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甘肅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媧和黃帝相傳誕生在甘肅,故有“羲軒桑梓”之稱。周人崛起於慶陽,秦人肇基於天水。漢代的開邊政策和張騫通西域成功開通了絲綢之路。


隋唐時期,甘肅成為我國聯繫西域各國和歐洲的重要通道,武威、張掖、敦煌成為經濟文化繁榮的國際性貿易城市,整個河隴地區農桑繁盛、士民殷富,《資治通鑑》有“天下稱富庶者,無如隴右”的記載。海路開通後,隨著全國政治經濟文化重心的東移南遷,特別是由於氣候和生態條件的變化,甘肅漸漸成為荒僻之地。一百多年前,左宗棠向清政府奏稱“甘肅地處邊陲,土曠人稀,瘠苦甲於天下。”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甘肅,簡稱甘或隴,位於黃河上游,省會為蘭州。甘肅是取甘州(今張掖)與肅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於西夏曾置甘肅軍司,元代設甘肅省,簡稱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隴山(六盤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設置過隴右道,故又簡稱為隴。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甘肅歷史跨越八千餘年,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也是中醫藥學的發祥地之一,被譽為“河嶽根源、羲軒桑梓”。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媧和黃帝相傳誕生在甘肅。西王母降凡於涇川縣回中山。周人崛起於慶陽,秦人肇基於天水、隴南。天下李氏的根在隴西。


先秦時期

中國分為九州,甘肅省境大部屬雍、涼二州,舊稱“雍涼之地”。

西周時,秦人的祖先在省境東部,即今天水地區定居下來,開始了由遊牧經濟向農業經濟的緩慢過渡,而遊牧生活仍佔居主要的地位。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秦時期,公元前688年秦國在己被征服的邽戎、冀戎地區,設邽縣(今天水麥積區南)、冀縣(今甘谷縣),這是中國歷史上建立最早的兩個縣。

秦一統天下,設置36郡,甘肅仍屬於隴西郡和北地郡。


西漢東漢

西漢元狩二年(前121年),在隴西郡和北地郡基礎上,增設武威郡和酒泉郡,統轄甘肅西北部。元鼎三年(前114年),增置天水郡、安定郡、武都郡。元鼎六年(前111年),分武威郡置張掖郡,析酒泉郡置敦煌郡。始元六年(前81年),從天水、隴西、張掖3郡各分出2個縣建立金城郡。自此,甘肅共設置十個郡。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東漢時,行政區劃大體上是州、郡、縣三級制,沿襲西漢建制,增設張掖屬國和張掖居延屬國兩個少數民族管理區,隸屬涼州。


三國兩晉南北朝

三國時期沿襲東漢建制。大部分地方屬曹魏,南部的部分地區屬蜀漢。

西晉時期隸屬涼州、秦州和雍州。從西晉末到十六國時期,跨境或在甘肅境內先後建立的割據政權有:後趙、前秦、後秦、前涼、西秦、後涼、南涼、北涼、西涼,各佔有約當今甘肅一部之地。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南北朝時期,甘肅先後為北魏、西魏、北周的統治地區。這一時期,南北對峙,國家分裂,州縣林立,政權更替頻繁,行政建置混亂。北魏,甘肅境設置8個州、35個郡、91個縣;北周,設22州、56郡、104縣。


隋唐時期

隋統一中國,裁併郡縣。省內共設16郡,76縣。隋煬帝后期大亂,東突厥崛起達到“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強盛程度。大業十三年(617年)七月,武威郡鷹揚府司馬李軌舉兵反隋,佔領河西,建大涼國,定都姑臧,建元安樂,歸附於東突厥。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唐武德二年(619年)李軌被李淵所滅。唐代改郡為道,省境分屬關內道、隴右道和山南道,共轄22州。公元764年,包括甘肅在內的河西、隴右被吐蕃佔據。公元849年,唐重佔秦、原、安樂、維、扶、河、渭等州,公元851年,漢人張議潮佔據包括甘肅在內的河西、隴右,歸附於唐朝,唐朝再次佔據甘肅。


