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风靡一时或被大量使用后被证明是有严重危害的事物?

万航林


提起历史上风靡一时的事物,人们经常会想到毒品,而五石散可谓中国最早的毒品。五石散是东汉张仲景发明的,在《伤寒杂病论》中有记载。所谓五石一般指石钟乳、石硫磺、白石英、紫石英和赤石脂。

五石散真正风靡一时名声大噪是魏晋时代,提起魏晋时代,大家会想到魏晋风度,潇洒不羁,放浪形骸等等。五石散就是使魏晋名士腐化堕落的催化剂,他们经常聚会嗑药,而五石散被广泛用于聚会场合,据传竹林七贤等魏晋名士喜欢聚会饮酒后一丝不挂上街裸奔,这也是服用五石散之后的典型表现。

五石散最初是作为药品使用的,主要治疗伤寒。魏晋时期何晏对五石散的配方进行了改良,大力倡导服用五石散,作为壮阳春药,后来逐渐演变成保健养生的常用药品,被寻求长生不老之道的民众竞相追捧,一发不可收拾,药品变成毒品。

五石散服用之后燥热无比,浑身出汗,长期服用会让人神经错乱甚至中毒而死,这导致魏晋时代的士大夫阶层普遍寿命较短,也不乏王弼这样年仅24岁就早夭的。从一开始的个人私下服用到群体性的大规模社交服用,成为全社会的流行风尚,五石散就这样祸害了中华文明几百年。


思享书院


有两种药物,曾经被视作是济世良方,但是最后却被证明是毒物,并且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混乱。

第一种药物是从鸦片之中提取的。可别把鸦片当成洪水猛兽,实际上它在医学上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尤其是在缓解慢性疼痛。但是鸦片类药物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上瘾,这也成为了医生和药剂师们最头疼的一个副作用。

1897年,大名鼎鼎的拜耳公司的药剂师霍夫曼将由醋酸酐和吗啡合成的二乙酸吗啡制成药物,并于次年投放入市场。这种药物的镇痛效果比吗啡要强4-8倍,且无明显副作用。于是,这种药物的主打广告,就是“不会上瘾的吗啡”。

效果是明显的——短短两年,这种药物就席卷整个医药行业,除了被用来解除恶性肿瘤带来的疼痛以外,它还被用来治疗哮喘、肺炎甚至是抑郁症,连意大利的精神病院都开始用上了这种神奇的药物。于是,它的名字被人广为传颂——“Heroin”,中文译名为海洛因。

1910年,已经被大量药理学试验证明其具有严重的副作用和更强烈的成瘾性的海洛因被永久清退出药物市场。然而,在另一个市场——毒品市场,它却永远是最炙手可热的明星。

第二种药物则是用来缓解妊娠期妇女的妊娠反应的反应停。这种药物也是因为其效果好、副作用小而在战后一段时间内被西方妇女所青睐。然而十个月后,当她们发现自己生下的孩子全都上肢短小、如海豹一般畸形的时候,一切都太迟了。

中国老祖宗的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可惜,从没被人好好理解过。



青言论史


铅汽油以及氟利昂

很凑巧,这两样东西的发明者都是同一个人——小托马斯·米奇利

铅汽油里加入的四乙基铅和冰箱中加入的氟利昂都是为他所造——四乙基铅虽然提高了汽车发动功率,却使无数人遭了铅中毒的危害;氟利昂虽然是完美的制冷剂,但却破坏了臭氧层,促使温室效应不断加剧,破坏了生态圈稳定,乃至米奇利被称为“历史上杀戮最多的个体”的化学家。


当时为了解决汽油在汽缸中燃烧速度大于正常值,会发生“爆震”,既耗油又容易烧坏汽车引擎的问题,米奇利通过6年的研究,最终发现了——四乙基铅,这种可以解决暴雷问题,还能提高动力的物质。


不过由于铅的危害性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米奇利为四乙基铅改头换面,取名为:乙基,刻意避开了“铅”,然后加入到汽油之中。


可是,纸是保不住火的,铅的毒性很快显现出来。1924 年,汽车公司里的15 名四乙公司的工人因铅中毒死亡,35 人终身残疾,媒体的跟进报道令铅汽油的推广大受打击。


