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聯體“聯而不動”,互聯網醫院能否打開入口?丨專訪安泰創新

醫聯體“聯而不動”,互聯網醫院能否打開入口?丨專訪安泰創新

春節至今近兩個月,安泰創新創始人邵源和他的團隊都為武漢醫院客戶的產品升級而忙得不可開交,期間,安泰創新提供技術支持的羅湖互聯網醫院也在2月4日完成了上線。

2006年成立的安泰創新是一家智慧醫療軟件提供商,建設PACS系統起家,專注於影像歸檔和通信系統的開發(如今Annet雲影像數據中心及應用系統也是其核心產品之一)。經過14年的發展,安泰創新已經建立了包括全景臨床數據應用平臺、全景同屏會診系統、全景移動醫療、全景PACS系統、全景雲影像及大數據科研系統在內的多個產品線,已經作為技術提供方為全國300餘家醫院提供了智慧醫院系統服務。

此次為羅湖互聯網醫院上線提供支持,是其從提供軟件系統到提供完整互聯網醫院產品的一次重要試水。且據邵源透露,羅湖互聯網醫院上線一個多月,線上的問診量已經佔到原本線下門診量的40%。

不得不說,疫情將互聯網醫院推向了臺前。在過去的兩個多月,包括安泰創新、金蝶醫療等醫療信息化廠商,以及微醫、平安好醫生、京東健康等互聯網平臺積極推進互聯網醫院的建設,試圖在“隔離”中發揮互聯網技術的最大效用。

與此同時,在3月2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關於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在“互聯網+”醫療服務費納入醫保支付方面也開始鬆綁。這給互聯網醫院建設帶來了發展熱潮,也給包括安泰創新在內的技術提供方帶來了新的市場機遇。

安泰創新所服務的羅湖醫院集團,是一個連接著30餘家醫療機構的緊密型醫聯體。與其他互聯網醫院的不同之處在於,一旦服務於醫聯體,安泰創新便能聯動集團及其醫聯體集群中所有的醫院數據。

這也讓邵源意識到了醫聯體+互聯網醫院的廣闊前景。他判斷:“醫聯體+互聯網醫院一定是未來的主流模式。”

“具體來說,我們幫醫院搭建了一個醫生工作站,工作站作為一個‘窗口’,讓每個醫生擁有一個自己的二維碼,患者在就診後,可以掃描醫生的二維碼,加醫生為‘好友’。”邵源告訴億歐大健康。“但這一操作是基於我們為互聯網醫院搭建的APP,並非傳統意義的微信好友,因此,這樣的工作流程也不會涉及醫生的私人生活。”

億歐大健康嘗試在微信端打開“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公眾號,可以看到“醫院服務”和“個人中心”兩個菜單欄。在通過身份證驗證、人臉核驗綁定就診卡後,便可以享受平臺上預約掛號、在線問診、檢查預約、繳費、報告查詢,原始影像查詢等線上服務。

據瞭解,這些項目是由一個為醫院醫生定製的APP開具完成。在醫生APP上,可以看到患者在集團內過往的用藥記錄、問診記錄、完整影像等一系列數據。集團內的醫生之間,也可以隨時調用這些數據進行遠程會診、轉診、查房等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與普通互聯網醫院不同的是,除了 “標配“在線問診、雲影像等服務,醫生還能夠在線上開藥、開檢查檢驗預約。患者根據醫生開具的檢查單按時到線下醫院檢查即可;而開出的藥品可以通過安泰創新合作的物流合作伙伴配送到患者家中。同樣,這些操作記錄數據均會沉澱在工作站中,並在患者端同步顯示。

“尤其是疫情期間,許多醫生只能在家辦公,但是在羅湖互聯網醫院中,開藥、開檢驗全部都可以照常進行,不受影響。”邵源介紹道,患者的評價、點贊、投訴數據也全部集成到醫院的後臺。這和傳統的互聯網醫院所提供的基礎的服務相比,服務外延被大大拓寬。

