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扫墓的15条禁忌,来自著名风水师黄俊仁老师的分享

清明节,也称踏青节、扫墓节、三月节等,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清明节的祭祖习俗,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虽然清明的节日禁火寒食习俗,在宋代才揉合定型普及成为全国民间习俗,但清明节扫墓祭祖、礼敬祖先习俗早已有之。

清明节扫墓的15条禁忌,来自著名风水师黄俊仁老师的分享

清明节扫墓祭祖的节俗传统自古持续不断,就是到了当今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墓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等,又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祖先的追念。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祀祖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

如今,清明将至,我们在扫墓的时候有哪些禁忌呢?下面,由著名风水师黄俊仁老师来给大家分享清明节扫墓的禁忌和避讳。

1、清明节扫墓时间

清明节前后三天都可以扫墓,一是避免交通拥挤,二是为了更好的安排自己的时间。扫墓最好是选在阳气比较旺的时间,例如上午10:00-下午15:00之间,因为中午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避免天没亮或傍晚阴气重的时间段,如果是运势低迷的人,容易招惹阴灵缠身或骚扰,还有要以当地的扫墓习俗为主。

2、清明节拜祭讲究辈分

清明节拜祭当然需要讲究辈分,依次为:父亲、母亲、长男、长女、次男、次女……以此类推,拜祭完毕后,祭品是让祖先祝福过的,所以众人可食取祭品。

3、清明节悼念逝者买什么花

扫墓除了祭拜用的香烛果品纸钱等,通常也会买上一束鲜花,用白色菊花为宜,因为我国古代把菊花当作寄托之花,有思念和怀念的含义,也可以搭配一些绿草,如百合、绿叶、康乃馨等,会更漂亮。

4、印堂发暗或眼窝发青发黑的人避免去扫墓

扫墓当日早晨,洗脸清面时,照镜子若发现额头有乌黑起色或眼窝发青发黑,表示运势低迷,尽量避免扫墓,若一定要去,可携带开光护身物品(如:护身符等),以作化解。清明节也算是鬼节,当然在发型上是需要注意的,尤其头发不能遮住额头,额头是人身体的神灯所在,是不可盖住的。同时,清明节当天买鞋也是一大忌讳,“鞋”与“邪”同音,在很多民间风俗中都会对此加以注意。比如有些地方新娘子出嫁的时候要用红布把鞋子包起来,或是用一根红绳拴在鞋子或脚腕上,也取“辟邪”之意。如果清明节没有回家祭祖而是去逛街了,记住不要买鞋子。

5、身体不适或时运不佳者避免扫墓

一个身体正处于月经期,生病状态,或是虚弱状态的,或者最近运气不佳,诸事不顺的人最好不要去参加扫墓活动,因为此类人正处于总体运势低迷的状态,极易招致晦气,说的难听点就是邪灵上身,因为阴晦之物最喜气运低迷的人,这种人缺乏阳气,容易侵犯。

6、孕妇避免扫墓

孕妇最好避免清明的扫墓活动,这不仅仅是阴气重的影响。从科学角度来考虑,墓地一般在郊外,而且很多在山上,道路崎岖,长途跋涉对于孕妇的体质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负担,再者扫墓的气象和周边的环境均不利孕妇的健康。孕育胎儿需要和谐的孕育环境,而坟地的负磁场趋向阴性,会令小生命失去阴阳平衡,小孩儿出生后容易看到不干净的东西,为了胎儿的安全,因此并不建议孕妇去扫墓。

7、三岁以下的小孩避免去扫墓

去扫墓的时候最好不要携带三岁以下的小孩去,因为不管从中国的宗教还是国外前世今生理论,都提及3岁以下的孩子最容易看到另一个世界。从科学角度上来讲,3岁以内的孩子容易因为扫墓现场的各种条件限制不好携带,外出到一个相对污染比较厉害的地方也容易让孩子生病。

8、外人不能参与扫墓

清明的时候作为外人的身份去参与扫墓是比较忌讳的,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毕竟不是一家人,各自加持的气运也不同,可能会造成气场的紊乱,导致不协调而走霉运。

