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羽生:想找滯留武漢的大連小夥聊聊

2月6日從成都老家回到北京後,導演田羽生就已經恢復了天天工作的狀態。這段時間以來,他和團隊一直堅持線上包工,推進新項目的策劃。曾經打造出《前任》系列愛情電影的他對當下年輕人的生活和喜好有著敏銳的嗅覺,他透露,不僅《前任4》還在進一步探索中,就連以疫情為題材的影視作品也在積極籌備。

“好在我們搞創作的不太受辦公條件限制,我們團隊一直通過微信文字或語音的方式溝通,大家在線構思劇本、頭腦風暴創意。”疫情並沒有讓田羽生閒下來,相反,他的微信裡每個項目都有相對應的工作群,每天各種信息爆炸,他都要一一回復,參與討論。不過,他也坦言線上工作的效率確實沒有線下高,“面對面討論劇本大家都會更投入,能激發出更多的火花。”

除了籌備原有項目,疫情發生後,田羽生和他的團隊也開始從疫情新聞中汲取靈感,積極搜尋創作素材,尋找能夠進行影視改編的抗疫故事。“目前我們已經初步構思了五個疫情相關的故事,也都在跟有關部門溝通,有望在疫情結束後進一步推進。這五個故事有的適合做成一個拼盤作品,有的可以拓展開來形成一個獨立劇本。”

其中一則大連小夥滯留武漢成抗疫志願者的新聞,最讓田羽生感到興奮。“這個新聞前半段非常有喜劇效果:一個要去長沙的小夥子,陰差陽錯誤入了開往武漢的高鐵,最後滯留武漢,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喜劇情境,電影感特別強。後半段又出現了很多感人場面,比如他在醫院當志願者時和醫護人員、病人之間的關係,他最終會離開武漢、離開奮鬥的崗位……經過了前面的笑聲,故事又迴歸到一個嚴肅的主題,這是我喜歡的創作方向。”田羽生說,這個小夥的故事在他看來簡直就是中國版《幸福終點站》,“故事裡沒有大是大非,有的只是一個小人物在特殊時代大背景下的命運轉折,並且由此折射出他對身邊人的情感變化。”現在,田羽生已經和團隊著手將這則新聞進行影視化改編,他還希望能夠找到新聞中的這位小夥子,詳細聊聊這段“人在囧途之漢囧”經歷。“也請大家一起幫我找找這位東北小夥,我想跟他聊聊。”

為保持和提升創作力,持續看片已成為田羽生每天雷打不動的功課。“作為從業者,我給自己規定每天至少看一部電影。這段時間看的新片裡,《世界上最美麗的離別》《陽光普照》讓我印象比較深刻。我還喜歡看老電影,翻來覆去地看,比如《教父》《辛德勒的名單》《這個殺手不太冷》《放牛班的春天》,我會反覆看,每次看的感受不一樣。”

談及疫情對電影業的影響,田羽生認為,相對處於行業前端的創作而言,疫情對影院的打擊要大得多。“影院關門了,很多事情也被迫停下來,但是大家基本都沒有停工,都在想未來的項目要怎麼做。這次疫情閒下來的時間,也是導演們沉下心來研究劇本、創作故事的時間,大家都在積攢力量,說不定疫情過後就會出現很多優秀劇本和電影。我認識的導演們大家交流起來都互相打氣,覺得問題不大。”

至於影院的恢復,田羽生覺得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看電影不是剛需,一定是排在衣食住行之後的事情。就算影院宣佈開業了,觀眾首先還要過心理關,影院屬於密閉空間,跟陌生的人一起排排坐兩個小時,還是很有風險的。”此外,田羽生還有點擔心疫情把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影院觀影習慣又弄丟了。“如果大家習慣了在家用電視、手機看電影,對影院來說肯定是一個很大的損失。但是我相信電影院還是一個無法取代的觀影場所,觀影效果是一個原因,還有就是社交功能。”

北京日報 記者 袁雲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