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拍桌子怒懟蘇聯代表:決不簽訂賣國條約!

上世紀80年代初,團中央、中國青年雜誌社派記者孫興盛採訪王震。近日他把王震談改革開放的有關內容整理出來,以饗讀者。

王震拍桌子怒懟蘇聯代表:決不簽訂賣國條約!


“中國人民站立起來了,決不簽訂賣國條約!”

談起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對外,新疆的情況自然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對此,王震講了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1950年初,毛主席在跟斯大林商談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時,還決定在新疆創辦金屬、石油、民用航空三個合營公司。不久,蘇聯總領事請王震去具體商談簽訂合資合作協議。蘇聯總領事和有關公司總經理出席,先拿出他們的協議方案,並作一番解釋。主要意思是,蘇方很樂意建立合資合作企業,但考慮到新疆基礎條件太差、各方面能力很有限,最好是把合資的鋼鐵廠、煉油廠、紡織廠等大型企業建在靠近邊界的蘇聯一側;合資合作開採石油和鐵礦,由蘇聯以很低的價格購買土地、油田和礦山,由中方負責提供勞力開採,把原油和礦石運到蘇聯冶煉加工。為此,兩國共同修建新疆鐵路,同西伯利亞大鐵路直接接軌。但因中蘇兩國的鐵路標準不同,整個新疆鐵路軌距標準必須按蘇聯鐵路標準修建才能接軌⋯⋯

王震越聽越生氣,這哪裡是援助中國建設,分明是敲竹槓,要中國出錢出力還要出賣主權嘛,絕對不行!蘇方也很強硬,既然你們有求於我,就只能按我們的要求籤訂協議與合同。王震實在按捺不住,桌子一拍,罵人了:“老子打了一輩子的仗,現在我們勝利了,中國人民站立起來了,決不簽訂賣國條約!”

蘇聯總領事也拿出王牌嚇唬王震:“這是我們中央的意思,我要向黨中央報告。” 王震哪吃這一套,更加厲聲地說:“就是當著斯大林同志的面,我也不同意,也決不籤這個字!”不久,周總理打電話召王震進京面談。他當時心裡還有些不安,怕惹起外交麻煩了。見到毛主席和周總理,他就詳細彙報了有關情況。

毛主席笑道:“鬍子呀,你酒醉了才說這話吧,不酒醉還說不出這話。你沒有籤這個字就好!看來搞外交還得有幾個武將。現在搞經濟建設,就要學會跟老大哥打交道,跟各種各樣的朋友打交道。靠別人是靠不住的,得靠我們自己,不僅要會打仗,還要學會做生意,會談判、會碰杯。”周總理也笑道:“鬍子,你堅持原則是對的,就是太激動了。”王震承認自己太激動、罵人不好,如果蘇方遵守兩國政府協議,不提苛刻條件,我們還可以再好好談談,萬一談不成怎麼辦呢?毛主席說:“你跟總理商量商量,想想別的辦法。”周總理說:“主席在莫斯科的時候曾指示我們,對蘇貿易要‘從統籌全局的觀點出發,蘇聯當然是第一位的,但同時要準備和波捷德英日美等國做生意’。主席要你們為新疆各族人民多辦好事,一定要把新疆建設好,辦法不妨多些。”

王震拍桌子怒懟蘇聯代表:決不簽訂賣國條約!

駐新疆部隊開展大生產運動

王震心領神會特別高興,大膽提出是不是可以從別的國家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同時,他也儘量同蘇聯老大哥搞好關係,爭取友好合作,原則問題不退讓,有些項目談不成做不了沒關係,還有許多項目是可以做的。蘇聯總領事領教了王震確實厲害,也主動改善關係,談判中比較尊重中方,最後同意按中方可以接受的方案,共同創辦了“中蘇石油公司”和“中蘇有色金屬公司”兩家,共同勘探和開採石油和鐵礦(赫魯曉夫上臺後,主動提出撤銷了中蘇合營公司)。

“我現在才知道,周瑜為什麼會被氣死!”

王震在對外引進上勇於第一個“吃螃蟹”,難免引起爭議。當時正是新中國戰後重建,最需要的就是先進技術設備。看到新疆從香港買進那麼多好機器,誰不羨慕?有的地方就製造種種“理由”,想扣押下來自己用。王震知道後親自過問,堅決不給,大發脾氣,幾經周折才運到新疆,這就得罪了不少人。再加上報紙上經常突出報道新疆什麼廠什麼廠建成投產,還有些什麼廠正在建設中,又引起許多人眼紅,心理不平衡,意見很大。特別是正值抗美援朝,前方正在同以美帝國主義為首的侵略者激戰,你王鬍子竟敢拿繳獲的黃金從這些國家買機器做生意,這還了得!於是告狀的就很多,責難的也不少。

王震拍桌子怒懟蘇聯代表:決不簽訂賣國條約!

1951年5月,在庫爾勒十八團渠放水典禮上,王震興奮地跳進水渠中

但王震怎麼也沒想到,因為在牧區改革反霸問題和對外引進問題上得罪了不少人,1952年,他和新疆分局被錯誤批判,他被撤銷了新疆分局書記、軍區政委及財委主任的職務,給了王震一生中最大的打擊。

最令人痛心的是,許多重要建設項目,即使是即將完工投產的急需項目,都被說成“建設不當”,藉口“整頓”,不分青紅皂白地被強令停辦。許多新買新裝的機器設備“暴屍荒野”,全軍將士節衣縮食的血汗錢付之東流,不僅是經濟損失巨大,在廣大將士和各民族幹部中造成的嚴重傷害和思想混亂,更是無法估量。這把火,真正燒得王震痛心疾首,怒不可遏,他懷著滿腔悲憤離開新疆。剛到蘭州,王震突然胃出血,一次大便出血達2000CC,急送西北軍區總醫院搶救。有些同志來看望時,他深深感嘆:“我現在才知道,周瑜為什麼會被氣死!”

但是,如果沒有毛主席和周總理點頭,誰也沒有那麼大的膽子買那麼多外國設備,為什麼那麼多人還要興師責難呢?對此,王震語重心長地說:“這些事都過去很久了,中央已經作出正確結論。那些批判我的同志也都是好同志,許多事情不必搞得那麼清楚那麼細,要朝前看。我們個人委屈算什麼,黨的團結才最重要。”

這位“革命奇人” “實在可敬可愛”,自己遭受人生最大的打擊和委屈,卻時時考慮到黨的團結,為別人著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