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榮耀》為什麼感覺同一名英雄在不同段位下,強度會不一樣?

桑太太


主要是操作難度的問題。

像馬超,王者一下拿出來你就覺得不咋行,但是一旦王者以上打出來,你就覺得這局穩了。主要還是操作難度的問題。


阿痴27508552


大家好,這裡是JJ遊戲,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不同英雄,在大神手裡能千里追殺,但是在不太熟悉,低段位玩家手裡,可能就是千里送人頭。這就是操作問題,比如馬超,這個英雄在高端局可以大殺特殺,所向披靡。但是在低段位玩家手裡,由於操作有一定難度,對英雄不熟悉。沒辦法打出該有的傷害。還有露娜,李白,韓信這類英雄,也是如此。

還有就是輔助類英雄,在高端局輔助可以說是決定勝負的關鍵,但是在低段位,輔助的作用顯得不是那麼重要。比如功能性輔助,魯班大師,王者高星段位基本很難放出來,但是低段位沒人ban也沒人選。這個英雄需要隊友的配合,配合的好,抓住c位,直接結束遊戲。還有鬼谷子,也是一個道理,高段位,二技能拉住幾個人隊友瞬間跟上結束團戰。低段位就可能是自己拉住五個,隊友沒人跟,自己死了,隊友還要說你別送。

還有猴子這類英雄,在低段位基本每一把排位必有,但是高一點的段位就很少見了,因為高段位節奏快,對面選個雲中君之類前期傷害高的英雄,直接反爆你的野區。導致遊戲失利。

所以這就是英雄一樣,但是不同段位強度不一樣的原因了。




JJ遊戲


大家好。我是廣東灬大表哥。

這次說一下關於題中提到英雄不同段位強度會不一樣的見解。希望對題主和廣大召喚師有點幫助。

先說一下,王者榮耀手游上線至今應該有五年了吧,從開始英雄池裡寥寥無幾的十幾個英雄,到現在差不多100多個英雄可供召喚師們去挑選。人物自身的屬性也各有不同,在各英雄上線前,天美已經將其定位在不同位置。


從上圖可以看出,英雄被劃分為六大職業供召喚師選出徵對戰。

那俺也不廢話多說了,從上圖中隨便選一個職業來了解一下吧。

那就說一下這個法師職業的甄姬吧。

從圖中可以看到甄姬定位是法師職業,主要作用為團控制型法師,操作難度一般。但自保能力低,需要隊友的保護才能更好地生存。

在對戰中,拋開所有裝備以及銘文加成,同樣的兩個英雄對點(普攻),打出的傷害傷害是一致的,如按1.2.3順序釋放技能,同樣,傷害也一致。

那麼同段位的一個英雄,強度不一樣的差距估計是銘文加成,以及局內對戰的出裝順序與類型,還有一點的是可能大家都會忽略的一點,那就是皮膚屬性的加成(包括:攻擊力、法強、物法防等等…)。

像甄姬這類沒保命技能的英雄,在選擇出裝與銘文就需要多加註意了。既然屬於團控型法師,銘文裝配就需要多考慮到技能要頻繁釋放,以減冷卻時間為主,法強為輔(貪婪10,憐憫10,夢魘10)

銘文提供10%冷卻縮減,法攻42點,法穿24點,續航16%的吸血回覆。

在局內對戰時,裝備的出裝類型以及順序也要考慮到的。一般對局前期選擇出以冷卻縮減為主。如下圖:

看局內對戰的敵方英雄,如遇突臉英雄切入後排的,可選擇性出個金身。後期把小聖盃賣掉換個再換個保命裝(例如:復活甲、冰心或者名刀)。

裝備大概就這樣,但局內對戰時,不是說你出了這些裝備就無敵了。最後英雄強度的差距那就是嫻熟的操作手法、走位與技能釋放順序(2技能起手掛兩層被動印記,3技能釋放團戰中心,最好能打中敵方C位,再就1技能預判再次打出冰凍的控制效果)。參團時記得躲在己方坦克身後,多注意對方刺客類位置,以防被繞後切到自己。

到最後就是要多練習熟悉英雄的操作,這樣你就不會覺得同一名英雄不同的段位有不同的強度了。

本人也就大概地說了下自己的見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覺得見解不錯的給個贊,謝謝大家!


