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的倭寇屡屡犯境,主要原因在于朱元璋吗?

绝杀的骑士


明朝的倭患绝对不是朱元璋的原因。

1、我们先来看一下倭患的背景:

《明史·日本传》里就说:“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嘉靖实录》里也说:“盖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居十七也。明朝抗倭专业书籍《筹海图编》中,更是列出了十四股倭寇的头目,这些头目全都是明朝人。现代学者陈懋恒的《明代倭寇考略》,更是汇集了数十种史料和地方志,对倭寇的成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而在本书中,倭寇的头目依然主要是明朝人。可见,倭寇的主要成分是明朝人已是各代学者的共识,明朝中期的倭寇主要是日本人的说法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1336年(元至元二年),足利尊氏发动叛乱,日本分裂为南朝和北朝,进入了南北朝战争时期,南北两大阵营的领主名保其主,实则趁火打劫,就连北朝内部也同室操戈。这种混乱局面持续五十多年,直到1392年(明洪武二十五年)北朝吞并南朝才得结束。在南北混战过程中,各封建主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以及面临解决在战争中的财源问题,便组织一些“浪人”、商人,支持并利用他们对富庶的中国大陆进行“走私”贸易和劫掠。据日本学者臼井信义在《足利义满》一书中写道:“义满鼎盛期的北山时代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实际就是和明王朝的贸易。”而在日本南朝已被北朝合并后,大量南朝的武士、政客、浪人多流落海上,勾结海盗商人,不时对中国沿海进行侵袭。

简而言之,倭寇的出现是因为日本当时处于战乱局面,日本称之为“战国时代”,没有强有力的统治者,导致一些失势的日本武士,流落海外,以抢劫卫生。

2、明朝实行的海禁和国防中心在北方,导致南方海防松弛,军备薄弱。

洪武三年(1370),明政府“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明太祖实录》卷49)。洪武七年(1374),明政府下令撤销自唐朝以来就存在的,负责海外贸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中国对外贸易遂告断绝。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明太祖实录》卷139)。自此,连与明朝素好的东南亚各国也不能来华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了。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再次发布“禁外藩交通令”。洪武二十七年(1394),为彻底取缔海外贸易,又一律禁止民间使用及买卖舶来的番香、番货等。洪武三十年(1397),再次发布命令,禁止中国人下海通番。

海禁带来的后果是海防松弛和军备薄弱。明朝的国防中心放在打击北元朝廷和后来的蒙古部落,鞑靼、瓦剌,所以放松对南方海洋防线的戒备。加之,中国农耕文明,自古没有海权意识,所以南方卫所和驻军,军纪涣散,战备不足,军队空额严重,军队将领甚至和倭寇勾结,从中牟利,出现过几十个倭寇,就敢攻占县城。也正是这些倭寇在这里比较容易得手,所以招致更多的倭寇,包括中国海盗、葡萄牙海盗、朝鲜海盗都朝这里涌来,最终形成大范围的倭患。

3、航海技术的发展和我国海岸线太长的客观因素。

14、15世纪,中西方航海技术的发展,无疑为海盗的出现提供了技术保障。

明代《海道经》中保存了一卷据元人底稿而绘成的《海道指南图》,这是迄今所能见到的中国当代航海图中最早的一幅。到了明初,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国古代先进航海科学技术之集大成。郑和航海术,主要记录在《郑和航海图》中。该图原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是我国流传至今的一部最早的远洋航用航图。其中图文记载反映了当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地文航海和天文航海科学技术。据航海史学者研究表明,郑和船队中的大型海船叫“宝船”,其“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约151.8米),阔一十八丈(约61.6米)”;有九桅,张十二帆;其“篷、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而哥伦布船队中最大的帆船长仅五丈七尺,仅及宝船的八分之一,足见中国明代造船业的强盛。

同理,当时西方葡萄牙的航海技术更先进,随着西班牙、葡萄牙海盗在我国周边海域的出没,更带动了东南亚海盗航海技术的发展,

而且我国海岸线有20000多公里,人口众多,物产富饶,自然是海盗们的黄金乐园,这也是明倭患猖獗的重要原因。


易水170


现在不少人把明朝时期的倭寇作乱现象理解为,朱元璋实行海禁,导致东南沿海和周边各国无法自由贸易,从而产生了倭乱。这种说法是本末倒置的。

历史史实是:先有倭寇、海盗等在沿海作乱,对东南地区老百姓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威胁,为了杜绝这类现象,最终才导致朱元璋实行海禁的决策。“海禁”当然会对社会发展和老百姓生活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两害权衡取其轻,明朝初年,战乱后急需休养生息的王朝当然是选择稳定国内发展生产。

