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请别再交智商税了

关于“智商税”这个东西,很多人都在讲,以我的日常生活来看,智商税我交过,而且真的不少,只是说实话,我觉得自己过去所做的一个决定,帮我减免了一项极为昂贵“人生的智商税”,钱无法代替,只能用青春来补偿。


后悔不能解决问题

“其实我真得挺后悔当初没有听自己的选了理科。”

“如果我读文科就不会像现在这么痛苦,至少我很爱史地政。”

“理科就业面再广对我而言也没有什么用,对理化生我根本学不进去。”

“读文科还有机会去了一本,理科用事实告诉我不要对一本充满任何希望。”

高中时期,每天与理科班就读的朋友在回家的路上无意聊到文理科时他总是会这样感叹,我们高一下学期分了科,我读文,他读理。

同学,请别再交智商税了


选择文科是我到目前为止做过的最为正确的决定,在此之前,亲戚朋友,老师都劝说我继续停留在理科班,说真的,那个时候我真地挺犹豫的,对未来没有什么期望,工作遥遥无期,我真得不知道该怎么选。

“理科就业面更广。”

“男孩子就应该去读理科。”

“理科更容易考高分。”……

这些劝说的理由有很多都站在道德的山峰对我进行最为关怀地指导,我难以拒绝,也无法抵挡,当时就读的班级是理科班,老师对我很好,在我把转文的念头告诉她后,她还是建议我继续读理科并鼓励我继续学下去,虽然我当时的理科成绩只是及格线。

同学,请别再交智商税了



真正的转文导火索是来自思想上最为根深蒂固的歧视。

在一所文理比例严重失调的学校,理科作为拳头自然地腰板更硬。说实话,学校里面很多老师下意识地贬低文科,那种潜意识的无心之举很伤人,现在我依旧记得当时物理老师的一句话,永生难忘:

“我觉得学文科的都是脑子不好使的。”

有时候别人一点一点地打击你,在无痛不痒之间你就习惯了,但这种直击心灵的冲击是难以磨灭的。

不久后,我坐在了文科班的位置上,我想用热爱给自己一次改变的机会,至少分数会给我最好的答案。

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从理科班的倒数变成文科班的排头,成绩上的突飞猛进让很多质疑的声音慢慢消失,没有实力,你的腰杆子始终硬不起来。

同学,请别再交智商税了


更有意思的是,我发现在学习文科的过程中我并不需要过多的背诵,而是根据本身的理解,对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就轻而易举地记忆史地政三科真的互相贯通

(比如:为什么“上海”这个地方的能成为中国金融中心?在地理上你可以说出它很多优势(交通、地形、人口……),正是因为他有这些优势所以近代史中上海被列强看重,而在政治生活中,上海的经济地位使得国家又有很多发展政策……)

相反,最开始在理科班,跟不上正常的节奏每天都学得很绝望,完全听不懂,只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可怜分数。

现在想想,自己还真的有点意思。

同学,请别再交智商税了


我很反对对于文科的完全贬低和理科的绝对神话,只是在很多老师和家长甚至某些学生眼中,读了文科就意味着自己高中与勤奋绝缘,与努力脱钩,只能混吃等死,学一些无关紧要的书本知识,到头来成为学校的毒瘤,没有院校录取的情况下自生自灭。



文科真的没有那么不堪,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理科。

同学,请别再交智商税了


身为学生你必须要明白“文科不简单,未必一学就会“,很多知识你需要不断地去理解和思考,不只是简单背诵,如果单纯背诵可能你未必有很好的分数,不要把所有事情想得那么简单。而且你一定要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不能凭借自己的满腔热情就说文科的好,没了兴趣说真的很不轻松,学习有时候很痛苦,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用兴趣让自己更快乐。

对于家长,我想更多的还是支持,我很感谢自己的父母最终将选择权交给了我,并且明确要自己为自己负责,孩子的选择是自己的,无法怪罪其他人,即便最终看来这个选择不尽如人意,但是请给他一点成长的空间,至少他会慢慢学会自己为自己负责,而并非完全依赖。

同学,请别再交智商税了


希望每个人都能少交智商税,想想看,这能为你的人生省下一大笔钱、精力和青春,何乐而不为?

我的经历,给你启迪,与你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