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坦克造价几百万,为啥连几千元的空调都不装?战斗机有装吗?

大牛无形


坦克有装空调的!

不过,大部分坦克是没有必要装空调的,坦克里面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热。

先说不装空调的事情,这得从空调的特性说起来了。

先看一下空调的原理,要知道的一点是——空调中的蒸发器吸收热量,而冷凝器放出热量。放热是一个特别特别明显的红外特征。

在白天也好黑夜也罢坦克的红外特征是暴露坦克的首要问题

在这种状态下是保证成员舒服还是保证成员安全?显然是会选择安全。在安全的大前提下会移除坦克上所有没有必要的红外特征。因此还没有哪个国家在自己的主战坦克上安装一分体式空调。

再说个事情就是坦克里面到底热不热?



很多的人认为坦克就是一个大闷罐,到了夏天必定燥热无比。这是一般人对坦克的看法。

熟悉W君的读者应该知道W君当你是和某坦克厂有过一点点关系的。

当你W君还真问过这个问题“坦克里面太热怎么办?”

当时厂商技术人员几乎不假思索的直接说“开三防啊,三防就是坦克里的空调”。


现代坦克由于药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生存,一般都配备了三防系统。这个系统的一个核心就是乘员舱增压机构。通过压气泵将高于大气压的空气经过过滤器泵入乘员舱内。这样一般的情况下核生化物质就很难达到坦克内部。

这个三防系统的一个副功能就是可以当“空调”使用。由于基本上和室外温度相同的高压气体进入坦克内部后再由泄气通道排出。这本身就是一个降压过程,可以显著的带走坦克内的热量。

实测过,较为凉爽。

至于冬天,这个进气系统里面有个旁路,可以从坦克发动机汲取一点点热量。这样坦克内也不会冻的不行。

所以说坦克没有装空调但又有一个类似于空调的装置。

最苦的其实是很多简装备的步兵战车,那玩意才是闷罐车呢!


军武数据库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现在欧美新一代坦克都是有空调的,我国最新的99式坦克也有空调。

至于我国除了99式坦克其他型号,对不起,没有空调。

为什么没空调?

主要还是设计理念的问题。

我国坦克设计传承苏联模式,强调坦克是用来作战的,不是来享受的。

以59式坦克来说,无论驾驶、乘坐、作战都是很辛苦的,坦克兵要比步兵能吃苦才行。

以温度来说,坦克内部有很多高温的设备,尤其是发动机。

如果是南方的大夏天,59式坦克长期行军不能开顶盖,温度是极高的。

车内温度最高可以达到40多度,甚至50度。

而早期59式坦克别说没有空调,连电扇都没有,只有一个排气扇。

排气扇也不是用来为了坦克兵降温的,主要是开炮以后派出车内烟雾废气的。

萨胖一个朋友是老坦克兵,现在早已退休。他说当年南方拉练,一天下来他的鞋子里面都能倒出汗水来,全身连内裤都湿透了。

为什么会这样?

上面说了,就是设计理念问题。

59式坦克源于苏联T54坦克。苏联人认为坦克是消耗品,是作战用的,不是空调大巴。

士兵应该提高自己的忍耐力,适应战争的环境。

对于安装空调,苏联大部分领土都在寒带,不需要考虑夏天问题。即便深入南欧作战,南欧维度比中国靠北,夏天的温度不是很高,坦克兵还是能够忍受的。

同时,坦克内部空间狭窄,苏军坦克兵都是小个子,最低矮的空降坦克很多都招收蒙古人,因为他们个子矮,斯拉夫大个子挤在里面受不了。

这种情况下,空调不可能装在坦克里面。如果装在外面,会造成明显的红外特征,暴露坦克。同时,空调是很脆弱的,一旦遭遇哪怕轻武器和炮弹手榴弹破片,也容易被打坏,甚至起火燃烧。