为了让人们相信铅汽油是无毒的,米奇利当众做了一个实验表演,以此诱骗人们。

他一边大谈四乙基铅的安全性,另一边把一杯四乙铅汽油放在鼻子底下大吸一口,还向媒体吹嘘自己每天都这样闻着,但是身体依旧很健康。

在这个欺骗实验下,铅汽油又再次大卖起来了,直到1986年才被美国政府所禁止,而在此期间无数人因此而中毒,导致身体瘫痪,甚至是死亡,米奇利自然也没有免去铅中毒的危害,他的肺自此一直有问题,晚年的时候还落了个半身瘫痪的结果。


至于氟利昂,它被科学家发现比二氧化碳分子强一万倍左右——这被认为是 20 世纪最糟糕的发现。


观妙历史


【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我是老泰迪】


导语: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现代女性为了追求美都会精心化妆半小时,而化妆一个小时的也大有人在。可是在18世纪的欧洲,女人们为了追求自然美可以说是疯狂到了极致,而她们的“疯狂”,在现代人看来可以说是非常残忍了,且往下看!

“妓女”才化妆

18世纪的欧洲,上层社会的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妓女”才化妆,这也就导致了大量的贵族女人不好意思化妆;可是不化妆就等于说是素颜朝天,素颜也就意味着把自己的缺点暴露在外人面前;这些贵族女人们仗着家里或者老公有钱,有封地,整天啥工作也不做,跟着老公出席各种酒会,约上流人士开各种派对,每天要见各种各样的贵族女人

俗话说得好,这男人见男人,丝毫不忌讳;可这女人见女人就不一样了,各种攀比,各种炫耀。

说到这里,再结合上文“只有妓女才化妆”,说明了18世纪欧洲贵族一个问题,大家每天都在攀比(女人比的最多的无非就是脸蛋,身材),所以大家都很在意自己的脸蛋,自己的身材;但是又不能化妆,这可怎么办?难道直接将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吗?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俗话说的好,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8世纪的欧洲女贵族圈中很快就流行起了几件丧心病狂的操作。

“病态”自然美

这不能化妆,比的就是素颜;所以欧洲当时很多贵族女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比别人白,比别人阴柔,竟然在每次出门前将吸血的水蛭放在自己的身上吸血,以求病态的“白”,这种白其实就是脸色惨白;这种做法似乎很残忍了,但是更残忍的在下面,当时有人提出吃少量砒霜能变白,于是大家纷纷开始效仿吃砒霜,为了变美可以说是不择手段啊!这要是放在现在,砒霜这种毒药我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碰,谁还会想着主动去吃?

在欧洲贵族圈中还有一种追求“脸蛋”美的行为,虽不残忍但也是丧心病狂了,某些贵族在面见朋友前都会刻意用牙齿使劲咬自己的嘴唇,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嘴唇更有“血色”,更好看。

危险的“极致身材”

提完了“脸蛋”,让我们将注意力转到身材;在封建的古代社会,中国女性为了满足“美”的需求,可能从小就要进行“缠足”,这种变态的做法在现在是没有了,但是不乏有很多百龄老奶奶都有过这种无奈的“经验”;这种“缠足”的行为放在欧美那边,就相当于“束腰”的行为,18世纪的欧美贵族女人为了追求完美的身材,从小就穿紧身束腰直到长大,但长期束腰会导致什么结果呢?两侧肋骨受到挤压,内脏受到挤压,这要是放在现代,哪个父母愿意让自己家的宝贝女儿从小接受这种残忍行为?

这还不算,有些女性为了追求极致细腰,竟然主动服用“寄生虫”,以此来实现减肥的目的;也因此在当时很多欧美女贵族虽然吃东西不增肥,但是后期都因营养不良而死去。

结语:

上述所提到的方法在现代人看来那是非常震惊,谁敢信这些丧心病狂的操作在18世纪的贵族圈中非常风靡?也因此啊,当时很多女贵族寿命都止步于35岁,一旦开始迈入中年,身上的毛病就会接二连三呈现;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些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这疯狂的追风行为怎么能停下来?


