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午睡可能是“睡眠模式”改变,观察这4点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午睡

这两天碰到一个宝妈,聊到孩子睡午觉的问题,宝妈说:孩子最近两个星期都不怎么睡午觉了,为了让孩子睡午觉,每天着急的大吼大叫,好几次孩子都是哭着睡着的。

我问她为什么要逼孩子睡午觉啊?宝妈回答:我看到说孩子不睡午觉会变笨的,孩子不睡午觉下午就没有精神的。

孩子不午睡,下午就没有精神;

孩子不午睡会变笨的;

孩子不睡午觉智商会变低;

······

保持好精神就一定要午休吗?孩子不午睡真的会变笨吗?孩子不睡午觉智商真的会变低吗?

相信很多宝妈都看过类似的问题,也深深的被这些问题所困扰,从现在开始不要再“逼”孩子午睡了。我们来说一下为什么不要“逼”孩子午睡了?

孩子白天睡多久,其实反映了孩子的大脑神经的成熟度。小宝宝由于神经发育不成熟,所以一天必须睡好几次来缓解大脑疲劳、控制情绪。

如果你的孩子即使天天不午睡,也有很好的精神,正常吃饭,那就很可能表示他的大脑已经发育得比较成熟。也就是每天睡一个觉就足够了,可能是比较聪明的表现。

不午睡可能是“睡眠模式”改变,观察这4点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午睡

不同阶段的孩子,睡眠时长是多少?

美国睡眠医学学会(AASM)的科学家们花了两年时间,制定出了目前最新的睡眠指南,关于儿童和青少年,需要多少睡眠才能获得最佳健康。

0-3个月 :睡眠时间每天在14-17个小时

4-11个月:睡眠时间每天在12-15个小时

1-2岁 :睡眠时间每天在11-14个小时

3-5岁 :睡眠时间每天在10-13个小时

6-13岁 :睡眠时间每天在9-11个小时

14-17岁 :睡眠时间每天在8-10个小时

每个阶段的孩子所需的睡眠时间是不同的,根据孩子的年龄的不同,孩子的睡眠时间会减少。这里的睡眠时间是一天24小时的总睡眠时长。睡眠时长,指的是孩子一整天所需的睡眠量,也就是说孩子如果不午睡,但是夜晚睡眠时长达到标准,也是正常的。

对比午睡,夜间的睡眠质量对孩子的成长更为重要。因为孩子身体的生长激素多数是在深度睡眠中进行分泌的。所以相较于睡得更多,不如追求让孩子睡得更好。

不午睡可能是“睡眠模式”改变,观察这4点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午睡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睡眠模式也不同

宝宝的睡眠模式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0-1岁)这个阶段的宝宝睡眠时间比较长,睡眠模式也是不固定的,1岁以前的宝宝随时都能睡着,而且,不分场合地点,睡眠的时长也不固定,这是因为,孩子的各个方面发育还不成熟,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大脑工作的能力有限,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来帮助自己成长。研究人员称这一阶段是宝宝的“多睡阶段”。

第二个阶段:(1-1岁半)这个阶段的宝宝大部分是有两个睡眠时间分别是晚上和中午。所以,这个阶段的宝宝午睡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三个阶段:(3岁左右)这一阶段的孩子有一部分的睡眠模式和大人的一样属于“单睡眠模式就是,只需要晚上睡整觉就可以了,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孩子需要睡午觉。

第四个阶段:国际上也有不少研究显示,4岁的孩子中,只有不到33%的孩子仍保持着每天睡午觉的习惯。也就是说,大部分孩子睡眠时间发展到了“单睡眠模式”。

孩子到了3岁左右是一个睡眠的转折阶段,由多睡眠模式过渡到双睡眠模式再过渡到单睡眠模式,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来调整孩子是否需要午睡。

不午睡可能是“睡眠模式”改变,观察这4点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午睡

我们该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午睡?

