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復工率超7成、通信大數據未現個人信息洩露 工信部迴應最新戰疫熱點


中小企業復工率超7成、通信大數據未現個人信息洩露 工信部回應最新戰疫熱點

3月2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新聞發佈會。會議邀請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信息技術發展司司長謝少鋒,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韓夏,中小企業局副局長秦志輝,就疫情期間以及將來運用人工智能、保護個人隱私、幫扶中小企業等來回答媒體提問。

1.中小企業扶持

中小企業復工率已經達到了71.7%

秦志輝介紹,目前中小企業復工率應該說是穩步提升,根據我部對使用雲平臺的中小企業的監測顯示,3月24日就是昨天,中小企業的復工率已經達到了71.7%,比2月23日提高了42.1個百分點。

中小企業扶持政策如何獲知?三個渠道瞭解一下

秦志輝介紹,疫情期間,為了幫助中小企業度過難關,國家和地方都出臺了很多扶持政策。瞭解這些政策,可以從以下三個渠道:

一是在中國政府網,我們專門設立了“應對疫情支持中小企業政策庫“,梳理彙總了國家和地方的政策。

二是在國務院政務服務平臺上建立了”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服務專欄",這個專欄專門設置了“政策通、辦事通、互動通”三大板塊,面向廣大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辦事群體,提供一站式的政策查詢和服務入口。

三是在工信部的門戶網站上發佈了《支持中小企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政策指引》,把企業面臨的問題和已出臺的政策進行歸類匹配,從而更多便於企業獲取應用的相關政策。這是要了解政策主要的三個渠道。

推動形成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在此次疫情中,各地“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逆襲突圍,率先復工復產,表現突出。3月25日,秦志輝介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確實在疫情期間表現出了更強的抗風險能力。

根據統計,湖南、四川等地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復工率已經達到了98%以上。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基本上是百分之百復工,這個數據充分的說明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這麼一個發展道路是增強核心競爭力,從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具體到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一是是抓緊優質企業梯度培育的主線,部持續加大培育力度,推動形成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製造業單項冠軍等優勢企業梯度培育的格局。

二是培育一大批企業主體,推動各地培育兩萬多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工信部培育公告了第一批24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從而示範引領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這麼一個發展路子。

三是打造一個企業的動態庫,工信部推動建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動態庫,為企業入庫培育、搭建資源對接平臺奠定基礎。

第四就是強化一系列的服務支撐,比如開展專題培訓、提供融資專項服務,在每年一屆的中博會期間專設展區,實施信息化和知識產權兩個推進工程,從而賦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發展。

疫情期間推動數字化賦能中小企業發展

秦志輝介紹,工信部在推動數字化賦能中小企業發展方面的具體舉措。工信部安排了一些專項的舉措加強推廣的力度,一是廣泛徵集一批技術力量強、服務效果好的數字化服務商,優秀的數字化服務產品以及相關的服務。

二是總結推薦一批數字化賦能標杆中小企業的案例,從而起到引領示範的作用。

三是組織創新中國行、中小微企業雲服務大會、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高端論壇等一系列的活動。

四是利用”企業微客”等線上平臺開展一批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相關方面的技術培訓。

2.網絡通信狀況

通信大數據分析尚未出現個人信息洩露

韓夏介紹,在境外的疫情形勢越加嚴峻的時候,從3月6號開始,我們就在“通信大數據行程卡”上上線了境外到訪地的查詢功能,可以對手機用戶前14天到訪的境外國家或者地區的信息進行查驗。

在通信大數據分析使用當中,注意個人信息保護的問題,也依據個人信息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嚴格落實數據的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的相關措施,按照最小化的原則來收集數據,並且在數據的流轉、使用等等各個環節對數據都進行脫敏處理,嚴格落實隱私保護的要求,而且還設計了數據防攻擊、防洩露、防竊取等安全技術手段,確保相關的數據安全。截止到目前,通信大數據的分析還沒有出現個人信息洩露的情況。

疫情期間國家網絡非常穩定 不像境外網絡那樣癱瘓

韓夏介紹,疫情發生以來,為了確保網絡暢通,我們國家通信行業實現了網絡不堵、服務不斷、性能不降,成功的經受住了這次疫情的大考。

截至目前全國通信行業累計投入的通信保障人員是35.7萬人次,各類保障車輛是17.4萬輛次,有力的保障了全國通信網絡的平穩運行,所以我們國家的網絡非常的穩定,沒有像境外那些網絡那樣癱瘓。

3.新技術發展

今年在13萬個5G基站基礎上加大建設力度

韓夏介紹,要加快5G發展,一是加快網絡部署,推動基礎電信企業以5G獨立組網為目標,加快推進主要城市的網絡建設,並且向有條件的重點的縣、鎮逐步延伸覆蓋,鼓勵地方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做好5G的站址資源、用電和頻率等保障,對於支持力度大的地區,基礎電信企業還要加大投資,優先開展5G建設。目前來講,截止到去年底我們國家5G基站建設有13萬個,今年還要進一步加大建設力度。

預計今年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增加值規模將達3.1萬億

韓夏介紹,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當中,加快工業互聯網、5G、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兼顧短期有需求和長期有效供給的重要選擇,工業互聯網作為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領域,既有巨大的投資需求,又能撬動龐大的消費市場,近期為了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決策部署,工信部印發了《關於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

從六個方面出臺了20項舉措,來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據中國信通院最新的預測,2019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的經濟增加值規模是2.13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3.1萬億元。

將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5G相關領域加大稅收金融支持力度

謝少鋒介紹,為了推動復工復產、釋放新興消費的潛力,工信部組織了產業界加強協作、充分發揮5G的技術優勢,探索培育了一批5G的典型應用。

未來將著手從三個方面入手推動在疫情防控中催生出的新型消費、升級型消費,加快成長和培育經濟新動能。

一是優化政策環境,針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和領域推動加大稅收金融的支持力度,助力企業渡過難關。

二是採取包容審慎態度,培養各類新模式和新業態,穩定市場預期,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三是探索建設新型信息消費的體驗中心,推動傳統商業體轉型升級,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消費的載體,利用信息技術突出地方特色,完善消費業態。

疫情期間已有20餘款AI系統投運 服務人群達到數十萬人次

謝少鋒介紹,在疫情期間,人工智能技術得到了有效的運用,主要是在疫情的監測、疾病的診斷、藥物的研發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20餘款人工智能系統應用在湖北武漢等抗疫的一線以及全國數百家醫院,服務人群包括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達到數十萬人次。

在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在線學習學生已超1.95億人次

韓夏介紹,為了保障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教育部會同工信部開通了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

自2月17日開通以來,根據中央電教館的統計,這個平臺已經開設了119門的學科課程,截至到3月24號共播出小學、初中、普通高中課程1917堂,瀏覽量累計達到了9.94億次,訪問量累計達到了7.75億人次,通過平臺進行在線學習的學生累計超過了1.95億人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