廣東灬大表哥


大師兄個人觀點哦:不喜勿噴哦!總的來說還是隊友的配合意識問題,好的隊友是每個職業都會知道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什麼時候抓人?什麼時候小團戰?什麼時候大團戰?什麼時候拿龍清野清兵線!會配合的行雲流水。

不同段位的玩家思路都不一樣的,所以造成感覺同一個英雄在不同段位是兩個英雄的感覺!喜歡就點贊關注一下唄!關注大師兄會上癮的哦!麼麼噠!!!


榮耀大師兄


你好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遊戲築夢師。

其實一個英雄的強弱除了受到銘文已經出裝順序的影響之外,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隊友的配置。

我們假設一下選擇一個射手,同樣的出裝順序,同樣150級銘文搭配。但是你沒有一個好的輔助進行保護和開團,就很容易被針對。低端局還好說不需要輔助只要你會玩也可以殺超神,但是隨著你的段位越來越高匹配到的玩家水平也會不斷提高。所以說一個人就起不來。除非你選擇一個特別厲害的英雄能夠1打9.

再厲害的野王也架不住隊友送人頭。你在王者幾十星局可以carry全場,但是你可能在鑽石局裡被打到0-5.你能受得了開局一圈野怪沒殺完隊友四個全送出人頭被單殺麼。所以說影響你的不是段位。最主要的是隊友。

你真的技術好在低段位玩誰都可以超神。哪怕選個蔡文姬出AD裝打野都行。

但是確實是有版本強勢的英雄,任何段位都可以很強勢。你可以儘量選擇一些不吃隊友配置的,可以自己帶穿一路的英雄。要是那些操作起來比較難的,就要吃隊友了。因為一般高端局都會被針對。例如上官婉兒遇到東皇+張良。

還有就是天美的匹配機制。連勝之後必然連敗。如果你連著贏了升了段位,你的隱藏分會變高,接下來在去排位給你匹配的就是一堆坑貨。所以感覺強度不一樣很正常。因為你的隊友邊坑了。


遊戲築夢師



英雄

打個比方,在低端局元歌和巔峰賽的元歌數據是差天共地的,這種低端局不常見,但是高端局經常見的英雄首先在操作上是有一定難度,上下限差別也很大,低端局講求的簡單粗暴,因為敵我雙方都是一些簡單操作的英雄,意識都不是很高,所以出場率會不高,熟練度當然就不高,自然打的不怎麼樣,但是這類英雄只要有個1000多場,基本的操作,連招,怎麼去配合戰術,一般使用的操作者都會非常明白,所以在巔峰賽這種英雄勝率是非常高的,強度自然就會高。


意識

中低端局裡面,玩家追求的是人頭快感,殺人推塔,簡單粗暴,堆在一起等打團是通病,根本體現不到英雄的價值,所以在這種段位最猛的是射手,在坦克後面點射就對了,所以高操作的英雄普遍分數不會太高,而且體現不出價值所在,所以在很多人看來這個英雄又難又不厲害,其實不然。



soso君


大家好,歡迎來到本期的遊戲解說,王者榮耀英雄的強弱是否會受到段位的影響,一些英雄在高低端局裡面表現不一,其實影響英雄的強弱有很多方面。

第一:銘文。

很多情況下低段位的人擁有的銘文都比較低級,而且這時候的玩家沒有那種自選銘文的意識,什麼樣的英雄配帶什麼樣的銘文,這樣才能在最大的程度下發揮出屬於這個英雄的優勢。

其二:意識。

低段位的玩家一般都沒有太大的意識,隊友的一些舉動往往不會被自己看在眼裡,而且在需要發育的情況下往往會在一些位置上來回走動,繼而錯失發育的機會,在需要打團的情況下又可能會因為幾個小兵而選擇推遲過去,導致一個個上去送死,這時候低段位的玩家很可能就會抱怨自己玩的英雄,為什麼這個英雄這麼弱勢,為什麼別人起來的這麼快,殊不知自己的裝備已經被對方壓制的死死的,再好的操作都不如對方的站擼平A了。