宋元明清

北宋年間,西夏統治河西時設有甘肅軍司(駐甘州,今張掖市甘州區)。這是最早出現的甘肅之名。

元時期,設甘肅行中書省,轄黃河以西七路二州,黃河以東地區為陝西興遠路。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明時期,改省設司,省境屬陝西布政司、陝西都司、陝西行都指揮使司,轄地大部繼承元朝,按照明的定製,衛、所設於邊境和要害地區,在邊境重鎮設行都指揮使司,每省設一都指揮使司。衛、所實行軍屯,屬軍事機關,但後來在邊境地區衛、所也兼理民政。


清時期,設陝西右布政司,後改甘肅布政司,行政中心從鞏昌(今隴西縣)遷至蘭州市,轄今甘肅、新疆、青海、寧夏省區部分範圍。光緒十年(1884)分出新疆。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1912年,省境又劃分為寧夏(原朔方)、西寧(原海東)、蘭山、涇原(原隴東)、渭川(原隴南)、甘涼(原河西)、安肅(原邊關)七道。轄今甘肅、內蒙古西部、青海北部和東部一些地方、外蒙古西南邊、寧夏。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1954年,根據內務部的通知,將撤銷的寧夏省併入甘肅省。

1957年,以1929年的原寧夏省行政區域為基礎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甘肅省名從元朝相沿至今。


隴南山地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重巒疊嶂,山高谷深,植被豐厚,到處清流不息。這一區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臨潭、迭部一線以東的山區,為秦嶺的西延部分。山地和丘陵西高東低,綠山對峙,溪流急蕩,峰銳坡陡,恰似江南風光,又呈五嶺逶迤。


隴東、中黃土高原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隴東、中黃土高原位於甘肅省中部和東部,東起甘陝省界,西至烏鞘嶺畔。這裡歷史上孕育了華夏民族的祖先,建立過炎黃子孫的家園,億萬年地殼變遷和歷代戰亂,災害侵蝕,黃土高原支離破碎,尤其是定西中部地區成了中國最貧瘠的地方之一,但隴東、中黃土高原蘊含有豐富的石油、煤炭資源。


甘南高原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甘南高原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一隅,地勢高聳,平均海拔超過3200米,是典型的高原區。這裡草灘寬廣,水草豐美,牛肥馬壯,是甘肅省主要畜牧業基地之一。


河西走廊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河西走廊位於祁連山以北,北山以南,東起烏鞘嶺,西至甘新交界,是塊自東向西、由南而北傾斜的狹長地帶。海拔在1000~1500米之間,長約1000餘公里,寬由幾公里到幾百公里不等。河西走廊地勢平坦,機耕條件好,光熱充足,水資源豐富,是著名的戈壁綠洲,農業發展前景廣闊,是甘肅主要的商品糧基地。[15]


祁連山地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祁連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長達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m以上,終年積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體水庫,植被垂直分佈明顯,荒漠、草場、森林、冰雪,組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的立體畫面。省內最高點為祁連山主峰團結峰,海拔5827米。


河西走廊以北地帶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河西走廊以北地,東西長600多公里、海拔在1000~3600米的地帶,人們習慣稱之為北山山地。這裡地近騰格裡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風急沙大,山岩裸露,荒漠連片,一塊塊山間平原,是難以耕作之地,人煙稀少,能領略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塞外風光。


自然資源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各種林地資源面積396.65萬公頃,有白龍江、洮河、祁連山脈、大夏河等地的成片原始森林,森林中的野生植物達4000餘種,其中有連香樹、水青樹、杜仲、透骨草、五福花等珍貴植物;野生動物中列入國家稀有珍貴動物的達54個種或亞種,如大熊貓、金絲猴、羚牛、野馬、野駱駝、野驢、野犛牛、白唇鹿等。各類草地資源面積1575.29萬公頃,佔土地資源總面積的34.67%,其中天然草地1564.83萬公頃,佔草地總面積的99.34%,是中國主要的牧業基地之一。


礦產資源

據全國主要礦產資源儲量通報(2005),在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的礦種中,甘肅省列全國第一位的礦產有10種,前五位的有25種,前十位的有49種。有亞洲最大的金礦——甘肅陽山金礦。陽山金礦累計探獲黃金資源量308噸,是亞洲最大類卡林型金礦。據估算,陽山金礦已探明的黃金資源量潛在經濟價值達500億。


