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在工资构成中或将淡化,最终会实现按劳分配吗?你对工资构成有何建议?

百姓茶馆话人生


教师职称的评定,让很多教师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教学工作量是一样的,教学水平不分伯仲,就因为名额少,只能有人评上挣的多,有人没评上挣的少。这是产生教师之间评职的重要矛盾之一。如果将职称在工资构成中逐渐淡化,把教龄、学历以及日常工作的业绩考核综合进去,那么能更好地体现在按劳取酬,不能一职定终身,这让后面的教师还有什么动力和积极性呢?

老教师的作用不可小觑,他们是年龄大了,体力、精力、创新力都不如中青年教师。但是不可否认他们曾经也年轻过、曾经为教育事业奋斗过、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奠基石。为什么到了评职称的时候,不优先考虑他们呢?在工作年限这方面,应该倾向于老教师。

另外,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普遍较低,高级职称的名额少,业务培训机会也少,工作环境差,不少乡村教师因工资待遇无低及职业发展前景黯淡等原因,而选择另谋职业,教师队伍的匮乏,使得生源流失,乡村教育陷入尴尬的境地,职称评聘在政策上也应优先于这些乡村教师。

很多教师辛辛苦苦在教学一线工作了大半辈子,黑发染霜,一身的职业病,在退休的时候只是一个中级职称而已,对此,很多教师感到十分无奈,评职难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如果公平、公正、透明度方面再不得保证的话,难免引起教师们的不满。

我是月亮姐姐Nancy,感谢友友们的精彩评论、热情点赞、温馨关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月亮姐姐Nancy


我是坚决支持取消职称的。教师工资就按学历,按教龄划分档次,每档工资相差不用过大,适合同工同酬的分配原则。至于如何奖勤罚懒,可以按照所谓的德能勤绩进行考核,公平,公正,公开,奖励的经费当然是在绩效工资中扣下的百分之三十里出。这样教师的收入差距不会过大,怨气就会少很多,气顺了,反而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现在的状况是,教师之间相互抵触,相互猜疑,妒忌,搞得人心惶惶。尤其是一年中评职称那段时间里。


猫哥162604536


虽然目前教师工资依然按职称的高低发放,而且差距巨大,但是相信不远的将来,教师职称在工资构成中将被淡化,最终会实现按劳分配。原因在于:

一、201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各地教育单位在2016年全部实行养老保险制度,也就是说教育上2016年之前退休的和2016年之后退休教师所拿退休金相差巨大,虽然专家们说保障事业单位退休“中人”的退休待遇不降低,但实际来看,2016 年以后退休的教师所拿工资几乎和企业退休工人的工资差不多,不知道是否像专家说的那样,在制度完善后给补齐。

但是到底补不补,补多少的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企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并轨已成事实,但是问题是教育上一直以来工资的发放并不像企业那样按劳分配,一直以来都是按职称和教龄的高低来分配工资的,这就造成很多老师在贫穷中煎熬一辈子才换得退休时相对高一点的退休工资。

例如,目前教育上教师工资的职称高低依然决定着教师工资的高低,大多数教师新入职时不过2000左右的工资,工作十年后晋升为二级教师才有望突破3000,而之后再工作漫长的二十年才有望晋升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后才有望突破4000-5000左右的工资待遇,而此时也意味着即将退休,很多老师在教育一线工作一辈子能拿4000多元钱的工资总数不过短短几年,大多数时间只能拿3000块钱左右,这和某些企业高级技术职工比起来确实太穷了,如果退休后工资又回到2700左右的低工资时,则意味着老师一辈子平均工资3000左右,这和当下人们的消费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也未免太低了。

因此,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企事业养老金并轨制度进一步完善后,教师职称工资将会被淡化,教师在职期间的工资将大幅度上涨,并实现按劳分配,保证广大教师的生活水平和工作积极性。

