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些农村女人教自己的孩子从小讲普通话,不讲本地方言,你觉得这种现象好不好?为什么呢?

用户264353423442


农村人怎么了?农村人就必须有义务传承方言?农村人就只能操着方言永远留在农村?是谁给了你这个城市人傲慢的自信?


手机用户50002891814


说我自己的例子吧。我和老公结婚后都在外地,现在的外地也是外地人居多,五湖四海的哪里都有。这是背景。然后有了女儿以后,从她一周岁多刚开始说话的时候我们跟她说的是普通话。我承认我们的普通话也不是很标准,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她只需要一个开始就好了,就是刚张嘴说话的时候接触的是普通话,那她自然而然就说普通话。虽然我们说得不是一点口音没有,但是她小的时候也不需要讲很多话,可能就是简单的词语,或是简短的句子,这些起码我们还是能说标准的。然后她从小养成习惯了,之后我们平时对话也没有刻意就是普通话,但是她的普通话就是改不过来了,很多词语有时候我用普通话都把握不好的,她就很自然的说得很标准。然后现在女儿八岁了,刚上一年级。前几天学校里举办朗诵比赛,她们班里就选了她还有另外一个女生。之前说了我们这大多数都是外地人,女儿一个班里36个孩子,只有两个本地人。老师说选中我女儿就因为我女儿的普通话标准,别的孩子大多数都带地方口音。其实别的孩子也都说普通话,但是他们的大多明显就能听出方言,这种就是上学之后才说的普通话。

当然如果在老家,周围人都说方言,只有自己说普通话会觉得很另类。但是我觉得有些人也不要太玻璃心,觉得不说方言就是忘本啊就是装啊,还说什么方言需要传承。但是现在这个社会和过去真不一样了,过去大多数人都离不开家乡,自然说方言就行了。但是现在的孩子长大了哪个不去外地上学,甚至在外地工作。如果只为了所谓的家乡荣誉感不让孩子学普通话,那么以后孩子在学校里在公司里都会被动。可能很多人说了,不就个普通话嘛,长大了需要的时候说不就行了?但是我们认真看看周围,不管是学校里,还是单位里,还是大街上,的确,人人都在说普通话,但是有几个说的很标准,不带一点方言的?至少我周围的人,让我能快速分辨出河南人安徽人湖南人福建人内蒙人等等区域,尽管他们说的都是普通话。


我的畅小姐


农村女人一般受教育程度低,自己普通话都说不好,怎么教孩子?

我老婆韶关翁源农村女人,28岁,小学没毕业,只会说客家话,孩子去幼儿园要说普通话一点都不会,老师很不高兴,说孩子不好沟通。

我们都没文化,后悔晚矣


839146365


我记得我读书时,有个是从城市转学回来的女生,她和别人聊天时会在方言里夹普通话,这个有点像普通话夹英文单词一样,让人听了不舒服。当时我们不少男生都说她“作”,没少背后嘲笑,说她坏话。不过现在我们那边有不少新生代的人,都不会讲我们当地的莆田话。就以我哥来讲,他有四个小孩,我嫂子也是我们村的,他们以前一直在宁波,我四个侄儿都不会讲我们本地话,全是讲普通话。

对于这个现象好不好,我个人觉得要看你用什么心态去看待。

像是我哥他一直在家族中,给我们都是传递着,要让下一代的走出农村,不要再像老一辈的人一样一直窝在农村里。他一直很反感邻里之间为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争吵个不停,看不惯老一代的人寸土必争和村里那些长舌妇,总之在他眼中农村有很多恶习。至于亲情方面,其实我哥也挺看重的,不过按他的说法就是我们这一代亲,下一代就不一定了,以后下一代的人际关系,自然有他们自己去操心。

他也一直把我两个堂哥在广州定居的例子来给我们举例,每次谁家因为邻里有什么矛盾的时候,他就会讲你看人家,在大城市多好,关起门来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哪有这么多的破事。因此虽然他四个小孩一直是跟着他们夫妻身边,但都不会讲我们当地话。而像我哥这样做的,在我们村里也不少,不管他们出于什么目的,反正就是没有特意去教孩子讲本地话。