还有,民用使用氟利昂的空调,不能用于军事作战。这种空调设备结构复杂,体积大、笨重,不耐严重的冲击和颠簸,极其容易出现制冷剂泄露的情况,维护很复杂。

目前世界坦克主要采用通过空气的压缩和膨胀过程的放热和吸热效应来制冷。

然而,这种方式不是我军传统柴油机能够提供动力,必须采用燃气轮机或者额外的辅助动力设备。

我军没有燃气轮机,在99式坦克之前也不可能为了士兵的舒适,单独安装辅助动力设备。

所以,包括96式坦克在内是没有空调的。

有意思的是,我国外贸坦克,尤其是出口到中东和南亚的坦克都是安装空调的。

这主要是那边温度太高,如果没有空调,坦克兵根本就不能作战。

然而,从99式坦克开始,我军也考虑士兵的舒适。

毕竟士兵舒适才能提高持续作战能力,提高坦克的作战能力。

2014年开始,我军在新式99式坦克的基本设计之初,就采用功耗低、体积小的高速稀土电机去驱动压气机和涡轮,解决了空调问题。

2014年官方媒体报道,中新网9月5日电 据军报记者网报道,让坦克驾驶员吹上空调,已不再是梦想。近日,总装装甲兵某研究所传来喜讯——新型车内环境控制系统首次应用于某新型主战装备,服务铁甲官兵,坦克驾驶舱内环境将得到巨大改善。



至于战斗机是安装综合环境控制系统,是超级空调。


萨沙



我国外贸VT-5坦克,红圈里就是坦克的外挂机…“菊座”说过:空调就是战斗力!此话确实是真理,坦克这个铁家伙理论上可以在世界任何区域作战,不论是北极皑皑冰雪,还是赤道闷热的丛林,有人的地方它都能去支援作战,但是坦克是由钢铁制成的,由于钢铁散热和保温性很差,这就使得坦克在极端环境下车内温度非常高达到了+60℃以上,热的没法待人…或者极低在-20℃以下,冷的像冰窖。由于客观的极端气温的存在,原则上是需要给坦克安装空调。
苏制T54/55这类老坦克
可没有空调…不但是它们直到1970年代之前的苏联所有型号的坦克都没空调,西方坦克也是在1980年代初才安装空调的。

坦克所使用的空调与我们民用空调没有太大差别,只是在耐用性和环境适应性上要比民用空调好一些,当然坦克空调“匹数大”制造价格在3000美元左右…既然是这样为何坦克不在1970年代之前就批量安装?
美军坦克也是在1980年代之后才全面安装空调的,M1系列坦克是将空调的内机和外机集成在坦克的车体内和车体外的,同时苏制T-80系列坦克也在这个时候开始安装空调,而早年间的T54/55/62/64/72 这些型号的坦克则没装空调,苏制坦克在欧洲温带平原上作战没感觉气候变化有多大…但是到了中东埃及、伊拉克、叙利亚…军队装备的苏制坦克由于没有空调,车内温度超过了55℃!在几次中东战争中有许多苏制坦克就是车内温度过高,人在里面受不了了最后被“无战损抛弃”。


这是因为坦克内部空间有限 ,大量的各种设备装置、武器弹药,再加上乘组使本来就有限的空间变成了和“沙丁鱼罐头”那样的拥挤,想要再安装一台“匹数”较大的空调已经根本不可能了!况且空调是分内外机的,外机是不能放在车内的,否则即起不到空气置换的作用又产生了极大的噪音!

第二点就是空调是比较耗能的,坦克的电瓶和发电机辅机功率都不大,所储备、所发的电能都很低,而坦克上的用电装置很多,比如:炮塔转动的“电液压驱动装置”和各种光学瞄准器材、通讯器材、照明…都要使用电,如果坦克再装上空调显然是与作战设备争电!在不影响战斗力,减少电力消耗的情况下也只能是不装空调。
第三点,反坦克导弹从诞生起“红外跟踪”就是它的主要制导方式,而坦克发动机所产生的废气就是它最好的红外跟踪热源,如果再有空调的外机产生的热源对坦克的隐蔽和消除红外线源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从坦克安全上来讲安装空调也是不利的。


随着现代坦克科技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先进器材也增加了很多,这些精密设备要求在比较合适的气温下才能较好的工作,如果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能影响到它们正常工作,坦克在寒区作战温度低可以利用发动机余热进行暖风提温,但是在热带地区作战车内温度甚至会高达60℃!这种气温不但设备受不了,人在里面用不了20分钟就得中暑,所以只能是使用空调降温,保障乘员的体能和设备的正常工作。

空调装与不装,是根据坦克性能所决定的,早年间的制冷剂都是“氟利昂”,家里有冰箱都知道冰箱在移动时倾斜角是不能超过45度的,否则就会引起“氟利昂”的泄漏,而坦克在战场环境下行驶倾斜角超过45度的次数会很多…所以早年间即便是装上了空调也会因为环境的恶劣而损坏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有了取代“氟利昂”的其它制冷剂,在加上坦克辅机发电量也有较大提高 ,给坦克安装空调也具备了物质条件,所以现代高性能坦克都已经将空调列为主要的“人性化设备”,装不装空调已经成为坦克是否高档的必备条件之一!


