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面对面|武汉4月8日将迎“解封”,入境人员集中隔离应“全国一盘棋”

疫情防控面对面|武汉4月8日将迎“解封”,入境人员集中隔离应“全国一盘棋”

舆论风向标

一、重要舆情特征

3月24日至25日期间,关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舆论热度较前一日有所上升,舆论场聚焦武汉将“解封”、援鄂医护人员入编、入境人员是否应集中隔离等热点话题。东京奥运会话题热度持续上升,奥运会延期一年举办引发热议。同时,美国可能成为全球疫情“震中”及美股话题也颇受关注。

(一)武汉4月8日将迎“解封”,媒体强调防控不可松懈

3月25日零时起,武汉市以外地区解除离鄂通道管控;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经过两个月的“抗疫”斗争,武汉即将迎来“解封”的日子,这一话题也迅速冲上微博热搜,引起广泛讨论。有网友认为,这是疫情向好的重大标志,胜利就在眼前。央视新闻评论指出,武汉保卫战胜利在望,已进入决战决胜最后阶段,因时因势调整相关政策,正是实事求是的体现,也是对这座城市、对这座城市人民负责的体现。与此同时,新华社客户端发文提醒,“解封”不等于解除防控。一方面要继续强化属地责任,对疫情反弹风险保持高度警惕。另一方面应积极有序推进企事业单位分区分级、分类分时复工复产,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援鄂医护人员入编引热议,启动入编“绿色通道”意义多重

近日,一则“唐山市决定将援鄂医疗队编外人员纳入事业编制”的新闻引发舆论关注。早在3月上旬,广东、贵州、江苏、湖南等地多个市州就出台了类似的奖励措施。舆论对此普遍表示认可和支持,认为这样的奖励实至名归。但也有一些声音疑虑此举不符合程序公平。光明网发文解释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入编方式本就有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入编,即通过相关考核直接获得编制,支援湖北编外医护人员“火线入编”就属此列。对于启动入编“绿色通道”的意义,《新京报》评论指出,于援鄂医护人员来说,在精神层面是莫大的鼓励,从福利层面则是实打实的奖励。从长远来说,这种激励也有利于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积蓄、调动最大的医疗资源力量。

(三)女子拒绝隔离大闹重庆机场,遵守防疫规定应成共识

3月22日,一段“女子从泰国回国后拒绝隔离大闹重庆机场”的视频引发网络关注。目前,相关话题#官方回应回国女子大闹重庆机场#阅读量已超过1.5亿。对于女子的不当行为,网友纷纷予以谴责。《北京晚报》评论指出,集中隔离既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他人的负责,并非不近人情,道理无须再说。连日来,新增入境病例不减,也说明集中隔离制度不仅必须,而且极有必要。《楚天都市报》重申,所有境外归国人员一定要遵守我国防疫相关规定,不要把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当儿戏。

(四)老人使用健康码问题频出,“黑科技”也需做好精准服务

3月20日,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一位老人使用的老人机无法扫健康码,防疫人员因此与老人发生肢体冲突,导致老人“面部受伤流血”。此前,江苏镇江也有几名老人因老年机无法出示健康码,被其他乘客赶下车。老人与健康码的话题随即引发讨论,有网友表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要为了防疫丢了善意。也有网友指出,别因为自己会了,就忽略老年人的感受和能力范围。还有网友质疑如此行事过于教条,暴露出日常公共服务的某些弊端。《南方都市报》评论认为,疫情防控再紧迫,也要对“老人机”好一点,这不仅应当是最基本的人性与善意,也与精准防控密切相关。红星新闻评论则建议,对于使用老人机的老人,不妨精准服务,将“健康码”打印出来,让老人手持“健康码”亮证出入,也不失为一种备选办法。

(五)东京奥运会确认延期一年,日媒解读其中原因

3月24日,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提议下,国际奥委会与日本政府等各方经过商议后,宣布推迟东京奥运会举办时间至2021年夏天,延期后的奥运会名称仍保留“东京2020奥运会”。日本共同社对此作出解读,称据政府相关人士透露,“如延期两年,顶尖选手将大量更替,对运动员的影响巨大。若延期一年,现在的运动员易于维持代表身份”,因此希望延期在一年以内。此外,共同社还称,安倍的自民党总裁任期将到明年9月底结束,若奥运会延期一年,他仍能以首相身份迎来奥运。历史上,奥运会曾因战争数次停办,但从未有过延期的先例。多家日本媒体推测,东京奥运会推迟举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60亿美元。

