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說:“寧教我負天下,休教天下人負我”怎麼看待他的這種觀點?

娛樂前前沿


對曹操的這句話,個人覺得不要只看到許多人看到的負面這一點。

首先,這個我是什麼樣的我。就是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原本中比毛批本中對曹操的讚揚有時也是不吝筆墨的,並不只是否定一點便不及其餘,像是曹操一出場《三國志通俗演義》的描寫,說曹操“膽量過人,機謀出眾。笑齊桓、晉文無匡扶之才,論趙高、王莽少縱橫之策。用兵彷彿孫、吳,胸中諳熟韜略”便是。他本人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也說:“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或者人見孤強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評,言有不遜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齊桓、晉文所以垂稱至今日者,以其兵勢廣大,猶能奉事周室也”。這樣心性、這樣智識、這樣能力、這樣實力的人說這話,和胸無大志、不關治世、只是爾虞我詐、爭私謀利的人說出來,性質應該會可能根本不同吧。

其次,這個負是負什麼,是怎麼負。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現實中,不乏對人作道德要求到了讓人難以達到、到了讓人難以承受的程度。對這些甚至扼殺社會活力都毫不眨眼的僵化教條稍有違背,在一些掌握了一定規模的輿論的人們那裡,便被宣傳成了洪水猛獸,成了亡國滅種的舉動。平心而論,這時即使違背僵化的教條,只要沒有突破基本的倫理底線,應該還是不宜譴責的吧。

至於負的方式。即使現在,也還有很多人認為家不是講理的地方,要把家庭裡的矛盾訴諸法律,就是不孝不悌,無情無義,就是傷風敗俗,破壞人倫,泯滅良知。其實家也是講理的地方,問題在於講什麼理,怎麼講理。如果一切理都要反對講,還反對講理的一切方式,對這樣的輿論要是不聽從,就絕對是罪不可赦麼?

最後,還是要在同層次的人裡比較,而且這個比較要全面,在取樣本的時候切忌偏頗。評論曹操的此語,尤其不能用後人塑造的文藝形象中的劉備,來否定文藝形象中的曹操。

曹操這一句話頗受世人垢病,可是杜甫有句詩意思差不多,可就算是至今還受人們推崇呢,沒錯,我說的就是那句:世人皆欲殺,我意獨憐才。看到這裡,如果你原先支持批判曹操,現在不應該稍微停留一下腳步,反省一下自己,審視一下人們流行的態度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