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鄭重而深情地,對待世界

“你知道……一個人感到非常憂傷的時候,他就喜歡看日落……”

你長大了嗎?你變成大人了嗎?

今天你心裡想的最多的是工作?還是房子?還是錢?

你焦慮嗎?擔憂未來嗎?


《小王子》:鄭重而深情地,對待世界


《小王子》是法國作家聖埃克絮佩裡寫的一部童話,是一部寫給“還是孩子時“的那個大人看的文學作品。它用簡單、帶有淡淡憂傷的筆觸,寫出了深刻的哲理,讓許多大人反思、羞愧。

小王子來自B612星球,在他的星球上有兩座活火山、一座死火山,後來長出了一朵玫瑰花,他不懂得怎麼愛他的玫瑰花,於是某一天他疏通了火山、拔掉了剛長出來的猴麵包樹幼苗、給玫瑰花澆了水,然後離家出走了。

他去了很多個星球。他見到了沒有臣民的國王、沒有崇拜者的愛虛榮的人、為了忘記因喝酒而生的羞愧所以不停喝酒的酒鬼、不停算賬的佔有星星的商人、不停點燈的點燈人、沒出過門的只寫永恆事物的地理學家,最後他來到了地球。

他見到了五千朵玫瑰花,原來他的玫瑰花不是獨一無二的。

他馴養了狐狸。

什麼是馴養呢?就是建立感情聯繫。孩子在一個布娃娃上花了很多時間,她對他們來說就成了很重要的東西。

要是你馴養了我,我的生活就會變得充滿陽光。我會辨認出一種和其他所有人都不同的腳步聲。聽見別的腳步聲,我會往地下鑽,而你的腳步聲,會像音樂一樣,把我召喚到洞外。

還有,你看!你看到那邊的麥田了嗎?我是不吃麵包的。麥子對我來說毫無用處。我對麥田無動於衷。可悲就可悲在這兒!而你的頭髮是金黃色的。所以,一旦你馴養了我,事情就變得很美妙了!金黃色的麥子,會讓我想起你。我會喜愛風兒吹拂麥浪的聲音……

原來玫瑰花馴養了他。原來他的玫瑰花對他來說是獨一無二的。他要回他的星球了。

狐狸說,他仍然得到了,是麥田的顏色。

《小王子》:鄭重而深情地,對待世界




每次重讀《小王子》,總能讓人心裡重新幹淨一次。我會發現我焦慮的、擔憂的,於我的生命而言,於我自身而言,不值一提。

人“沒有根,活得很辛苦“,大約真是因為沒有根,靈魂漂泊不定,所以想要更多不屬於自己生命本身的東西,於塵世中努力抓取俗物:權力、崇拜、羞愧、金錢、規則、永恆……捨本逐末,繞著圈兒地追逐”快樂“。正是梁漱溟所說的“逐求”

梁漱溟《三種人生態度——逐求、厭離、鄭重》中言,人生第三種態度——鄭重,“其一,為不反觀自己時——向外用力;其二,為回頭看自家時——向內用力。“

而未曾回頭看而自然有的鄭重態度,即兒童天真爛漫的生活。兒童能夠全身心地專注當下,一心一意,無前無後,“一味聽從於生命之自然的發揮“

。孩子會為一樣東西廢寢忘食,當他們專注於一件東西時,不思前想後,不考慮利益,不考慮時間,全身心的投入。

當我們成長為大人時,更多的滿心都是利益、計算,如今更是流行時間管理——每一分每一秒都要使之回報率最高。

然而於生命本身而言,重要的卻總不是這些東西。它們或許是途徑是手段,但絕不是目的。

《小王子》:鄭重而深情地,對待世界




你也許想說,難道成年人應該跟個孩子一樣,什麼都不計較,一味沉醉於自己世界中重要的東西嗎?那樣的話,置他人於何處?置責任於何處?

但,我們的傳統文化已經給了我們答案——儒家。成年人的鄭重,是“自覺的盡力量去生活“。不為權力不為名譽不為外界規則,去想自己的本心、所在乎的東西,然後不為世俗慾望所動,積極主動地生活。

而一個人在乎的東西,表面看,也許是錢是權力,但往往深層裡是為了得到尊重得到重視得到感情聯繫得到自我實現。

狐狸說:

只有用心才能看見。本質的東西用眼是看不見的。

臨別時,小王子對“我“說:

“當你在夜裡望著天空時,既然我就在其中的一顆星星上,那麼對你來說,就好像滿天的星星都在笑。只有你一個人,看見的是會笑的星星。“

有時你是否得到一些東西,如感情如尊重,不是在於你是否努力地爭取過,不是在於別人是否慷慨地給了你,而是在於你怎麼看待它們,還有你的心是怎樣的。

忽然想起《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中蕭平章說蒙摯曾說過的一句話:

世間固然有陰邪不公,令人煎熬苦痛,但立身方正之人心底的安寧,又豈是宵小之輩所能體會的?

同樣,也許不失童心、堅守本心、追求真正想要的東西,這些在今天會很難,也許會遭人冷眼、鄙視,但是內心堅定、有心之所向的人心中的安定和坦然,又豈是那些隨波逐流之人所能體會的呢?認真地深情地對待這個世界的人眼中的愛和美,又豈是那些匆忙奔波追名逐利之人所能欣賞到的呢?


《小王子》:鄭重而深情地,對待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