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粉》中,秋儀是一個有俠義和孝義的柔情女子

蘇童的小說《紅粉》,寫的是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兩個青樓女子,和一個嫖客三人之間的愛恨情仇,以及她們被政府解救以後的命運與歸宿。通過女主人公秋儀坎坷悲情的人生歷程,展示出苦苦掙扎在生存底線的邊緣化女性身上,矛盾聚集這著兩種難能可貴的品性:“俠義”與“孝義”。


《紅粉》中,秋儀是一個有俠義和孝義的柔情女子


一,嘲弄世俗,敢作敢當的狹義

故事中著力刻畫了兩個剛從妓院裡解放出 來,有待新社會改造的青樓女子:秋儀和小萼。秋儀秉性剛烈,堅強,有主見,面對慘烈的現實敢於挺起腰桿抗爭, 在她身上有一種難得的“俠義”之氣。

風塵女子秋儀的言行和命運能最直觀、最強烈地凸顯出“”的氣息,“”的力度。秋儀身上隱現的“”氣十足,主要體現出她敢做敢當,有情有義的品性。

武俠小說中的俠女往往武功蓋世,性情古 怪,其身世也頗具傳奇色彩,要麼高人指點,師出名門;要 麼與世隔絕,潛心修煉。

秋儀與武俠小說中的俠女截然不同,她來自社會底層的貧賤人家,除了貧窮一無所有,她頭頂沒有耀眼的光環,在複雜多變,矛盾集中的社會轉型期。

《紅粉》中,秋儀是一個有俠義和孝義的柔情女子


她從舊社會妓院一路走來,機械地等待新社會的 改造,以期能夠過上正常女人的日子,結婚、生子、再贍養 老、撫養小,這樣的生活她是期待的,盼望的,哪怕平平淡 淡,只要能找到情感與精神的寄託,她也是知足的,她的願 望是現實的又是微弱的,但多變的社會勢態註定她的命運 是多災多難,坎坷不平的,加之身邊曾寄予她無限深情的 男人老浦。

老浦是一個絲毫沒有信任感與責任感的男人, 他在秋儀最需要的時候選擇了沉默、選擇了放棄,於是 秋儀被物質社會邊緣化了,被猜疑的情感邊緣化了。

她毅然決然選擇離開老浦,投奔另一種生活 “出家”,她果敢,堅毅,不拖泥帶水。秋儀 身上洋溢著一股浩然正氣,她敢做敢為,勇於承擔責任,具 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義”精神品質,敢於同強大的 世俗世界相抗爭,哪怕沒有一絲作用。

社會的形態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昔日留戀徘徊於青 樓的女性都要等待新社會的改造,秋儀終於被強大的新生 人民政權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了,在她跟隨新社會軍人從 翠雲坊出來時,她把燒餅咬在嘴裡,一邊吃一邊朝卡車前 走,秋儀說:“怎麼不吃死犯殺頭前都要吃頓好飯呢。說是檢查性病,隨便吧,反正我也活膩了,殺頭我都不怕。”

這裡,我們似乎還能發現秋儀身上最真實,最光輝的人性 ,她有一種“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俠的幹練作風,磊落情懷。

《紅粉》中,秋儀是一個有俠義和孝義的柔情女子


後來,她陪同膽小怯懦的小萼進行體檢,當 著幾個女軍醫的面,“秋儀翻了個身說:難道屁也不能放嗎?漲死了誰負責?秋儀對世俗的世界有種調侃、戲謔的心理,在她看來,無論正襟危坐的女軍醫,還是荷槍實 彈的新社會軍人,其實褪去所有的表層身份,最終都是有 血有肉、有慾望的男人或女人。

秋儀雖身處社會底層,但 對社會、對人的觀察與洞悟卻是深刻的,貼近生命的本真 狀態。

她機智靈敏,洞察秋毫,她的行為讓室外等待體檢的女人們緊繃的神經稍 稍得到了輕鬆,她們都一齊笑起來,但女軍醫很厭煩地大 聲呵斥道,“不準嘻嘻哈哈,你們以為這是窯子嗎?”由 此看來,秋儀和同伴們的改造面臨著諸多現實的考驗與挑 戰,即使在新社會,人們對底層妓女仍保持高度的戒備和 排斥心理,妓女改造無疑是艱難且漫長的。