水資源


甘肅省水資源主要分屬黃河、長江、內陸河3個流域、9個水系。黃河流域有洮河、湟水、黃河干流(包括大夏河、莊浪河、祖厲河及其它直接入黃河干流的小支流)、渭河、涇河等5個水系;長江流域有嘉陵江水系;內陸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含蘇幹湖水系)3個水系。河3個水系,有15條;年總地表徑流量174.5億立方米,流域面積27萬平方公里。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長江水系包括省境東南部嘉陵江上源支流的白龍江和西漢水,水源充足,年內變化穩定,冬季不封凍,河道坡降大,且多峽谷,蘊藏有豐富的水能資源。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724.15萬千瓦,居中國第10位,可能利用開發容量1068.89萬千瓦,年發電量為492.98億度,水力發電量居中國第4位。


能源資源

甘肅省能源種類較多,除煤炭、石油、天然氣外,還有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其中,石油可採儲量為6億噸,天然氣探明儲量31.57億立方米,集中分佈在河西玉門和隴東長慶兩油區。全省煤炭預測儲量為1428億噸,已探明125億噸,保有資源儲量120億噸,煤炭資源集中分佈於慶陽、華亭、靖遠和窯街等礦區。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甘肅風能資源豐富,總儲量為2.37億千瓦,風力資源居全國第5位,可利用和季節可利用區的面積為17.66萬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省內部分山口地區,河西的瓜州素有“世界風庫”之稱。目前正在建設一個世界上最大的千萬千瓦級的超大型風電基地。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甘肅是中國太陽能最為豐富的三個區域之一,各地年太陽總輻射值大約為4800~6400兆焦/m⊃3;,其中河西西部、甘南西南部是中國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按現有利用水平測算可開發資源量約為520萬噸標準煤/年。


植物資源

甘肅是一個少林省區,據第七次甘肅省森林資源清查,全省林地面積1042.65萬公頃,全省森林面積507.4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11.28%;全省活立木總蓄積24054.88萬立方米,森林蓄積21453.97萬立方米。森林主要樹種有冷杉、雲杉、櫟類、楊類以及華山松、樺類等。


在全省活立木蓄積資源中,冷杉佔52.9%,雲杉佔11.7%,櫟類佔26.9%,楊類、華山松、樺類只佔8.5%。甘肅主要林區分佈在白龍江、洮河、小隴山、祁連山、子午嶺、康南、關山、大夏河、西秦嶺、馬山等處。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草場主要分佈在甘南草原、祁連山地、西秦嶺、馬山、崛山、哈思山、關山等地,這些地方海拔一般在2400~4200米之間,氣候高寒陰溼,特別是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地區牧草生長季節短,枯草期長;這類草場可利用面積為427.5萬公頃,佔全省利用草場總面積的23.84%,年平均鮮草產量4100公斤/公頃,總貯草量約175億公斤,平均牧草利用以50%計,約可載畜600萬羊單位。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糧食作物品種有冬小麥、春小麥、大麥、玉米、青稞、蕎麥、糜谷、高粱、水稻、洋芋和豆類等20餘種,其中小麥是主體作物,分佈遍及全省,約佔全省糧食作物的一半以上。經濟作物主要品種有棉花、油料、蓖麻、芝麻、甜菜、蘇子、向日葵、大蒜、茶葉、菸草、啤酒花等十幾種。果樹資源有1000多個品種,其中桃、梨、杏、李、柿、棗、柑桔的品種有480個。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野生植物種類繁多,分佈廣泛。主要資源有7大類:油料植物有100多種,如文冠果(木瓜)、蒼耳、沙蒿、水柏、野核桃、油桐等;纖維和造紙原料植物約近百種,如羅布麻、浪麻、龍鬚草、馬蓮、芨芨草等;澱粉及釀造類植物有20多種,如橡子、沙棗、蕨根、魔芋、沙米、土茯苓等;


