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你认为还会有那么多人追求出国留学吗?

正能分享


应该是减少很多,通过疫情百姓更加认识到中国现在是多么的强大,之所以强大是和多年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分不开的。但毕竟资本主义发展的年头长,特别是英美一些牛校比如哈佛剑桥还是值得去的,除了一流的几所学校外,其他的去的人肯定少了,因为没有中国的大学好,毕业后又没有自己的校友圈。除非盲目出国的一些人。


与狼共舞123321


出国潮总会有一天停下来的,迟早问题。

过去出国是觉得国外的一切都比中国好,但是经过这次疫情,大家都明白了一点,在国内,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始终是被放在第1位的,但在国外却不一定。原本国外的新冠疫情应该是可控的,因为基数小,发现的也早,但是却因为他们都不注意,导致了现在到了无法控制的状态。

国内疫情严重的时候,家长可能庆幸地在想,幸好孩子在国外,现在国内逐渐处于安定的状态了,国外却处于水火之中,家长各种各样的焦虑,却因为国外的机场封闭,孩子无法回国。

孩子如果感染了病毒带回到国内,可能是家庭的悲剧,由此扩散到社区的悲剧,在扩散到市和省的危机。

所以经历过疫情之后,我觉得家长们的心理变化是会有的,把孩子送出国也是为了将来孩子能有更好的生活和工作,但现在看来好像并不是如此,外国的月亮也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圆。

一场疫情照出了那么多的妖魔鬼怪来,也必定会让一些人的心理回归到正常水平线上,无论干什么,都需要内心深处的一种踏实和务实感在的。


Julia中考英语


提到留学,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这家人一定非富即贵,认为留学就是富二代或者官二代的特权。

一方面,国外的学费和生活费容易给人造成巨贵的印象;另一方面,媒体喜欢报道富二代在国外如何挥霍的新闻,容易给人造成出国的都是土豪的印象。“富二代”、“官二代”只代表了极少部分人群,但通过网络力量的夸大,这极少部分人群就被当成了全部。

其实留学越来越平民化了。随着人民币升值和经济发展,相对于以往,一年一二十万的花销,中产家庭以及工薪家庭都能承受得起,事实上去留学的中产阶级占到了一半以上。出国留学变得越来越容易,不同的阶层都能出国,只不过出国的选择和方式不同而已。


所以这波留学热一直很火,直到最近……

意大利留学生辗转28个小时,一路坚持不吃不喝。3月10日,意大利留学生瑶瑶(化名)乘坐飞机,从意大利返回家乡深圳。虽一路辗转,但瑶瑶在归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责任心和自律,可为表率。

从留学生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疫情基本解决,医疗资源、消费品充裕。而欧美仍然在疫情早期,前景不是很妙。从湖北以外的病历情况来看,在医疗资源充裕的情况下死亡率很低。所以回国显然是一个更安全的选择。而且疫情爆发后,学校也逐渐停摆,或转为网上授课,回国也不会影响学业。

疫情结束后,家长还会拼命送孩子出国留学吗?

很多盲目送孩子出国的家长,可能从未真正与孩子走心地沟通一次,了解一下他们真的想干什么,他们想成为怎样的人。可曾走进孩子的内心,尊重一次他们自己的选择?为何忍心草率地把孩子送到千里之外,逃避了自己的教育责任?


目标明确的家长们,可能送孩子出国也是自己的选择吧!所以这个问题是无解的,社会要发展,人类要进步;不过也许这次疫情过后,家长们更希望孩子能够珍惜眼前人吧~


藤博士留学


疫情过后,出国留学得热度会受到一定影响,而且肯定会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但仍然会有不少人选择出国留学,或者把孩子送出国会习。

首先,出国留学的热度本来就呈下降趋势

其实近几年来,出国留学的热度已经在降低的。根据2019年C9高校就业质量报告,这几所高校的出国比例都比2018年有所降低。以清华北大为例,2017届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出国(境)深造率为28.2%,201届年该比例为26.3%,2019届为24.6%;北京大学2017届本科毕业生出国(境)深造率为30.85%,2018届为30.34%,2019届为30.01%;在录取人数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毕业生人数也相对稳定),清华北大的出国率呈现下降趋势。

