謬誤、論證和推理(邏輯三講之二)

話語權永遠比推理和論證更重要,為此,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邏輯先手對人們判斷力的影響:“說的是三個好朋友一個人出10塊錢交給前臺服務員開了一間房間入住,這房價是30元,但三個人上樓後,酒店忽然決定把房間降為25元,就給了前臺服務員5個1元鈔票讓退回客人。可服務員一想,這5元無法平均分給三個人,於是就自己貪汙了2元,然後一個人客人退了一元。”現在問題是:三個客人實際每人出9元,共出了27元,而服務員貪汙了2元,總共加起來是29元,那麼還有1元錢跑哪去了?


如果你順著這個邏輯思索下去,哪怕你一條路走到天黑也找不到答案。權威之所以權威,從不是因為他的淵博,而是他掌握髮起的話語權。這個問題如果你有話語權的話,你可以這麼問:“三個客人總共支付了30元,房價後改為25元,服務員退回三人3元,剩下的錢哪去了?這就很簡單了,剩下2元被服務員拿了”,這就是邏輯的力量、邏輯的可怕之處。


謬誤、論證和推理(邏輯三講之二)


一、概念

以前中學語文課本的附錄裡都附著一小篇邏輯,我記得的就有《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同一律、茅盾律、排中律》、《內涵與外延》這三部分,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了,這些可是學習邏輯的基礎。

儘管要用到部分這些常識,依然不必回到集合或者公式,完全可以用小例子形象演示出。

1.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

A B

燈亮 有電

燈滅(燈泡壞) 有電

燈滅 無電

那麼燈亮是有電的充分條件,因為燈亮一定會有電

那麼有電是燈亮的必要條件,有電是燈亮的前提,但是有電燈泡壞了也是不成的

2.同一律、排中律和矛盾律:

同一律:事情只能是其本身:排中律:任何事物在一定判斷條件下要麼是、要麼非,不可能存在中間狀態、矛盾律:同一時刻,事情不可能既是這樣又不是這樣。

就拿《同一律》來說,同一律要求人們在運用概念時必須保持概念的同一性,違反這一要求就會犯“ 偷換概念 ”的錯誤。歷史上最著名的就是“ 白馬非馬論”

在公孫龍看來,“馬”指的是馬的形態,“白馬”指的是馬的顏色,“白馬”這個概念是既名“色”又名“形”的,而“馬”這個概念只是名“形”,故而“白馬非馬”。公孫龍為了證明“白馬非馬”的命題,提出了另一論據:“你去馬廄取馬,黃馬黑馬都可以;如果你取白馬,黃馬黑馬都不可取”

這種明顯違反同一律的偷換概念,在喜歡思辨的古代愣是說服守城管放他揚長而去。

3.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任何一個概念都有內涵和外延,內涵就是對概念的限定,外延就是概念包含的範疇

先看一組例子:

老師正給學生講述“給予勝於接受”

一學生舉手道:“我父親工作中總是按照這個格言去做”

“那他真是個品德高尚的人呀! 對了,你父親是做什麼工作的?”

“拳擊手,老師”

上例中內涵是“給予”,倫理上的含義就是“施惠與人”,外延是“符合這一內涵標準的高尚行為”,這熊孩子顯然偷換概念了。

再看一組例子:

記者:“請你對油價上漲說說話”

路人:“能說髒話不?”

記者:“不能”

路人:“那就沒什麼可說的”

話-髒話-對著鏡頭說髒話-對著鏡頭對油價上漲說髒話,它們的外延從大到小,內涵由少到多。

謬誤、論證和推理(邏輯三講之二)


二、謬誤

學邏輯有兩個角度,一是從學習的角度,一是從實用的角度;針對謬誤,學習的角度會從分析所有謬誤的種類出發,所以大多的教科書恰恰在謬誤分類上缺乏邏輯。 要麼缺少歸納,把付諸權威,付諸同情、付諸攻擊等都很浪費地單列;要麼大類與小類的子項重複。

我一向主張簡從欣賞的角度出發,選取最有實戰意義的那些,剩下理論找錯的謬誤,留在教科書裡做樣品。


1.稻草人謬誤

顧 客:你們乾脆別掛營業時間牌了

營業員:為什麼?

顧 客:開門時間都晚了整整一個小時了

營業員:如果不掛牌,你根據什麼說我們開門晚了一個小時?