未來,在互聯網醫院接通醫保支付後,這樣的服務模式會再一次迎來發展窗口。羅湖區婦保院副院長、集團信息中心主任陳家林在媒體採訪中也公開過一組數據,2月4日至2月28日半個月間,羅湖醫院集團互聯網醫院累計問診量達9200多人次,最高的一天接近900人次;開具處方3600多人次,快遞藥品送到患者家中超過3000單。

打開“醫聯體”的高速路入口

如果傳統的醫聯體是國家為老百姓修了一條高速路,那麼基於醫聯體的互聯網醫院則是為老百姓打開了“高速公路的入口”。

只是,這個“高速公路”早已經修好,卻沒有“入口”,而這個“入口”是醫聯體對於老百姓的觸達程度。

以往的醫聯體對於老百姓而言,就是“知道聯通了,卻不知道跟我有什麼關係”。患者拍片子、跑檢查依然想著是長途跋涉去三甲醫院看醫生,大醫院的虹吸效應越發嚴重,醫聯體“有來無往”。

這樣的醫聯體模式下,病人基本是“從下往上送”,而在醫聯體+互聯網醫院中,病人是“從上往下派”。上級醫院把單派到下級醫院,給下級醫院帶來收入,而上級醫院也可以遠程對下級醫院病人提供幫助。“這就叫有來有往。”邵源也表示。

“醫聯體中互聯網醫院一旦上線,內部的數據就全部可以聯通。”他補充道。例如,在三甲醫院開的檢驗,在家門口就可以做;原本需要坐數個小時大巴到省城做的CT,也可以在附近的社康中心做完,並獲得三甲醫院醫生的解讀。“換句話說,單體醫院的互聯網醫院,線下服務必然也侷限於單體醫院,無法打破空間的限制,這樣的互聯網醫院效率是打折的。 ”

如此一來,數據不是在單個醫院跑,而是在整個醫聯體裡面完全互通。數據能夠跑動,是醫聯體+互聯網醫院一大優勢所在。區縣級醫院可以通過互聯網醫聯體網絡,整合基層非公立醫院、大型企業醫務室、養老院、第三方檢驗檢查機構等資源,進而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能力,建成區域醫療中心。

2019年,國家衛健委統計信息中心主任張學高曾經將國內的互聯網醫院模式分為三類。

第一種是實體醫院的醫療資源線上服務模式,這種模式的特點是以實體醫院為核心,實現實體醫院的互聯網化;

第二種是醫聯體共同線上融合服務模式,以銀川互聯網醫院為代表,通過多家第三方互聯網服務平臺,打造一個“集群”,共同提供“互聯網+醫療”服務;

第三種是集聚醫生資源的平臺服務模式,就是典型的多點執業匯聚醫生的平臺型互聯網醫院,烏鎮互聯網醫院即是典型代表。

而嚴格來說,安泰創新所打造的羅湖互聯網醫院並不屬於其中某一種,更像是前兩者的結合:以實體醫院為核心,服務於整個緊密型醫聯體“集群”。

因為羅湖醫院集團將傳統意義上的“醫聯體”升級為了“緊密型醫聯體”,打破了原本醫聯體“聯而不動”的桎梏。成立時,羅湖醫院集團就下設了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區婦保院、區康復醫院、區醫養融合老年病科醫院和區腫瘤醫院,以及31家社康中心,同時組建了9個資源管理中心。通過在集團內部形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真正打通集團內各醫療服務提供機構的資源上流和下沉。

但同時,邵源也坦言,羅湖互聯網醫院的模式一時半會很難被複制。因為在國內,大多數的醫聯體與體制機制相關,難以形成利益共同體。在普遍情況下,利益分配矛盾也容易浮現出來。

“國家正在推行的醫聯體的建設,如果真正能夠將醫聯體從行政上、收入上、人事上一體化,如此才是真正的解決了醫聯體的運營問題。”邵源說道。

進入新發展階段,醫療信息化如何破局?