《紅粉》中,秋儀是一個有俠義和孝義的柔情女子


俠女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敢想敢做,勇於擔當 往往在緊要關頭表現出幹練,純粹,果斷,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當然才會有“俠女”九死一生,絕處逢生的傳奇人生與命運起伏。

秋儀發現軍車載著她們遠離了熟悉 的都市,當她意識到自己即將失去難得的自由與快樂時, 她手頭沁出了不少冷汗,果斷地“用力握了握小萼的手指, 縱身一躍,跳出了卡車,小萼看見秋儀的身體在城門磚牆上 蹭了一下,又彈回到地上。秋儀很快地從地上爬起來,她把高跟鞋踢掉了,光著腳,一隻手撩起旗袍角飛跑 秋儀跑得很快 眨眼功夫就跑出城門洞消失不見了。

我們不 難看出,“俠女”的精神與膽量在秋儀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她深知縱身跳車的後果,要麼摔死,要麼被車上荷槍實彈的 軍人開槍打死,但她顧不了那麼多了,她的賭注下得很大、 很重,那是她燦爛如花的生命,是尚未真正開始的光輝歷 程,但她還是毫不猶豫地這麼想了,也這麼做了。

從某種程 度上來看,她的這縱身一躍,躍出了她對撲朔迷離,反覆愛情的體驗與抉擇,對患難與共,至真友情的感受與裂變,對生死牽掛,至深親情的割捨與痛惜。秋儀和小萼是患難與共的摯友,柔弱膽小,甚至有些怯懦的小萼始終都表現出對強勢的秋儀有太多的依賴。

在傳統 的道德體系中,是不允許做背叛朋友的事情的,俗話說的好,“朋友妻不可欺,”當然也有“朋友夫不可付”一說。否則視為不道 義,會受到良心與道德的譴責,但作品中的小萼在面對肉 欲和物慾的無限誘惑時,在矛盾中痛苦地選擇了佔有與宣 洩,她把自己託付給了秋儀心中的男人老蒲,這種自私的選擇當然也意味著對“友情”的背叛,理當 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甚至唾棄。

後來,老浦被槍斃了的 那個夜晚,時刻籠罩在小萼心頭的除了孤獨,更多的則是 恐懼與陰冷,這時,秋儀來到小萼身邊,秋儀說,“你不留我我也不走,我就是來陪你的,畢竟姐妹一場”。

《紅粉》中,秋儀是一個有俠義和孝義的柔情女子


午夜時分小萼 和秋儀鋪床睡下,兩個人頭挨著頭,互相摟抱著睡。秋儀說:“這被頭上還有老浦的頭油味”。秋儀陪小萼一起度過了那個黑暗、陰森的漫漫長夜,她沒有絲毫的埋怨 與憤恨,此刻,縈繞在其心頭的是對逝去生命的追憶、懷 念,是對曾是至交的小萼的寬容與關愛。

不難想出,當初小萼和老浦舉行婚禮時,秋儀送的禮物一把傘的含義 ,也是她俠肝義膽 俠女表現。這把傘有兩個寓意:

一是暗示小萼做了背叛朋友的禁忌,和她斷交朋友關係;二是明察秋毫的秋儀知道老浦是怎樣一個人,預示小萼和老浦結婚不會有好結局,暗示她將來沒有所謂的“家”了,離開時還有這把“傘”遮風雨,還能想起曾經的朋友會幫度難關。

