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多少钱能和以前万元户持平?

用户55470051976


设法笼统的直接说多少钱能与以前的万元户相比。万元户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小平同志提出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各地开始树立万元户典型。一段时间内,万元户成了富裕的代名词,成了人们羡慕的有钱人。那时,我一个月的全部工资是人民币三十二元,想一下,万元户在当时对普通农民和工薪阶层来说,是不是天文数字?如果想客观的对比,应当注意这样几个因素。一是那时的一万元人民币与现在多少钱成比例,其中要计算升值,贬值率,计算当时一万元的实际购买率。二是考虑人们现在的实际收入及实际购买率,或按国际通用做法采用黄金作为衡量标准,这样不难得出过去一万元与现在想等值的钱数。三是从金融常识方面看,金融说明白点就是投资信心,即投资者及消费者的心里预期,即在两个时期,两个钱数分别在人们心理值多少钱。另有这样,才能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以上仅供您参考。


贵气凡夫


以房价对比的话。

是这样的,88年我爸盖房子,600平院落的房子花费四万多。每平,约70元,现在买房子,即使是县城都要五六千,城市基本一到三万,北上广市中,更是近十万一平。取一般城市中间值,按一万五平吧!

88年,万元户相当于现在200万上下。

88年万元户已经相对比较多了。

如是80年,估计万元户和五到六百万差不多!


lichen2012


现在的100万,差不多能和过去的万元户持平

万元户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产物,80后都鲜有印象,70后才有比较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80后孩子,我还是有点印象的。

当时的万元户是一年能挣1万元的家庭,放在今年,那就是年入百万的家庭。

为什么这么说,有根据吗?

当然有。

第一,工资水平差距。

当时平均工资是一个月30-50元一个月,一年下来也就三四百元,万元户是普通人收入的30倍左右。所以,仅以工资比的话,至少是30倍的差距,相当于现在的30万。

第二,通胀的力量。

当时的一块钱,相当于现在的100元。

小学课本不都改了,当年在马路上捡到的是一分钱,现在捡到的已经是一元钱了,100倍,没毛病啊。

三,小时候肉丸5分一碗,现在5-10元一碗

这个是计算人工人力在里面的,跟工业效率无关,可以反应过去和现在的差距。

小时候吃的肉丸,都是人工的,现在也是。我又回到过去吃肉丸的 地方,老店还在,过去是5分钱,现在小碗5元,大碗要10元,涨了100-200倍。

别跟我拿工业品比如汽车家电比啊,这没什么可比性,纯人工的东西更有可比性。还有现在做的手工椅子,过去只给工钱,材料自己找,工钱很低,现在买一个很普通的木椅子,都要50到100元了。

以上,都是很生活的东西,各位也可以回忆下,当然,70后80后才有这个回忆。


赵冰峰财经


以前的万元户就是村里的企业家了,基本都不应该说是农民了,只有做生意比较好,或者在村里开工厂才可以成为万元户。



小时候我有两个亲戚就是存在的万元户。一个是开造纸厂的,另一个是收废铁生意的。都做的挺大。收废铁生意的亲戚向村里买了很大一块宅基地,把新房建的很豪华,前后两院,很多间房子。
当时的万元户身边都有一堆人跟着他们干,非常风光。多少钱可以持平,光看三十年来房价的涨幅就知道了。那时候北京的房价每平方米也只有一千多。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伟的一篇权威学术研究报告,答案是“255万”。那时候猪肉价格不到1块,现在都超过20块钱了。


从货币或者资产的角度,再通货膨胀其实也就百倍、千倍,如果只是把钱存在银行,可能也就只是几十倍。但是八十年代的万元户都算是企业家了,那批人如果后面继续做下去,很多人现在已经拥有上亿家产。机会比金钱重要,他们是那个时代的英雄和弄潮儿,在最好的时代有最好的机会可以去创造未来。


上林院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万元户”的叫法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最为流行。在当时,农村万元户最典型的标志,就是有一台“熊猫”牌电视、几辆“凤凰”牌自行车、一台缝纫机(牌子忘了),如果再有一台“海尔”或“荣事达”洗衣机,那就更厉害了!

对于我们80后来说,能搬个小板凳,扇着蒲扇、看《新白娘子创奇》,那就是相当富足、且安逸的生活了!