“公務員是國家公職人員,掌握並行使公共權力。養老待遇差了,隊伍可不好帶,積極性和清廉度都會受影響”

稻草人謬誤是:論證者先歪曲對手的論證,然後根據所駁倒的被歪曲的論證得出結論說,對手的論證被駁倒了。

稻草人謬誤就是“偷換觀點”,甲說了觀點A,乙沒有直接反駁A,而是把A篡改成了和A相似的觀點B,然後通過反駁打到B來反駁A

“稻草人”是邏輯詭辯的常見手法,單獨用時邏輯好的不會跟著你的步點走,如果稻草人之上再加入別的技巧,就更具有迷惑性和噎人效果;


舉例說,一次在BBS說著出軌話題,結果有人忽然問:“你出過軌嗎?”,對方被問一愣後隨即拋出:“沒出軌經歷的少他媽嘰嘰歪歪說出軌,偉大領袖教導我們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你們都沒出過軌,你們有什麼資格談出軌?”

結果所有人都被噎住了,於是我稻草人加類比說:“沒吃過豬肉,還就不能談論豬走路? 遵守交通規則慣了,你還就以為俺們不會逆行? 啊,你以為沒結過婚,就不懂入洞房? 沒娶過老婆,就不知道老婆怎麼用?”

2.輕率概括

樣本數量太小或不是隨機選取的,樣本不具備代表性時,就會發生輕率概括的謬誤。

例子:同事買的朗逸只用了半年發動機就出現了問題;表弟買的途觀,剛開了四個月,變速器就出現了問題;明顯的結論是:上海大眾生產的汽車簡直是一堆破爛貨。

看了上面這個例子,就知道為什麼僅僅靠90天老鼠的轉基因實驗就推斷出轉基因食物對人類無害在邏輯上的謬誤了。

“統計陷阱”可以專門當做一個謬誤,但似乎可以歸到“輕率概括”,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國人均收入的統計,網上有個段子對這種“統計陷阱”謬誤揭露得很深刻:“張家有財1000萬、九個鄰居窮光蛋、平均起來算一算、個個都是張百萬”

3、偷換概念

古希臘辯者問對方:“你沒有失去的東西就是你仍然還有的?”對方答:“是的。”他又說:“你沒有失去你的頭上的角,是這樣的吧?”對方答道:“是的!”他繼續講:“那麼,你頭上還有角!”


這就是偷換概念,如果細分析下去的話,這是違反了“同一律”,文中的兩個失去不少同一個概念。

偷換概念是最應急的邏輯謬誤,上手快、成本低,只要會腦經急轉彎的都可以信手拈來,不信看看下面的例子:

母女倆去參觀女兒男朋友的畫展。母親發現其中一個裸女很象女兒便問道:

“你沒有光著身子給他畫的吧!”

“啊,沒有,”女兒回答:“他是憑記憶畫的,很酷吧”

顧客:“我已經在這窗口前面呆了三十多分鐘了。”

服務員:“我已經在這窗口後面呆了三十多年了。”

有一個游泳教練跟自己的一個女學員相處很好

有天在街上人流中發現這女子玩著一個男人的手,他很吃醋

於是他爽朗地上前去打招呼:“啊,原來是你,你穿上了衣服,我都快認不出來了”

偷換概念最著名的“芝諾悖論”的“阿基利斯追不上烏龜”,這個問題困惑了哲學家幾千年,有的論證了它是偷換了時間和時刻的概念,有的從微積分學說它只微分不積分,有的從量子物理角度,一個明顯的偷換概念題,結果最終都沒有一個合理的解釋:

阿基利斯是“特洛伊戰爭”中擅跑的名將,阿基利斯和在他前面有段距離的一隻烏龜同時開跑,阿基利斯斯將永遠也無法超過在他前面慢慢爬行的烏龜。因為他必須首先到達烏龜的原出發點,而當他到達那一點時,烏龜又向前爬了一段距離。而當它到達被追者的出發點,又有新的出發點在等著它,有無限個這樣的出發點。如此推論循環下去,只要烏龜不停下腳步,阿基利斯便永遠只能更接近烏龜,而不能追上或超過烏龜。

4、循環論證

甲:你的頭髮怎麼掉了

乙:擔憂啊

甲:擔憂什麼呢?

