象也就荡然无存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一贰一橙


人生三大悲,幼年丧母,中年丧偶,老年丧子。

那时候的康熙帝,早已不复年少时的雷霆霹雳,更多了几分炼达沉稳。太子始废,诸子争储,查到最后,不管是谁,都是他不愿看到,不忍痛下杀手的。虎毒尚且不食子,更何况,他并不是一个残虐嗜杀的暴君。

在寻常人家,撒谎扯淡,顶多也就骂个忤逆不孝。在帝王之家,那就是欺君罔上,矫诏兵变,就是企图弑君,是必死之罪。不杀何以服众,何以教化诸子群臣,何以教化万民。先例若开,都群起而效仿之,那岂非天下大乱了。

曹操曾有一语“生子当如孙仲谋”。作为皇室的最高统治者,康熙也未必不作此想,如果那时候一群儿子,还不知道伺机而动,一个个中规中矩呆若木鸡。只怕也不是康熙想看到的吧。真就那样,他的大清可能也就后继无人了。

引而不发,也算是一种教化,也算是一种感化。子不教父之过,不教而诛更非为父之道。

有此四点,他的引而不发也就顺理成章了。

欢迎有不同观点的朋友畅所欲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