F-35战斗机的座舱,显得简洁明了。

战斗机的座舱也是要有温度调节的,因为高空中的气温非常低!比如:我们在电视上看登山运动员攀登“珠峰”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好莱坞二战轰炸机题材的影片当中,都能看到轰炸机乘组穿着B3飞行夹克,就是因为太冷了,8000~10000米的气温极低,甚至要在-30℃以下!如果不给座舱加温飞行员一会就被冻僵了,各种电子设备因为低温也会失灵。

所以,必须要把座舱调节到合适的温度才行,战斗机的温度控制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座舱环境控制系统”,座舱内的传感器会自动感受座舱内的温度高低,如果降低就会自动的使用电给座椅加热,一会座舱内就会达到合适的温度,如果感觉有些热,飞行员也可以手动使用调节扭来控制温度的升高。

总之,随着科技的进步,不论是坦克还是战斗机的工作环境都在往“人性化”方向发展,环境工程学和人机工程学的发展也使得坦克和战斗机的舒适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坦克和战斗机这类大型武器目前仍需要人去操纵和驾驭,只有保证人在操纵过程中改变和降低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人才能专心致志的操纵武器,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皇家橡树1972


一直很喜欢坦克,和一个坦克兵交流过,起码在我国的坦克型号中,从59、69、79到98、99、99A都没有装空调,目前我国服役的坦克也没有装空调。

之前去海军博物馆参观过我国最早的某型号潜艇,据讲解员介绍说那款参展潜艇里面没有配置潜艇官兵休息的床铺,官兵休息时就是潜艇上找个地方休息。要知道潜艇出一次任务短则十几天长则数月,比在坦克内居留的时间更长,不是设计者没有想到,而是根本没有这个空间。

目前我国在役坦克均没有装空调,当然不是为节约这几千元成本,原因如下:

1、空调狭小

坦克内部空间本身有限,一般有车长,炮长,驾驶员等三到四人,空调出风口无论对着谁直吹都不太舒服。况且空调必然带有外机,也就是坦克外围相当于背一个小背包。

2、空调外机发热问题

我们知道空调外机夏天吹出去的都是热风,比环境温度高了好几度,这样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极易被红外成像仪探测到,极大的增加了暴露的概率,容易沦为活靶子。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坦克本来就装配有强迫通风系统来保证空气流通,而且还有过滤器,可以防尘、防毒、防辐射尘埃,加装个小风扇比加装空调更实用。

当然在有些国家坦克是装了空调的,据说还有为了煮咖啡方便装了热水壶的,这也没啥技术含量的,愿意的也许还能安装冰箱、洗衣机,这有啥技术难点的?

战斗机则不一样,因为高空中很冷,以前的飞行夹克就是为了飞行员高空中保温用的,不过后来发明了战斗环境控制系统来保证飞行员舒适的飞行环境,原理和空调有区别,不是常见空调逆卡诺循环原理,而是利用冷热空气换热实现的。

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了,科普就到这里了,更多科普欢迎关注本号!


核先生科普


过去坦克不装空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坦克一般都有“三防”要求:防核、防生物、防化,在这种要求下,如果安装了空调,相当于给坦克座舱与外部空气开了一个口子,无疑非常容易导致坦克三防能力破功。近年来,在叙利亚战场上,ISIS等交战组织经常使用化学毒气攻击敌方阵地,如果没有有效的三防坦克和装甲车辆作为掩护,防守方就会很被动。