乙:掉頭髮

如上例,國人問候最喜歡拿人的缺陷開張,遇到這樣沒教養的人,回不回答都象一腳踏上了狗屎,如果能用這樣循環論證幽他一默、玩一把,才是破局。當然,循環論證不是這麼簡單就被人看穿的。


所羅門的《大問題》上有最簡潔的一個循環論證:

“他人存在著,我知道這一點是因為我同他們交流過”

形式上一點看不出循環論證,理由很簡單:“我和別人交流過”作為論據來證明“他人存在著”,而“我和別人交流過”這個論據卻需要“他人存在著”這個前提。

王陽明《傳習錄》也記載一個循環論證:

先生曰:“人胸中各有個聖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因顧於中曰:“爾胸中原是聖人。”

於中起不敢當。

先生曰:“此是爾自家有的,如何要推?”

於中又曰:“不敢。”

先生曰:“眾人皆有之,況在於中,卻何故謙起來?謙亦不得。”

於中乃笑受

5、強詞奪理

有人去一家餐廳吃飯,見牆上貼張紙寫著:“服務熱情、任你選擇”,便問女招待有什麼菜。

“蘆筍”女招待回答說

“那有什麼可選擇的呢?”

“你要或者不要!”

考 官:你有女朋友嗎?

應聘者:有。

考 官:她是 你的初戀嗎?

應聘者:是的。

考官:對不起,我們不能用你。因為你缺乏不斷追求的進取心。

考 官:你有女朋友嗎?

應聘者:有。

考 官:她是你的初戀嗎?

應聘者:不是,以前還談過幾個。

考 官:對不起,我們不能用你。因為你很快會跳槽的。

強詞奪理就是“偷換句義”,就是常說的“斷章取義”。通常方式是把一句話從其語境中提出,讓脫離語境的句意與原句所想表達的意思不同。

王聖美還沒有名氣時候,去拜見一位達官,達官剛好跟客人談論《孟子》,一點也不顧及來訪的王聖美。過了很長時間,官突然回頭對王聖美說:“曾經讀過《孟子》嗎?”王聖美回答說:“平生就喜歡《孟子》,只是一點兒都不懂它的意思。”達官問道:“你哪兒讀不懂呢?”王聖美說:“‘孟子見梁惠王’這第一句就已經不懂了。”達官:“這句有什麼難懂的呢?”王聖美說:“既然說孟子不見諸侯,為什麼去見梁惠王呢?”


從‘孟子見梁惠王’內容給斷章取義到孟子行為,當然,宋朝葉大慶考證說:孟子雖然不見諸侯,但梁惠王“迎之致之有禮,則就之”。當然王聖美知道這典故,先斷章取義引入話題,藉機諷刺主人無理。


當然,女人個個都是強詞奪理、斷章取義的好手,林語堂“女人的邏輯”一文中寫道:

我最喜歡同女人講話,她們真有意思,常使我想起拜倫的名句:“What a strange thing is man! and what is stranger is woman!”

“X是大詩人”,我有一回在火車上與一個女客對談:“他很能欣賞音樂,他的文字極其優美自然。”我說。

“你是不是說W?他的太太是抽鴉片煙的。”

“是的,他自己也不時抽。但是我是在講他的文字。”

“她帶他抽上的。我想她害了他一生。”

“假使你的廚子有了外遇,你便覺得他的點心失了味道嗎?”

“呵,那個不同。”

“不是正一樣嗎?”

“我覺得不同。”

6、滑坡謬誤

箕子見紂王進餐必用象牙筷,就斷定紂必亡:“彼為象箸。必為玉杯,為杯,則必思遠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輿馬宮室之漸自此始,不可振也”。

雖然箕子這次預測對了,但是這種推理過程,就是滑坡謬誤

滑坡謬誤就是結論得出的依據居然是靠不住的連鎖反應上,講一系列的可能性說成必然性。我們難以判斷時,我們的判斷謬誤就是困難的。

下面兩段針對立法禁止網絡情色作品的,一是站在政府立場的觀點,一是站在民眾的觀點,都是滑坡謬誤,都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所有不同立場的觀點都這麼理直氣壯地對峙下去:

“應當立法禁止網絡情色作品,粗製濫造的網絡情色,完全可能會導致強姦和亂倫這類犯罪的增加,性犯罪的增加會敗壞社會的道德風氣,從而更導致社會的法律和秩序徹底崩潰。”

“試圖法律來禁止網絡情色作品對公民的基本權利構成嚴重威脅,這樣勢必會對新聞網絡和媒體實行更嚴厲的審查制度,象類似紅高粱、妻妾成群、白鹿原這些涉及情色描寫的都不會再出現,隨之而來的擴大化政府會禁止人們所有的思想會成為必然的結果”

7、預設謬誤

預設謬誤有複雜問句和竊取論題和兩種手法

複雜問句

比如:“你是否改掉了考試作弊的惡習”

這實際是“你在以往的考試作弊嗎?如果你做過弊,現在改了嗎?”