其三:操作、連招。

韓信就是一個很好的代表性人物,低段位遠處韓信那麼基本就是在送人頭,一套行雲流水的操作還不如敵方鎧的大招加平A,對於英雄的理解性也沒有高端局玩家的清晰,總會在一見面的情況下就急急忙忙打出自己所有的技能,而不是細節的處理連招的方式,從而錯失大量傷害,並吸收一堆不應該吸收的火力,高端局的韓信懂偷塔,並且發育的時間會比低端局的時候要短上很多,在前期就能利用自身的機制成功帶起各路隊友,並且依靠自身與隊友的發育早早拿下比賽,這在一些人眼中就會出現高低端局英雄強度不一的情況。

所以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小瞧一個英雄,低端局只能輔助的姜子牙在王者手中威懾力甚至會強於一些版本英雄,銘文、操作、意識缺一不可,各方面的因素撮合成了一個強勢的英雄,這就是遊戲的魅力所在。


電競十三解說


這主要還是跟段位的大環境有關。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在鑽石星耀段位,如果你是單排且沒有逆天的細節操作,那玩馬可波羅絕對會很吃力。

因為對面的射輔很大概率會連體,而馬可波羅2v2跟站樁射手比起來,本身就會有一定的缺陷,除非輔助之間的實力和英雄特性差距過大,不然,馬可波羅在對線期裡肯定會十分難受。

與此同時,由於鑽石星耀段位的大部分戰士刺客,對於切後排的意識比較薄弱,導致團戰中無人給馬可波羅吸收火力,讓他轉出一個完美大招。

而且,即便馬可波羅冒死轉大,隊友也未必能及時收割,甚至還會罵你浪,然而,其實只有你自己知道,剛剛如果鎧不去追殘血坦克,跟你一起衝臉的話,對面可能早已團滅了。

最重要的是,馬可波羅的操作過於“花裡胡哨”,隊友還真的未必能完全看懂。

可能你覺得能上,隊友卻覺得不能上,很難達成共識,這就是意識層面和血量計算上的差距,他們很難預估馬可波羅的一套爆發,就更別說打出什麼精彩的配合了。

不過,如果你換成后羿或者伽羅的話,那就不一樣了。

你會明顯的感覺得到,隊友會知道如何保護你,因為他們明白,只要對面切不到后羿,你就能瘋狂輸出,打出成噸的傷害量。

這樣對比起來,配合難度明顯要低一些,只要當好后羿的“工具人”,擋住對面的衝臉英雄即可,不像馬可波羅那樣,還得拉扯,分散火力和打技能combo。

既然對線期很有可能會被壓制,並且打團還打不出優勢,那馬可波羅肯定很難發揮出自身的價值,強度也自然會顯得低很多。

相反,如果是在巔峰賽1900分或者榮耀分段以上,那馬可波羅絕對是超熱門的射手。

因為在那裡,節奏會快很多,輔助前期必須要搶中軸,搶河道之靈和搶野區視野,才能保證打野和中路不被壓制,所以,根本沒空跟著射手連體發育。

這樣一來,馬可波羅在前期就能頻繁的利用一技能來搶血了,然後到四級之後,直接看準機會“大招+暈眩”起手完成單殺,逐漸的拿到線上優勢。

等到了中後期打團時,由於隊友的切後和配合意識都比較強,他們都知道如何保護好陣型,懂得分散火力打拉扯,所以,馬可波羅也會打得很舒服,經常都能轉出完美的大招。

最重要的是,馬可波羅的單線優勢也得以體現,不像其他站樁射手那樣,需要隊友分人力去保護和開視野,馬可波羅完全可以自己照顧好自己,給隊友創造更多的入侵搶資源時間。

這就是馬可波羅在高分段裡所體現出來的價值,幾乎能完美的發揮出這名高上限英雄的特性,只要你的意識和操作足夠好,就會顯得很難被針對且壓制力恐怖,強度也自然會高很多。

這就是由於段位的環境不同,而導致的差異化。

同理,像不知火舞也是很典型的例子,在鑽石星耀分段很少人會幫她搶中軸,那不知火舞就很難發揮出前期的野區攪局和抓邊能力。

最重要的是,即便你已經完全帶起全局的節奏了,但由於隊友的滾雪球意識並不到位,導致你難以快速的結束比賽,拖到後期,可能對面前期被你單殺了5次的妲己,都能“肆無忌憚”的跳出來先手秒你了。

相比之下,玩嬴政和小喬這類不太依賴配合的法師,在鑽石星耀分段就會“吃香”很多,不需要你前期瘋狂帶節奏,只要你老老實實的“參加”中後期的“中路大亂鬥”即可。

經常都會收到一些私信,說自己正處於星耀段位,看到百里玄策,裴擒虎和露娜在高分段裡很秀,能練一手用來上分嗎?