重情重義的“俠女” ,苦苦掙扎於社會底層的秋儀深知 ,生活的艱辛與困惑,慾望的貪婪與可憎。但她似乎無力改 變這個世俗的世界,她艱難地跋涉在坎坷的人生旅途,在 新舊社會過渡的特殊時期裡,她面臨的不僅僅是吃飯、穿 衣、睡覺,更多的是情感的缺失、精神的失衡與信念的喪 失,在困境中她有著一般女性沒有的一種試圖衝破命運藩 籬的強烈的進取精神,她身上洋溢著一股敢愛敢恨敢擔當 的“狹義”之氣。

《紅粉》中,秋儀是一個有俠義和孝義的柔情女子


二,物慾衝擊,良知難泯的孝義

在豐富深厚的傳統文化中,“孝 乃德之本,”,百善孝為先”。由此可見“”是立身行道的第一要素。

做人,成事, 處世就得奉行孝道,而“義”也同樣是國人推崇與追求的道 德修養的終極目標和人生價值的主要取向。通常情況下, 傳統道德的核心內容為“孝”、“義”與“仁”。“義”應該是人 在為人處世時應該遵循的基本道義準則,具有強大的包容 性,拒絕物質與利益的誘惑,不以損害和出賣他人,尤其朋 友來換取自身的利益與發展,“義”也包括人與人之間的互 相牽掛與關照,友情、親情中就有“義”的成分。“孝”同樣 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崇尚的美德,沒有民族與地域的區分。

孝經指出:“罪莫大於不孝“,不孝是極大罪過 。孝經中還說;“夫孝,始於事親,忠於事君,終立身。“孝”最基本的就是贍養父母。“孝”不僅僅包括物質方面的,重要的還有精神方面。

秋儀起初是想回家的,她坐的黃包車已經到了她從小長大的棚戶區,許多孩子在煤渣路上追逐嬉鬧,空中掛滿了滴著水的衣服和尿布。她又問到了熟悉的貧窮骯髒的酸臭味。秋儀看見自己的瞎子老父親坐在門口剝蠶豆,她的姑媽挽著袖子從一隻缸裡撈鹹菜,在他們的頭頂上是那塊破爛的油氈屋頂,一隻貓正蹲伏在那裡……在經過父親身邊時,秋儀從手指上摘下一隻大方戒,扔到盛蠶豆的碗裡,父親竟然不知道,他任然專心地剝著蠶豆……,這讓秋儀感到一種揪心的痛苦。”

據此推斷,曾淪為青樓女子的秋儀內心有著強烈的 “孝”的情感與意識,風塵女子的身份沒能湮沒或抹殺她內 心最真切的親情。此刻,遍尋宿身之處的秋儀苦苦徘徊於 貧窮與浮華之間。

《紅粉》中,秋儀是一個有俠義和孝義的柔情女子


她怕貧窮,怕失去華麗的一切 本想回家的她遲疑了,猶豫了,最終選擇了逃離與躲避,企圖迴歸親情的美好初衷首先遭到了物慾的挑戰。

秋儀經過這種 痛苦的掙扎後毅然決然地排斥並拒絕貧窮與骯髒,強烈的 物質慾望戰勝了內心至深親情的召喚。我們不能簡單的 把秋儀的逃離視為一種背叛或懦弱,更不能因此而否定她內心那份純粹真切的對親情的“孝義”。她似乎找尋不到 釋放“孝”的強烈情感的途徑或方式,她能做到的也許只能是把大方戒從自己手 上摘下來扔到父親盛蠶豆的碗裡,在她看來,大方戒價值 不菲,對年邁的老父親而言,應該能暫時幫助他解決生活 困難,這也是秋儀作為女兒多年的夙願。

人生最大的不幸 就是“子欲養而親不待”對秋儀而言,她還在人生苦旅中 徘徊與無奈,作為“孝女”的她尚未盡孝,父親就遠離她的 生命,留給她的只能是無盡的哀思與想象。秋儀與瞎子老父親間難以拂去的深深 親情和不經意間永遠錯失的父女緣份。是秋儀埋藏心底的遺憾,是她孝心所未能也無力宣洩的,留給她的只能是無盡哀思與憂傷。