倭寇之乱是贯穿明朝始终的一件大事,倭乱的肇始是开始于元朝,而且和中原王朝的兴衰本无直接关系,其直接原因是日本的内乱。元末日本分裂为南北朝,双方战乱不断。在战争中失败的封建主、武士和浪人为了谋生和求财,就组织成武装团伙,和海盗商人一起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等罪恶行为,因为主力是来自日本,因此被当时人称为倭寇。

明朝创建后,在朱元璋统一江山过程中,他的一系列手下败将,比如张士诚、方国珍等人的部下不愿意投降,于是也逃跑到了沿海岛屿,他们选择和倭寇海盗等团伙合作勾结,结果对明王朝的海防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抵御倭寇入侵,以及清除海患,应该说投入了巨大的成本进行海防建设。他曾经派遣了一系列开国名将或功臣,比如汤和、廖永忠、周德兴、吴杰等人担任巡海主将抵御倭寇,同时还对东起辽东、南到广东的万里海疆设置了备倭行都司、卫所,管辖海兵二三十万,对海域进行巡逻,并防备海盗倭寇。应该说这种大规模的军事威慑对抵御倭寇是有很大作用的。

朱元璋为了永绝海患,实行了海禁政策,禁止老百姓私自出海贸易。不过朱元璋并没有完全断绝中外交流,他还是设置了由官方垄断的市舶贸易,有浙江宁波、福建泉州和广东广州三处。不过倭寇当然不会死心,他们继续侵犯中国海疆,到了永乐年间,明王朝取得了望海埚大捷,从此海疆平定了将近一百多年。

应该说,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俩的海防建设还是很有成效的,有力地维系了明王朝的和平稳定。而海禁政策也让倭寇之乱平息了百多年,直到嘉靖年间,由于日本国内形势的变化,再度导致了倭乱爆发。但这和朱元璋的海禁政策并无必然联系。


春之九如


明朝时倭寇屡屡犯境,其主要原因不在朱元璋。

众所周知,倭患始于蒙元末期,并贯穿整个明代始终,非朱元璋一朝所独有,洪武年间的危害也不大,所以从时间节点来看:“朱元璋不是造成这一事件的主要原因。”

那么朱元璋与这事有没有关系呢,倭寇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分析。

一、国内原因

1、明代海禁政策。这一政策是洪武三年,为加强大明海防与禁绝海盗滋扰而制定,中间几位帝王虽偶有松弛,但总的管控趋势是越来越严,民间甚至“寸板不许下海”。

海禁政策,严重的限制了海内外的民间贸易,带来了多种消极影响:

一方面,民间走私活动开始泛滥,并屡禁不止。另一方面,大量靠海为生的人员集体失业,生活无以为继,相约出海为盗,并与日本倭寇相勾结,为祸一方。

2、官绅勾结,里应外合。部分官员暗中勾结乡绅,以海禁为“商机”,借助倭寇参与物品走私,谋取暴利;同时对抗击倭寇的官员百般刁难,排挤非议。 这是一个实力异常强大的利益群体。为了逐利,甚至给倭寇通风报信,出钱出力,助纣为虐,使其有恃无恐。

3、东南沿海武备废驰。说起明代,常听到一句话“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这也一定程度折射出了明代国防重点在北方,以此相适应,军队精锐部署也在北方。至于东南沿海,承平日久,海防设施破败不堪,战舰也是数量稀少,沿海的军队,武器落后,缺乏训练 士气普遍不高,并时有逃亡。总之,海防的空虚,为倭寇的猖獗肆虐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国外原因

1、日本国内局势及对外政策。 15世纪70年代到16世纪初,是日本历史上的“战国时代”,各小国间战乱不断。一些封建领主尤其是南方的封建领主,为了弥补战争所带来的物资财力上的不足和满足自己的贪欲。竭力支持、资助一些商人、武士、浪人到中国沿海进行走私和掠夺。同时因为战争,日本国内各阶层居民大量破产,生活困苦,急需外出“谋生”。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原始的倭寇队伍出现了。

2、倭寇战斗力强悍。

后来的倭寇其实并不全是日本人,而是由日本,葡萄牙,西班牙甚至中国沿海海盗联合组成。故具备武器多样,火器先进,地形熟悉等优势 。另外倭寇采取流动作战的方针,具备很强的灵活性和隐蔽性。其单兵作战素质也相对高超。到了嘉靖年间,倭寇逐步变得正规化起来,有了比明军更精良的火铳装备,甚至有了规模化的建制。面对卫所制度下长期散漫的明军,一度呈现压倒优势!