9、忌穿颜色鲜艳的衣服

在扫墓出发前,最好食素或者空腹,而且穿衣要整洁不宜太过奢华,花花绿绿穿金戴银的,这是对先人的不尊重,相信大家也不会穿这样的衣服去参加此类活动的。不过总有人会疏忽大意,在佩戴首饰或是内衣上不经意使用了红色。当然本命年是例外,内衣可穿红色。

10、坟头草及时修整

先人的坟墓风水对家族后人的气运和健康有着紧密的联系,所谓扫墓,就是让你清理不利于墓地的东西,所以坟墓上长的植物应当及时修整。坟头的草木会对家族的成员造成伤害,包括气运和健康,都是大大不利的。同时,在坟前不主张摆放各种植物,若坟墓被植物遮挡了反而会起到一个反作用。

11、墓碑不能乱动

这是最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地方都有立碑竖碑的习惯,这是表现尊重先人的一种习惯,也是风水学上一种传统的做法。碑就好比手机的天线,是天地沟通的一个介质一个重要环节。在祭祀时切莫乱动碑的朝向,适当的清洁和护理即可。

12、扫墓期间忌嬉笑打骂,议论先人

扫墓的目的是为了祭祀祖宗,而非玩乐。举头三尺有神明,大家扫墓的时候,最好心怀敬意,专心谨慎,千万不要在墓地合影,甚至随意的照相,否则引来了不好气场,就有阴阳失衡的可能,会损害个人的运势。坟地是阴灵沉睡的地方,嬉笑怒骂会滋扰阴灵,是大不敬,可能会招致报复,非议先人就更不可取了,假如你路过他人的墓地,对逝者品头论足即是亵渎的行为。到了墓地,就要变得庄重肃穆,所谓死者为大,生者不应该打扰死者的安息,更不可随处大小便。

13、不宜将阴气带回家

扫墓结束后不要直接开车回家,建议你去人多热闹的地方转一转,人气旺盛的地方可以驱除心中的不良情绪,消除负面信息,把身上的阴邪之气散去,可以全家去餐馆吃顿饭,或者逛一下市场后再回家,如果直接回家,体质较弱之人容易身体不适或引发一些疾病,回家后应该洗个澡,换一换衣服,清扫你的鞋子,这样可以驱除阴气。

14、请人代扫墓是对先人的不敬

现在时代在发展,更是有些很不可思议的代扫墓团队,按祭拜成分收钱,黄俊仁老师说,清明扫墓祭拜是对先人的思念孝顺与尊敬,如果因为没时间什么的而请代扫墓人前去祭拜,反而是对先人的亵渎与冷漠。

15、文明祭祀,防范山火

现在城市里墓地集中,受假期影响扫墓时间也很集中,因此清明节当天人流量可能会很大,这就需要格外注意人身安全,必要时可错开高峰期祭祀。从环保的意义上说,新时代尽量提倡绿色文明祭祀,比如禁止燃放爆竹,用鲜花或绢花代替纸钱香烛等。使用香烛纸钱的一定要注意防范山火,确保火完全熄灭后再离开。

2020庚子鼠年,凶险的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夺去了3000多国人的生命,让今年的清明节增添愁思。人们希望,亲往墓前祭祀祖先和去世的亲人,清除杂草,培添新土,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思念之情。

然而,目前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期, 虽然形势向好,但防控任务依然艰巨复杂,不扎堆、不聚集已然成为一种防疫共识。而传统的祭扫模式,会造成人员聚集,让疫情防控工作压力剧增,燃烧纸钱、放鞭炮等传统祭奠形式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存在火灾隐患。

民政部门倡议防疫时期进行“网络祭扫”等新方式,既寄托了缅怀先人的情思,也符合绿色环保、防控疫情的要求,契合民俗民意和时代潮流,故受到民众的认可。毕竟,无论何种方式,心存思念,真诚祭奠,感恩抒怀,才是清明节最重要的节日含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