《紅粉》中,秋儀是一個有俠義和孝義的柔情女子


秋儀無疑是一 位在困境中試圖崛起,但萬般努力後不得不認命的苦命女 子,她所有的掙扎與抗爭終歸是一場空,同時她也是掙扎 於良知與物慾間的“落魄者”和“守孝者”。

秋儀對親情的眷顧與不捨是自然流淌的情感,沒有絲 毫地掩蓋與粉飾,這也是其身上難得可貴的品格與秉性。

尼姑庵裡的她聽到年老眼盲的父親遭遇飛來的車禍,而且 再也沒有睜開雙眼時,她一邊守靈,一邊不曾間歇地失聲 痛哭,這種放聲哀哭亦或能緩解她自己對父親切膚的想念 與惦記,亦或能排遣她內心深處那份難言的痛楚與哀怨。 後來,她披麻戴孝地回到玩月庵。“服喪作為孝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以人的情感為內在根據,是出於情感的自然要求

並不是外在的人為的強制。”顯然,秋儀在這裡 表現出了一個闖蕩濁世的“俠義”女子柔情的一面,她眷戀 親情、恪守孝道,她是一個充滿柔情的“俠義”女性。

秋儀坎坷遭遇的展現和她 可貴品性的認同,是她人性的昇華,反應了新舊社會過渡時期流落風塵的女性艱難 的生活境遇,和掙扎於二難選擇中的情感。在理性的“情”與感性的“欲”的錯綜交織中她即使反抗與掙扎,但終究是徒勞的,種種努力與抗爭絲毫不能改變現實世界的無奈與殘酷。當然也無法實現自己情感與命運的拯救,最終,她無奈的選擇嫁給了一個又老又醜的老頭子。從而,秋 儀也就成為了當時社會中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有義 的女性形象。

《紅粉》中,秋儀是一個有俠義和孝義的柔情女子


故事中的男人老浦,是解放前的執垮子弟,曾經的富二代,時代造就了他風流倜儻,紈絝不羈,風花雪月的生活毫無主見,以致造成他 “該結婚時不想結婚,到想結婚時又不該結婚了”的局面。

死要面子活受罪,窮困潦倒的情況下結婚也要講排場,仗著小萼懷孕了,在老母親那兒啃老得來財物為小萼舉辦了豪華婚禮。

不得不說,勢態變遷,此一時彼一時,老浦對小萼是重情重義的,寧願啃老也給她舉辦了婚禮;結婚後答應不讓她幹活,他做到了;後來為了給她更好的生活,鋌而走險,挪用公款,最終被判了死刑。無疑老浦的一生也是個悲劇,毀在了女人身上,毀在了他的一生無知上。

“童年的無知可愛,少年的無知可笑,青年的無知可憐,中年的無知可嘆,老年的無知可悲”老浦過完了他可憐可嘆可悲的一生。

《紅粉》中,秋儀是一個有俠義和孝義的柔情女子


有人說:“女人乾的好不如嫁的好 其實嫁得好包含太多的含義,既要家庭好又要人品好,但人是會變得,環境也會變得,誰能保證一時又能保證一世?”

明代小說《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 京師名妓杜十娘為了贖身從良,將自己的終身託付給太學生李甲。可李甲生性軟弱,自私,雖然也是杜十娘真心愛戀,但又屈從於社會,家庭的禮教觀念,再加上孫富的挑唆他最終出賣了杜十娘,釀成了杜十娘沉箱投江的悲劇。


可見,現代女性要得到屬於自己的幸福,要覺醒、要掙 扎、要吶喊。實現經濟獨立是內心獨立的唯一途徑;生產 性的女性會重新獲得超越性,擺脫自欺,主動認識到自己 的社會責任,並勇於擔當,才能擁有真正的自由。美滿幸 福的家庭生活是女性幸福的源泉。

誠然,她們詩意的 和諧的棲居還需要真正的男女平等,更需要社會的變革以及人性的最終解放。

秋儀無疑是生活在最底層的 一位不甘墮落,奮力掙扎的俠義與孝義並存的當代女性的象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