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袁隆平称:“中国粮食不够吃,农民不种就麻烦”。现农村如此多荒地,咋看?

正能量news谭


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是多方面的,这一改变也由来已久。从资本理论来说,这一结果几乎是必然的,市场随价格的改变而变化。当打工能挣更多的钱的时候,农民必然会选择进城务工。现在的社会,几乎所有成本都在上涨,蔬菜在涨,水果在涨,教育在涨,出行费用在涨……可粮食的价格,却原地不动,甚至有下跌的趋势。农民的地位也不被人所尊重,以前我们尊重劳动,尊重农民;可现在呢?我们所看中的又是什么?钱,。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我们不再关注他有多努力,他做出了多少贡献,我们最在意的是他挣到了多少钱。价值观的改变,让农民的地位愈加低下。当一个儿子以一个父亲为农民而羞愧,那么这个父亲又有什么理由坚守着这块名为农民的阵地呢。现在作为一个农民,既没有足够的收入以改善生活,又不被人所尊重,没有社会认同感,换位思考一下,你愿意去种地吗?

国家要发展,就必然会面临这些问题。想办法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地位,这会是改善这一现象的一剂良方。

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改变传统种植方式。仅以我自己村子为例:我们村现在留在村里种地的基本上都是老人,新一代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好多地都荒废了,我几乎可以预见:到了我这一代,村里的地将无人可耕的情景。好多地方也已经不在采取家家户户种植了,都选择以村为单位,然后一户或几户承包机械化种植。个人认为个体承包,机械种植会是未来的大趋势。我都能想到,政府肯定早就有预案了。要知道由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世界早就有了先例,我们可以借鉴美国,俄国的经验,个人觉得这完全不需要太担心。

发展是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前行的。有关一个政策的实施,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相信政府会在最恰当的时机给出最合理的解决方案。至于有的人提出的进口的建议,个人觉得这实不可取。粮食乃民之命脉,岂有把国家性命交给他国之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不论强大还是暂时的落后,从未有过如此无稽之举措,更何况如今冉冉升起的中国。

总之,我们要相信祖国,相信政府。


矛盾的转换定律


的确农村的荒地太多了,好多田地,一年都在哪里撂荒着,太浪费了!

现在农村一些年轻的农民都不会种地了

法眼扫描的母亲和弟弟还在农村,家里还有几亩地呢。原来地里种的苹果,但经过几年苹果需要更换树种了,就直接没人管了,地就撂荒了。

老妈看着心疼,但年龄大了,也干不动了,让弟弟去种,弟弟也懒着去。

现在农村的能干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家里留着老人和孩子,都不太能种地了;而一些留在农村的年轻人 ,也不安心呆在农村,对种地根本就没有兴趣,甚至连如何种地都不会了。

农村的土地应该流转到会种地、愿意种地的大户手里

农村分田到户,在最初的几年的确解放了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但现在分田到户几乎成了农村扩大种植的障碍,有的农民也看不上流转的那几个钱,就是不愿意流转土地,导致无法将土地连片,无法机械化耕种。


农村应该将土地流转到会种地、愿意种地大户手里,形成机械化作业,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粮食产量,这样一来不至于将土地撂荒,二来不愿意种地的农民还能弄点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对哪些不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民,应该允许在大多数村民的投票后,强行流转。

国家对农村农民的政策要落到实处

国家几乎每年都会出台中央一号文件,都是针对农村和农民的,但为什么农村会有那么多的撂荒地呢?还是一些地方的乡镇政府没有将中央的好的政策落地,没有让农民得到实惠。

好多农民没有长远眼光,但眼前的好处还是可以抓住的,就要要求必须将中央的好多政策让农民知道,让农民愿意种地,或者将土地流转到大户手里,不要让土地撂荒了。


法眼扫描


现在你就是存几十座金山,不种地也是穷国!如果世界闹天灾、你没有存粮,没有种地,你那金山转眼就没、就是不闹灾、国外想制裁你,不卖给你粮食、或抬高粮价,你的经济发展就是泡影了!粮食民之根,国之本!自己不种地全靠进口、那长远不了!进口一毛钱,国产五毛钱,那也要收国产的、因为财宝没出外国!钱在国内流通能带动本国经济、你收国外的,虽然看着便宜点,可国民没有挣钱道,都成贫困户了、国家还得救济!里外一番,还是让国民有钱流动好!


爱管闲事的祖宗


中国在习总书记的英明领导下,政府实施精准扶贫,确定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目标。作为14亿人口的大国,脱贫的前提首先是解决温饱。民以食为天,粮食关乎百姓的生活,更关乎社会稳定。提请各级政府能够充分重视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呼吁,针对闲置的荒山荒地情况,能够出资扶持并给予相关政策支持,组建小、中型垦荒群体,把富有劳动力的失业人员召集起来,确保我国即使遇到不可预测的天灾人祸也不会陷入依靠进口粮食填补缺口的被动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