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窗口、大大的“世界”

本文導讀

“2020,忍不住想要撥快時間,去擁抱盼了很久的春天”,可是一波猝不及防的疫情偷襲了2020,讓喜歡出門迎春的我們只能止步家中。


在這個“超長”的假期裡,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似乎都變得有點浮躁、有點按耐不住。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面對這場疫情又該如何與家庭協同“戰疫”?如何與小萌娃們聊防“病毒”的那些事兒呢?只能隔著屏幕交流的形式似乎從未有過,所以一個個的問題不得不讓教師重新思考:在疫情當下,該如何讓我們的孩子、家長感受一種有溫度的教育。此刻,我們的孩子在“絕對絕對不出門”的時候打開了一扇窗戶,感受著窗戶外的“溫暖”與“精彩”。


故事1:透過窗戶,感受暖暖的愛意

“老師,我在窗口,你看見我了嗎?”

“2月10日原本是開學的日子,今天陽光明媚,老師要出門了啦!”一大早發送了一條微信在班級群內,一會兒就收到孩子們的尖叫聲“老師,外面有病毒,你不可以出去!”、“老師你戴口罩了嗎?你要去哪裡?”、“你去幼兒園嗎?我們要開學了嗎?”......


別看小班的萌娃小,對於疫情期間的自我保護瞭解得挺多,一個個提醒老師最多的就是要戴口罩,疑惑最多的就是“老師,你要去哪兒?”當孩子們得知老師去小區當志願者後,住在這一小區的娃們“沸騰了”:“老師,你來我家嗎?”、“你在哪裡?我看不到你”、“我可以下來找你玩嗎?”、“老師,為什麼你不給我們家貼福字呢?”就這樣,老師邊與孩子們解釋邊與本小區的孩子們進行“隔空”打招呼,一直抬頭仰著脖子的老師還發現自己的頸椎都舒服了呢。

小小的窗口、大大的“世界”

小小的窗口、大大的“世界”

小小的窗口、大大的“世界”

小小的窗口、大大的“世界”


教育不僅僅存在於課堂之中,更多時候存在於生活中的每一次互動,每一個活生生的新認知的瞬間。


在和孩子們聊天的過程中,老師也受益匪淺,在一件件趣事、一個個疑問中,我們感受到了孩子們的求知慾,進一步搭建起了與我們信任的橋樑。面對疫情,孩子的思維與成年有很大的不同,他們還無法把所有的經驗和信息串聯起來,所以老師抓住了外出做志願者這一契機與孩子們進行了適合他們的經驗鏈接,雖然對於疫情的話題和孩子們並沒有互動得很深入,但是他們從這一次“隔空”看一眼老師、喊一聲老師的瞬間,表達了自己“絕對不能出門”的新理解以及對老師滿滿的思念與愛意。


故事2:透過窗戶,發現外界的驚喜

“我家窗外有......”

儘管我們不能出門,但我們仍擁有窗外。居家的這些日子,你是否會因為窗邊略有動靜,而探頭張望呢?因為一張“勤通風,趕病毒”的照片,我們班的孩子與家長隔著玻璃在群內“拼”起了窗景,老師囑咐說:欣賞窗景時要注意安全,一定要有大人陪同。

小小的窗口、大大的“世界”

小小的窗口、大大的“世界”


小小的窗口、大大的“世界”


“我家窗外有大海”

“我家窗外有大樹”

“我家窗外能看到哥哥”

小小的窗口、大大的“世界”

小小的窗口、大大的“世界”


小小的窗口、大大的“世界”

“我家窗外有幼兒園”

“我家窗外有田野”

“我家在四川有雪山”

因為一張張直觀的窗外風景照片讓孩子們的話匣打開了:原來我們看到的窗外都是不一樣的、為什麼我不能看到幼兒園呢?、為什麼四川在下大雪呀?、你在哪裡?為什麼能看到田野?頓時手機裡的畫面似乎又回到了在幼兒園時的那種興奮狀態,即使我們都住在不同的地方並沒有見面,但看到各自分享的窗景,似乎又拉近了我們的距離,似乎好朋友就在我的身邊,原來一張窗外的照片就可以把我們的思念送給對方。

幾天後,孩子們又因為一位小朋友家窗外的“大事”而熱鬧起來:幾天前這位小朋友家的窗外什麼也看不到,只有棵大樹。可是今天,窗外來了一位小朋友口中的“光頭強”,他拿著斧子在砍樹,速度非常地快!