三、地理原因

打开东亚地图,会发现中国海岸线呈一弓形向外突出,明代海岸线和今日海岸线主体部分出入不大。接近两万公里,冷兵器时代,这么长的海岸线怎么防御,确实是个问题。当时的倭寇来自于海上,其运兵运粮相对于陆地更为方便,闻利则进,得手急退,陆上明军追剿往往是顾此失彼,疲于奔命。

所以,地理因素,客观上为倭寇的犯境提供了便利条件。

结语:倭寇犯境,始于元末,贯穿明代始终。尽管这一事件与朱元璋海禁政策密切相关,但也应该认识到,这非一人一时之作,需要结合国内外局势及地理特点去综合认知。


大风云扬dfyy


当然,正是因为朱元璋开国初期对倭寇没有进行坚决彻底打击消灭,导致后来很长时间倭寇的屡屡犯境。

明朝时,朱元璋各项政治举措还是做得不错的。朱元璋本是农民出身,深知战争对老百姓的伤害,于是实行减少赋税、大兴水利、与民休息等利民政策。更因战争频繁的缘故,中原人口锐减,土地多有荒者。朱元璋就下定决心从未被战火波及的山西实施了大规模的迁移,史称“洪武大移民”。在军事方面,最主要的矛盾是北方的残余蒙古军队,故朱元璋把最主要的精力和军力都用在了预防和征讨蒙古军队上。对于日本及倭寇朱元璋还是轻视了,以至于养虎遗患。

十四世纪初,日本由于南北朝分裂,封建诸侯势力割据一方,为夺得利益,相互攻阀。而被打败的诸侯就把武士、商人以及日本浪人组织在一起而形成的一股以烧杀抢夺为生的贼寇,即倭寇,倭寇的出现导致沿海地区老百姓深受苦难折磨。朱元璋也几次派兵围剿,可倭寇见官兵就跑,等官兵走了又出来祸害百姓。使得朝廷一时还真拿倭寇没办法。也因为朱元璋建国时,就明文规定老百姓不得私自练武练兵,所以一时之间也没什么好办法。

于是朱元璋派使节出使日本,严辞叱责。日本抓了一部分倭寇,释放了被抓了的7个中国人和被抢的物资,并向中国称臣进贡。但是时间长了日本觉得没有必要,进贡也是敷衍了事。后来一次倭寇进犯后,朱元璋宣布与日本永不来往,日本不准来中国贸易,禁止所有日本人来中国。并且将这样的决定,列入对子孙的遗嘱。然后和众臣商讨征灭日本,因元朝征讨日本时吃了亏况且海途遥远鞭长莫及胜负难说于是就做罢。

按照朱元璋的实力和一贯做事风格,如果他知道后来倭寇愈演愈烈、为患巨大到威胁国运(曾经有一次倭寇几攻至南京附近),那么他肯定会调动主力精锐全力歼灭之。


刘文广


引言:

高丽高宗十年(1222年,日本贞应二年),这是有记载的第一次倭寇在高丽的“行动”记录。此后连年“被袭”一次到数次不等,“最甚”为高丽辛禑王三年(1377年,日本永和三年),高达29次的“官方记录”。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日本应安二年),倭寇“第一次”在山东、江南(江北)、浙江、广东等地“行动”,共计八次,此后终其洪武一朝,几乎每年都遭倭寇“行动”数次,直至万历年间才渐缓。

首先,倭寇一词,常见于中国与高丽(朝鲜)文献中记载,原本的意义指日本贼寇,也是早在1222年袭击高丽的“倭寇”的代称,但袭击明朝的倭寇,泛指东南沿海的“海民集团”,组成人员有日本人、朝鲜人、中国人和欧洲人等。

