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飞鹤红":转危为机逆势增长,飞鹤做对了哪些?

3月9日,金融市场迎来"黑色星期一"。A股三大指数跌破3%,欧洲股市哀号遍野,美股罕见触发熔断机制,恒生指数大跌4%。当天,中国飞鹤(06186HK)纳入港股通,此后股价一路领涨,市值屡创新高。截至3月11日收盘,中国飞鹤股价攀升至13.2,对应市值1179亿港元,登顶"港股乳企市值之王",逆势写下"飞鹤红"。

解密

中国飞鹤何以在"爆冷"的资本市场收获"热捧"?除了自身所凸显的持续盈利能力及良好基本面外,这家企业在58年展业历程中磨砺出的企业韧性和转危为机的能力亦是"打动"资本市场的重要原因。


疫情之下的"云端"飞鹤

今年1月,一场席卷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各行业发展按下"暂停键"。这对以线下终端为主要营销渠道的乳制品行业来说,是一次重要挑战。消费端客户口粮告急,受限于疫情期间物流停运影响,各企业生产的产品却难以送至客户手中。

善于迎难而上的飞鹤人,率先行动。大年初二开始,飞鹤团队集体出动,物流备货,送货上门,专家科普,400电话24小时答疑,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不计成本地为消费客户解决现实问题。

线下终端遭遇"失灵",短短几天,中国飞鹤线上服务便全面铺开。月超30000场直播,在线营养活动超1400场,覆盖用户130000人……飞鹤成为奶粉行业首个大规模开展线上直播新零售的"传统"企业。在这场保供应,保价格,保质量的"战疫"中,中国飞鹤交出亮眼成绩单,日均收取新鲜原奶800吨,工厂包装量日均超300吨,产能不降反增。


传统业态中的"智能"飞鹤

能够在疫情中快速启动响应机制,不断完善线上服务,实现与客户的无缝衔接,说明中国飞鹤智能化供应链管理及产品市场号召力均经受住了检验。

中国飞鹤耗时10年打造并落地了一条世界级工艺标准的奶粉生产产业集群为传统乳业率先树立"智能化"标签。在北纬47°黄金奶源地的齐齐哈尔,飞鹤已实现牧草种植,奶牛饲养,生产加工,物流仓储,渠道管控,售后服务各环节的全程可控可追溯。"从牧场到奶瓶"数字化安全生产,智能化管理流通贯穿始终。而来自终端消费用户的信息反哺,则又为产业集群上下游升级定制服务,精细库存管理提供依据。

解密

在产品上敢下"苦功夫"与"硬功夫",最终为中国飞鹤拿到了市场通行证。作为最早从事母乳研究的企业,飞鹤收集超过1500种母乳样本,建立了非常全面的母乳数据库。凭借扎实的母乳研究和无可比拟的"更适合"配方。飞鹤依托全产业集群构建2小时生态圈,保证100%专属牧场新鲜生牛乳一次成粉,最大程度保留了牛奶的营养价值;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了最快9-28天内即可从挤奶到送达消费者手中。2019年飞鹤奶粉年销量超过1亿罐,市场占有率13.3%,问鼎行业第一。


追求极致的"硬核"飞鹤

国产乳业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心酸商业史,也是一部消费客户信任重塑史。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国内乳企不同程度受到"冷遇",消费者用脚投票,外资乳企垄断市场。索性凭借一贯对产品质量的高要求,中国飞鹤在这次行业危机中成为仅有的几家未牵涉三聚氰胺事件的企业。但在行业"量价齐升"的黄金十年,中国消费市场对国产乳企始终"心存疑虑"。

摆脱国产乳企信任危机刻不容缓,中国飞鹤一马当先,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战"。凭借超"硬核"实力,中国飞鹤再次匠造乳业新标准。其专属牧场的鲜奶品质在蛋白质、菌落指数等指标上已远超欧盟标准,达到世界一流。

回望58年展业史,中国飞鹤总能化危机为转机,扶摇直上。把婴幼儿奶粉这件事做到极致、牢握中国宝宝奶瓶,这是飞鹤人的使命,也是中国飞鹤这家企业制胜的不二法门。实践证明,这是一家敢打胜仗,能打胜仗的企业。

资本市场不相信眼泪,它擅长用怀疑的眼光审视一切。中国飞鹤之所以能被各路资本强势买进,除了自身良好的发展前景外,更多的也与企业所展现的品牌韧性及在极限时刻化危为机的魄力有关。从"港股新贵"到"港股乳企市值之王",这一次,中国飞鹤要为中国乳业赢回尊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