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点对点”服务返城复工务工人员,妥善解决吃、住、行难题


陕西“点对点”服务返城复工务工人员,妥善解决吃、住、行难题


近日,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通知,对返城复工务工人员提供便利化服务保障。

通知要求,不得采取审批、备案等方式延缓企业开工。清除省内各市、区、县之间的人流、物流障碍,打通“堵点”,补上“断点”,切实保障企业用工、原材料等需求,提高复工复产效率。

同时,继续做好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一站式”服务保障,全面推进农民工成规模、成批次安全有序返岗复工,确保3月底前实现应返尽返。

来自低风险地区返城复工务工人员,不实施上岗前隔离。湖北省等重点地区拟返陕人员,持健康证明或健康码为绿码的可以返岗,提供“点对点、一站式”服务保障。

妥善解决务工人员“吃、住、行”问题,对流动务工人员租房、住宿等恢复正常管理,对建筑施工工地内现场施工人员管理恢复正常管理,不再设置其他限制性条件。

此外,在疫情期间,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要坚持柔性执法,在不影响行人的情况下,允许在居民居住集中区开辟临时摊点摊区,允许流动商贩在一定时间和区域经营。

严格落实《陕西省建筑企业疫情防控指南》防控措施,加强对务工人员返岗复工和防护工作指导,切实提高保障应急处置能力。

此外,

省人社厅、扶贫办还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贫困劳动力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的通知》,在疫情防控稳定向好的形势下,到3月底贫困劳动力返岗复工率要达到90%以上。

陕西“点对点”服务返城复工务工人员,妥善解决吃、住、行难题

一、加快有序返岗

人社部门要认真履行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职能,输出地扶贫部门要向人社部门提供贫困劳动力信息摸查成果,实现信息共享;输入地人社部门要详细了解企业复产复工的用工需求,提供岗位;输出地、输入地要做好劳务对接工作。采取多种途径推广使用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出行服务小程序和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用工对接服务平台(http://wgfw. mohrss. gov.cn),落实平台使用管理专人负责制度和工作协同配合制度,支持企业和农民工自行填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务输出,在疫情防控稳定向好的形势下,到3月底贫困劳动力返岗复工率要达到90%以上。

二、打通“最先一公里”

要想方设法解决贫困劳动力“出村难”问题,统一安排,组织专门交通工具,从各村镇等劳动力分散的居住点接送外出务工人员到县城或火车站、机场集中,

实现从家门到贫困劳动力返岗复工“点对点”专车、专列、包机和工厂大门的无缝街接,确保安全运送。

三、互认健康信息

要积极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贫困劳动力的健康检查和新冠肺炎防疫宣传,推广使用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码,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健康信息的互认,简化证明材料,做到既应隔尽隔、平安返岗,又不重复隔离、增加企业和个人负担,尽可能缩短返岗复工时间。

四、保障防护物品

积极帮助复产复工企业制定和完善贫困劳动力上岗防护措施,对企业购置防护物品确有困难的,要主动协调做好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的保障工作,严格做好员工吃、住、行和车间管理等环节防疫工作,增强企业防护保障能力,确保员工安全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

五、突出工作重点

各地要将2019年底未脱贫未就业贫困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劳动力作为重点,优先提供“点对点”返岗复工服务。对贫困劳动力通过有组织输出实现转移就业的,按规定落实一次性求职补贴政策,可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适当安排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用于组织稳定贫困人口就业岗位。对无法外出的贫困劳动力,通过鼓励扶贫车间(新社区工厂)等带贫主体吸纳等渠道促进其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充分发挥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

六、加强部门联动

各地要清醒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复杂性,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贫困劳动力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积极会同公安、交通运输、卫生健康等部门,密切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努力减轻疫情对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的影响,为实现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奠定基础。

来源:陕西省人社厅官网 和 陕视新闻等综合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