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曾的畫,您怎麼看

說起與書畫的淵源,那得是80年代的末期了,那年利用暑假勤工儉學,在琉璃廠的中國藝苑畫廊打工,我一個學財經的當時對字畫完全無感,只知道來了旅遊團就上去推銷。牆上掛著的有李苦禪的,徐熙的。還有一些在現在也都是大名家的。聽經理說,這些都是在世的畫家,如果走了立馬就收起來不賣了。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幅範曾的四尺整張的立軸《鍾馗》,那是我第一次見到範曾的畫。有店員說你看這個鍾馗,無論你從哪個角度看,他的眼睛都在看著你,我試了試,還真是啊,其實後來才知道,一般人物肖像都是這樣。記得當時的標價是一千二。進店的人都是隻看不買,只有來了港澳日韓的旅遊團,店員們才會熱情地介紹,如果成交還會給導遊相當的回扣。

一,知名度

要說知名度,可以說古今國畫家中幾乎無出其右,我們做畫展的時候常有人進門就直接問有沒有範曾的畫。打開電視,藝術類,國學類的節目也常常看到,像《藝術人生》,還有地方衛視也常常出現,早期還在一些文學期刊看到過範曾的散文。90年代初,範曾輾轉法國和日本,但走向國際並不成功,法國人說他的畫是“課本插圖”,完全不買帳,在日本也是反響平平,90年便又回到國內。範曾,在當世的藝術家中,絕對是獨有的現象級人物。有人說,範曾之所以在書畫界有今日的江湖地位,有以下幾點,1,範曾非常善於包裝推銷自己(範曾年輕時代的美院畢業畫文姬歸漢就能想到並做到請當時的泰斗級人物郭沫若題詞,在六十年代,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2,範曾有非常紮實的人物畫造型能力(五,六十年代中國出現了一批連環畫創作大師級人物,範曾是其中精英之一),範曾老師是中國泰斗級人物畫大師蔣兆和,所以,範曾的白描人物畫,造型精準,用筆精練,題材多樣,神形兼備。名副其實中國白描人物畫第一人。範曾的精品白描人物畫肯定有真實的市場及傳承價值,至於範曾在世時其畫是否值每平尺二十萬甚至更高。這是見仁見智問題。3,範曾善於抓住時代熱點來為自己的名氣加溫。使範曾這兩個字在近五十年時間裡始終成為熱詞,金字招牌。論範曾書法,很難獨立成章,但範曾的書法有一個獨有特質,範曾的白描人物畫配上範曾書法,則相得益彰,珠聯壁合!立馬使畫作上升一個檔次與格調!這是同時代其它畫家極難見到的特有現象!近幾年榮寶齋主辦的範曾迎新春畫展每次都是盛況空前,據報道很多人從頭一天下午就去排隊,一平尺6萬,一天賣出三個億。聽說還有人賣了房子來買畫。這讓我又想起前幾天寫過的徐渭,梵高,要讓他們知道了,不餓死也得氣死。除了書畫以外,範曾的師生糾葛,情感故事也是近年來熱炒的,這可能就像現在一些流量明星的話題包裝吧。

範曾的畫,您怎麼看

畫展現場

l>


範曾的畫,您怎麼看

榮寶齋畫展


範曾的畫,您怎麼看

範曾

二,範曾的畫

範曾早年隨人物畫大師蔣兆和學畫,有很好的白描人物畫基礎,後又拜過多位國畫大家為師,自明清以來,中國的人物畫多工筆寫實為主,而範曾則繼承和發展了南宋梁楷的簡筆潑墨手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再配以獨創的書法,也是相得益彰,有評論家稱其開創了“新古典主義”的先河。

範曾的畫,您怎麼看

鍾馗


範曾的畫,您怎麼看

牧童

三,值得收藏嗎

範曾的畫褒貶不一,是否值得收藏呢?個人認為,收藏是以個人喜好為前提的,感覺好,也能買得起,那就可以。如果不是搞藝術品投資,那就沒必要過多關注價格走勢,就像買房,如果是剛需,將來的漲跌跟你沒什麼關係。據估算,目前範曾作品在市場的流通量約500萬張,要知道,藝術品是以稀為貴啊,這樣的鋪天蓋地是不是還值得入手呢?連範曾本人也說,市場上他的作品有90%是仿品。我就曾經在琉璃廠見過賣100一幅的,還配有專用信封,合影照片,迎合那些相信合影的外行買家。

範曾的畫,您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