坦克首先是作战工具,其最先考虑是安防护的安全性

2、坦克内部空间非常小,加装空调系统将不可避免的使内部空间变得更为狭窄;尤其是很多苏式坦克,较西式坦克更强调低受弹面设计,如果安装空调,将使内部空间更加拘束。

坦克内部空间极为紧凑


3、民用空调系统将增加坦克安全隐患,民用空调体系大,而且制冷剂佛利昂容易泄露导致事故。

4、在冷车和隐蔽情况下,坦克空调制冷要将增加坦克的热辐射,加大红外信号特征,使坦克容易被敌方红外探测系统追踪或攻击。

5、习惯问题,原来苏式坦克主要是较冷的作战环境下使用,可以不用安装空调制冷。

我国出口型VT4坦克也安装了制冷系统

当前,一些天气比较炎热热带地区的坦克现在开始倾向于安装制冷设备,一般通过安装辅助动力装置,以压气机的形式来进行制冷。

综合来看,坦克不安装空调是过去历史时期的一些特定原因所造成,随着现代坦克技术发展,安装空调等环境控制系统,使坦克更适宜乘员驾驶作战已经逐步成为主流。


烽线丛谈


看了几个回答感觉没答到点子上。

首先坦克需要空调这是肯定的,有些论调说当兵是去打仗的不是去享受的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而且根本不了解情况。至于说不装空调是为了减少红外特征的,这个说法也靠不住。因为发动机排气口和散热口的红外特征可比空调明显多了,多它一个不多。我们看看坦克研发单位的科研人员怎么说:

当环境温度为32℃时, 舱内温度经常出现的是45℃, 驾驶员处可以高达52℃, 再加上人员呼吸与汗液的蒸发, 车内的湿度也相当高, 乘员的体温迅速升高, 甚至发生虚脱, 很难长时间持续工作。另一方面, 若电子仪器的工作环境温度超过60℃, 也将失去可靠性而使武器系统的战斗力开始丧失甚至瘫痪;

所以说装空调就是提高战斗力!不过坦克的空调还真不是说装就装的,能给坦克装上的空调也不是市面上几千块钱的民用产品能打发的。大家都知道民用的空调需要用到冷媒,先通过压缩机将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在冷凝器内降温至中温中压,在蒸发器内突然膨胀后,温度迅速降低,从而给室内环境降温。

坦克最大的问题是传统的空调无法装上去,有如下几个原因。

首先,因为坦克行驶的环境和公路不同,常常要在起伏很大的地形上机动,甚至要越过壕沟,因此颠簸、震动、大倾斜角度对坦克内来说是家常便饭。民用空调在这种环境下冷媒极易发生泄露,或者无法完成正常的工作循环。

另外,大国的坦克一般都要求有“三防”功能,传统的冷媒制冷空调除湿能力有限,根本无法满足“三防”的需求。

所以就要为坦克研制特殊的空调,即不依赖其他冷媒,只通过空气的压缩和膨胀过程来带走热量。但是空气做冷媒的制冷效率很低,必须用高转速压缩源才能把空气压缩到可用的程度。之前唯一靠谱的高转速动力源只有燃气轮机。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仅有M1A2和T-80U这两款燃气轮机动力的坦克有空调,采用涡轮式空气制冷装置。而柴油坦克发动机因为转速较低(2000-3000r/min),与空气制冷装置所需的转速(50000-80000r/min)严重不匹配,即使搞个变速箱也很难搞出这么高的增速比。这就是为啥全世界大多数的坦克都没有装上空调了,因为绝大多数坦克用的还是柴油机嘛。

一般的坦克只能有这么一个风扇勉强降降温

M1A2的坦克空调

那为啥我们外贸的VT-4、VT-5坦克,我们的99A也用柴油机,就都装上空调了呢?原因是我们搞定了一个东西叫:高速稀土电机。前面说了,之所以大多数坦克都不上空调,是因为只有燃气轮机的转速才能把空气压缩到能作为冷媒使用的程度。而如果用电的驱动空调的话,一般的电机根本没有这样的转速能满足要求。而稀土电机则不同,它可以轻易达到每分钟几万转的转速,所以用来它驱动空气制冷的空调压缩机是可行的。不过因为这个技术突破的比较晚,老99、96、59的坦克兵就无福消受了。。。

VT-4、VT-5外贸坦克均装有空调,这就是市场竞争力啊

至于战斗机的空调,就好办多了,飞机上有一整套环境控制系统,温湿度都可以调节。前面说了有燃气轮机的情况下空气制冷不是什么问题,飞机发动机只要传动一部分动力过来,就足以得到增压空气。而且高空下外面的环境很冷,本身就是一个制冷源。


纸上的宣仔


兔哥回答;坦克是陆战之王,是装甲突击集群的主力武器,作为一款移动的堡垒,坦克具备厚重的装甲,强大的火炮以及快速的机动能力。坦克全身都是钢铁,钢铁的特点就是受温度的影响大,冬季寒冷季节坦克厚重的装甲并不能给坦克御寒,而到了夏天,坦克内的温度更是明显高于外面,这是因为坦克要不间断的从外部引入空气。坦克都具备三防能力,空间密封很好,而引入的空气的温度和外面是一样的。