学成回国的人数越来越多

名校留学生比例连续下降。主要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国内高校实力的增强,国外名校已经不再是优秀学生的优先选项;近年来,清北,华五几所高校已成为各大排行榜Top100的常客,而且排名曾逐渐升高的趋势;二是国内各方面的发展,国内的科研就业条件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学成回国的留学生也越来越多,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从1978年到2018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1万人。其中153.39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432.32万人已完成学业;365.14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4.46%。

因为此次疫情的影响,出国留学的人数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会有明显降低,但仍然会有不少学生会选择出国留学。

疫情之后,留学生面临较大困难

首先,疫情的影响短时间内较难完全消除,比如英国政府决定,从20日开始无限期关闭学校,并取消A级考试(相当于高考)和GCES考试(相当于中考),这也是英国现代史上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学校停课。何时能恢复正常的秩序尚不得而知。目前在英国的留学生达到了22万,如果长时间不开学,这部分留学生该如何选择?即便想要留在国外继续学习,也面临较大困难。

其次,因为疫情的影响,部分地区对待留学生并不友好,比如学校关闭后,原来的寄宿家庭不再接受留学生,让不少留学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疫情很难影响出国留学的总体趋势

当然从长久来看,这很难影响出国留学的总体趋势。一方面国内不少学生有出国留学的需求,不能否认,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很多领域仍然处于领先的优势;另一方面,不少家长也可能会继续把孩子送出国,以回避国内中考高考的激烈竞争。


象牙塔里讲故事


疫情过后,仍然会有很多人想尽一切办法出国留学,这主要是由以下几点原因造成的:

一是出国留学已经形成一般风气,这股刮了很多年,疫情过后仍然会继续。

出国留学风已经刮了几十年,很多家长以送孩子出国留学为骄傲,谁家孩子出国留学了,家长脸上感觉非常有面子。多年前还只盛行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深造,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出国留学生的年龄开始呈现多样化,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各年龄段几乎都有。留学风绝不会因为一场疫情过后就会停止,相反照样会保持每年几十万增量。

二是大学生出国留学是为镀金,海归容易找工作已是不争的事实。

国内每年几百万的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会产生很强的竞争性,为了增强竞争力,有不少家长会送孩子出国留学,学成归来后,带着海归的光环,在就业方面会有不错的前景,据最近几年的数据统计,海归就业率可高达九成以上,这也恰印证了出国留学是家长非常务实的选择。

三是有些家长早已为孩子规划好求学与移民路线图,如小学生出国读书。

小留学生成了最近疫情下被关注的焦点,如一位孩子在英国读书的母亲,因为没有出国陪读,而是给孩子找了委托监护照顾,在疫情下家长害怕孩子被感染,不得已向中国驻英大使馆求助。在刘晓明大使的回复中,我们才知道原来仅在英国读书的小留学生竟然达1.5万人。家长为什么把那么小孩子的送出国读书呢?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办移民。就拿在英国读书来说,如果孩子能连续上学和生活达10年,符合条件就可以办移民。

四是在国内有一些孩子初中学业水平一般,进不了普高,又不想读职中,家长便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选择一条不同的求学之路。

有一个词叫中考分流,每年中考之后,大约有近一半的初中生进不了普高,大部分只能选择读职中,还有一部分则选择去国外读书。对于去国外读书的这部分高中生,尽管有很多无奈的成份,但是至少多了一条路可以选择。有些孩子如果珍惜去国外读书的机会,一般能够在国外圆大学梦。从这个角度来看,疫情结束后,每年仍会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为孩子选择出国求学之路。

总之,以疫情结束之后,一切都会恢复正常,送孩子出国留学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对于我上面的分析,大家是否认同呢?如果你还有自己的见解,不妨说一说吧。


寒石冷月


我的儿子今年大学二年级,在他高考完后我们一家三口很认真的讨论过出国留学的问题。

我儿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定了以后要从事游戏开发的工作,制作优秀的游戏是他从小的梦想。

他特别喜欢的游戏大多都是外国公司开发的,这也是我和他爸建议他在读完本科以后去外国读研的原因。

为了这个,我们从大一开始就做了些准备,另外付了一笔钱专门学英语,为考雅思做准备。

我从来没想过孩子要留在外国工作和生活,我只是想让他走得更远,体会更多,能融汇多元文化,从而更好地从事他的创作,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这两年发生的不好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让我有些难以接受。