二、教师职称与教师工资挂钩一直以来饱受诟病,教师职称改革从未停息,而淡化职称工资的呼声最高,而按劳分配的制度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支持,但前提是教师工资要涨到相应水平才能实施开,因为如果按劳分配,广大老教师可能会因工资低无法保证生活。

三、说到对教师工资构成的建议,目前教师工资由薪级工资即职称工资、教龄工资、绩效工资、岗位津贴、地方补助等部分构成,而其中占比最多的就是职称工资,这也造成广大评不上高级教师的工资一直居于低水平。小徐老师建议,大幅度降低职称工资的差异,提高教龄工资,保留绩效工资,鼓励多劳多得,鼓励广大老师长期稳定任教之心,相信这样的工资构成会更有利于广大教师提高工作积极性,为教育事业不余余力的奉献终生。

广大一线教师们,您们怎么认为,欢迎补充交流。


指尖教育帝国


目前,教师职称是造成教师工资差异过大的主要因素,破坏了按劳分配的公平性,已为广大教师所诟病;从长远来看,职称工资制度必将被时代所淘汰。

目前编制内教师的工资虽然由薪级工资、教龄工资、职称工资、绩效工资四部分构成,但其中差异最大的是职称工资。薪级工资差距不算太大,教龄工资更是5元、7元、10元的差距而已,绩效工资各地发放的标准不一,有些地方仍是按职称来分配的。职称工资是造成教师工资差距大的主要因素。

虽然淡化职称工资的呼声很高,但每次调整工资,虽然宣传的是平均数,但实际上仍然是按职称调整,这样,越调整,职称之间的工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发放一些生活补贴之类的也是按职称来发,以取暖费为例,同一地区同一单位,高级职称的教师能发两三千,低级职称的只有一千多点,差距非常大,也非常不公平,被人调侃“高级教师更怕冷”,这些奇葩的现象看来甚至就像是笑话。可以说,职称工资制度极大地打击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由于职称工资的差异,晋升职称的竞争也就愈来愈激烈,职称评审过程中产生的不合理不公平现象也比较多;职称评审也耗费了教师大量的精力和心力;职称制度又是缺乏动态管理的终身制度,其弊端已经越来越明显,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职称工资制度必将迎来改革,终将淡化,终将被更加公平合理的制度所取代。

戚老师认为,缩小职称工资差距,大幅提高教龄工资的比例,绩效工资分配制度要更科学公平。社会在进步,公平透明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所有制度设计最终将指向多劳多得,体现付出和收入之间的公平性;同时多向教龄倾斜,以鼓励教师终身从教。

我是“初中语文戚老师”,感谢您的关注阅读,赞同就请点个赞吧!


初中语文戚老师


我个人非常支持教师职称在工资构成中淡化,而支持按劳分配的工资结构化,下面我来谈谈我个人观点。


首先,对于一个高级职称来说,可谓是拼搏一辈子,到退休还有很多老教师没能评上,很寒心,而自己的努力付出也很多,如果教师职称将在工资中淡化,实现按劳分配,我认为是非常有利于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提高。

其次,我认为工资构成中,主要以按劳分配为主导,职称和工龄为辅发放,为了评职称,各种条件的评审,很容易造成其中环节的不公平公正,所以作为一名年轻人教师希望能够按劳分配为主。



最后,能者多劳,能者多分,我不希望辛苦了一辈子的教师因职称而寒心,而是用自己的幸幸苦苦的付出收获到的。


小学音乐时老师


敢问题主,工资按劳分配,怎么定?

劳,应该包括劳动量和劳动效益吧?先说劳动量,教育工作加教学工作加管理工作加后勤保障工作,都有劳动量,咋衡量?

单说教学工作,备讲辅批考评补改,这些环节的劳动量,又咋称量?再者,乡镇所在地以上学校,大班额及超大班额比比皆是,超过百人的班级也不是个例,在村小,10人以下学生的教学班,为数不少,这劳动量,又咋区分?