而这个时期,一衣带水的“邻居”们,李氏朝鲜王朝取代了存续四百余年的高丽王朝,而在琉球列岛,新兴的中山王朝统一了冲绳本岛,日本从镰仓时代,开始进入“混乱”的南北朝时代。(朱元璋在位的洪武年,大致对应日本的南北朝时期。)

由此,先说结论,无论从内部主观原因还是外部客观因素来说,明朝时的倭寇屡屡犯境,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于朱元璋实施的“忌惮偏见”与由政策形成“国策”的“海禁”政令所致。


内部主观原因

军事考量与政权巩固——施行“海禁”

首先,元朝时期,虽然与日本国交战数次,但元朝对外国的贸易政策是十分宽松的,即使身为“敌国”也是如此,于是,正是这个较早,较“平稳”的日本镰仓时期,逐渐扩大了日本的贸易利润,尤其是以寺社营造为目的的贸易船,连年增多。

但好景不长,随着元朝对日政策的转变,开始缩小并严查日本贸易船,间接截断了日本各地大名及寺社方面的巨额利润,加之后续进入南北朝,内乱频发,遂而那些“失败”的地方武士,及贫困的农民,形成“倭寇”集团,开始寻求外部“生存”。

俗话说“柿子捡软地捏。”于是倭寇开始入侵高丽,等到把高丽的诸多“油水”搜刮干净,“只得”借鉴往日的操作,想着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官方”,是否能如以往一般,接纳外国贸易来往。

不料,许是洪武帝朱元璋本人,出于当时“对手”对沿海的熟悉,而认为有必要设防的军事考量,加之其原始“累积”,在沿海的控制力不够。

最重要的是,洪武帝朱元璋对于外国贸易的“轻视”,(一个“农民”政权,是接触不到暴利的海外贸易的,更加不会知道其“内幕”。)认为明朝不需要依靠海外贸易的利润,何况国内连年征战,需要休养生息,应该大力发展国内“经济”,安抚民生,为自己的统治“加固”。

于是,下令“海禁”,准确来说,应该是一刀直接切断了“所有”沿海依靠海外贸易,及近海“生活”的人的生存必要来源。

如此,显而易见:

一方面,日本倭寇需要“生存”,而官方渠道打不开,高丽“油水”又差不多刮干了,自然转向明朝沿海肆虐;

另一方面,这种“海禁”,有着“片帆不得下海”潜规则的国策,开始一刀切,让沿海人民以及国内相关“利益集团”突然失去生活来源与暴利,自然物极必反之下,开始内外勾结,谋求“生存”(暴利)。


外部客观因素

南北朝的“内乱”谋求外部发展的冲突

据《高丽史》记载,忠定王二年(1350年),倭船百余艘入侵朝鲜半岛南部,掠夺多地漕船。(漕船就是官府税粮的船只。)

此时,正好对应日本南朝正平五年,北朝观应元年,这一年足利氏内部兄弟自相残杀,开启日本南北的“大斗乱”时期。

日本国内的不稳定,促使大批武士与贫困的农民开始成为“倭寇”,寻求“向外”的发展,加之此时的高丽,以被蒙古军队入侵达二十余年,至元朝时期,依旧战争不断,于是给了倭寇入侵有趁之机,陆续肆虐达四十余年,至李氏王朝被明朝册封为朝鲜国才略止。

由此,看似为外部客观因素,使得倭寇入侵明朝,但实际上,也在洪武年初期,朱元璋的种种“错误”对日行为,尤其以“先礼后兵”为下策。

虽没有官方记录,说明倭寇肆虐高丽的记录有多凶猛,但至少流传到元朝,朱元璋起义时期,应该有所听闻。(比如对日战争的征兵等等。)那么在最开始使用怀柔政策,先后几次,试图“招安”日本,纳入从前的“朝贡制度”范围,是否过于异想天开。

虽后期,因为“胡惟庸案”中“林贤事件”的爆发,而使洪武帝朱元璋彻底放弃“招安”日本,但也促使明朝的报复“偏见”日盛,于是才一举施行最为严苛的“海禁”政策。

可以说,由此,也一举彻底截断了“混乱”日本的很大一部分经济来源,使得各大名的实力趋于平均,客观上延长了南北朝的内乱,自然也使得谋求“对外发展”的倭寇们加剧疯狂入侵明朝沿海。


综上所述:

其实之所以明朝时的倭寇屡屡犯境,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朱元璋从最先为军事及巩固统治,而制定的“海禁”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他最“忌惮”的“胡惟庸案”的连锁反应,而令“海禁”成为日后明朝历代的“祖宗国策”。

如此,连带“祸害”明朝后续数代倭寇连年入侵的乱局。


史料记录参考:《中世日朝贸易研究》、《明代倭寇考略》。


长了鹿角的兔子


在明朝时期,倭寇屡屡侵犯沿海边境,其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


一、日本倭寇的兴起

在最开始,倭寇的主要组成人员是以日本本土的武士和浪人为主。到了元末明初,当时的日本正在处于“日本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的日本政局非常混乱,诸侯林立,相互之间也是争斗不断。而在这场争斗中失利的一些封建主为了恢复实力,便派出了大量的武士、商人和浪人到明朝的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以抢夺钱财。


二、朱元璋的“海禁政策”

假如说朱元璋一开始指定“海禁政策”的初衷是“好的”话,那么其实“海禁政策”大大被地方势力的奸佞小人所利用,而倭寇则为了牟取更大的利益,不惜花下重金收买了朝廷命官,最终令明朝的一些地方势力加入到倭寇海盗之中,进而形成了“官倭勾结的倭寇集团”,更加肆虐的对沿海地区进行武装掠夺,

所以由此可见,明朝时倭寇屡犯边境,其主因是日本国内局势导致的“倭寇形成”,而朱元璋的“海禁政策”在客观上却助长了“内外勾结”的倭寇集团。


草竹道人


大凡山贼海盗,都是官匪结合的产物,倭寇也不例外。

有意思的是,倭寇是对日本海盗的一种称呼,但大多数倭寇都是中国人。

明朝嘉靖年间的抗倭名将朱纨被自家人捅刀后,悲愤的吼出:去外国盗易,去中国盗难!

所以硬要说,明朝时的倭寇屡屡犯境,主要原因在朱元璋也没错。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倭寇产生的缘由,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利益输送关系。

明洪武三年,朱元璋为了加强大明海防与禁绝海盗滋扰而制定了海禁政策,甚至规定“寸板不许下海”。海禁政策,严重限制了海内外的民间贸易,损害了大量以海为生的商民等人员的利益,为了生计,他们要么选择走私,要么选择出海为盗。

无论在任何时代,走私与暴利基本划上等号。民间走私行为只是小打小闹,真正的走私大团伙,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黑白两道都能行得通。常言道,最容易赚钱的方法都记录在刑法里面,所以明朝海禁政策,蕴含了丰富的“商机”。于是部分官员与日本倭寇暗中勾结,参与物品走私,牟取暴利。

这时,抗击倭寇的官员成为了他们的绊脚石。为了保住自身利益,这些官员一方面给倭寇通风报信,出钱出力壮大“倭寇”的实力,另一方面,他们还对抗击倭寇的官员百般刁难,暗中陷害。

这种官匪结合发展到了嘉靖中期,竟然在中国的海岛建立起了走私基地,这就是著名的双屿岛,它不但有森严的堡垒,还是一个贸易基地,倭寇们烧伤抢掠的财物,大多在此地交易。

嘉靖二十七年,“倭寇克星”朱纨下定决心割除这颗毒瘤,在他的的带领下,发生了著名的“双屿岛之战”。朱纨亲自冲在第一线,摧枯拉朽般地将这个中国沿海倭寇巢穴彻底摧毁,大批倭寇、葡萄牙强盗等都成了明军的刀下亡魂。随后朱纨又陆续摧毁了多处沿海倭寇的藏身地,大批著名的倭寇头领被诛杀。

眼看在明朝霸道横行的倭寇就要被朱纨一网打尽,倭寇背后的“中国盗”出手了,他们诬告朱纨说其滥杀无辜、殃及百姓。在这批人的狂轰乱炸之下,不明真相的嘉靖皇帝,做出了惩治朱纨的决定。朱纨含冤自尽,留下了一句悲愤警句:去外国盗易,去中国盗难!

我是咕嘟君,带你了解有趣的历史,欢迎关注!