複雜問句術是這樣以預設作為取勝的手段,提問設好套,無論你怎麼回答都被動;在刑偵的審訊上,最常用的的就是“複雜問句”


竊取論題

竊取論題是把著手論證的一個結論假定為一個前提

請看例子:

1、人都會死。蘇格拉底是人。所以,蘇格拉底會死。

2、所有在桌邊的人都颳了臉。吉姆在桌邊。所以,吉姆颳了臉。


1是對的,典型的三段論 A是B,C是A,所有C是B,中項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2是錯的,是竊取論題這個論述的結論是想證明某些東西是正確的,但實際並非如此,這裡沒有真正的推論。如果我們不是預先知道吉姆颳了臉,那麼我就不能確定所有在桌邊的人都颳了臉。

把2改動一下:“所有颳了臉的都在桌邊,吉姆在桌邊。所以,吉姆颳了臉”,這就是典型的三段論了。

8、類比謬誤

辜鴻銘在英國講封建禮教,講到齊人之福時,解“妾”字,就說:“妾字就說‘立女’,意思是說男人疲倦時,就靠在女人身上”當地女人反駁道:“那女子疲倦時,為什麼不可以將手靠男人呢?”辜鴻銘從容申辯道:“我只見過一個茶壺配四個茶杯,哪有一個茶杯配四個茶壺的呢?其道理相同”。

不久,一洋太太在宴會上,曾以一妻多夫為題來對辜鴻銘爭鋒相對,只見辜鴻銘心平氣和問:“敢問夫人代步是用汽車,還是用打氣筒?”,對方一頭水霧,如實作答:“汽車”辜鴻銘又不慌不忙地追問:“汽車有四隻輪胎,而你家裡備用的打氣筒有幾副?”


類比推理是一種或然性推理,前提真結論未必就真。

類比推理是根據兩個對象或兩類事物的一些屬性相同或相似,猜測另一些屬性也相同或相似的思維方法;而類比不當就是牽強類比、機械類比,觸龍說趙太后、鄒忌諷齊王納諫都是這類比的代表,雖然他們的類比成功了,但明顯的主觀成分,同樣可以找出相反的類比例子達到相反的效果。

鄒忌說:“我自知不如徐公貌美。可是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懼怕我,我的客人對我有所求,他們對我說比徐公貌美。如今的齊國,土地方圓千里,宮中的姬妾和身邊的近臣,沒有不偏愛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沒有不懼怕大王的;國內的百姓,沒有不對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來,大王受矇蔽一定很厲害了。”

古代時,“兔死狗烹”、“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這些都可以算是類比不當運用成功的例子

9、虛假因果

某人興致勃勃地找到老闆,說:每一個成功的經理人都年薪超百萬,為了使我成為一個成功的經理人,最好辦法是把年薪提到100萬。

虛假因果就是A導致了B,但其實A根本不是導致了B的結果。 上述例子是把因果說反了,是成功的經理人導致了年薪的提高而不是相反。


還有一種是當有多種原因導致某種後果時候,偏偏忽略其他,單指其中一種直接導致了後果。這種方法在詭辯中常用。如:

“朝鮮不能實行民主,因為民主後,朝鮮一定會亂,會走向分裂”

民主不一定就導致亂,亂也不一定就導致分裂。即使實行民主後“亂”了,那也是因為前面專制本身所積蓄的矛盾的爆發,所以“因”是在前面,而不是民主本身。

10、付諸謬誤

付諸無知、付諸攻擊、付諸權威、付諸同情、付諸情感等都是詭辯中常用手段

迷惑性最大的,當數付諸權威,每逢一些民生方面的爭議,公權與輿論的較量中佔下風,這時候專家就出現了,這就叫做“付諸權威”; 在與人辯論中節節敗退,適時引用“老子”“莊子”之類名人名言或者斷章取義引用該行業權威的話語,往往能起到奇效:


歷史著名的“秦宓妙答張溫”就是付諸權威的一個例子:

張溫說:“先生既然誇下海口,說自己天文地理無所不知,那就讓我以‘天’為題來請教你吧!”說完,便問:“天有頭嗎?”秦宓答:“有頭。”張溫又笑問:“你說天有頭,那頭在哪一方?”秦宓說:“在西方。《詩經。大雅。皇矣》篇中說:上帝‘乃眷西顧’,據此推論天的頭在西方。”張溫接著又問:“天有耳嗎?”秦宓說:“上天居高而聽低。《詩經。小雅。鶴鳴》篇說:‘鶴鳴於九泉,聲聞於天。’天若是沒有耳朵怎麼能聽見鶴叫?”張溫又問:“天有腳嗎?”秦宓說:“有腳。《詩經。小雅。白華》篇說:‘天步艱難’。沒有腳怎麼能行步?”張溫又問:“天有姓嗎?”秦宓說:“怎麼能沒有姓!”張溫說:“姓什麼?”秦宓回答說:“姓劉。”張溫顯出驚訝之色問:“你怎麼知道的?”秦宓說:“天子姓劉,據此知道。”張溫見這些問題沒難倒秦宓,就又突然問道:“太陽是出在東方吧?”秦宓答道:“太陽是出在東方,可到西方就落下去了。”

付諸攻擊就是不直接攻擊對方的論證和結論,直接攻擊選手的行為,有對人的毀謗或者對選手的背景(地域)的攻擊;付諸同情和付諸情感都是利用情緒的調動,以煽動的效果彌補理由的不充足;

付諸無知就是利用我們對世界所知有限,有的真命題沒有證明為真,有的假命題沒有論證為假,比如對轉基因的爭論,反對轉基因者,以這種變革沒有被證明可行和安全而徹底否定它;而支持轉基因的,則利用“輕率概括”的謬誤,把根本沒得到證明安全的轉基因產品斷定為安全。


謬誤、論證和推理(邏輯三講之二)


三、演繹論證與歸納論證

論證的主要方法有“演繹論證”、“歸納論證”和“類比論證”

演繹論證是一般到特殊,最典型代表是三段論;歸納論證是由特殊推一般,最典型代表是統計學裡的抽樣;類比推理是由特殊推特殊,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鄒忌諷齊王納諫”;


1、 類比論證:

看兩組例子:

1.蜀先主時天旱禁酒,有吏在一人家查出釀酒酒具,準備論律處斬。簡雍與蜀先主同遊,一男子行走於路上,簡雍對先主說曰:“那人想姦淫,還不抓住他?”先主曰:“你怎麼知道?”雍曰:“因為他有淫具,這與有酒具的那家有什麼區別?”先主大笑,解除了不許私藏釀具的禁令。


2.陳軫是楚國人,到秦國做大臣,張儀進讒說:陳軫是楚國人又在秦國做大臣,肯定會把秦國的情況透露給楚國,望大王驅逐他,如果他要回楚國,就殺了他。


陳軫聽到秦王原封把張儀的話轉述後說,那我就趁了你和張儀的心願,我願意到楚國去。不過我先給大王講個故事:有一家有大小兩個妻子,鄰居調戲其大妻時,被痛罵了一頓;鄰居又調戲年紀小的妻子,結果應允了,還以身相許。過不久這家主人死了,客人問這登徒子:“你是想娶年長的做老婆還是年紀小的?”這人回答:“娶年長的”,客人很奇怪:“年長的那個罵過你,年小的早就與你私通,你為什麼會娶那個年長的呢?”回答說:“她是別人的人時,當然我希望與我私通;如今要做我的妻子,當然希望她能為我罵別人”

接著陳軫說:當今楚王是賢明的君主,如果我在秦時常將情報送到楚國,楚王必不會留我,你難道不清楚我是否會道楚國去嗎?

秦王說:如果你真的回楚國去,就果然被張儀言中了

陳軫說:過去伍子胥忠於他的君王因而天下的君王都希望伍子胥作自己的大臣。賣僕妾時如果能賣到本鄉,那就證明是一位好僕妾;被休的妻子如果能改嫁到本鄉,那就證明他是一位好妻子。如果我不忠君愛國,忠誠於秦王,那麼楚王又怎麼要我做他的大臣呢?而我若忠心耿耿尚且被遺棄、被放逐,我不去楚國又去哪裡呢?”