这里兔哥要给大家说明白点:坦克夏天或是热带地区,内部温度升高并不是由外面阳光爆晒引起的,坦克的装甲都是间隔装甲,特别是有附加装甲的坦克,其附加装甲离坦克车体装甲有一定的间隔。热量一是来自坦克内的气流不流通,二是发动机,各种电器仪器,计算机,火炮射击时的高温等等,这些都是热量的来源。加上车体外的温度高,坦克有把外面空气引进车体的通风系统,所以在引入外部空气温度的同时又因车体内的温度高就形成了坦克内部温度高于外部温度的情况。


坦克冬季是最好的,内部温度高于外部温度,当然,前提是你得开,停止不动是不可能有温度产生的。最受罪的就是高温季节,马达一响臭汗直淌,车轮一动热的要命。高温不但使人受罪,现代坦克内的高科技设备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和平时期可以利用训练间隙打开舱盖,通通风,战时则只能呆在闷热的车体内。曾有一个以色列的电影就是描写坦克乘员的,热到想呕吐。那么坦克为什么不加装空调呢?兔哥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俄罗斯研制的坦克空调系统)


(一)传统的意识,坦克从诞生至今都没有加装空调的习惯,早期是没有空调,现在是有了空调但不想装,主要是还没有因为不装空调就不能作战的例子出现,有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即然没问题也就犯不上主动去找问题。打仗那有不受罪的,何况也不是没完没了的打,总是阶段性的,有的是机会透透气,当兵打仗不是享受来了,这点困难都不能克服怎么打仗。(二)费用问题,坦克本身的费用就高,虽然安装空调花不了几个子,但架不住数量庞大,而且坦克的空调可不是普通的空调,最起码要经得起折腾,坦克一开动,浑身烂颤,普遍空调用不一会就颠簸散了,而且一开炮更是对空调的震动极大,所以必然是特制的空调,要非常结实才行,这样的空调绝对不会便宜。


(三)加大坦克的动力负担和结构复杂性,安装空调就必须有外机,方便散热,这样就需要有外接管线,对坦克的整体防御结构造成破坏。同时空调耗能大,而坦克空调不比汽车,坦克开炮,仪器散热严重,人员开舱频繁,功率小了不起作用,功率大了必然会增加发动机的负担。坦克并不是总是机动,如果不机动开空调就必然要备车。现代坦克1千多马力的功率就为了一个凉快,太奢侈了。要是专为空调配置独立的发动机,这就不是一个小钱,而且对于坦克有限的空间必然会带来结构的大的改动,自然加大的坦克的结构复杂性。(↓装甲车上的简易外挂民用空调)


(四)越复杂的东西越容易出毛病,加装空调也意味着多了个维修保养的负担。空调并不是耐用品,不论如何加固,战场环境下都容易损坏,虽然有空调能增加舒适性,提高战斗力。但一旦坏掉,乘员养成了享受舒服,习惯了凉爽,突然的高温会不能适应,反而使战斗力下降。只有能受苦的人才能适应残酷的战场环境,只有能适合残酷战场环境的士兵才能打胜仗。(↓美国MIA2坦克上的空调)

(五)虽然坦克大部分都不装空调,而且空调也确实是缺点很多,不过现代空调已经开始走进了坦克装甲等车辆上,特别是有钱的土豪们,都开始给坦克配置空调。因此,坦克不装空调的规矩正在被打破。我国的外贸性的坦克也开始加装空调。美国的MIA2坦克就有空调,但主要是给先进仪器冷却用。据说俄罗斯也开始为坦克研制空调系统。看来坦克乘员要享福了。(↓外贸坦克栅栏里的空调外机)





飞机是否有空调呢?答案是肯定的,飞机加装空调要比坦克方便的多,飞机的座舱本身都是气密性的坐舱,而且空间小的多,但战斗机上的空调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空调,而是座舱环境控制系统。这套系统是保障战斗机飞行员能正常驾驶飞机作战的必配的装备。战斗机的座舱环境控制系统的功能很多,战斗机的座舱狭小,而且有一半都是玻璃的罩子,受阳光照射严重。因此必须具备调节空气流动的作用,保证座舱内始终有新鲜的空气。而且能自动调节座舱温度,使飞行员处于一个良好的座舱环境中。同时,还具备调节座舱空气压力的作用,能够保障飞行员在适合的压力下驾机作战。