再说劳动效益,常规工作完成的有好有坏,教学质量有高有低,教师工资与"劳"的效益,又该咋对应?

综上,老生以为,呼吁缩小职称工资差距没错,轻言以工作量大小发放工资,只能是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刚上班时的共同心理,过过嘴瘾罢了。

建议,敬业乐业加精业,吃透晋升职称文件细则,实干加巧干,早日晋升职称,这是王道。

悟空问答,老生参与。个人观点,欢迎文明交流,言语粗俗者敬请自重并绕行。



老生畅谈12


那些说拿了高工资的老教师不该拿吗?你以为他们没有年轻过没有奋斗过?我自己教过十余年双科,最多教过63人的五年级双科。毕业班也教过十余年,那时候的干劲是实实在在的。班主任费7.5元,拿了将近二十年七块五的班主任费,工资一两千也拿了二十年左右,难道老了多了一级半级的有什么不公平吗?将来每位教师都有老的时候。不能因为老了就忘记了曾经的付出,就得拿最少工资。那流血负过伤的老兵国家就该不管不问了呗!


自由女神321


在中国教育界,评定职称以决定教师待遇的唯一途径。在过去长期的历史岁月中,是指引教师奋勇争先的不二法宝,广大教师为了评上高级职称,除钻研教学外,还参加各种培训:外语、计算机应用、优秀论文都不可或缺。成就了许许多多的教学专家学者。时至今日,它的缺点也不断被放大,甚至成了影响教师努力工作的重要因素:第一,高级职称的名额很少,占10%左右。中级职称占40%,50%是初级职称。一且各职位定员定额,长期不变,中、初级职称的人要想突破,难上加难,而高级职称的人,一旦获得,终身不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工作岗位的变化,一些高级教师的作用甚至比不上中初级的教师。第二,不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僵化而缺少活动,职称终身制(待遇)使一些获得高级职称的人失去了奋斗的方向,和尚撞钟过日子。干多干少一个样,严重伤害青年教师从教热情!(时间关系,待续)


拼搏支撑


关於职称的讨论在全国范围之内已进行了很久,对于职称的诸多垢病多数人基本上已形成共识:就是职称伤了广大教师的心,特别是职称的终身制更是使社会主义同工同酬,多劳多得的分配基本原则受到严重破坏,进而成为笑柄,是滋生腐败产生社会矛盾的温床,职称必须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为此,在今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中央主要领导都作了明确讲话,大家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至此仍有少部分人提出不同意见,主要是晋为高职者,我们应该拍拍心口想想为了少数人既得利益能让多数人终身痛苦吗,可以换位思考一下不就明了啦。

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教师从教的初心是什么,是为职称吗?教师立身的使命是什么,是获取金钱享受吗?显然,这种功利拜金主义的思想是极端错误的,与新时代党对老师立德树人的要求背道而驰。


俯首儒牛309


前几个月我对教师职称是肯定态度的,也写了一些观点,也批评了一些否定职称的言论。最近有机会回到工作过的几所学校,接触到了许多同事和领导,言谈中也聊到教师职称问题,没想到一谈到这话题都愤愤不平,有些甚至骂爹骂娘,促使我改变了以前"肯定"之观点。现在教师职称变味了,就说这么一件事吧,与我一起战斗的一位同事非常优秀的,要说教学水平业绩资历都没得说的,但就是没法晋升高级,什么原因呢?没指标,学校里已有高级教师数目是饱和的,退一个才能补一个,而目前没有退的,也无法有指标,其他什么二级一级职称也是如此,一个大学本科生入校以8年了,由于没指标仍是初级~,职称在这里成了一潭死水,教师意见大,领导意见也大,一位领导说,我校教师一百多号人,各段职称都饱和了,偶尔来一个指标不够用,争的"头破血“,我给谁呀,职称已严重干扰了学校工作。听到了这些看到了现实,我无语了,我在想,职称初心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