野生化工原料及栓皮類有20多種,如栓皮櫟、五倍子、槐等;野生果類100多種,如中華獼猴桃、櫻桃、山葡萄、枇杷、板栗、沙棘等;野生藥材951種,有大黃、當歸、甘草、紅黃芪、鎖陽、肉蓯蓉、天麻等;特種食用植物10多種,其中比較名貴的野生植物有髮菜、蕨菜、木耳、蕨麻、黃花菜、地軟、羊肚、蘑菇、鹿角菜等。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甘肅是全國藥材主要產區之一,現有藥材品種9500多種,居全國第二位。主要經營的藥材有450種,如當歸、大黃、黨參、甘草、紅芪、黃芪、冬蟲草等,特別是“岷當”、“紋黨”產量大、質量好,是聞名中外的出口藥材。


動物資源

甘肅養馬歷史悠久,遠在公元前100多年的漢武帝時期,西北邊境設有官馬場36處。民間養馬亦較繁盛。自漢至今,一直是我國養馬業的重地。建國後,還先後引進和改良了阿爾登、整頓河、卡拉巴依馬等品種,養馬、驢、牛等得到了發展。禽種,除對靜寧雞、太平雞、臨洮雞等雜交改良外,現主要有來航雞、澳洲黑、蘆花洛克、洛島紅、科尼什、新漢、狼山雞等優良品種。水禽有北京鴨、麻鴨、中國白鵝、灰鵝和獅頭鵝等品種。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甘肅境內共有野生動物650多種。其中:兩棲動物24種,爬行動物57種,鳥類441種,哺乳動物137種。這些野生動物主要分佈在隴南市的文縣、武都、康縣、成縣、兩當等地。


文縣讓水河、丹堡一帶,已列為全國第十三號自然保護區,出產大熊貓、金絲猴、麝、猞猁、掃雪等世界珍貴動物,並對梅花鹿、馬鹿、麝進行人工飼養。野生動物中,屬於國家保護的稀有珍貴動物有90多種,其中屬一類保護的24種,二類保護的24種,三類保護的4011種。


高速鐵路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蘭新高鐵、寶蘭高鐵、銀西高鐵、銀蘭高鐵、成蘭鐵路、蘭合鐵路;


甘肅省民用機場列表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蘭州中川機場 使用中 ZLLL LHW 蘭州市、白銀市

敦煌機場 使用中 ZLDH DNH 敦煌市

甘南夏河機場 使用中 ZLXH JXH 甘南藏族自治州

嘉峪關機場使用中 ZLJQ JGN 嘉峪關市、酒泉市

金昌金川機場 使用中 ZLJC JIC 金昌市

隴南成州機場 在建 —— —— 隴南市

慶陽機場 使用中 ZLQY IQN 慶陽市

天水麥積山機場 使用中 ZLTS THQ 天水市

天水中梁機場 遷建 —— —— 天水市

張掖甘州機場 使用中 ZLZY YZY 張掖市


甘肅民俗風情

馬踏飛燕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敦煌莫高窟民俗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肅南裕固族風情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肅北蒙古族風情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阿克塞風俗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天祝藏區風情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橋灣人皮鼓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民間筵悅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伏羲文化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大地灣文化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隴劇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太平鼓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羊皮筏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甘肅花兒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隴東皮影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窯洞民居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崆峒武術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馬社火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張掖市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武威市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敦煌市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天水市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嘉峪關文物景區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崆峒山風景名勝區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麥積山景區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國家溼地公園

張掖國家溼地公園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文縣黃林溝國家溼地公園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蘭州秦王川國家溼地公園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民勤石羊河國家溼地公園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國家森林公園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吐魯溝國家森林公園 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石佛溝國家森林公園 文縣天池國家森林公園 徐家山國家森林公園 雞峰山國家森林公園 壽鹿山國家森林公園 貴清山國家森林公園 麥積國家森林公園


渭河源國家森林公園 小隴山國家森林公園 蓮花山國家森林公園 天祝三峽國家森林公園 冶力關國家森林公園 雲崖寺國家森林公園 沙灘國家森林公園 周祖陵國家森林公園 大峪國家森林公園 松鳴巖國家森林公園 臘子口國家森林公園 大峽溝國家森林公園