战斗机的空调(座舱环境控制系统)并不能制冷,这是因为战斗机在高空飞行,而“高处不胜寒”,天上要比地面冷很多,特别是冬季,为了保证飞行员不被冻着,防止因气温低而手脚麻木,战斗机的座舱控制系统是制热不制冷。并且始终保持一个飞行员适合的恒温。所以战斗机也可以理解成是有空调的,而且是必备的设备。

以上是兔哥个人的观点,欢迎大家评论探讨,各抒己见。欢迎关注兔哥,兔哥将为你带来有趣的军事文章。图片来源网络。


兔哥42928


坦克不装空调,完全是轻视人机工程,在军事史上有过惨痛代价。


人机工程差这个缺陷,是苏联系坦克的通病,当然也传染给了我国以前的坦克,直到近些年才有些改观。



人机工程,在坦克角度来说,就是乘员操纵坦克时的“舒适性”。要求坦克在细节设计上,要考虑到生理学、心理学、医学、人体测量学等多种因素,确保坦克乘员能够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执行作战任务,而不是相反。


举个简单的例子,坦克内部的涂色尽量应该涂成白色或其他浅色。如果是黑色甚至墨绿色,会极大增加乘员的压抑感。乘员舒适性提高了,就能更持久的作战,作战时脑袋也会更清醒。



二战前的德国、美国、英国在人机工程上就比较重视,因此尽管坦克火炮和装甲未必第一,但是乘员战斗力发挥的情况却比苏联坦克兵好得多。


苏联坦克从T-34时代,就暴露了很多致命的人机工程笑话,比如火力、防护、机动性三大性能都出色的T-34坦克,居然没有炮塔吊篮(虽然座椅可以随着炮塔传),导致乘员很容易被夹住。此外,T-34/76的车长居然还要兼任炮长,极大影响了战斗力发挥。


至于空调问题,在战后的苏联坦克上比较普遍。也许苏联人认为自己坦克主要用于寒带,不需要什么空调。但是在中东战争期间,没有空调的T-55和T-62坦克,给埃及和叙利亚坦克兵造成了极大负担。T-62坦克号称火力和装甲都胜过一些以色列坦克,但酷热气候下在坦克内难以待上一个小时。很多埃及和叙利亚坦克兵都在坦克内被热昏过去,或者头脑发晕状态下被以色列二流坦克以少胜多。



因此,空调在热带地区作战时,往往比什么火炮和装甲更重要。但是,这些血的教训,并不能轻松改变一些人的顽固思维。安装空调,对坦克动力设计有特殊要求,比如要求辅助的发电设备,但总体来说难度并不大。


想不想安装空调其实就是一个决心而已。轻视人机工程,不把乘员舒适性放在重要位置上,可能真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才能反醒过来。(陶慕剑)


陶式防务评论


分年代有空调还做到了小型化低耗时代,当然坐在冰窟火炉里的装甲兵也想享受下,延迟安装原因有我国适合坦克作战地域没有中东沙漠那样火热,南方更适合装空调,北方开始冷后期坦克运转自主发热也就挺住了吧[泪奔],其次人在里面空调习惯性开着费电=费油哦,

老百姓大夏天/大冬天打出租车,司机也只是上乘客时开空调因为费钱哦,坦克空间比出租车更大几倍人和电子设备都需要吹风,一台到一千台都这么吹?[捂脸]很烧钱滴省钱办法那就是不装空调[流泪][流泪][流泪]



吉林微电脑


现代坦克的造价却相当昂贵,相比之下空调的价格自然是很便宜了,不敢说坦克使用的空调就是几千块钱的问题,但是成本绝对不高。只是安装空调问题从来就没有受到过重视,只是改善一个工作环境的设备,对于作战装备来说,让乘员感觉更舒服从不是主要的目标。

不可能把乘员的舒适觉列为第1位的,这属于理念上的问题,再有安装空调看似简单,其实是个很大的麻烦,如何安装怎么安装各种设计等等是非常影响他,为了安装一个空调付出过多的代价,对于作战装备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

空调在以前实际上是没有人想过安装,现代坦克主要设计的是上世纪70年代,那种时候根本还没有出现现代车载式空调系统,又不是非达到不可的东西,或者说有没有影响不大,作战行动可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只是随意技术的进步,人们才开始重视这一点,但是地位依然不高。

至于战斗机,它安装更象是一个环旨控制系统,与家用空调不一是一样的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