小小的窗口、大大的“世界”


小小的窗口、大大的“世界”


小小的窗口、大大的“世界”


這位小朋友的媽媽把照片發送在了群裡,小朋友們都疑惑極了,紛紛要讓警察叔叔來抓“光頭強”,因為他在破壞大樹。小朋友們大喊“光頭強”叔叔:“你為什麼要砍樹呀?”,遠遠的聲音從手機裡傳來:“大樹擋住下面人家的陽光啦,砍掉一些再長大!”媽媽說小朋友在窗口看了好久好久,終於我家的窗外也能看到馬路、人、還有汽車了!


因為孩子們喜歡,所以老師又幫助收集了各種孩子們熟悉的、有趣的、能夠產生共鳴的照片,這些照片都是來自幼兒園老師家的窗外。


小小的窗口、大大的“世界”


小小的窗口、大大的“世界”

小小的窗口、大大的“世界”


“張老師家窗外有鸚鵡”

“黃老師窗外有肉肉”

“桃子老師家有動物雲朵”

小小的窗口、大大的“世界”

小小的窗口、大大的“世界”


小小的窗口、大大的“世界”


“楊老師家窗外有鳥窩”

“丹丹老師家能看小三班”

“韓老師家窗外的溼地公園”


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真正的教育是生活與生活的摩擦。

在“超長”的假期中宅家的日子成了孩子們最貼近生活的時光,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無法用大人的思維與孩子進行交流,一個個陌生而又冰冷的詞彙只會讓孩子的內心充滿一張緊張感。我們嘗試從兒童的視角讓孩子來面對周圍環境的改變,告訴他們“不能出門也是在保護自己”、“開窗通風也能趕走病毒”、“無聊了看看窗外的風景也很有意思”,所以這樣的時光讓在不同地方的小夥伴們充滿了對自然滿滿的驚喜。

故事3:透過窗戶 記錄成長

“孩子,窗上的‘禮物’你收到了嗎?”

泰戈爾說:“孩子們是熱愛生活的,這就是他們最初的愛”。我猜想,一定是因為童年的心是清澈透明的,藏不住往事,也藏不住對所有新鮮事物的嚮往與熱愛。跟著孩子們在窗口欣賞到了不一樣的風景,隔著玻璃感受到了孩子們的思念,那老師也想送一份窗戶上的“禮物”給孩子們,希望大家宅家的生活因此而變得有意義。


小小的窗口、大大的“世界”

“老師,你看!高樓大廈上有窗戶”

小小的窗口、大大的“世界”

“老師,我乖乖地在房子裡,一定不出門”

小小的窗口、大大的“世界”

“玻璃外有馬路,病毒沒有了我就可以去玩啦!”

小小的窗口、大大的“世界”

“這是我們班的小朋友,一起趕走病毒怪獸”


教育是一種喚醒與發現。

想讓孩子的生活變得更有趣,我們可以多聽聽孩子們的想法,他們一定會讓單調的生活變得不一樣,雖然沒有在幼兒園,但是我們和孩子們的“相處時光”依然溫馨又好玩。所以如何更好地在疫情期間與家庭做好交流與互動,就需要教師從理念到實踐進行一定的指導,幫助家長去發現家庭生活中的教育契機。


小小的窗口、大大的“世界”

最後的話


關注生活,最是教育。小小的一扇窗戶讓孩子對“窗外”世界多了自己的觀察和思考,找到了一條適合他們自己認識外界的通道。


一次“雲中約會”、一個“線上遊戲”、一聲“語音問候”,這場“疫情”雖然只能讓我們隔著屏幕相見,但是無論何種形式,我們都努力地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願接受的方式去和他們互動,因為這是我們對童心的理解和尊重。


我們也以兒童視角的理念去和家長互動,因為這是我們對童心的守候與期望,所以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我們更加珍視孩子和我們互動中那種被在乎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