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tg44突击步枪谈起


从stg44突击步枪谈起

stg44突击步枪,划时代的步枪

二战末期,纳粹德国拿出一款很奇特的武器,这就是Stg44突击步枪。

这个步枪奇特奇特在什么地方呢?这是一支有点像冲锋枪的步枪,同二战的主力步枪(38式、98k,M1加兰德)等步枪,它射程短的多,但可以连发,带来火力的增强。

但又不同于冲锋枪,它但射速略低于冲锋枪,但子弹口径小一些,射程远一点。

可以说,这是个四不像的怪胎。对武器不了解的读者就把它当成一种冲锋枪了。

冲锋枪其实历史早的很,它基本是手枪的快速射击版,直接采用手枪子弹,射程极短,精度不好,但优点在火力猛烈,用于近战格斗极为有利,在二战早期德军就装备了MP40冲锋枪作为制式武器了,为什么在二战后期还劳神子造出一个近亲stg44,而stg44被认为是突击步枪的始祖,划时代的新武器。

我们从火器发展史展开来。

火器最早登上战场主角的,应该是燧发步枪。在这之前,战场的主角是长矛兵,火器(火绳枪)使用复杂、成本收益不高,只是开战前双方来一阵齐射,打乱对方阵型,然后长毛方阵冲上去,看谁压倒谁。火器不是主角,到了燧发步枪时代,部队清一色燧发步枪,打仗的时候排成一列横队,压过去,你一枪我一枪,看谁狠。燧发步枪从枪口装弹,用燧石打火,射速极慢,打仗对双方士兵都是一种精神折磨。


从stg44突击步枪谈起

图片 英军手持燧发步枪前进

为了抢占战场优势,改进步枪的方向就是如何提高射速,你打一枪,我打2枪,那优势就大了,慢慢的从前装步枪到后装步枪,定装子弹到铜壳弹等发明让枪械射速越来越高。但是到了1883年,马克沁直接来拆台了,马克沁用枪械后坐力实现自动装弹,这个射速就作弊了,这种排成横队的战法玩不转了。

但是大家注意了到了1944年,马克沁机枪诞生60年后才想到步枪采用连续射击,为什么人们那么笨,花了60年时间才想到步枪可以把射速调高呢?

这是因为虽然马克沁机枪发明了,这种“排队枪毙”的战术大家不玩了,但是世界转入“堑壕”战的时代,战斗双方挖起长长的堑壕,架起重机枪。任何一方都不肯主动发动进攻了,谁冲锋了谁吃亏。但是在堑壕里,步枪的射程远,配合重机枪确保阵地不失守,步枪在战场上仍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让步枪快速射击无必要。但是我们也要发现,步枪的战场主角的地位有所下降。

很快,为了突破这种悲催无聊的战局,另一种突破性的武器出现了,那就是坦克。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冲锋,撕开对方阵地成为一招妙招。并在一战后期兴起。

接下去二战,坦克的发明国(英国),被坦克战运用国(纳粹德国)打得满地找牙。大家不玩阵地战了,改为运动战,这么一来,步枪的超长射程(38式、98k,m1等步枪的射程都在1公里以上)变得非常鸡肋。因为人的目视视力,400米外的人就是一个点,你开一枪敌人应声倒下,你实在不知道是装死给你看,还是真的打中了。反过来,另一种大家不太注意的武器爬上战场的主角,那就是迫击炮,以及另一种简化版本的迫击炮,日本的掷弹筒。因为400米外虽然我不好瞄准,但只要迫击炮弹覆盖你就可以了,没炸死也拿去半条命,造成了步枪地位的进一步下降。从此,步枪不再是进攻的主力武器,而成为步兵的防身武器,有效射程压住在400米内,拥有快速射击能力的突击步枪这才瓜熟蒂落。

我们回到前面的问题,马克沁机枪诞生后,步枪人们也未尝不想改成自动武器,但是步枪一则此时在战场上它仍有精确射击的任务,改为自动武器无必要,二是当时的步枪追求远射程,弹药量太大,后坐力太大,连续射击普通人根本控制不了。

到了1944年,马克沁机枪诞生后的60年,战场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步枪远射程的需求下降了,那么了不起的德国设计师雨果·施迈瑟敏锐的发现了这个变化,将子弹的口径、火药量都调低了,搞出了“中间威力步枪弹“,连续射击的后坐力终于控制在人终于可以承受的范围了。

所以我们说时势造英雄,stg44如果早几十年诞生,绝对上不了台面。

stg44步枪给东线的苏军造成了相当大困扰,他们感到德军的火力突然变猛了,少量部队就能牵制大量苏军。可惜stg44发明已属于战争后期,德军已经精疲力尽,少量的stg44在苏军 的士兵海洋中直接被淹没,未能声震四方,后来参照stg44的思想,卡拉什尼柯夫发明了著名的AK47步枪。


比起步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