就拿我家来说,父母跑船做米商,就是用铁船到农村各家收粮食、玉米、油菜籽,然后“倒卖”到粮库,赚点差价!记得家里应该是村上最早一批万元户咯,电视、缝纫机、洗衣机都有,当时甚是风光!就连我这个“二胎”要被罚款,也只象征性“罚了”一袋米而已!这在当时已经算是最轻的处罚了!

现如今多少钱,与当时万元户持平

虽然只短短过去不到30年,但货币的购买力下降的不是一星半点。

  • 犹记得90年代初上小学,一个棒棒糖才5分钱,让我高兴一整天。现在,普通的棒棒糖怎么也得1元起步,上涨了20倍不止!

  • 一斤肉也就1元左右,而2019年8月,超市肉价22元/斤,上涨22倍。


  • 那时候,喝井水、河水,要吃鱼、直接到河里钓;要吃龙虾,也简单,买两小瓶“敌杀死”,兑点水,撒在河两岸,然后就可以尽情的做龙虾咯!这些,都是不需要成本的,和现在相比,龙虾38元起步,相差几十、上百倍啊!

在80、90年代,1万元是一笔非常大的财富。具体现在价值几何,是很难进行量化的!不过,从一张图中(如下),我们大抵可以看出,1986年的100元与2019年的22.6元购买力相当,可见贬值得幅度还是非常大的!

总之,90年代初的万元户,很是自豪、在村里也算是响当当的人物,而现如今,没有2、3百万,不开辆好车,你都不好意思回家啊!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财经者思】,记得多多点赞哦!!!


财经者思


以前的万元户其实很虚伪的,1986年我家就评为万元户,家里有几间破瓦房,一间牛房,一间猪栏,一头大水牛,一辆凤凰牌自行车,一部华南牌缝纫机,加上几千元存款就成了万元户,拿现在来说这些东西就成万元户着实可笑。


只因那次


我映像中一千多的一千都是很多钱了!

小时候农村花四五千就可以盖起来五间房的院子!

小时候,父母的愿望,有了一千块钱,就不想那么辛苦的干活,劳累了!

现在,俩百万,刚够买套房,还装修不起!有五百万以上存款的,估计就觉得啥都不想干了!

所以当时的万元户,我觉得和现在四五百万,差不多!


王十三金融生活


万元户对于现在的八零后乃至更之前的人,大家应该都印象非常深刻,可对一些九零后跟零零后来说,好像就是个笑话,会被他们笑话:“那有什么了不起,还没我过年的压岁钱多呢!”也难怪会这样,毕竟他们没经历过那个时代,这个词诞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那个年代假如说是能被称得上是万元户的,那绝对是妥妥的老板级别。在那个时候人们的工资普遍偏低,米价基本上是几毛钱一斤,肉价也是一块钱左右,走亲戚送个礼顶多拿上两元钱足够大包小包提的过去了。而且那时候过年的时候,长辈们给的压岁钱,1毛两毛就算是非常普遍的了,转上一上午有时候也很难凑够个整数,有的甚至是瞎跟着跑,能要到两块糖就很满足了。由此可见在当时能成为万元户,那是相当的了不起的。



不过在近年来随着通货膨胀的侵蚀,“万元户”慢慢成为了很多人追忆童年的一个词语了,人们不禁提出,现在有多少钱才能抵得上当年的万元户呢?有人提出把当年的万元户采取5年定期存到银行,即使是考虑到保值以及贴补,当年存入到银行的1万元到今天最多也就能创造出10万元左右的利润。 我们再往前说一下,50年前10元钱在中国能买什么?对比下来绝对能吓大家一跳,在60年代末的时候物价情况最低生活费四五块钱算小康生活。可到了现在最低的生活保障每个月也要将近1000了,就这还得算计着过。小编是个80后(89年),记得在小时候听父母说起过他们那个年代结婚的时候是要买三大件的,也就是缝纫机、手表、自行车,这三大件得当时来说就相当于现在的汽车、房子和三金了,而且在当年,这三大件买牌子货最多也就不超过五千,这么对比下来,相信大家也能直观的认识到差距。



