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最新省属公费师范生政策4大新变化

背景:

近日,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印发关于

《山东省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和明确了我省公费师范生的培养方案。

最初承担培养任务的高校为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鲁东大学、临沂大学、青岛大学、齐鲁师范学院、潍坊学院、泰山学院9所,2018年又增加济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女子学院、滨州学院、枣庄学院、菏泽学院、济宁学院、德州学院8所 ,目前,共17所高校承担着我省公费师范生的培养任务。

除了常规科目: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计算机、小学教育外,2018年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音乐学、体育教育、美术学、舞蹈学、教育技术学等8个农村中小学教师短缺的专业。目前共19个师范类专业,涉及的教育类专业十分全面。

新政策4大变化

最新修订的《山东省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相较以往有四大变化:

1. 公费师范生转专业新政

按照《实施办法》,考生录取后,经考察不适合从教的公费师范生将按规定退还教育费用,并根据高考成绩调整到其他非师范专业。

那什么是经考察不合适从教呢?小编认为,身体或心理健康方面出现问题,经考察不适合从教的应在此范围之列。那么不适合从教的考生将调整到什么专业呢?《实施办法》提到,将根据高考成绩将这类学生调整到其他非师范专业,根据高考成绩调整专业也体现了高考的公平性原则。 

公费师范生在一定范围内拥有了转专业的机会。这也是省属公费师范生实施政策不断完善和更新过程中的亮点。

学生可按照所在学校规定的办法和程序,经定向就业市同意后,在师范专业范围内进行二次专业选择。比如,某学生高考录取到了历史类公费师范生专业,进入大学想学习汉语言师范专业,现在也是有机会实现的。注意,公费师范生转专业只能在师范类专业范围内进行二次选择。

此外,对于优秀的非公费师范类学生,也可以通过本校转专业政策就读公费师范生专业。到时候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将按标准返还。

2. 公费师范生在校成绩和表现会影响就业

在公费师范生毕业前,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建立竞岗选聘制度,将公费师范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和学业成绩纳入竞聘考察内容。

公费师范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也将影响未来的工作和前途,

此前不少人认为,公费师范生政策为定向招生,就业保障好,学生比普通专业的学生缺乏努力学习的动力。现在,将公费师范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和学业成绩纳入竞聘选岗内容,对学生无疑是一种激励和督促。 

3. 公费师范生可以考取全日制研究生

此前的政策是允许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考取非全日制研究生,即利用周末、寒暑假去学校上课,毕业后获得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

省属公费师范生考研只能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相关的专业。因为允许公费师范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签约地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出国进修硕士或报考管理类等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的专业,以及报考博士研究生不在支持之列。在就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不享受公费教育经费补助。

在今年10月份研究生考试报名前夕,准备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公费师范生们就与签约市教育行政部门签订了补充协议,并未因政策的出台时间而耽误研究生报名。

4. 可以跨市就业

《实施办法》规定, 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应按协议约定就业,原则上不得跨市就业,但志愿到我省边远贫困的县(市、区)任教的,可按照有关程序提出跨市申请。

山东省边远贫困的县(市、区)包括:泰安市:东平县,临沂市:莒南县、沂水县、兰陵县、费县、平邑县、沂南县,聊城市:冠县、阳谷县、莘县、临清市,菏泽市:牡丹区、定陶区、巨野县、曹县、成武县、单县、郓城县、鄄城县、东明县,烟台市:长岛县,济宁市:微山县。

公费师范生提交申请、培养高校审核、签订协议的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接收的市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可跨市就业,并履行服务期承诺。

比如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谢同学了解到最新修订的《实施方案》后非常开心。家住临沂市平邑县的小谢,高考志愿被调剂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德州市就业。而他的家乡平邑县刚好属于我省边远贫困县区,按照《实施方案》,志愿到远贫困的地区任教的考生,可按照有关程序提出跨市申请。所以谢同学完全可以利用这项政策,跨回家乡平邑县履约从教。

转发此文至朋友圈

头条私信我们领取《2019年山东省属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电子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