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的“世界大戰”帶給我們的中國製度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對世界各國是一次大考,各國政府如何作為,能否交出合格的答卷,各國民眾是考官。

“戰疫情”最早在我國打響。我國在今年1月採取嚴厲的封鎖和隔離措施,聯防聯控,群防群治,有效地防止了疫情的擴散,為世界各國抗疫情贏得了時間。但是歐美一些國家首腦和政治精英們,不但不珍惜這麼寶貴的時間,反而指責我國的防控措施“限制人身自由”、“侵犯人權”,藉機又將矛頭指向中國製度。

疫情防控的“世界大戰”帶給我們的中國製度思考


現在“戰役”如何?經過兩個多月時間,我國已經完全控制了疫情,迎接曙光,工作重心已經轉向復工復產和嚴防境外輸入。那些忘加指責的歐美政客、媒體們,沒有想到新冠病毒是不分國界、不辨種族的,歐美國家成了疫情大爆發的中心了。瑞典已經向新冠病毒投降,交了“白卷”。

我國有兩句民間俗語:“站著說話不腰疼”、“不見棺材不流淚”。那些傲慢偏見的歐美高層、政客、媒體開始自己打臉了。自食惡果後開始效仿我國的諸多做法,對我國的批評不得不偃旗息鼓。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一直肯定我國的做法,讚許中國“為控制疫情樹立了一個新標準”,埃及總統特使哈萊說:“中國的防控措施值得國際社會借鑑”。“中國經驗”、“中國模式”、“中國速度和效率”被越來越多的國外主流媒體提起和肯定。


疫情防控的“世界大戰”帶給我們的中國製度思考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身;大災面前,方顯制度優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這次“戰疫情”中得以充分體現。

第一,體現了政府強大的執行力和高效的治理能力。自疫情發生後,我國在短時間內能夠動員全社會力量應對,以驚人的速度,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高標準傳染病專科醫院,高效地將體育場、展覽中心改建成方艙醫院,迅速做到“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同時,出臺一系列政策,通過國家調控,法律保障,保供應,穩物價,使得疫情期間人們的生活平穩有序。

第二,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宗旨意識。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最安全”,往來於中、外的國際人士和中國留學生,對此最有發言權。武漢封城,各地嚴防嚴控,設卡口、延假期、少聚集、戴口罩……一系列舉措,為的是一個共同目標,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確保了最基本的最大的人權。

第三,體現了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奉獻精神。疫情發生後,330多支醫療隊、4萬多名醫護人員先後馳援湖北。政府、群團、社會組織協同作戰,盡職履責,廣大社工、義工、志願者主動請纓,衝鋒在前,湖北為了國家利益,犧牲局部利益,醫務工作者為了大家舍小家,宅家民眾為了全國一盤棋,寧願犧牲短暫的自由,全國上下共同凝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