老泰迪讲历史


X射线滥用问题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发现了X射线,很快就被用于医学检查,并随后迅速全世界推广。

我们今天知道X射线会给人体带来辐射伤害,如果剂量过大会导致基因突变、死亡甚至癌变,当时的人并不知道。当年X射线被发现后普及太快,不仅医学领悟,甚至在选美比赛中,都会用它来拍摄骨骼片,来显示人体美。没有防护不考虑射线剂量的照射很快给人类造成了灾难。

第一批使用X射线的医生最大的受害者,很多医生手臂手指癌变,不得不进行截肢。

相传,在某一年的放射学学会宴会上,餐桌上的菜很少人医生吃,不是菜的原因而是因为很多医生被截了双手,动不了餐具。

在X射线的故乡德国,专门修建了一座纪念碑,用来纪念因此殉职的医生。





鹏哥哥看世界


人类认知一个事物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在认识到事物本质之前,人们总是习惯性的抱着乐观的心态,接受这些事物,利用这些事物。在人类历史上,就有很多的东西一度风靡一时,被人民群众所使用,但是后来却被发现是有害的。

1、鸦片

过去的几千年中,鸦片大多时候被人们看做是一种灵丹妙药,甚至被当成一种神物。

19世纪初,欧洲的商品出口到印度等国,然后在印度购买鸦片;把印度鸦片卖给中国,然后再从中国购买丝绸、瓷器和茶叶等,运往欧洲。这就是邪恶的三角贸易。

到19世纪后期,大约有400万以上的中国人吸食鸦片。林则徐虎门销烟,无疑是顺应民意、大快人心的爱国行动。但鸦片在当时的中国并未禁绝。

鸦片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痛下决心,采用一切强制手段消除鸦片隐患,鸦片这个魔鬼才终于结束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生命。

由于国际毒贩的渗透,近些年来中国又出现了一些瘾君子,国家加大了打击力度,希望每个中国人都牢记历史,反对毒品的侵害。

2、束腰

说到束腰,就想起了小说《飘》里的描写:郝思佳使劲抓住床柱,要女仆拼命帮她把腰束得再细一点。还有《加勒比海盗》中,女主角因为胸衣过紧晕倒,掉入海中被杰克所救的情节。

16世纪至19世纪,欧洲一直流行束腰。欧洲的女性们觉得,束腰使得胸部更丰满,腰肢更纤细。所以那时,暂时性昏厥是聚会中常有的事。

束腰会改变人的肋骨骨骼,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厌食等,严重的甚至致死人命。直到1910年,欧美女人才在细腰和活命之间选择了后者,女子的腰围总算回到了比较合乎生理健康的尺寸。

3、碳酸饮料

20世纪八十年代,饮料业逐渐在中国发展起来。以可口可乐、健力宝等为首的碳酸饮料,是早期大受欢迎的饮品,口感刺激,让人不禁上瘾。

我有一个亲戚,因为是独生子女,他的父母便从小娇纵,经常买饮料给他喝。从小喝着饮料长大的他,现在才25岁,满口的牙就软倒了,吃不了硬东西,还经常发生蛀牙。

查了资料后才知道,原来碳酸饮料会使牙釉质变得薄弱,造成永久性损坏。所以,有孩子的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少给孩子喝碳酸饮料。

4、糖精

小时候,冰棍是很希奇的,夏天吃着,冰冰甜甜,甚是舒爽。那时的冰棍,里面加的是糖精,而不是糖。那时人们把糖精当成糖的替代品,并没有认识到其毒害。

其实,糖精是有机化工合成产品,对人体无任何营养价值。如果食用较多的糖精,会影响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

幸亏那时人们生活紧巴,小孩子偶尔才能吃上一根冰棍,影响不大。

5、含铅煤油。

曾经被作为卖点被煤油公司用了20年,危害了数亿人的生命和康健。

6、石棉

是一种硅酸盐类矿物,天然呈纤维状,因此得名。石棉不怕火烧,中国古代就有将石棉织成“火浣布”的记载,据说这种衣服很神奇,脏了不需要水洗,用火烧一下就可以光洁如新。而在工业化社会,石棉经常被用于制作建筑物中的耐火材料,例如防火门、橱柜和墙壁夹层等。

尽管具有耐高温的优异性质,但石棉作为建材有一种致命缺点:致癌。

7、脑叶白质切断手术。

20世纪50年代,这是一种治疗精神疾病的手术,虽然风靡一时,但是效果还颇为惊人。只是术后这些病人都是变成了如同傻子一样,只是没有了精神疾病。在那个年代,手术精确度极差,因为无法开颅,医生只是凭借自己的经验进行切除。

8、重金属铅。铅是一种重金属,对人体是有毒的,但是铅在数百年前却是一种化妆品。铅虽是一种化妆品,但是它却有这美肤的功效,所以在百年前,铅粉是一种化妆品。那时的女性,没有铅粉是不敢出门的,事实上科学证明大量接触和吸收铅元素是会中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