很多家长还是认为孩子不睡午觉会感到疲劳,没有精神。孩子是否需要午睡除了需要根据孩子的发育阶段来判断。还需要根据下面的这几种情况来判断:

1、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

我观察过我的两个孩子关于午睡的情况。我儿子2岁半,中午不睡觉,到了下午5点左右就开始精神差,困的睁不开眼,哭闹,爱发脾气等。所以,我会让儿子午睡,但是,刚刚吃过饭的时候他躺在床上会睡不着,我就会让孩子延迟午睡的时间,比如:我会在孩子吃完午饭后玩一个小时,然后再哄孩子午睡,这样的话入睡就比较快了。

我儿子每天早上8点左右起床,中午要午睡30-60分钟,晚上9点左右睡觉,因为夜里会起夜,所以,睡眠质量会受影响,如果中午不睡,下午就会精神差,所以,我会让他午睡。儿子午睡不会影响晚上睡眠时间。

建议:3岁以下的孩子需要的睡眠时间比较长一些,观察孩子一天的状态,如果宝宝状态能保持的很好,可以不必强迫宝宝午睡,如果一天中会出现状态比较差的时候,比如哭闹,揉眼睛等,尽量安排孩子午睡。

不午睡可能是“睡眠模式”改变,观察这4点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午睡

2、观察孩子的夜晚睡眠质量

我女儿马上4岁,在家也是不怎么午睡,但是一天精神都很好,总觉得女儿有用不完的精力。她不愿意午睡,我就安排她做些安静的事情。

女儿早上8点左右起床,不午睡的话晚上9点以前就睡着了,夜里不起夜,从睡着一直到天亮。睡眠质量比较高。

建议:孩子不午睡,可以带着孩子做些安静的事情,比如:我会带着女儿画画,看绘本,做手工等。孩子在安静的状态下也是缓解大脑疲劳的一种方式。

不午睡可能是“睡眠模式”改变,观察这4点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午睡

3、观察孩子睡了午觉是否影响夜间的睡眠

之前,孩子奶奶带着孩子时都会强迫孩子睡午觉,我女儿中午只要睡觉,晚上睡觉的时间肯定会在11点左右,如果午睡就会影响夜间的睡眠,那么,不建议让孩子睡午觉。

根据澳大利亚儿童学家的研究:2岁以上的孩子如果睡了午觉,那么晚上睡觉的时间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延后;而没有午睡习惯的孩子则更加容易入睡,入睡后的安稳度也更好。

午睡虽然有很多好处,但是,也要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来决定。

4、观察孩子哄睡是否困难

午睡时间到,先鼓励孩子上床休息,如果孩子20分钟还没有入睡,并且还没有睡意,那么,没有必要强行让孩子午睡了。因为,学龄前的儿童入睡时间是在16-19分钟。

如果孩子白天一天比较有精神不午睡,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不午睡,会造成大脑疲劳,其实不会,孩子如果累了会进行自我调节,比如孩子在安静的状态下就是在缓解大脑的疲劳。

不午睡可能是“睡眠模式”改变,观察这4点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午睡

强迫孩子睡午觉会给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1、造成孩子抵触心理

有些孩子不愿意午睡,家长则会强迫孩子午睡,有时候甚至会用吼叫的方式强迫孩子午睡,这样的方式不仅不会让孩子休息好,还会造成每天到了点就会感到恐惧、焦虑。有些孩子还会因此出现一些不良的习惯,睡不着的时候会想法找点事情,比如吃手指、摸生殖器等。

2、破坏孩子的生物钟

孩子本身有一套自己的生物钟,我们如果强行让孩子睡午觉,那么,肯定会打破孩子自己建立起来的生物钟,就比如有些孩子中午不休息,但是,下午睡觉的时间比较早,而且,睡眠质量很高。这类孩子就没有必要再强迫她去午休了。

3、影响身体的发育

孩子自身的生物钟被打破,势必会导致孩子睡眠质量差,孩子在夜晚的深睡眠状态下生长激素的分泌是平常的3倍多,尤其是10点到凌晨1、2点之间生长激素分泌达到高峰。如果孩子因为白天睡得多夜晚睡觉就会晚,错过了生长激素的发育阶段,势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

不午睡可能是“睡眠模式”改变,观察这4点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午睡

结语:

哲学家康德说:“有三样东西有助于缓解生命的辛劳, 就是希望、睡眠和微笑。”

当孩子不疲劳时、睡眠够了、精神好,是不需要通过睡眠来缓解的,因为任何生命的成长都是有自己的规律和轨迹可循,由于孩子发育情况的差异,对午睡的需求也不同,在孩子该不该睡午觉这件事上,家长也应该尊重孩子的规律。午睡这个事儿并非越多越好,还要家长注意配合孩子需求的变化,适当的调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