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假期:自律到极致的人,才是最可怕

疫情之下的假期:自律到极致的人,才是最可怕

图 /来源网络




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正足以率人。


曾国藩云:“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自律,就是以律人的标准、以律人的心态去律己。


“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自律是一种风度,一份超越。


就在今年年初,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冠状病毒,让全国人民都不能出门。


在这场计划之外的“假期”里,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度过方式。


有人熬夜追剧,一玩手机就是一天,有人利用假期时间,给自己充电......


希望我们都不要做欲望的奴隶,只有自律才能使我们活得更高级。


1

自律的人都会自我约束


前几天,河南安阳的一名高三学生在网络上火了。


这个学生叫小通,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在班级里名列前茅,父母为了能让他上一所好学校,从乡下搬到了县城住,租的房子很简陋,虽然家里条件很差,但他一直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疫情之下的假期:自律到极致的人,才是最可怕


因为这次疫情的影响,全国中小学生只能在家里上网课。


可是小通家里没有wifi,只好求助邻居,每天早上8点准时爬到屋顶学习,才有了风靡网络的“屋顶上的学霸”。



疫情之下的假期:自律到极致的人,才是最可怕


有人说:“一切终将过去,但过去之后,有人依然停留在原地,有人已经迭代升级。”


时间是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


即使你的起点不高,现有的条件再差,甚至受尽外人嘲讽,但只要你不断地为梦想而坚持,并为之付出不懈地努力,最后老天都会向你妥协,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当我们羡慕有些人拥有自由的灵魂和开挂的人生,而在他们的背后都是通过极致的自律。


明代大学士徐溥自幼天资聪明,读书刻苦。


少年时代的徐溥在私塾读书时,一次老师发现他常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本本看,还以为是小孩子的玩物,看了才发现原来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经典语录,很是赞赏。


徐溥还效仿古人,不断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装黑豆和黄豆。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说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相反,若是内心有什么不好的念头,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


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他就不断反省并激励自己。渐渐黄豆和黑豆数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厉,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黑豆越来越显得微不足道。


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他不断修炼自己、完善自我,终成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徐溥高度的自律背后,其实就是一种对自我极高的要求,并通过自律向这种高要求不断逼近,而渐渐接近和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种作用和方法,也尤其值得家长们借鉴,让孩子养成自律的意识和习惯,在不断磨砺中成就更好的未来。


只有那些在自由的时间里做好自我约束的人,他们的人生才会藏着无限的可能。


疫情之下的假期:自律到极致的人,才是最可怕


2

勤奋的人都会利用假期


疫情延长了假期,自律却拉开了人们的人生差距。


只有严格自律的人,才能实现弯道超车,成为更好的自己。


有句广为流传的话说: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过长假。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很多人赢在了假期,也有很多人输在了假期。


的确如此。学霸靠的不是智商,而是在那些其他人放纵的时候,默默的努力和持续自律。


双双考上清华的“学霸双胞胎”焦宇晨和焦宇晓就是如此。


被询问学习秘籍时,她们说:“我们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寒暑假。”


疫情之下的假期:自律到极致的人,才是最可怕


每个假期,她们认真制定学习计划,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每天早起晚睡,同龄人在睡懒觉、打游戏、吃喝玩乐,挥霍光阴的时候,她们却在查缺补漏、复习巩固、自学预习、读课外书、锻炼身体。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领先不是因为他比别人多长了个脑子,而是因为他与别人早已不在一条起跑线上。


凭着持续的高标准、严要求,她们高分考入清华之前,焦宇晨已通过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焦宇晓已获得清华大学“领军计划”资格。


回母校的演讲中,她们说:“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一蹴而就,真正的成功都是积累的结果。”


蔡康永曾说过:“当你没有上进心的时候,你是在杀人,你不小心,杀了你自己。”


现在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最好是因为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最坏是因为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时代,稍不留神就会被取而代之。


与其在家浑浑噩噩地担忧未来会被年轻人取代,不如在家好好利用假期进行自我增值,择优前进,这定会成为你日后进步的阶梯。


疫情之下的假期:自律到极致的人,才是最可怕


3

优秀的人都会主动离开舒适区


人生其实处处暗藏着一个真相:


日子一天比一天轻松,一年就比一年难;


日子一天比一天辛苦,一年就比一年好。


人要是想要有所成,就必须离开舒适区。不仅要脱离舒适区,还要拥有坚韧低调的品质。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船停在港湾,风平浪静,但这从来不是造船的目的。


请记住,所有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选择考托福雅思MBA?为什么那么多人挤破头也想进入大公司?


因为,走出去才知道天外的天是什么样子,站得高才知道山那边的山是什么样子。


这就是人生最迷人的地方:


往后退一步,是一成不变的深潭死水;但往前迈一步,就是波澜壮阔的星辰大海。


所以你要一直向前,跑出舒适区。


即使再辛苦,待你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



设计师山本耀司说: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


严歌苓也曾公开说过,自己不喜欢长久的放假状态,因为那会让人懒散,脑子也会变得不那么爱思考。于是,30年来,她坚持每天坐在书桌前写作六七个小时,从早上9点到下午4点。

“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正足以率人”,只有从严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原则和规矩,扎扎实实履行好每一件事,才能养成自律的习惯。


人唯自律,才能终有一日,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高明境界。


愿你我都能丢弃过多的欲望,节制自己的言行,疫情之下仍不忘活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