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群雄並起的時代,他巧用"掩人耳目"的策略,成為了天下共主

導語:

"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話的意思是在目標唯一且確定的情況下,達成目的沒必要拘泥於某一種方式,無論採取怎樣的計謀只要能成事都是可行的。而且根據自身條件的不同,採取更加靈活的手段會不斷積累資本,提高成事的可能性。提起謀略一詞,人們首先會想到諸葛亮、司馬懿這些歷史上足智多謀的人物形象,事實也的確如此,相比較起古代西方憑實力說話、直來直去的行事作風,謀略對於自身處在弱勢且期望以弱勝強的境遇中無疑更加適用。因此,回顧中國的歷史進程,許多大人物間鬥智鬥勇的精彩故事,時至今日還能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其中唐高祖李淵掩人耳目取天下的典故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身處群雄並起的時代,他巧用

適逢隋朝末年,隋煬帝的昏聵無道、暴政暴斂使得原本穩定的大隋基業搖搖欲墜,眼見皇帝昏庸無能、民間怨聲載道,感覺機會來了的各地群雄紛紛發展自身實力,以圖覆滅隋朝另立新朝。亂世將起,時任太原太守的高祖自然也有著吞併天下的心思,不過高祖是個聰明人,即便有野心卻也沒有輕舉妄動。他明白相比起其他豪強而言,雖然太原也稱得上兵強馬壯、民風彪悍,但自身的制約因素同樣也不少。首先,內憂有著副手王威、高君雅二人,這兩個人儘管在名義上是高祖的下屬,但是其憑藉著在太原軍隊中有著一定威信,一直對高祖陽奉陰違。倘若這二人不除,那麼將來起事後必然會在內部埋下隱患。其次,外部還有著盤踞在中原地區的楊玄感、李密、王世充等眾多勢力的虎視眈眈,雖說以太原的實力對上其中任何一人高祖都有把握取得勝利,但要是把目光放到奪取天下這個層面上,僅憑太原現階段的能力還是遠遠不夠的。充分了解了當前統一天下的阻礙,尚且處在劣勢的高祖只好用掩人耳目的手法遮蔽了芸芸眾生的眼睛。

用障眼法排除內患

常言道"除外必先攘內",隨著王威、高君雅在軍中的威信日益增高,高祖對這兩個與自己不是一心的下屬產生了危機感。為了將隱患扼死在搖籃中,他以款待王、高為由,要求二人獨身赴宴,也許是平日裡高祖的和藹打消了王威與高君雅的顧慮。二人便沒有多想按時到達了宴會地點,酒宴進行到一半幾人在推杯換盞間興致高昂,眼看時機成熟先前還笑臉相迎的高祖忽然喚出了之前埋藏好的伏兵,一舉將王、高二人按在酒桌上五花大綁。佔據了主動權的高祖沒有立即處死王威、高君雅,而是將二人押解到集市上通告太原百姓以暗中勾結突厥的罪名把王、高二人斬首示眾。

身處群雄並起的時代,他巧用

當城中的百姓聽到平日裡威信甚高的兩個官員,竟是犯下了勾結異族的罪,紛紛對處死的王、高二人沒了好感,同時還對高祖的明察秋毫表示了感激,一時間高祖成了避免太原受異族侵襲的大功臣,在一邊倒的民間輿論下軍中向來與高祖政見不合的將領對此事也沒了發言權。除卻了兩個心腹大患後,高祖不僅完全接管了城中軍隊的控制權,還獲得了無與倫比的威望,軍政權力的統一使得高祖成為了太原獨一無二的首腦,從這時起太原成了高祖固若金湯的大本營,為之後的征伐天下奠定了基礎。

暗中謀私拉來援兵

內憂已定,高祖將更多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對外的戰略部署上,總結了眾勢力的軍事實力後,他發現自己的軍隊以步兵為主,戰鬥力雖然彪悍,但是明顯的機動性不足。一旦遇上了敵方的騎兵,步兵陣隊很有可能被一舉擊潰進而落敗,所以說如果能有一支騎兵注入到隊列中,那麼就可以彌補軍隊結構的短板,這樣一來肯定會大幅度的增強自己的軍事實力。可是明白了其中曲折後,新的問題又來了,該如何組建起騎兵呢?首先向其他勢力去借這種損己利人的不切實方案必然是不行的,此外太原地區也不具備充足的馬源,這就從根源上否定了高祖想要自身組建騎兵的想法。

不過"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本著這種思想他把主意打到了良馬眾多的突厥人身上。

身處群雄並起的時代,他巧用

當時的突厥可謂是所有中原勢力的敵人,儘管時下勢力盤根錯雜,但是大多數人在面對突厥問題上都是堅決排斥的態度,因此,突厥在眾多勢力的敵對下,雖然眼饞中原的富碩,但也沒有插手撈取好處的機會。正是看到了其中的關鍵,高祖找準了契合點寫信給突厥可汗,表達了想要向突厥借兵、借馬並在攻下長安後讓出長按所有財富的打算。突厥可汗在收到信後大喜過望,很爽快的派出了一千騎兵並贈送了一千匹良馬資助太原,