(六)美股暴涨创87年来之最,世卫组织警告美国或成全球疫情震中

受美联储政策支持及美国国会刺激法案预期提振,美三大股指周二开盘均涨超5%,随后涨幅继续扩大。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报20704.91点,大涨2113点,涨幅11.37%,创下了1933年以来单日涨幅最高的记录。摩根大通高级策略师称,美国全国范围内采取的社会疏离措施已经显示出成功的迹象,这可能令美国经济和股市反弹的速度超出许多人的预期。而另一方面,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3月25日2时20分,美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达到50206人,死亡人数606人。另据哈佛校报《哈佛深红报》报道,哈佛校长劳伦斯巴考宣布,自己和妻子均确诊感染新冠肺炎。世卫发言人24日表示,过去24小时报告的新冠肺炎病例中,有85%来自欧洲和美国。随着美国确诊病例数“快速增加”,该国可能成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震中”。

二、舆情趋势与风险研判

(一)舆论呼吁入境人员集中隔离应“全国一盘棋”

3月24日,北京公布首例境外输入关联病例的情况,称其楼下邻居李某某自英国抵京并居家隔离后确诊,患者可能接触了其所污染的楼梯环境致病。对此,舆论纷纷质疑:李某某在隔离期间出入自由,这也能叫居家隔离?数据显示,截至24日24时,我国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已达474例,防控形势严峻。目前,北京已决定从25日零时起,北京口岸入境人员全部就地集中隔离。《中国青年报》评论指出,要想实现严防严控,仅仅北京这么做是不够的。在对入境人员的检测、隔离、管理方面,也应有全国一盘棋的政策,不能这个城市松一点,那个城市严一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严防境外输入的“全闭环”管理。《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也呼吁各地政府立即把已被证明不牢靠的居家隔离改为集中隔离,只有集中隔离才能确保真正彻底的隔离。

(二)离鄂通道有序开放,恐鄂心理须尽快退场

目前,离鄂通道正在有序开放,《南方都市报》发文提醒,各地带有“恐鄂”色彩的措施,有必要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清理。文章指出,随着复工复产步骤的加快,一些试图以粗放防疫排斥和代替精准防控的想法,则必须纠正:要避免地方过度的防疫措施干扰和阻碍全国性的复工复产人员流动,更要避免对鄂籍外出务工人员,在必要的检测和健康码管理等措施之外,凭空加码一些隐性的区别对待或“一刀切”的排斥。这不仅要求地方性的防疫政策尽可能地朝着精准防控的方向努力,更要求公众对疫情有尽可能理性的认识、对人性有尽可能坚韧的守护。现代社会必须基于科学和理性,不能让“恐鄂”心理不断发酵和强化,公共政策对此更不能一味消极迎合。

(三)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等疫情次生问题应重视

由于受到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大量未成年人“宅”在家里,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成为陪伴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的首选工具,有关网络游戏的消费纠纷更加突出。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家长:莫让“宅娃”荒于嬉,免得废人又费钱。《北京青年报》文章指出,2020年春季学期十分特别,网络教学成为主要的学习模式。家庭教育能力和学生的自制能力,是家长和学生面临的主要考验。既然疫情期间孩子更容易沉迷于网游,那么,此期间对于网游行业的监管理应加码。只有多方面干预,方能避免沉迷网游成为影响学生的疫情次生问题。

编辑|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助理研究员 朱玉萍

(后台留言提供职务、联系方式、邮箱,可获取pdf全文版;欢迎订阅新媒体智库报告每日资讯!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声明|本公号内容允许转载,但需注明作者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改动,违者必究。本公号所刊发文章,非官方声明为本机构原创作品的,皆属文章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号及人民网新媒体智库的观点和立场。

新媒体智库athinktank

人民网新媒体智库,依托人民网和人民在线重点打造的高端互联网智库,主要从事互联网大数据与国家治理重大课题调研、舆论环境风险评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政务舆情回应绩效评估、政务新媒体指数、企业品牌影响力指数、媒体融合与新媒体传播等领域研究。人民网新媒体智库定期推出智库报告、内参读物,发布蓝皮书和学术著作,举办高端智库论坛,入围“中国智库索引”(CTTI)首批来源智库(2017-2018),荣获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颁发的2018中国智库资政建言“国策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