我覺得真的不如直接選鎧打野,因為鎧的技能和大致傷害,起碼星耀段位的隊友是能清晰的感受得到的,能明白你的作用,心裡也有個底。

不僅如此,鎧還能在中後期有效的剋制星耀局的“打野三雄”韓信,李白和孫悟空,這三名英雄在後期看到鎧,全都得繞路走,這樣一來,鎧打野所發揮出來的作用就會大很多,甚至還能展現出150%的價值。

而像百里玄策和露娜這類英雄,看起來確實很秀,但一頓操作真的不如孫悟空的三棒子來得直接,輸出成本跟回報完全不成正比,那練下去,只會讓你的信心越來越低,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連拿出本命英雄都覺得贏不了。




小王你也來了啊


大家好,我是頭頭是道杜大人。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為什麼同一英雄在不同段位下,強度會不一樣。

英雄技能本身是一樣的,區別是銘文和出裝,在出裝也相同的情況下,那麼區別就是銘文了。

當然還有一個是皮膚特效,好的皮膚體驗感比沒有皮膚的可是強多了。

在低等級的時候,往往是沒有5級銘文,也沒有史詩皮膚,技能熟練度也沒有足夠熟悉,所以和高等級的時候全銘文優質皮膚的,強度上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等於是從一個懵懂少年,覺醒成了高級修煉大師,強大很多了,是不是?

歡迎大家留言分享經驗,如果喜歡我的分析,歡迎長期關注交流。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謝謝


頭頭是道杜大人


只要是在同一個賽季,同一個版本的情況下就不會出現強度不一樣的情況。出現這種差別的主要原因應該是由於操作者不同的原因。

就像妲己一樣,黃金的妲己之後等隊友上了之後在跟上自己的技能,補補傷害。隊友強則贏,隊友弱則輸。到最後不管輸贏,面板都很好看,然後就甩鍋隊友。其實真正會玩的妲己已經在河道先手秒到敵方C位,為己方創造出了5打4的局面了。所以同樣的英雄不一樣的強度源於操作者的各個心理因素總和。

1.出裝,當敵方到達後期時發現自己的家的射手對敵方前排一點傷害都沒有,而且自己還不抗揍,看看出裝發現原來都是推薦出裝。推薦出裝確實的一部分玩家的福利,但是不同的敵方英雄應該選擇不同的出裝順序,這是一個強者玩家必要的操作。敵方的回血技能多就要出制裁,防禦高就出破軍,高爆發、控制多可以考慮補個純淨蒼穹。不同的局勢選擇不同的出裝,會打出不同的效果。

2.銘文,對於銘文的選擇,不同玩家有不同的理解。以前的猴子通過帶狩獵提升移速和攻速,現在的主流確實選擇萃取,不同版本會有著不同的最優選擇。而有的打野玩家佩戴狩獵、無雙、鷹眼時還會帶一個萃取來保證自己前期的續航能力。甚至有的輔助廉頗會選擇帶百穿銘文讓自己的成為一個“強攻輔助”。

3.意識,什麼時候支援、什麼時候看龍等,每個玩家都有屬於自己的不同的理解。第一波兵線後2級的中路選擇遊走能夠為邊路的隊友打出不下的優勢。而支援上路還是支援下路也很考驗玩家對於戰局的判斷。

4.隊友,王者榮耀作為一個團隊遊戲,很少出現1打5的局面。隊友間的配合算是勝利的最大因素。如果你前期無限給針對、塔下強殺,無限給敵方“打麻將”,但是你的隊友卻從來沒有來幫過你。那麼很幸運的告訴你,這把遊戲你已經輸了。

英雄是相同的英雄,但是玩家不同時期對於操作的判斷會讓整局比賽變得完全不同。就算是如今的版本之子后羿再強,遇上愛臉探草叢的操作者一樣會完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