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文学奖:一个自设立之初备受质疑的民间文学奖项,后来怎样?

01

2013年,"路遥文学奖"启动伊始,路遥的女儿路茗茗很快做出反应,明确表示反对此奖的设立。

她认为,此奖与其父亲路遥并没有实质上的联系,仅是借用了父亲的名义。一个文学奖项的设立是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一旦出现问题,既会影响到父亲路遥的声誉,也有悖于此奖发起者的初衷。

路遥文学奖:一个自设立之初备受质疑的民间文学奖项,后来怎样?

路遥画像

当年,路茗茗的做法引发了人们普遍的关注。有人认为,路遥一生淡泊名利,视自己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因此,此奖的设立无疑是对路遥生前意愿的违背。

更多的人对路茗茗此举表示理解。从感情上讲,毕竟她是路遥唯一的女儿,也是路遥著作权唯一的继承人。

02

2014年1月8日,此奖在北大开评,随后,路茗茗的律师发出律师函,要求此奖发起人停止奖项的设立及相关活动。认为对方有攫取路遥的姓名利益和肖像利益的不当行为,给委托人造成了精神损害且违反社会公序良俗。

当年,高玉涛以奖项发起人身份接受了某报记者的采访。他说,之前提出质疑可以理解。那些意见都已体现在评选条例中,也曾将条例交由路茗茗一方再次征求意见。之后又提出反对意见,有无理取闹之嫌。

路遥文学奖:一个自设立之初备受质疑的民间文学奖项,后来怎样?

“路遥文学奖”奖章

高玉涛认为,路遥的遗产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其精神的部分属于全社会,乃至全世界,任何人都有继承的权利。

诚然,我们无权对此奖发起人的初衷妄加猜测。笔者认为,客观上,此奖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是有益的。

03

为确保奖项的公信力,评委会特聘评论家解玺璋等人担任专家评审观察员。

解玺璋说,因为此奖是纯民间性质,所以,活动中搞文学的人都是以民间的角度参与。他认为,正是因为此奖的民间性,评委发言时才更直接更坦率。他说:"其实文学的发展需要民间的声音介入。"

路遥文学奖:一个自设立之初备受质疑的民间文学奖项,后来怎样?

评论家解玺璋

解玺璋还表示,不论是从评选的过程看,还是从评选的结果看,他都见证了参与其中的人的认真。因此,他认为此奖不但不会给路遥抹黑,还会对他的声誉带来好处。

高玉涛认为,路遥女儿的反对意见也是件好事,因为那将有利于监督此奖的公平公正。

而以在文坛敢于直言著称的萧夏林则直截了当地说,其实是由于出版社的利益牵扯其中,才导致出现反对的声音。

04

2014年12月3日首届“路遥文学奖”揭晓,新民晚报随即刊发《路遥文学奖再度引发质疑》一文,针对《活着之上》发表仅仅半个月,还没有出版单行本就获奖一事提出质疑。

显然,文章的作者并不了解此奖的评奖方式,因而产生了误解。

路遥文学奖:一个自设立之初备受质疑的民间文学奖项,后来怎样?

《活着之上》及作者阎真

此奖为年度奖,评奖以作品的发表时间为准,与是否出版发行了单行本无关。

评奖作品由评委个人自行找寻审读。每季评选一次,再由联合总评委的每个评委自主投票,进行年终总评。评奖结果出来之前,不与作家联系,以保公平公正。

05

之后,没有再看到路遥家人反对此奖的消息。双方是否达成了和解,不得而知。

2015年3月29日,首届"路遥文学奖"在青岛市举行了颁奖仪式。《活着之上》的作者阎真领取了奖项。

2016年6月12日,第二届"路遥文学奖"颁奖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长篇小说《黄埔四期》获得此奖,著名作家苏叔阳给作者何顿颁发了奖章。

路遥文学奖:一个自设立之初备受质疑的民间文学奖项,后来怎样?

《黄埔四期》及作者何顿

2017年4月23日,第三届"路遥文学奖"颁奖式在中央电视台梅地亚新闻中心举行。小说《软埋》获奖。

当年7月,此奖对2017年上半年已发表的长篇小说进行了评审,《心灵外史》和《好人宋没用》入围第四届"路遥文学奖"。

此后,再无有关此奖的任何信息。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