在我童年记事时候,一个黑白的电视也只是买到三四百块钱,而三四百块钱就相当于一个平常人家好几年的积蓄了。


别看是个黑白电视,如果说在农村的话,也没有几户人家能够拥有的。假如说谁家有,到了晚上或者说是闲暇的日子,家里面总是人满满的,就好像是以前人们看电影那种场景一样。 我们的工资算是这几年才逐渐的涨上来,我们可以问一下家里的父母,那一辈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工资都是非常少的,能拿到1000块钱的已经算是很高的工资了。

所以说想要拥有1万块钱,除去花销,那需要的时间可是相当漫长的。一说到当年的万元户,一些人对他们的印象都非常的深刻,那就是开着桑塔纳,手里拿着大哥大,走上走到哪里的时候,都会在人群当中摇上两下,好像这就是身份的象征。 我们现在一般人手里边有个三五十万跟以前相比的话,那真的是不叫钱。哪怕是有个上百万,在人前提起自己的存款的时候也会不是那么自信,远远比不上当年的万元户。由此可见万户在当年绝对能算得上是500万+级别的富豪了。


吕布戏小貂蝉


我已经不记得自己家是什么时候成为万元户的了,但是我记得,上个世纪的80年代,的确是欣欣向荣,日新月异的好时代。每一年村子里都有新的变化,比如,买了新的家用电器,接通了电话,通了电,有线电视等等。这些关系着民生的重大进展,基本上都是在那10年左右完成的。

万元户这个词,一度非常让人羡慕,因为那个时候,工厂工人的工资,不过是几十元一个月。攒1万元差不多要三四十年,不吃不喝。也就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全部工作时间,人们就会觉得要是我有1万元,这一辈子就用不完了。

但是时代的变迁让人措手不及,今天回过头来看,1万元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小了。如果按照相当于个人年收入的倍数来考虑,现在年收入过10万的已经不再少数,那么当年的1万元应该相当于今天的三四百万元的水平。

最近,关于猪肉价格的新闻,时常出来刷屏。在我的记忆当中,当年的猪肉价格,有比较长的时间大体在接近一元的水平。而现在高的时候也不过是三十几元。按照这个比例来推断,当年的1万元,可以买上万斤猪肉,那么就相当于现在的三十几万。

还有很多人总认为,黄金是能够保值的产品。那么真实的情况如何呢?假设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你是一位万元户,当时的黄金价格大约是100元一克。你可以把1万元变成100克黄金放在家里。而今天的黄金价格是什么样的?尽管最近黄金的行情非常好,季度涨势凶猛,然而黄金每克价格也不过是350元左右。也就是说,如果用黄金作为对比的标准,今天的你只要有35,000元,就可以和上世纪80年代的万元户媲美了。

回顾人们财富变迁和社会物价变动的历史,聪明的人会发现,其实最保值的是人们的智慧和本领。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技术性人才的收入水涨船高,远远超过了通胀影响的水平。而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来看,假设我们在经济方面的一些发展,会有类似的阶段,那么,将来什么东西最贵?人才!人的劳动人的技能最贵。

所以大家不要再羡慕说,哎呀,这个美国人怎么这么能干,自己刷墙自己修篱笆。其实那不是因为他们能干,那是因为请别人干,实在是太贵了。


沉默的砖家


多少钱能和以前的万元户扯平,要先来看看以前的10000元钱的购买力。

万元户,顾名思义就是存款在10000元以上的家庭民户,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出现万元户这个词。

万元户时代,米价为0.41元、肉价0.95元。工人平均工资每月28元,每年336元,需要29.8年不吃不喝才能攒够10000元。

要按照这样计算,以现在工人平均工资4000元计算,年薪48000元,29.8年就是143.04万元。但是现在的143.04万的含金量还远远比不上以前的1万元。

当然,当时的万元户的生活品质远远赶不上现在的普通工人,因为再有钱,很多东西也买不到,资源困乏是现实。但是现在的月薪4000元普通工人似乎又比以前的月薪28元的普通工人压力大的多,就拿一个房价来说吧,现在不吃不喝苦干29.8年也就是够在4线城市买个房。但是那时候效益好的工厂能分房,大部分工人家庭租房住,大家大部分都这样,也感觉不出什么来,虽然生活相对艰苦,但是很知足。

以上只是从收入一项来做个比较,不能代表两个年代真正的水平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