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趁疫情囤積居奇!停止出口大米衝擊市場,中國經濟損失難避免

3月24日,越南政府突然宣佈禁止出口大米。越南政府給出的官方理由是受天氣因素和疫情影響,越南今年大米可能會出現較大幅度減產,越南政府必須優先保證本國糧食的供應。但事實上,就在3月初越南媒體還報道,雖然今年越南的天氣狀況不太理想,但是越南依然能完成650萬噸的大米出口目標。20天不到,越南政府的態度為之一變,顯然不單單是為了保證本國糧食供應那麼簡單。

越南趁疫情囤積居奇!停止出口大米衝擊市場,中國經濟損失難避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圖片

最近幾年,越南一直是全球第3大大米出口國,僅次於泰國和印度。無論是天氣因素還是疫情因素,可能會對越南今年的糧食生產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減產幅度能達到一兩百萬噸已經是相當巨大了。更何況,越南疫情不算嚴重對農業生產幾乎沒有影響。再怎麼說,這兩個因素也不可能讓越南今年無糧出口的。

那麼越南把幾百萬噸富餘的糧食留在國內,想幹什麼呢?其實就是很多地主老財的想法,囤積居奇。新冠疫情已經對全球糧食生產造成了明顯的影響,越南正在下注,賭接下來的疫情可能會對東南亞和南亞等糧食主產國造成更大的衝擊,越南囤積的糧食就是要賣一個更好的價錢了。

越南趁疫情囤積居奇!停止出口大米衝擊市場,中國經濟損失難避免


從越南選擇的時點,也可以看出他們的目的。越南是從3月24號開始實施大米出口管控的,而在同一天全球第1大米出口國印度宣佈,將在全國實施21天的隔離管控措施,未來還有可能繼續延期。印度的疫情防控前景不容樂觀,如果實施長時間的隔離管控,勢必會對印度的糧食出口造成嚴重影響,國際糧價肯定會因此出現上漲。現在越南也宣佈退出國際糧食出口市場,或將使今年國際大米市場減少500萬噸供給,會進一步刺激國際糧價上揚,越南要賺的就是由此帶來的暴利。

越南趁疫情囤積居奇!停止出口大米衝擊市場,中國經濟損失難避免


正當全球各國積極抗擊疫情之際,越南卻想拿自己手中的糧食資源去牟取暴利,確實讓人不齒。不過總的來看,越南的這一出口限制措施對我國的影響並不算很大。2018年我國曾是越南大米的第一大出口國,當年從越南進口了150萬噸大米。2019年受特殊因素的影響,我國自越南進口大米暴跌60%,下降至60多萬噸。2020年我國自越南進口大米並沒有明顯恢復,越南禁止出口大米對我國的影響有限。

越南趁疫情囤積居奇!停止出口大米衝擊市場,中國經濟損失難避免


更何況,我國既是主要的大米進口國,也是重要的大米出口國,2019年我國稻穀和大米的進口量為255萬噸,出口量為274.8萬噸,其實我國並不真的缺米。從越南進口大米主要是為了大米供應的季節性問題、產地性問題和品種結構性問題,即便越南暫停進口也不會危及我國的糧食安全。但是由於越南退出國際糧食市場,肯定會帶動大豆、玉米等糧食品種價格的暴漲,給我國造成經濟損失肯定是不可避免的。

越南趁疫情囤積居奇!停止出口大米衝擊市場,中國經濟損失難避免


此前,越南曾經扣押過我國採購的口罩,現在又拿糧食貿易說事兒,撈取超額利潤,還真是全球“抗疫”中的一朵奇葩。目前,越南大米的主要出口國是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西非國家以及歐盟各國,這些國家肯定是一肚子怨氣,必定會採取報復措施,逼越南作出讓步。東盟國家會在外交上對越南施壓,歐盟則有可能採取貿易報復措施,最後算下來,越南不一定就能佔到便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