清湯牛肉麵

蘭州清湯牛肉麵俗稱“牛肉麵”,是蘭州著名的風味小吃和最具特色的大眾化經濟小吃,被當地人譽為蘭州的麥當勞。蘭州牛肉麵創始於光緒年間,系回族老人馬保子首創。牛肉麵以肉爛湯鮮、面質精細而蜚聲中外。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蘭州牛肉麵有一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子油紅)、四綠(香菜綠)、五黃(麵條黃亮)五大特點。麵條根據粗細可分為大寬、寬、細、二細、三細、毛細、韭葉子等種類。麵條用手工現場拉成,一碗麵不到兩分鐘即可做好,再澆上調好的牛肉麵湯、白蘿蔔片,調上辣椒油、蒜苗、香菜。


百花全雞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這也是用髮菜作配料的名菜。用一隻肥母雞,取下雞脯,雞裡脊,加脂肉剁成細泥,加水、蛋清、精鹽,攪成雞茸。剩下部分加蔥、姜、精鹽上籠蒸爛取出,留頭、爪、翅膀,將其餘的肉切成五分大的片鋪在魚盤中。另將菠菜、髮菜、蒸熟的蛋黃分別製成細末。


這時,將雞茸抹在盤內鋪的雞片上做成菱形塊(也可做成其它圖案)將菠菜、髮菜、蛋黃這四種碎末整齊地撒在雞茸上。將雞頭用刀劈開擺在魚盤前端,雞爪去尖按雞形擺在魚盤的另一端,翅膀擺在兩邊。上籠蒸十分鐘,勾流水芡即成。這道菜操作精細,圖案新穎,香嫩可口,清淡不膩。


漿水面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漿水,既可做清涼飲料,又能在吃麵條時做湯。再加上蔥花、香菜調味.更是膾炙人口。所以,蘭州、定西、天水、臨夏等地的群眾,都喜歡吃漿水面。


在炎熱的夏天,喝上一碗漿水,或者吃上一碗漿水面,立即會感到清涼爽快,還能解除疲勞,恢復體力。漿水的製作也很簡單。一般用芹菜、蓮花菜、“小白菜及其他菜葉為料,煮熟以後加上發酵“引子”,盛在盆內蓋好,用衣物悶上一天後即可食用。


麵皮子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定西、武威釀皮子是麵粉制的食品,色澤晶瑩黃亮,半透明如玉,切成筷子粗細的長條狀食品,再加上精心釀製香醋、蒜汁、辣椒油、精鹽等調料即可食用。其作法是將優質麵粉加水和成硬團,然後在清水中揉搓,使麵粉中的蛋白質和澱粉分離。


麵粉中的蛋白質俗稱麵筋,被分離出來以後另行放置。遊離水中的澱粉,待其沉澱於容器底部後,將上面的清水倒去,再加入適量的食用蓬灰,調成稀糊狀,隨即舀人大平底盤中,上籠蒸熟,切成薄片,隨碗搭配極受人們喜愛,食用者非常普遍。


高擔釀皮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涼州還有一種“高擔釀皮”,據說製作者過去在街頭挑擔出售,因其擔子特別高而得名。高擔釀皮的製作和普通釀皮稍有差異,主要是蒸制過程中不加入食鹼,不提取麵筋,所以,柔勁較強。另外,其成品色澤不是黃亮,而呈灰白。所用調料亦更精緻而周全,有的在食用時還加入少許黃瓜絲或豆芽,因而在釀皮中獨樹一幟,被人們視為名品。


糊鍋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糊鍋是酒泉的特色小吃。酒泉最具代表性的小吃應該就算“糊鍋”了,尤其是老酒泉人最愛吃,賣糊鍋的店主在店門口架上一口大鍋,湯料用雞湯,投入蠶豆粉汁,成糊狀,再加蠶豆粉製成的粉塊、粉條、以及雞絲、肉片,再把炸好的大麻花掰成麻花瓣,放入配好的湯中即成,其味鮮香,突出姜與胡椒的辣味。