此事一成高祖徹底補充了軍事上的不足,有了一決天下的資格。其次與突厥達成協議後,高祖可以大膽地對中原勢力發兵,完全抹去了突厥乘其不備侵襲的後顧之憂。可笑的是被百姓們譽為抵禦突厥英雄的高祖實則才是暗中勾結異族的人,而王、高二人卻因為莫須有的罪名屍首異處,不得不說是有些嘲諷。但是從大層面的角度來講,高祖摒棄了狹義的民族觀念,拉來了突厥作為助力加快了結束亂世,建立統一王朝的速度。

身處群雄並起的時代,他巧用


採取"掩人耳目"的原因

眾所周知,高祖在發兵攻克大小勢力的過程中也一直打著"拱衛隋煬帝,興復隋朝"的旗號,主要源自以下三方面的考慮。

其一,隋煬帝后期儘管昏聵糊塗,但是隋畢竟是一個結束分裂割據統一的大王朝。加之在隋朝的強盛國力下,民間的百姓生活水平其實還是富足的,因此,百姓們雖然對隋煬帝荒誕地行為不滿,但對於帶來安定的隋還是抱有信心的。受這種思想的驅使,人們更希望朝廷能換一個英明的皇帝統治國家,強烈地民間意願使得所有想要顛覆隋朝的勢力主不得不三思而後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高祖自然也不想激起民間的反抗情緒,故而以隋朝的名頭征伐才是最能得到民眾支持的穩妥方式。

身處群雄並起的時代,他巧用

其二,李淵本身就是朝中重臣,此外還是隋煬帝的表兄弟,正兒八經地皇親國戚。要知道,古人對於忠、孝思想是極為重視的,所以說高祖身上的種種光環既是榮譽,也是負擔。礙於自己的身份,倘若高祖明確表示要反隋朝,這會讓他背上不忠不孝的名聲,假如名聲壞了高祖無法得到民心,失去民心再想要圖謀天下更是無稽之談。不過事情都分兩面性,反過來說高祖隱藏了覆隋的野心巧借興復隋朝的名義,這意味著高祖不僅成了攘除眾賊、安定天下的正義之師,而且還意味著高祖會得到很多忠於隋朝力量投靠,這也算是一種自身資源的合理應用。相比起逞一時之快與爭霸天下,二者間孰輕孰重想必高祖還是分得清的。

其三,不動聲色更利於計劃的保密性。高祖即便在得到騎兵後,也並沒有對楊玄感、李密等勢力形成碾壓優勢。在沒有絕強勝算的前提下,過早的暴露自身意圖這對攻克關中的戰略計劃沒有任何好處,故而在暗中蓄勢待發才是明智的做法。其次,如果高祖急著稱帝,必然會引來所有勢力的討伐,面對眾敵分而擊之才是良策,所以本著利益最大化的原則高祖選擇隱而不發是對的。

"掩人耳目"推動的結果

高祖以隋為名與異族結盟的做法,一方面保證了出兵後太原大本營的安全,另一方面安撫了眾多忠隋勢力的心,快速增強了自身的軍事力量。因此嚐到甜頭的高祖在達到初期目標拿下長安後,依舊擺著隋朝忠臣的姿態,這種架勢使得高祖不費吹灰之力便得到了佔據在川蜀地區的隋朝大臣的投靠,兵強馬壯再加上"天府之國"的豐富物產,此時羽翼豐滿的高祖不必再遮遮掩掩、背後行事了。於是,他直接廢去了楊侑的帝位,自己登基稱皇。最初竊取天下的目的到這一步算是志得意滿了。

掩人耳目的策略不具有唯一性

首先,掩人耳目策略並不是由高祖開創的,因此,要證明瞞天過海策略的優異還需舉例比對說明。

東漢末年,勢力弱小的劉備打出漢獻帝皇叔的名號頓時獲得了很多助力,在佔據正統大義的制高點上,文臣武將紛紛來投。更誇張的是陶謙在聽聞劉備屬於漢室正統後,主動讓出徐州城池示好,基於來自各方的助力劉備因而能夠在亂世中迅速崛起,雖然沒能夠完成一統江山的偉業,但也算微末出身之人的成功典範了。

身處群雄並起的時代,他巧用

再說說同時期的袁術,四世三公出身的他相比起其他人而言,天生就佔據著很多難以企及的優勢。可惜稱帝的急切讓他對大好的局勢全然不顧,果不其然眾多勢力的攻伐下遠強於劉備的袁術也只能落得滅亡的結果,由此可見不懂得隱藏自身實力太過於鋒芒畢露很多時候不見得是好事。

身處群雄並起的時代,他巧用

兩個例子在對比中高下立見,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了高祖具有戰略性的長遠眼光。一開始高祖雖然身處太原太守的位置手下有兵有權表面上看起來風光無限,但是由於突厥的不斷騷擾一直很被動。可以說,高祖想要發展的最大阻礙便是突厥,奇妙的是高祖擅長化腐朽為神奇的特質,他僅憑一封信就能化敵為友給自身帶來助力,這也許就是所謂的"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吧

結語:

在競爭中硬實力的對碰固然必不可少,但是巧用借力打力、此消彼長的策略也同樣重要。面對強者過早的爭鋒相對難免過剛易折,在一邊積攢自身實力的情況下,一邊消磨競爭對手的實力。假以時日,勝利的天平才會逐漸傾斜,在此之前採取什麼手段不重要,一時的得失遠遠比不上笑到最後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