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僑英街道辦周雅芳堅守防疫一線 丈夫調侃她回家像住旅館

集美僑英街道辦周雅芳堅守防疫一線 丈夫調侃她回家像住旅館

周雅芳(左)在社區防控一線。

集美侨英街道办周雅芳坚守防疫一线 丈夫调侃她回家像住旅馆

幸福的一家四口。

集美侨英街道办周雅芳坚守防疫一线 丈夫调侃她回家像住旅馆

周雅芳在酒店值班。

廈門網訊 (文/廈門晚報記者 陳滿意 圖/周雅芳提供) “85”後的周雅芳很忙,接受記者採訪時,不時有同事找她協調事情。為了確保隨時聯繫,她隨身攜帶著充電寶,還戴著電話手錶。周雅芳是僑英街道辦事處黨政辦的工作人員,負責綜合辦公室統籌協調工作,每天指導數據組、信息組更新數據、報送信息動態。從1月22日街道召開疫情防控會議以來,一直到昨天,她已經60多天處於無休息日狀態,已為44場疫情防控會議提供保障。

10個社區每個至少走10遍到一線才能發現問題

“剛開始特別緊張,第一次參與這麼大的疫情防控工作,尤其是春節期間,要物資沒物資,工作方法、措施等都沒有可以借鑑的,摸索一步走一步。”周雅芳說。她帶著辦公室的小夥伴們加班加點制定措施、細化流程圖、設計承諾書範本等。

由於臨時報名參加防控的志願者多是城中村、社區居民,對防控政策和流程不熟悉,她和同事們專門製作了《僑英街道各社區進出設卡站點工作流程圖》《社區體溫監測駐點值班人員工作暫行規範》,幫助駐點人員迅速掌握,把好社區一線“防控牆”。

為協調解決員工進出社區問題,她還設計了《個人承諾書兩聯單》《公司員工返崗承諾書》,有效幫助轄區企業和建設項目解決復工問題。為了讓這些方案更具指導性,她經常下村居,10個社區每個至少走了10遍。周雅芳說,只有走到第一線,才能發現執行相關流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隨之對工作思路和流程進行調整。

現場值班7個小時整理工作流程並組織培訓

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缺少工人或員工返廈後無處居住等困境。她和同事們設計了承諾書,個人、企業簽署承諾書後,依此做好返廈員工的防疫工作,既解決了企業用工難題,又幫助返廈人員有了住處。

有一次,她到企業走訪時,一名企業負責人一再表示感謝,說街道為他們解決了復工復產的很多問題。“沒想到一份簡單的規範流程、一張承諾書、幾十通協調電話,可以幫助企業解決這麼多問題。”周雅芳說,雖然忙碌疲憊,但覺得很有獲得感和成就感。

最近返回集美的湖北籍員工要統一入住酒店觀察隔離,周雅芳從早上8點忙到下午3點,對接了76名湖北返廈員工。回家後,她根據現場經驗整理了一份工作流程,隨後組織了值班人員和社區工作人員培訓,細緻到訂書機、魚尾夾,紙巾、文件袋的準備。

凌晨三點忙到天亮家人是最堅強的後盾

周雅芳是綜合辦公室統籌協調小組的副組長,無論何時,她的手機都保持通暢。有一天凌晨三點多,電話響了,原來是一名返廈人員進入村居和出租房時遇到了阻礙。

“雖然他符合相關要求,但還是進不了出租房。”周雅芳說,她先打電話聯繫值班卡點,再聯繫村兩委,沒想到最後房東不同意。來來回回打了不知多少電話,做房東的思想工作。等到一切辦好,已是凌晨五點多了。

60多天連續工作,周雅芳說家人是她的堅強後盾。83歲的奶奶和婆婆幫忙照顧她的兩個孩子,早上還特意為她準備湯藥,讓她補身體,安心工作。

“我對家人虧欠了許多,沒能照顧孩子,也沒有時間陪伴。”周雅芳說,有一段時間2歲多的女兒和4歲多的兒子都沒見到她,“我每天早上六七點出門,晚上11點到家,他們要麼沒醒要麼睡了。”她說,有時候丈夫會調侃她,說她回家像住旅館,睡個覺又走了。

展開閱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