武都洋芋攪團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洋芋攪團是甘肅隴南小有名氣的小吃。攪團是流傳已久的一種家常飯,以玉米麵攪團最為常見,兼有蕎麥麵攪團、雜麵攪團等多種形式。攪團是生活貧困時常吃的飯,現在除非懷舊,一般不會去吃了。攪團的做法很簡單,先是炒上一碟蒜苗,炒好酸菜,然後就在開水鍋裡一把把往裡攪面,直到攪得濃稠。接下來便摻水,攪勻,煮熟,舀到碗裡,澆上酸菜,夾上蒜苗,調些辣椒,吃起來很熱和。


靖遠羊羔肉

靖遠羊羔肉是一種獨特的地方風味美食。其特色在於獨特的灘羊品種,獨特的生長環境,獨特的加工方法,獨特的藥膳滋補價值。靖遠縣屬黃河衝擊盆地,黃河流徑 154公里,造就了獨特的氣候環境。


境內屈吳山、哈思山、雲臺山水草豐茂,氣候涼爽,生長著柴胡、麻黃、益母、蒲公英、黃苓、桔梗、薄荷、乾草等數十種草藥,山中水流潺潺,礦物富集,羊羔日食藥草,夜飲礦泉,從而使羊肉細胞成分改變,造就了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的靖遠羊羔肉。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現在靖遠羊羔肉作為一道名菜流行於甘肅、青海等地,製作過程輔以10多種中藥材為佐料,加入特質的黃色粗粉條,失水率低,系水力強,熟肉率高,汁液豐富,通過爆炒、紅燒、黃燜、幹炸、燒烤、清燉、清蒸等工藝進行加工,味道美妙,營養豐富。


唐汪手抓羊肉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唐汪手抓羊肉得名於臨夏回族自治州境內的唐汪川。唐汪川有一種傳統飲食“平夥手抓羊肉”,是中亞、西亞的“撒爾塔”色目人東逐時傳人我國並發展起來的一種獨特民族飲食。


“唐汪手抓”傳人汪玉元1978年來蘭州經營,並在七里河區小西湖一帶形成了以手抓羊肉為主要特色的飲食市場。唐汪手抓羊肉選用肉質佳、無羶味而肥瘦有致的揭羊,當天宰,當天煮,調料上乘,搭配適宜,火候得當,成品味醇可口,肥而不膩。


藏包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藏包,還有一個形象的名字,當地藏民習慣稱“牛眼睛包子”,因為個大又圓,很像牛眼睛得名。北方人以麵食為主,而位於高原的藏區則以青稞面為主要糧食。這道民族麵食不同之處,就是採用青稞面為皮,用牛羊肉餡蒸制而成的。


臊子面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臊子面是蘭州又一著名的傳統麵食。據說是由唐朝的“長壽麵”演化而來,成為老人壽辰、小孩生日及其他節日的待客佳品,含“福壽延年”之意。


臊子面做工考究:先用羊肉、黃花、木耳、雞蛋、豆腐、蒜苗及各種調料做成臊子;再用鹼水和麵,反覆揉搓,然擀成厚薄均勻的麵皮,用菜刀切細,在鍋內煮熟。食用時,先撈麵條,再舀臊子。湯多面少,則臊子鮮香,湯味酸辣,麵條細長,筋韌爽口,成為營養豐富、老幼皆宜的美味佳餚。


甘肅名人

古語云:關東出相,關西出將。中國歷史上甘肅名人以將居多,主要集中在兩漢和三國。如西漢時的李廣祖孫三人——李廣、李敢、李陵。趙充國,甘延壽。三國時的龐德,姜維。另有西漢時的著名外交家段會宗,西漢末期的軍閥隗囂,東漢末期的軍閥董卓,張繡。並有先事張繡,後佐曹操的大謀士賈詡。其他主要有唐朝時期的詩人李益。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古代名人

