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教育孫海牧:線上標準化,線下個性化,OMO天然適合國際教育

三立教育孫海牧:線上標準化,線下個性化,OMO天然適合國際教育

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行業的正常進程。當全球8.6億學生,別無選擇地通過在線方式參與到學習中來的時候,彷彿一夜之間,OMO成了線下機構再次圖強的利器。一些資深的業內人士,認為OMO更多隻是一個概念。而許多教育專家們,也發出了“不要因為疫情就放大在線教育”的觀點。到底孰是孰非?

目前,全國各地復工開學在即,疫情後,教培行業與機構,會讓OMO落地生根嗎?線上的教培機構也會來線下擴大戰線嗎?近期,三立教育創始人兼CEO孫海牧談到了三立教育在疫情前後的變化與思考。

01

疫情讓線上標準化教學優勢凸顯

此次疫情被迫讓許多教培機構轉型線上,相比於被迫轉型線上的機構,三立卻顯得從容得多。早在2016年,三立教育就推出了線上教學,積累了豐富的在線教學經驗,為三立的線上教學奠定了基礎。孫海牧透露,在疫情之前,三立有20%的學生通過線上進行授課學習,在技術上、課程上、教研上,三立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在疫情期間,三立推出了線上SAT培訓課,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歡迎。“此次疫情反而加速了三立教育課程在線化的進程。”

孫海牧表示,對於學生來說,線上教育最大的好處就是開放性,一個開放性的平臺,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評判老師水平的高低,而三立一向以教學水平和團隊師資力量強大而著稱。“在線上,三立可以獲取原來在線下獲取不了的學生,同時也能提高運營效率,因此三立會積極探索線上模式。”同時,孫海牧認為,擁抱線上並不意味著三立並會放棄線下模式。“我認為其實更好的結合線上線下才是真正的出路。”孫海牧說,三立目前正在嘗試做出一個適合線上模式的服務模型,實現在線課程的標準化,目前已經初見成效。

在孫海牧看來,國際教育中80%的教學內容是可以實現標準化的,在線教育,可以很好地實現標準化的授課,這無論對於老師,還是學生,還是家長,都非常有價值,因為可以讓學生和家長免除許多路途奔波的時間,而線上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學工具的增加,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老師的教學效率和效果。事實上,疫情期間,三立旗下的星馬教育,有60%的學生通過線上的形式進行學習。據星馬教育上海總校長徐盼介紹,星馬的老師與家長和學生對授課形式進行了溝通,大家非常希望,在疫情結束後,星馬能夠繼續保留線上授課服務。

02

個性化教學是國際教育的“試金石”

在未來,三立的教學模式將會是線上線下相結合,實現“標準化+個性化”的效果,靈活化的教學方式,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教學需求。當前中國的國際教育,更多以應對國外的各類考試為主,對於大部分學生而言,這些考試與國內的考試還是有很大的區別,更加的個性化也是這類考試的特點之一,這就需要老師根據學生的特點,針對性的進行指導。線上能提供標準化的教學基礎,而線下的個性化提升,就如同淬火一般,幫助學生們找到自己的方法。

針對當前火熱的OMO話題,孫海牧表示,“OMO對每家機構都是一個獨立的問題,要研究清楚自己的產品矩陣模型,最核心的競爭力會不會因此受到影響?自身提供的產品是什麼?營銷模式是什麼?獲客手段是什麼?渠道和成本又有哪些?想清楚這些問題,你就有了自己的OMO模型。”相比於K12,國際教育提供的服務選擇,更簡單,更直接,以課程和出分效果來贏得家長。此次疫情,也是一個契機,將會加速行業整合。對於一向強調師資力量,並且在SAT領域耕耘11載,並且有顯著領先的三立教育來說,個性化的實現,顯然更有機會。


03

國際教育形態正在改變,三立將推出全新產品與服務

談到疫情對教培機構的影響,孫海牧說:“疫情確實會在一段時間內,對國際教育的發展產生影響。比如,今年3月和5月的SAT考試被取消,但從長遠來說,用戶對優秀的海外教育的需求是會一直存在的。教育的形態可能會有所變化,但市場和需求會長期存在。”三立與國際學校的關係,是一根鏈條中的上下游的關係,三立在鏈條中定位,就是為希望接受優秀國際教育的學生,提供專門的考培服務。相比於K12,國際教育提供的服務更直接,更明確:以成績來贏得學生和家長。

除疫情帶來的環境變化,近年來,國際教育市場的用戶也在發生著改變。目前,國際教育的用戶人群不斷豐富,並已出現年齡前移的趨勢。三立也會順應時代與行業的變遷,推出新的產品和服務。比如,將大部分的教培服務標準化,提高運營效率,使更多的學生享受到優質的服務。如果說,國際教育原來是“走出去”,現在三立考慮的是通過包括線上在內的各種不同的方式將國際教育“帶進來”,實現國際教育裡優秀內容的“內化”。目前,三立正在與斯坦福教育學院團隊和硅谷頂級的科技公司合作,開發利用AI技術的個性化學習課程,服務未來的國際教育市場。

事實上,疫情期間,各家教培機構都在探索、轉型OMO模式,整個教培行業被疫情逼著向前進步,即使在疫情結束後,教育行業也回不去了。活下來的機構一定會OMO化,“OMO+線上”會成為教育行業的標配。純線下且無法轉型的機構,在疫情期間將被迫停課停學,大面積死亡,在疫情期間依舊能提供服務的,將會收割用戶與市場。

04

起於旺季,終於疫情,兩起內部糾紛即將落下帷幕

疫情對於所有的教培機構都造成了衝擊,但對於今年的三立來說,面臨的挑戰,不止於此。起於去年12月,臨近寒假的三立教育的兩起內部糾紛,一度讓三立教育非常被動,在堅持保證用戶、投資者和員工權益的原則下,三立教育最終度過了企業成長中的“至暗時刻”,並且為業務轉型和未來的戰略,更加明確了基調。

在國內疫情即將迎來轉折的時刻,兩起內部糾紛均出現了重大的變化。根據最新消息,3月初,原星馬教育CEO薛罡已經向三立發出道歉信,隨後,雙方和解。薛罡與三立之間的糾紛告一段落。而三立教育向全資控股的子公司時代焦點及前法人許軼發起的訴訟,已經由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受理立案,並向許軼發出傳票。

三立教育孫海牧:線上標準化,線下個性化,OMO天然適合國際教育

三立教育與時代焦點股東知情權糾紛一案已被立案(圖片來源: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官網)

“對於教培機構來說,今年將會是艱難的一年。但能夠通過疫情洗禮考驗的教培機構,將會更加強大,三立希望可以和所有的教培機構一起,共克時艱,迎接教培行業春天的到來。”孫海牧強調,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三立始終會首先保證家長和學生的利益。


注:《教培校長參考》的宗旨是:讓教培校長不再孤獨,讓教培行業更加美好。使命是:生產並分享教培乾貨,賦能併成就教培校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