对于他们这种做法,我个人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下一代的生活,以后是在老家还是留在城市,是他们的事。不过我想他们更愿意呆在城市,而不是只有逢年过节才回的农村“宾馆”。像是我小孩,我每次问他们过年是在哪过,要不要回老家?他们都说想在城市过,没有回老家过年的概念。想想也是这些人,从小就跟着大人在外,虽然农村老家有爷爷奶奶,但很多都不什么亲,就是关系亲,也没有在农村长时间生活的经历。对他们来讲家乡的所在,应该是在城市,而不是偶尔回一次的农村。

下一代不讲本地话的后果,我觉得主要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和爷爷奶奶交流不起来,像是我妈那一辈,以前没读过书文盲很多,都不会讲普通话,儿孙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却交流不上老人家肯定心里是会有些失落感。还有一个就是有人担心越来越多的下一代不会说当地的方言,害怕将来这方言会消失?

我个人觉得这个不是我们普通农村人该考虑的事,我们养育小孩,更希望他们将来有好的发展,而不是让他们去继承什么方言的大任。毕竟会讲当地的方言不会就让你不愁吃喝,该工作的还得工作,也不会因为你会方言,你去大公司应聘会更容易些。

再者农村也有一批人,他们的生计也是在家乡,在当地长大的孩子也都会讲方言。当地的城市虽然随着外来人工增多,街道上听到普通话的频率变多,但在当地人之间在生活、交流上还是以方言为主打。

综上所述,农村人不教下一代的方言,这种现象是人家为了自己将来孩子着想,虽然说农村有广阔的天地,但机会真的很少,也更讲究人际关系。

为了下一代有更好的选择,会不会方言不值得拿出来说事。其实农村人什么时候不用背井离乡,就能有足够的收入应付家庭开支,那时候方言普及的人也自然就增多了。


果乡农人


我儿子在广州长大,不会说湖南方言,我很烦恼,有时逼着他学方言!我觉得方言是祖宗留下来的瑰宝!方言能很快让我们区别自己来自哪里!有哪些风俗文化的相同点!我们来自同一个祖宗我们有着共同的爱好人文习惯能够快速找到共同点!方言就是地道特色的一种表现,民族传播文化的代表!不可遗弃!我非常非常支持广东人的最后倔强:坚持白话!我过年回湖南看同学,忽然发现他们的孩子都在讲普通话,不管农村还是城里的,包括日常用语!真的惊到我了!


抖音号1999467754


九十年代初,我们村里一家回来泰国华侨亲人,个个吃得肥头大耳,村里人都叫她们是番婆、番仔,那时我还很小,但听到她们说的话和我一个样,(我是客家人)感到十分奇怪,就问大人们她们国家也说客家话?大人们解释不是,因为她们父母是客家人,回到家里必须学说客家话,不能忘了初心忘了祖和根,有一天会回到中国,那时才能和祖国的亲人们亲切沟通交流。真是为她们点赞!



旺旺景色


没有好不好,只有合不合适。我普通话二甲,我个人觉得要先教会儿子方言,等他上学了再开始普通话教育。语言的本质是沟通,孩子能家乡话,普通话自由切换,自由的沟通就可以了。还有一点就是,一个人在外地,听到一句家乡话的感觉真的很好。


恩泽互联


我们没因为语言讨论过,反正孩子从小就讲普通话,不看这个问题还没发现,为什么那时候没跟她讲方言?我是真真的忘记了,说着方言,一转眼看孩子普通话就冒出来了,我现在也是奇怪了,那时候为什么从头到尾选择普通话?全家对着孩子都讲普通话,没一个人跟她讲过方言(全家真默契)快七岁了,一年级小学生,发音特别标准,还经常纠正别人



kjbaby💓


我非常赞同孩子从小就要教他(她)说普通话,而且可以作为日常用语。我是湖南人,也生活在湖南,我女儿从两岁我就教她说普通话,后来一直到现在我和女儿之间也是用普通话交流(尽管我的家族是讲本地方言),我觉得挺好,没有什么别扭的。而且女儿从上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是用普通话交流,这样非常好!对孩子将来走向社会也是有益的。我觉得这是我在孩子教育方面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



美美达叔


我觉得其实一直教方言也没事,因为孩子上了幼儿园老师都是讲普通话的,小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他会跟着学的,我记得我小时候父母都是说方言,后来上学了就会说普通话了,都不记得怎么学的,当然有些地区的方言与普通话查的太远的就不好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