伏羲 人文始祖

不窋 古代周族部落首領

女媧 上古之神

鞠陶 不窋之子

軒轅黃帝 中國遠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

嫘祖 嫘祖始蠶

歧伯 華夏民族人文始祖

公劉 古代周部落首領

秦襄公 大秦開國之君

秦非子 秦的開國君主

秦始皇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國家的皇帝

段會宗 西漢著名外交家

李廣 西漢名將

李陵 西漢將領,李廣之孫

趙充國 西漢屯田安邦名將

甘延壽 西漢將領、出身名門、義成侯

公孫賀 平定七國之亂、官拜丞相

馬援 著名軍事家,東漢開國功臣

公孫敖 從大長公主手中救衛青

王符 東漢政論家、文學家、著《潛夫論》36篇

隗囂 西漢末年將領

李敢 西漢名將、被霍去病暗箭射殺

馬騰 東漢末年割據涼州一帶的軍閥

李陵 西漢名將

張繡 東漢末年割據宛城的軍閥,漢末群雄

趙壹 東漢著名辭斌家

董卓 東漢末年少帝、獻帝時權臣

皇甫謐 魏晉著名學者,醫學家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馬超 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賈詡 三國時期魏國謀士

姜維 三國時期蜀漢著名軍事家

龐德 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韓遂 三國名將

索靖 晉代著名書法家

貂蟬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傅玄 魏晉時期著名學者

陰鏗 南朝著名詩人五言律詩的先驅

張芝 東漢大書法家

蓋勳 東漢著名清官

呂光 後涼的建立者

姚萇 後秦武昭帝宋繇

西涼、北涼大臣名儒

姚興 後秦文桓帝

李暠 西涼開國皇帝

苻洪 十六國時期前秦建立者

劉雄 北周大將軍、柱國、趙郡公

苻堅 前秦世祖宣昭皇帝

李穆 北周名將、屢建奇功,隋朝位列三公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李世民 唐朝君主

李淵 政治家和戰略家

李翱 唐代散文家、哲學家

梁肅 唐文學家

李思訓 唐代大將軍、山水畫家

李益 唐代詩人

李白 浪漫主義詩人

王仁裕 五代文學家

李夢陽 明代"前七子"的領袖人物

趙邦清 明代邦清仕途十年,清名播天下

米萬鍾 明代著名書畫家

劉爾炘 近代著名學者

金鑾 明代散曲家

安維峻 清代著名的諫官、“隴上鐵漢”

張澍 清代著名學者

封芝琴 劉巧兒的原型

馬步芳 國民黨軍高級將領、“四馬拒孫”

鄧寶珊 甘肅省人民政府主席、省長

蔣雲臺 國民黨陸軍中將

李世軍 曾任國民政府南京(首都)市長

杜堃 國民黨陸軍中將

牛鑑 清道光朝兩江總督

當代名人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秦大河 首個橫穿南極的中國人、中國科學院院士

王進喜 大慶油田“鐵人”

楊子恆 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第一位華人

任繼周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草業科學的奠基人

朵英賢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95式槍族之父

盧柯 中國科學院院士

姚檀棟 中國科學院院士

施雅風 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理學家、冰川學家

李燦 中國科學院院士

文蘭 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家

葛寶豐 中國工程院院士、新中國骨科奠基人之一

吳有生 中國工程院院士

柴天佑 中國工程院院士

賈承造 中國工程院院士

徐德龍 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隴德 中國工程院院士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潘石屹 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

閆希軍 天津天士力集團總裁

李陽 瘋狂英語創始人

胡亞權 《讀者》雜誌的創辦人

馬三立 相聲大師

張學忠 四川省省委書記

陳寶生 中央黨校副校長

蔡武 文化部部長

王石 衛生部副部長

劉希模 天鴻集團總裁

慈國威 前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館武官

馬蕭蕭 中國十佳軍旅詩人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李栓科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社長

趙季平 著名電影作曲家

張維 著名書法家

雷達 著名作家

王曉銀 著名畫家

朱軍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水均益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

裴新華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

張麗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

耿薩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

李修平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

張莉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

馬斌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

張騰嶽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

和佳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甘肅或許不是最好的

生活在這裡

我們偶爾也會有抱怨

但更多的

她帶給我們的還是安穩與眷戀


不管你對她的感情如何,

甘肅就在這裡。

即使沒賺那麼多錢,但風景如畫,遠離塵囂。

甘肅不是最好?但是一切都是剛剛好!


我的最熟悉這裡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因為我的屬於這裡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因為我的心屬於這裡

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介紹“甘肅”的文章中,寫得最真實、最棒的一篇


北上廣再好都不是家,

即使沒賺那麼多錢,

甘肅也有我們割捨不掉的牽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