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复阳”患者怎么办?上海专家:“复阳”无再次传染情况

出现“复阳”患者怎么办?上海专家:“复阳”无再次传染情况

日前,一则新闻引起社会热议:武汉一线一位医生称其在门诊遇到了一家三口新冠肺炎治愈者,核酸检测发现其全部“复阳”,且其中的老年患者还出现了病情反复。这样的情况究竟意味着什么?他们还有传染性吗?大众有必要恐慌吗?记者就此连线上海首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医师组组长、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周新作解答。

“我们首先要明确,所谓的复阳患者究竟是什么定义。”周新介绍,从疫情暴发以来,曾多次有“某地患者进行多次核酸检测呈阴性,最后一次呈阳性”的报道,“这种就是假阴性,和目前讨论的复阳患者情况不同。”而本次“复阳”,指的是经过了严格规范的入院治疗、且出院后经过了14天医学观察隔离期的患者,他们在复诊中的核酸检测中咽拭子检测呈阳性。

周新说,根据对目前全国治愈的35000余名患者的随访,没有一例患者出院后还有传染给其他人的情况,“复阳患者尚无全面的统计数据,但根据武汉市同济医院的前瞻性回访,大约复阳率在2%。”因此他认为,市民对此无需过于恐慌,“复阳”仅是医学层面的参考指标,并不具备传染性。

那么,究竟为什么会出现“复阳”?周新解释,本次新冠肺炎筛查救治期间,大多数采用咽拭子采样的核酸检测,但仅能采集到上呼吸道的标本。“我们知道,新冠肺炎对肺部有较大影响,那么下呼吸道中可能仍带有少量病毒。但这时候的病毒和最初病程期内的不同:之前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毒颗粒,而治愈后的患者体内残存的是病毒片段,通过基因扩增也可以检测得出,但无法再繁殖培养。”他坦言,至于为何之前无法测出,一来可能是咽拭子采样的局限性,二来核酸检测敏感性的确只有约50%,“因此本次对所有出院患者,各地医疗机构都有严格的14天、28天复诊制度,除了核酸检测外,还有CT检测等,持续跟踪治愈患者的病灶吸收情况。”

据悉,“复阳”患者在首次确诊时,已按照国家相关要求纳入确诊病例上报,因此复诊时不再作为新增确诊病例重复上报。目前,武汉市已指定金银潭医院、市肺科医院作为“复阳”患者定点收治医院,“他们统一安排在一个病区内,主要就是隔离观察。”目前仍在金银潭医院参与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周新透露。他向家乡报平安,同时表示,“我们也时刻在关注上海的情况,市民朋友们大可放心,上海的出院标准更高于全国标准,除了咽拭子筛查外,还有粪便检测,‘双保险’将把复阳患者产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