无端被绑架伤害,爆力集会,加上这次新冠肺炎的事件,让我觉得很不安全。我只有一个孩子,安全是必须考虑的。

反正我和孩子他爸对于孩子能不能出国已经不再关心了,而孩子自己的出国意愿现在也不强。

我认为经过这次事件,会有很多人像我一样重新了解外国的情况,考虑事情会更细致和理智。

我想出国读小学和中学的人会大大减小。


动而美


疫情过后,还是会有很多学生选择出国留学。

虽然我国近些年发展很快,但国外的优质教育依然领先我国,留学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对学生今后在国内外的发展帮助很大。

总结以下几点留学的优势:

1.工作机会多,选择范围广

回国就业,目前国内本科生,研究生文凭人数逐年增加。出国留学后获得的文凭更有竞争力,大多发展良好的外企更愿意选择有留学背景的学生,薪资待遇也高很多。

国外就业,留学生也可选择在国外就业,选择定居生活在国外。

2.增长见识,提升视野

留学生活让学生有机会亲身了解外国文化,开拓眼界。毕竟其他国家的生活方式和日常相处方式跟我国有很大不同。无论是国外人们的价值观,不同的风土人情都会开拓我们学生的眼界,原来还可以有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这会极大影响学生本人的价值观。毕竟看的更远,你才能走的更远。

3.语言能力

出国留学最基本的能力需求就是语言,这对我们中国学生是挑战。很多学生在出国前需要大量学习,考雅思托福,达到录取要求,这是要下功夫的。到了国外,日常生活,学习语言全都是英文,对学生更是挑战。很多学生通过努力挺过来,语言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越。等到毕业之后,学生收获的不光是毕业证书,附加的更多的语言能力。

4.专业能力

除了语言,留学带给学生更重要的当然是专业能力的提升。相比国内大学的严禁宽出,国外大学的宽进严出对学生入学后的要求非常高,文凭绝对不是能混下来的。工程类专业的各种实验,课题研究。文科类专业的无数篇论文,都是需要学生独立完成。同时西方教育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欧美高质量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认可度非常高,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学生收获了国外先进的知识理念,无论是回国发展还是留在国外,都有很高的竞争力。

所以疫情之后,有机会出国留学的学生还是会增加的。其中大部分学生是很爱国的,都会选择回国就业,把国外先进的理念带回国内,促进我们国家的发展建设。

最后希望疫情早日过去!


胡迪Rudi


按照规律来说,影响不大,反而申请留学的人会更多。如果说非要说影响,那影响更多的应该是入学。

就目前,很多正在申请欧洲学校的同学更多的是打算把计划放到2021年,但是说实话,能有多少应届同学眼看好不容易拿到自己心爱的offer结果放弃了去gap一年?估计最后大都说着不去,但是最后还是接了offer。真正能决定defer的可能最后大都是已毕业的在职申请者,或者实力真的很强、有很多其他选择的优秀同学。


要是想推迟去选择春季入学的话,如果疫情问题秋季入学时还解决不了,春季入学差那几个月应该也不会有多大差别。


2021年如果到时候疫情控制住了,那么再加上今年一些人因为疫情原因放弃入学的话,明年申请人数一定会增加很多;如果到时候还没控制住,可能申请人数会减少,但是入学风险也同时比较高。不管哪种情况,申请和入学肯定都会受到影响,要看当时的留学动态做出决定,所以我觉得现在的疫情对2021年的申请影响应该更大些。


康英勇


会的!那些入外籍和把孩子送外国上学的,不都是5O后的人吗!按说新中国出出的人,思想应是新观念。但他们有钱了,总觉得外国就是好,月亮都比中国的园。崇洋媚外的心态谁也改变不了他们,出去转一圈弄一个外国大学的头衔,外籍在国内就高人一头。

别看疫情时期害怕。过后照旧!……。


快乐老头185605328


目前,西方文化依然强势,疫情只是短时间暴露出了西方世界的某些弊端,

待疫情过去,仍然会有人追求出国留学的。

我们虽然强大了,但是不能沾沾自喜,要有忧患意识,

西方世界仍然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比如他们的科技以及教育方式等,

只希望这些出国留学的人学成后能报效祖国,

不要做白眼狼,更不要觉得自己有什么优越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