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場哪裡來》讀書筆記:武惠妃與達克效應

《氣場哪裡來》讀書筆記:武惠妃與達克效應

最近我在看李筱懿老師的《氣場哪裡來》這本書,裡邊將所有女人的氣場按照顏色進行了劃分,並且列舉了歷史上各個氣場的女性代表人。


今天想跟你分享的是唐朝時期的“武惠妃”,提到武惠妃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她老公你一定知道,就是大名鼎鼎的唐玄宗—唐明皇。不過,提到唐明皇大家一般都會想到“楊貴妃”,白居易的《長恨歌》就是紀念二人愛情傳奇的詩歌。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唐明皇在楊貴妃之前最愛的女人就是:武惠妃,而楊貴妃本是武惠妃為兒子李瑁選的妻子,卻在武惠妃死後,接替了她的位置,成為了唐明皇后半生寵溺的女人。

《氣場哪裡來》讀書筆記:武惠妃與達克效應

武惠妃的父親是武則天的侄子,因此即便武惠妃非常受唐玄宗的寵愛,但絕不可能立她為後,畢竟武則天和太平公主把持了多年“老李家”的江山,好不容易在唐玄宗這拿了回來,怎會讓武家後代的女人再次把持後宮呢?武惠妃因為自己的身世,從出生到成年經歷了大起大落,使得她內心非常渴望“安全感”,也正因如此,她非常有野心,權力慾望很強。武惠妃生於公元699年,去世於737年,享年38歲,她比唐玄宗小14歲,是她陪伴唐玄宗度過了人生中最絢爛鼎盛的年紀。兩人因為都擁有跌宕起伏的年少時期,可以說是身世相似,同命相連,所以二人心心相惜,一直恩愛有加。


武惠妃非常聰慧,她深知自己坐上皇后位置的希望渺茫,於是一直處心積慮為兒子李瑁謀取太子之位,因此她設計陷害了唐玄宗的三個成年的兒子,她戳中玄宗“疑子奪權”的潛在痛楚,使玄宗暴怒,廢掉了當時的太子李瑛,並將三位皇子貶為庶人。但是非常諷刺的是,害死三位皇子後的武惠妃惴惴不安,經常夢到他們冤魂回來復仇,最後一病不起,鬱鬱而終。武惠妃去世後,唐玄宗傷心不已,終日鬱鬱寡歡,這時才有人舉薦了“楊玉環”,成就了流傳千古的《長恨歌》。


《氣場哪裡來》讀書筆記:武惠妃與達克效應

回顧武惠妃的一生,年少的動盪使得她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於是她明白一個女人的“安全感”不是家庭和丈夫所能給予的,只有手握政權才能真正的高枕無憂。於是她利用唐玄宗對她的寵愛和信任,終日有恃無恐地、張揚地過日子,所以才過早結束了自己本可以平順過完的一生。

《氣場哪裡來》讀書筆記:武惠妃與達克效應

書中將武惠妃的一生用一個心理學上的名詞恰到好處地解釋,就是“達克效應”。達克效應是心理學家鄧寧和克魯格提出的,意思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缺考慮的基礎上得出了錯誤結論,但無法正確認識自身的不足,辨別錯誤的行為。這些能力欠缺者一般會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的優勢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低估周圍人的實力。就像當年我們上學時每次考完試,學渣總覺得自己考的不錯,而學霸卻經常認為自己考砸了;大多數女人都會覺得自己長得還不錯;很多不講理的人都會認為身邊的很多人不講理一樣。不知道你有沒有類似的體會呢?

《氣場哪裡來》讀書筆記:武惠妃與達克效應

那麼如何避免“達克效應”呢?首先,你要了解自己的“能力邊界”,知道自己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其次,不要盲目衝動,在完成一個任務之前先要給“任務”做有效的拆分,將每個被拆分的小任務先弄清楚,再去行動;最後,要學會“謙遜和低調”,你要懂得運用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多向別人學習、多請別人幫忙。我們經常說一個好的領導者並不一定要做“全能人才”,但一定要懂得善用團隊中的每個人,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身的優勢以達到共同的目標,這樣才能鑄就完美的團隊。


我是Audrey,一個想把我講給你聽的幼兒園老師。HI,親愛的你,希望我們都能擁有“武惠妃”的聰明才能,卻又懂得謙遜低調,做一個HOLD的住全場的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