咕嘟趣话


导读:纯属个人意见,不喜勿喷。个人觉得明朝时期倭寇屡屡犯和朱元璋有很大的关系,虽然倭寇并不是从明朝时期才出现的。由于朱元璋实行的如下政策,个人觉得这些因素成为明朝中后期倭寇屡屡犯境的重要原因。第一、在日本桀骜不驯的情况下,列日本为不征之国为祖训;第二、近海政策,片帆不得出海;第三、断绝日本的朝贡贸易。虽然倭寇盛行和日本国内政局动荡有一定关系,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政策才是都构成倭寇盛行的主要因素。



其实倭寇最早诞生于元朝时期,当时的主要原因来源于报复元朝与属国高丽联军对于日本本土的征伐。忽必烈时期元朝发动了对日本的进攻,战争双方都得损失惨重。高丽军队对日本对马、壹岐、松浦、五岛等岛屿进行了杀伐,这些地区残存的武士对高丽沿海以及元末的东南沿海进行袭击。此时倭寇的主要特征是以日本人为主,以复仇为主兼具掠夺财富。

按照《元史志·卷五十二》的记载:武宗至大二年七月,枢密院臣言:“去年日本商船焚掠庆元,官军不能敌。江浙省言,请以庆元、台州沿海万户府新附军往陆路镇守,以蕲县、宿州两万户府陆路汉军移就沿海屯镇。

但是明朝中后期倭寇的主要特征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倭寇中真正的日本人的比例并不高;目的以掠夺财富为主。所以在明朝中前期沿海各省都设置了备倭军,在于谦京城保卫战时就曾经抽调山东备倭军御敌。到明朝中后期随着倭寇犯境频率增大,明朝诞生了专门的戚继光、俞大猷等对抗倭寇的大将。究其原因,倭寇盛行与明太祖朱元璋的以下政策存在较大关系。


在日本桀骜不驯的时候列其为不征之国

明朝统一初期万国来朝,大明顺利的接管了元朝的藩属纳入自己的宗藩体系。但是日本桀骜不驯,对待大明王朝远没有隋唐、宋朝时期的恭顺和推崇。日本抵御中原王朝的推崇似乎随着宋末那场崖山海战结束了。““元之盛时,外夷外贡者,至千余国,可谓穷极天地,罔不宾服,惟有日本,倔强不臣。”明朝初年日本仍是“不服王化,冥顽如初”,日本天皇对明朝使者出言戏耍并予以杀害。

虽然明朝由于统一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而且元朝忽必烈远征日本的前车之鉴确实对征战日本有很大的困难。但是弄一个不征之国来自欺欺人就不合适了。况且由于长期的战争锤炼出就一批虎狼之师,源于江南的大明的水军也很发达所以对打日本未尝没有一战之力。徐达北伐需要的很多物资,不少都是通过海运完成的。所以当时明朝的水军并不像后世那么弱,否则也不会孵化出郑和那样庞大的海外舰队。

况且日本只臣服强者,白江口之战唐朝击败倭寇和百济联军,让倭寇数百年不敢西望中原。所以才有倭国对唐朝的推崇和臣服,唐朝的文化、习俗在日本广为流行。和平从来不是靠躲避或者自欺欺人的不征之国,没有任何惩罚才让倭寇逐渐袭扰东南沿海。


断绝朝贡贸易

明朝实行的事禁海政策,所以大明与国外贸易基本上由宗藩体系中的朝贡贸易方式进行。而丝绸之路在明朝时期严重衰败,所以各国与大明王朝的贸易更加依赖于海路。所以变相的贸易方式朝贡贸易就成为各国与大明的主要贸易形势。但是由于胡惟庸案后暴露出“通倭叛国”,况且日本不想称藩所以朱元璋中断了日本的朝贡贸易形势。

《明史卷三百二十二·列传第二百十·外国三》记载:胡惟庸谋逆,欲藉日本为助。乃厚结宁波卫指挥林贤,佯奏贤罪,谪居日本,令交通其君臣......贤还,其王遣僧如瑶率兵卒四百余人,诈称入贡,且献巨烛,藏火药、刀剑其中......乃族贤,而怒日本特甚,决意绝之,专以防海为务。

失去贸易权力的日本,从大明获取必要的物品和财富的渴求客观上推动了倭寇寻衅的出现。贸易收益远大于农业生产,这在两宋时期就已经得到了证明。但是朱元璋还是认为农业是明朝的根本杜绝了民间海外贸易,这就是著名的朱元璋禁海政策。