於是秦王厚待之。

首次用這麼大的篇幅收錄一個案例,是因為這是類比論證的代表作,陳軫先鑽套再解套,前後兩組類比的例子,結果把自己洗白白,這種層次和遞進感,掩飾了“楚王為什麼不能善待自己的間諜”的疑問,邏輯站中的經典案例。


古人偏愛類比論證,如晏子的“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古代的“諷”和“滑稽”大多是採用“類比論證”的方式。 類比論證問題在於:人可以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例子,通過選擇的主觀性,造成結果的目的性,還很難駁斥。

如果當初被“假道伐虢”的虞國,宮子奇不是以“唇亡齒寒”的例子,換一個“鷸蚌相爭”,是不是就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到了當代的政治經濟生活中,更是被用得爐火純青;如國企改革裡的“冰棒理論”和“好女先嫁”理論。

關於類比論證的歸類:狄德羅、斯特羅果維契等較主流的觀點試圖將“類比論證”劃分進“歸納論證”,但也有斯賓塞、洛斯基、巴克拉節等人試圖將“類比論證”劃分進“演繹論證”。


2、演繹論證和歸納論證:

看一組例子:

所有的演藝人員都是外向的

周迅是個演藝人員

————————————

所以,周迅是外向的

絕大多數的演藝人員都是外向的

周迅是個演藝人員

————————————

所以,周迅是外向的

周迅是外向的

趙薇是外向的

范冰冰是外向的

—————————————

所以,可能所有的演藝人員都是外向的

第一組是演繹論證,因為是從一般到個別,結論嚴格從前提中得來;

第二組和第三組都是是歸納論證,其中第三組是歸納論證的最直觀的形式。

第二組要算歸納論證裡的不完全歸納,是根據一類事物中的部分對象具有某種屬性,從而得出該類事物所有對象都具有某種屬性的思維方法。


這也說明一點:演繹論證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前提一定要正確,才會保證推斷正確。如果你能找出演繹論證中前提的錯誤——誰說所有的演員就不會有內向的? 那麼就等於推翻了後面所有的論證。

謬誤、論證和推理(邏輯三講之二)


四、推理:

1、日常所言皆有邏輯:

如果能把人們日常說話論斷,加以邏輯分析,比順著話語因果進行分析更明確,看一組例子:

甲:“你知道吃魚的好處嗎?”

乙:“吃魚可以預防近視。”

甲:“為什麼?”

乙:“你見到過貓有近視的嗎?”

這話乍一想有道理,仔細一想還是有道理,有誰見過近視眼的貓呢?

但是化作邏輯整理就很明確了:

貓是沒有近視的

貓是吃魚的

------------------------------------------------------

所以,吃魚的是沒有近視的

這是典型的A是B,A是C,所以B就是C典型的推理錯誤

2、日常所思皆有推理:

王戎7歲時候,他和同伴去郊外遊玩,看見路邊有棵李樹,樹上果實累累,幾乎要壓斷樹枝。同伴們都爭著去採李子,只有王戎站在原地不動。別人問他為什麼不去摘,他說:“這些李子一定是苦的。”大家一嘗,果然味苦難食。


王戎並沒有吃李子,怎麼知道樹上的李子是苦的呢?他是這樣推理的:

大前提:如果李子不苦,那麼,過路人都會採了吃,李子樹上不可能有許多果實。

小前提:現在,李子在路邊,並且有許多果子。

結 論:因此,這李子一定是苦的。


有一次孫權送給曹操一隻大象,曹操要知道它的重量,周圍的人都想不出稱大象的辦法。曹衝說,把大象放到船上,船被壓下去後在船邊刻下吃水線,然後把大象引上岸,再把大石頭裝到船上,使船沉到大象的吃水線,然後稱船上石頭的重量就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這就是著名的“曹衝秤象”典故,這與阿基米德稱皇冠的故事如出一轍。大前提就是一個物理常識“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的重力等於水對物體的浮力”,而“等量替換”的思考過程,就是一種邏輯推理:

大前提:如果石頭和大象的重量一樣,吃水線就一樣

小前提:現在,按裝大象的吃水線裝上石頭

結 論:因此,稱石頭的重量就知道大象的重量

3、日常所欲皆由邏輯:

同樣是在船上刻記號,“刻舟求劍”是個反例,刻舟求劍”單純得幼稚讓我們一眼見笑,變形般的“刻舟求劍”對於邏輯不好的民眾就很有迷惑力。

所以,邏輯學,不僅在生活中、經濟學上以及政治上,既是一枚棋子,也是一種武器。誰佔領了輿論的風向,誰就把握了烏合之眾的流向,古往今來,皆成因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