我國醫療信息化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啟蒙。2009-2019年這十年間,醫療信息化發展踩下了加速油門,標誌性的開端是“新醫改”的開啟。2009年3月,《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發[2009]6號)中,提出建立實用共享的醫藥衛生信息系統,強調以醫院管理和電子病歷為重點建設醫院信息化。

2019年3月,國家衛健委發佈《關於印發醫院智慧服務分級評估標準體系(試行)的通知》,醫院智慧服務分級躍升為評估工作中重要的一環。

經歷了微機啟蒙、臨床信息系統為核心、電子病歷熱潮,醫療信息化開始進入數據整合階段。同時,隨著新科技的滲透融合,醫院的需求開始升級,醫療信息化服務商也開始進行服務的升級。

不過,對於醫療信息化服務商來說,原來其售賣的是較為標準化的IT產品,如果要進階到智慧醫療服務,如何在保證數據安全的情況下,打破院內乃至醫聯體當中的數據孤島,是令技術提供方頭疼的問題。

一般來說,一家醫院裡的系統種類繁多,接口也不同。而出於安全考慮,醫院一般輕易不會將數據開放共享。而不管是支持互聯網醫院還是搭建醫聯體,上下級醫院的信息共享都是最終成功的關鍵一步。

能夠在一部手機乃至一個系統裡,集成醫患在醫聯體中所有的服務數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安泰創新所研發的“全景醫療大數據應用平臺”,可以實現非侵入式對接醫院各大系統的完整數據,目前其所服務的超300家中大型醫院,每完成一家智慧醫院的升級,安泰創新的系統中就將對接整個實體醫院及其醫聯體中所有的數據。

“我能感受到醫院客戶的訴求出現了兩個本質性的變化。”邵源談到做出這樣產品佈局的原因,“其一是數據本身。從前,醫院的訴求在於‘看見數據’,而現在,在‘看見’的基礎上,醫院除了有高數據質量的要求,更有數據結構化的訴求,有臨床科研的需求。”

這也倒逼安泰創新將數據的結構化、智能化作為其系統底層設計的基礎。

從行業角度亦可以看見變化。以醫療信息化企業為代表的技術服務方,在互聯網醫院的打造中,已經不再侷限於提供單個產品,而是根據醫院的需求提供綜合型的整體解決方案。2019年初,安泰創新也開始在原有基礎產品的技術上嘗試建立完整的互聯網醫院體系的產品。

邵源認為,第二個本質性變化就是醫療服務。”從21世紀初開始計算,第一個十年裡醫院由模擬化向數字化在轉型,進入第二個十年,數據開始互聯互通,醫療服務走向移動化、智慧化。如今走到第三個十年,醫療信息化系統從後臺走到前臺,其中互聯網醫院就是一個巨大的驅動力。“他說。

互聯網醫院從原來僅僅是“輔助醫院的服務分析系統”的角色,搖身一變成為醫院的“生產力系統”。互聯網醫院直線上升的業務量,為醫院帶來可觀的營收、更強的服務能力和更大的影響力。在未來,隨著IT技術的發展,醫療機構對於新科技的擁抱程度加深,這些沉澱下來的數據還會釋放出更重要的價值。

特別策劃【智慧醫療100+】系列專訪與選題報道

医联体“联而不动”,互联网医院能否打开入口?丨专访安泰创新

醫療這個嚴謹而“古老”的產業正在新技術的浪潮下煥發新生機。當互聯網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科技手段落地醫療場景之時,行業會發生哪些變化?有哪些角色正在探索?億歐大健康以場景為基礎,策劃了【智慧醫療100+】系列專訪和選題報道,聚焦新科技、新理念、新政策在醫療產業的應用情況。

如果您有合適的企業推薦,請聯繫億歐大健康執行主編劉聰(微信:1501150077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