朱元璋的禁海政策

由于元末几个割据政权争夺天下时,盘踞江浙的张士诚、方国珍等政权获得过国外商团的支持。再加上部分张士诚、方国珍的余部撤到海外,隐隐有与倭寇合流的趋势。一方面为了消除隐患,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胡惟庸案牵扯出的“通倭叛国”得大案;第三为了防备沿海奸民与倭寇勾结,所以朱元璋干脆实行禁止老百姓私自出海禁海政策。


从两宋开始海外贸易就已经非常发达,海外贸易的赋税更是支撑了元朝的经济的繁荣。所以明朝的禁海政策相当于自缚手脚,完全依赖农业税收客观上使明朝赋税始终处于捉襟见肘的地步。所以禁海政策其实与禁止日本朝贡贸易如同两个互为补充的规定,从官方和民间两个层面关闭了对日贸易的大门。

而明朝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在日本有巨大的需求,这个可以从日后日本为争夺向明朝的朝贡权大打出手就可以看得出来。正常贸易通道被关闭自然会催生倭寇的走势贸易。当走私无法获取足够的利润时,倭寇就开始操起老本行,开始劫掠东南沿海。所以从这方面说朱元璋的禁海政策确实对于防止倭寇来说有点饮鸩止渴的意思。虽然大明在建国初期暂时压制了倭寇的袭扰,但是也导致中后期倭寇的屡屡犯境。


小结:

无论处于什么目的,朱元璋实行的禁海政策和阻断日本朝贡贸易确实造成了对日本的打击。正常的贸易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加上日本战国时代造成了生存困境都催生了明朝中后期的倭寇屡屡犯境。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历史纵横帝


大明一朝,“倭寇”犯境时有发生,应该说倭寇屡屡犯境,主要原因在于朱元璋。

在朱元璋的时候,倭寇就在东南沿海骚扰不断。朱元璋派使者去日本,但日本却将朱元璋派去的使者杀掉了,但这都被火爆脾气的朱元璋忍了下来!那朱元璋为何没有派兵攻打日本?史书记载,刘伯温认为明朝刚刚建立,国家急需休养生息,而且刘伯温认为日本只是个一个小小的国家,对明朝的构不成威胁,如果发动对日作战,劳民伤财。

朱元璋听从了刘伯温的意见,只是将日本列为“不庭之国”,永远不许日本前来明朝贸易。

而且朱元璋认为当时的日本就是跳梁小丑,不用理他!因为倭寇在沿海不断袭扰,朱元璋便下令“寸板不许下海”,施行海禁政策。

因此明朝时的倭寇屡屡犯境,主要原因在于朱元璋的“寸板不许下海”!


大江侃历史


倭寇对于中国沿海地区的侵扰,在元末即已出现。不过在明代中期严重泛滥,确实和明朝的海禁政策有极大关系。

虽然中国在元朝末年和明朝初期也闹过倭寇,但是其规模和广度都远远不能和嘉靖倭乱相比,之所以嘉靖年间的倭乱闹得如此厉害,就在于其参与者多为中国人,并得到了部分沿海居民的支持。

倭寇的成分,古人早已是记载的清清楚楚,比如《明史·日本传》里就说:“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嘉靖实录》里也说:“盖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居十七也。而明朝抗倭专业书籍《筹海图编》中,更是列出了十四股倭寇的头目,这些头目全都是明朝人。现代学者陈懋恒的《明代倭寇考略》,更是汇集了数十种史料和地方志,对倭寇的成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而在本书中,倭寇的头目依然主要是明朝人。

其实,当时沿海居民之所以乐于落草为寇,与日本人勾结,并非是由于他们秉性奸猾,而是实在是明朝的海禁政策断了他们的生路,让他们无法养家糊口。就以倭乱最为严重的浙江为例,浙江是个什么情况,俗话说的好:“七山一水二分田”,浙江的地形地貌就注定了他无法成为传统的农业大省,而必然要走以海上贸易为主的发展模式。所以倭寇的屡屡进犯还是和朱元璋有很大的关系,主要因为他海禁造成的。

明初朱元璋因为其对沿海居民支持张士诚的愤恨,再加上其偏向农业的治国理念,朱元璋不仅给江浙两省施以重税,而且还厉行了“片板不得下海”的海禁政策。这让素来以外贸商业为生的江浙百姓立即陷入了贫困之中,而到了嘉靖年间,由于明朝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对外贸易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因此,江浙沿海的居民就开始铤而走险出海走私。其中胆大的,更是如王直那样,成为称霸一方的大海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